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产品可靠吗:如何游刃于 双语双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0:01
如何游刃于 双语双文化?        壮大本地双语双文化队伍是刚成立的双文化工作小组的任务,领导小组的教育部兼律政部高级政务次长沈颖上星期接受本报访问时就强调,小组要“挖掘”出潜伏在各个领域的双语双文化人才,希望“强强联手”以进一步推广华文、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

  本报当时呼吁读者发表他们双文化工作小组的方向提出看法,通过这些反馈,以及在各领域中工作,通晓双语人士的意见,一起探讨如何在一个以英语为主要工作语言的环境里,扩大双语双文化的学习,让更多人能够游刃于双语双文化之间。

双文化这个词汇随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提出后就一直沿用至今,但是没有给它明确的定义,我们是否考虑过这么说是不是恰当?如果‘双文化’指中西而已,未免太狭隘。

——读者何奕恺

要找到能够掌握双语的人才还不算难,但‘双文化’这概念却是很抽象的东西。通晓双语的人算是‘双文化’人才吗?我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双文化人’。

——业务解决方案经理李世炬

  银行高级董事梁英秀(43岁)成长于1970年代,当年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华语。不论是上巴刹或与左邻右舍寒暄,使用华语的机会相对多,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下学习华语。

  反观现在,大多数人倾向于使用英语,学习华文华语变得“很刻意”。   除了受大环境影响,梁英秀觉得自己能游走于中英两种语文之间的另一个原因,是家里浓郁的华文氛围。在家里,她常看华文报和华语电视节目,与华文从来没有脱节。   即使梁英秀平日的工作不需要使用华语,偶尔接触中国和台湾等地的客户时,她仍能从容应付。因此,她认为必须确保孩子不排斥华文,让他们从小打好华文的基础,“就好比学会了游泳,尽管一阵子没有游泳,再把你丢进水里,还是能够游”。

  她说:“我们教华文的方式是错的,总是先教文字,但其实应该从中国文化着手,先让孩子对华文产生兴趣。”

  40来岁的经济师全德健也有同感,他在马来西亚长大,在那里的华校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大学留学加拿大。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在本地上小学。他认为,新加坡的教育心态过于功利,以考到最高分数为目标,以致语文的学习与文化脱节。他主张小学的假期作业要包括学习书法、写大小楷。

什么内容值得背?

  在全德健看来,要学好华文,不可以只把它视为一个科目,而是应该从文化角度着手。他说,学习华文时死背硬记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让小朋友死背些什么。

  他说:“我看我的小孩背的课文:小明掉了一只鞋……,我们不要背这些东西,这里面哪有什么精髓给你学?倒不如去背其他更好的东西,例如《弟子规》、《论语》和《道德经》等。这些有文化的价值,可惜这样的学习在本地是非常缺乏的。”

  正因为觉得新加坡的环境缺乏让孩子接触华文文化的氛围,从小就接触华文的全德健更努力地在家里营造亲华文的环境,尽量用华语和广东话与孩子沟通。

  全德健在加拿大念大学,他认为学华文须认字、学笔画等,不如学英文般容易。加上本地以英语为主要用语,孩子们不难在日后接触到英语,所以他认为,小时候应该先从较难的华文开始学习。

  国家美术馆馆长郭建超(56岁)同样觉得新加坡人非常务实,就算是语言,也偏重它的使用价值。他认为,学习华文华语以及了解华族文化其实不分先后。   郭建超说:“一些人可能觉得他们的华文语文水平不够,但他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着手,比如通过艺术、音乐、历史各方面去了解华文。语文和文化的学习可以同步进行。”
  公教中学毕业后到到加拿大深造,郭建超接触了传统华校教育,也经历纯英文环境的洗礼。他说,两个语文环境让他学会以东西方不同的视野去看待艺术,从而对双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曹泰歌是中央医院的实习医生,他通过电邮告诉记者,学习华语需要“稳扎稳打,掌握一定的词汇”。

  曹泰歌也曾是本报学生通讯员,他说,从小练习钢琴,都从琶音和音阶开始练习,这些枯燥的练习为将来弹奏曲目带来很大的便利。

  曹泰歌说:“有了好的基础,能弹奏优美的旋律,我对钢琴的兴趣油然而生。现在的华文教育在初学阶段太强调兴趣和游戏,忽略了对基本词汇和语句的背诵。若学生往后读到艰涩的文章,每读两个字便要查词典,那语文和文化的学习变得毫无兴趣可言。”

  国际关系高级执行员王珮洁(24岁)说,虽然工作时主要使用英语,同事之间有时会以华语沟通。她小时候不太喜欢华文,觉得华文很难学。但上小学时,遇到教得好又有耐心的华文老师,自此喜欢上华文,也因此打好华文基础。

  王珮洁同样认为学习华文需要稳扎稳打,应一笔一划地了解文字的构造。她说:“我还记得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要我们举起手,然后跟着他们用手指一笔一划地把字写出来。我写着写着,觉得很好玩。就这样,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华文。”

  闲时喜欢翻阅中文杂志的她觉得本地缺乏有趣、有深度又有实用价值的中文杂志。她说:“杂志的图片和色彩比书籍多,内容也较轻松,更容易消化。这是接触华文和华族文化不错的方法之一。”

双文化概念很抽象

  虽然乐意分享学习双语的心得,受访的专业人士当中,也有人表示始终不太明白要如何定义“双文化”。   业务解决方案经理李世炬(42岁)直言:“要找到能够掌握双语的人才还不算难,但‘双文化’这概念却是很抽象的东西。‘双文化’要如何定义?通晓双语的人算是‘双文化’人才吗?连我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双文化人’。”   由于双亲是华文教师,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李世炬从小就接触华语,小三才开始学英文,反倒是来新加坡念中学时才下功夫学好英文。已经是新加坡公民的他,工作后因为大部分时间需要使用英语才真正掌握这个语言。

语言是一扇窗户

  他说:“对于任何语言,我还是套上老话一句——语言是一扇窗户。通过这窗户,能够进一步了解创作者的思想。多学一个语言,就是为自己多打开一扇窗户。”

  然而,对于双文化小组定下以新颖方式培养新一代双语双文化人才的目标,李世炬说,他的心里“不禁冒起一个大问号”。

  “新颖的方式是最有效的方法吗?我觉得要学好一个语言就是要创造环境,这没别的捷径。而如我学好华语的环境,已不可能在现有的环境重新得以复制。”

  另有读者何奕恺通过电邮提出双文化工作小组是否考虑过“双文化”的定义,他说,双文化这个词汇随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提出后就一直沿用至今,但是没有给它明确的定义,我们是否考虑过这么说是不是恰当?如果‘双文化’指中西而已,未免太狭隘。

  多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探讨如何让接受英文第一语文教育,同时精通华文的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历史和价值观。2004年,教育部设立“双文化课程”,计划每年培养出200名对中国语言、文化、历史、艺术、文学有更深刻认识的精英。翌年,双文化课程率先在华侨中学、南洋女中和德明政府中学三所特选中学中展开。

  2007年底,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和中国总理温家宝一起为“通商中国”主持启动仪式时说,为了加强同中国的联系,新加坡应确保每年能培养约1000名无论在语言或文化上都能同中国联系的学生。同年,初级学院增设了“中国通识”课程,让学生从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等领域,深入认识现代中国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