金质三鞭酒 参葡萄酒:公务员福利房挤压了谁的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22:47

公务员福利房挤压了谁的利益

来源:红网 作者:蔡晓辉   福利房与商品房之间巨大的价差,正成为一种强力的刺激和驱动,将已被房改政策封存多年的福利分房重新唤起。一些部委、央企甚至于高校,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政策通道,进行带有福利性质的分房和建房。在寸土寸金、几无新房可售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仍有一些人有其"特殊"购房通道:虽然周边商品房单价上涨到4 万元/平方米,甚至5万元/平方米,他们还能享受到5000元至600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7月11日《财经国家周刊》)
  
  谈及高房价的时候,前些时候尤其是两会期间,总能看到有高级别的官员们感同身受地安抚大家说:房价实在是太高了,我这个级别的公务员这么多年的工资下来,都买不起房。大家于是很感动,觉得在房价这个问题上,官员们是和自己同感水之深火之热的,同属一个战壕。如果高级别的官员们都买不起房了,大约这个高房价的经济结构是该改改了。以前总听说过有政府机关在哪里低价"团购"房子的,却总不太愿以为真。但看了《财经国家周刊》的这组报道,才不得不接受这个普遍存在的、公开的秘密。并且,越是在那些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福利房政策回潮的冲动越强,理由是,年轻的公务员和著名高校的教师如果买不起房,就很难留住人才。这样,有可以灵活解读的政策通道,有可以交换的政策资源,公务员群体们终于在高房价的普遍国情下,有足够的能力令尘封10年的福利房还魂。看完这组报道,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官员们说自己买不起房时所涌出的感动,完全是一厢情愿。因为,他们不用去买商品房,他们有价格低得令人咋舌的福利房。
  
  问题是,公务员阶层从福利房中获得的隐性福利,是以间接地损害社会的共同利益为代价的。甚至可以说,低价的福利房,也是推高商品房房价的原因之一。
  
  任志强披露:"某地2005至2009年政府公布的商品房住宅建设用地计划供给指标为7130公顷,但实际上真正可以对外公开销售的商品房住宅只占全部土地供应量的28.3%,其余的则是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用地,由特定单位使用,不对外销售。全国各地均在建设部的检查中发现了大量的这种专门向政府官员、机构、特定人群供给的,利用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官邸’。先期还有检查,如今已到了不但建设部不敢去查处,连审计署都不敢去审计的地步了。"(4月 24日《北京青年报》)那么,这个逻辑就很好推断:被推向市场的少量土地,承担的是地方政府寄望的"土地财政"的功能。那么,这个市场化的土地价格除了被政府疯狂推高之外就再无其他悬念。高地价导致高房价——最终,为公务员群体福利房买单的,是只能到商品房市场上解决住房问题的普通民众。
  
  另一种可能是,福利房被计算入保障房的年度任务中。这就形成了另一种利益输送:本该用于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被以各种名目先保障了制定政策的公务员阶层,实质上是对低收入阶层的一种利益挤压。这种现象也并不鲜见,2010年6月,海口市一个6000多套限价房项目沦为公务员保障房项目,仅仅针对公务员销售,房价约为每平方米3000多元,远远低于周边的25000元。类似事件在全国多地不时被媒体曝光,只不过数字不同、地域不同而已。这种打政策擦边球的行为,在各地大多是以"团购"的名义进行的。无论是何种名号,其实质却是:以权力之便,分享城市公共住房保障资源,挤压其他保障房需求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