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欧莱是不是三无产品:文化批评:文化英雄?<小团圆>带不走张爱玲悲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0:58:34
化批评:文化英雄?<小团圆>带不走张爱玲悲伤吕绍刚 2009年04月17日09:22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4月16日,张爱玲遗作《小团圆》在北京举行首发式。自4月8日在大陆上架,首印10万册,一销而空。而且,有关人士透露,她的另外两部遗作《雷峰塔》和《易经》也将于明年面世。 在孤零零死去若干年后,她再次红破了半边天。 早在一个月前,一些内地热心读者,就想方设法从港台地区买来繁体中文版,一睹为快。而在网络和地摊上,盗版更是成灾,据说都被炒到了110元一本。 就《小团圆》而言,它只是一个悲伤的半成品,依旧延续着“蹉跎暮容色,煊赫旧家声”的没落悲凉,诉说着纠葛往复的乱世情缘,以及传达着顾影自怜的理想与幻灭。 同属现代文学史,鲁迅一篇遗作重见天日,恐怕只能带来学界的震动,而张爱玲一篇遗作,则带来了文化娱乐界的轰动。的确,在市场号召力上,能与她相比肩的作家,并不多。生前如是,死后亦如是。 就作品论作品,人言人殊,过多纠缠,实无必要。倒是重新泛起的张爱玲热,很是耐人寻味。 无论男女,一旦与“传奇”挂钩,就意味着叙述效果上的双重加冕。它深化了作品自身的魅力,更营造出作品之外的神话。张爱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么一个被喧闹的媒介以及热心的读者,塑造出的神话。 短短的二十年间,张爱玲的作品被反复编选、出版数十种,每每都被冠以“贵族”、“旷世”、“奇女子”、“天才”的标签;大学中文系里,曾经每年有大量的学生,以张爱玲拿到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至于一些散落民间的各路文学青年,更是言必称张爱玲,动辄引用“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实实在在地,为那些或稚嫩或干枯的嘴唇,涂上了一层不浓不淡的文化口红。 是啊,谁叫这个神话的陨落,都是以戛然而止的方式,消弭于异乡狭小的公寓里,富有传奇呢? 文学史上,原属“资产阶级作家”的张爱玲重新浮出历史地表,源于文学评判标准与社会文化语境发生了改变;大众传播史上,“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广受追捧,则是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结果,以“相见欢”、“多少恨”的通俗,深刻地契合了受过良好教育、生活体面的都市人的悲情与小爱,满足了他们渴望精致与情趣、获得文化身份认同的世俗化心理。 爱的理想也好,生命的意义也好,人生的哲学也好,无论悲凉还是冷峻,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更多的只是饮食男女的世俗天真。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软肋。偏偏是在软肋的这方面,被兴起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不断放大,直至将之打造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英雄”。 或许,这正是张爱玲所希望的,历史兑现了她出名要趁早的宣言。与此同时,她依旧只是悲伤地划过了一个苍凉的手势。一个真实的张爱玲无法还原与找寻。人们读到的,是不断被重写、不断被诠释、不断被商业装扮出来的张爱玲。 正如《小团圆》的热卖,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并非作品艺术价值本身,而是里面的性描写、堕胎、多角恋等等,试图从中窥见名人爱恋的蛛丝马迹。就连张爱玲自己也认为,即使写的并非自传,但读者们也会一厢情愿地对号入座。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诸如张爱玲、苏青,在很大程度上,不正是在女主人公与自己似是而非的含混中,获得了叙述策略的成功么? 张爱玲是青春的,“读她的作品, 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张爱玲也是早衰的,“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青春是有限的,苍凉却是永恒的。她就这么矛盾着,并且被后人矛盾地叙述着。 她最爱月亮,特别是大而圆的月亮,总让人欢愉。然而,她也明白,隔着时光,回头看看辛苦的路,再好的月亮也难免让人凄凉。名为《小团圆》,虽是晚期作品,多了些许淡定从容,却依旧脱落不了惆怅的痕迹以及反讽的意味。 正如,月亮再圆,也是带不走她的悲伤的。街市欢笑如旧,喧闹如昨,与她其实都是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