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21:4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宣告:“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什么要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和追求是什么?通过对十七大报告的学习,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学习体会。
    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中国的快速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国际社会众说纷纭,既有人在热议“北京共识”、“中国机遇”,也有人在炒作“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我们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妨碍和威胁任何国家。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之福而非冲突之患。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中国的郑重回答和庄严承诺。
    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弘扬中华民族深厚优秀文化传统作出的自觉而必然的选择。一个国家的外交思想总植根于本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承“和为贵”、“强不执弱”、“富不悔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早在殷时代,中国的甲骨文就有了“和”字。先贤孔子把“和”视为“天下之基,万物之本”,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深刻阐明了“和”与“同”的辩证关系。秦汉以后,“和合”思想被普遍认同,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人文精神,也逐渐成为中国外交的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把“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太平”作为崇高的理想境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被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郑和下“西洋”,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强大舰队,却没有掠夺外邦一寸土地,带去的是中国的和美善意与文明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主张,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的生动体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更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丰富发展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崇高的目标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阐述,融合、吸收了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及维护世界多样性等外交思想成果,使之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更加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针对性。它紧紧围绕什么是我们党和国家主张推动建设的和谐世界以及怎样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胡总书记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前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具体来说,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开放的世界。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是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各国互信合作、和睦相处是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各国普遍发展、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坚实基础,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是和谐世界的鲜明特征。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不是“天下大同”,而是促进各国人民企盼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和谐世界不是一个没有差异和矛盾的世界。它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的前提下,主张通过各国间的对话、协商与合作,寻找和扩大各方面的共同点,妥善处理矛盾分歧,发展和增长现实世界中的和谐因素,在友好合作中实现共赢。推动实现和谐世界的主张,提倡“和而不同”,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差异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以合作共赢、和谐共进为主要内涵的新型国际秩序观。各国内部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没有各国的共同发展,也不会有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应该秉持平等、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各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企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做法和主张,不符合历史潮流和时代精神,只能使不同国家、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走入歧途。
    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顺应当今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又说“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正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符合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深刻而迅速变革中的世界。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社会进步的速度在加快,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和追求日益高涨,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但是,另一方面,世界并不安宁,各种各样的矛盾、摩擦、动荡、冲突仍然阻碍着各国人民寻求和平发展的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究竟应该推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究竟应该怎样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时代发展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命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这一历史命题作出的响亮回答。自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提出之后,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理解与赞同。人们认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五、推动建设和谐世界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既是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也是一项紧迫的外交课题,需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当今世界的发展,对于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来说,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难题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错综复杂的新旧矛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局部冲突像挥之不去的阴云,继续威胁着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各种风险因素增多,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处境艰难。另一方面,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有增无减,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口环境、能源资源等人类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各国利益融合,荣损与共。这些问题,仍然是阻碍各国人民寻求和平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应对,化解矛盾冲突,推动和平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和谐世界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应该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胡锦涛主席在多次重要国际场合的讲话,都表达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真诚愿望,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互信协作,继续为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他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作者:范中汇  东直门站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