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柳林学校:漳县董姓的厚重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1:24
漳县董姓的厚重历史

相传上古时代,约4200年前,帝舜做了天下,生了许多的儿子,这些儿子,帝舜分别给赐予了姓氏,其中有个被赐予已姓的,起名叫叔安。叔安聪明、勤劳,从小对农业和农业生产非常喜爱,知道黍、大豆什么时候耕种,怎样施肥、浇水、锄草;粟、稻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割;狩猎捕获的野兽在经过不断的驯化后,使之更好地为当地的百姓来服务。

帝舜对叔安在农业方面的成就很是欣赏,就指派他到飂地(在今河南唐河县)任职。

飂地地处中原南阳盆地腹地,是黄河流域向江汉平原过度的隘道要冲,地势开阔,气候温和,沃野千里,极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叔安到了飂地,看着飂地如诗如画的地域环境,如鱼得水,施展才能,率领百姓开垦荒地,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和熟练的技术教会百姓种地,用驯化了的牛到农田进行耕作,用驯化的猪和鸡来补充人们生活中的食用。在他的运作下,飂地的人、植物、动物得到了和谐相处,不断地创造着灿烂的华夏农耕文明。

由于叔安在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上的能力,对百姓友好,再加风调雨顺,飂地的粮食年年获得丰收。经过短短几年的认真治理,飂地变成了帝舜属下最富裕的地方。飂地的百姓得到了实惠,认为叔安到飂地是上天赐予他们特有的福气,对叔安一直是感激的心情,非常爱护,非常尊重,大家都尊称他为飂叔安,意思是说叔安这个人是飂地的神灵。

为了便于管理和各负其责,飂叔安参照京城中父亲帝舜的管理模式,在飂地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服务体系。在飂地组织建成了玉石开采、加工、制作的工场,纺织丝绸的作坊,生产陶器的官窑。

叔安在飂地的治理可谓大也。多年的飂地生活他也养育了不少的儿女,这些儿女和他一样,在农业生产中个个出色,人人成才,其中有一个儿子还胜过了他。

这个儿子对农业有特殊的灵感,他能把各种农作物、花草分辩清楚,认识到位,在动物的训化上,做得比叔安更是清楚明细,植物、动物没有名字的,都给它们一一起了名,训养的动物不优良的,都亲自动手加以改进。在植物、动物的分类和研究中,成果显著。可以称得上是华夏民族最早、最优秀的植物、动物学专家。

有一天,叔安和这个儿子到田地里去检查工作,在农田里,一种繁茂的野草吸引住了叔安,看着这丛漂亮的野草,他怎么也想不起名儿,问问随从,随从只是摇摇头而已,转过身急急忙忙的喊叫他的这个儿子辨认,儿子听到父亲的喊声,快速的跑来,向着父亲手指的野草放大眼睛看了看,低下头去闻了闻,笑了笑说:“父亲,这是很少见的董草呀!”叔安一听,心里暗暗一惊,很是高兴,然后哈哈大笑说:“董草!董草!乖儿子,认草真有一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如今你尚没有真正的姓,这繁茂稀少的野草叫董草,在这世上像你这样认识植物的人还很少,你尚没有姓,我就赐姓叫你董吧!愿你和董草一样长得旺盛。”

“董”!听着这个漂亮的名,儿子特别高兴,点头答应了父亲的这个决定,心里默默地祝福父亲和自己,祝福自己终于有了姓。田地里干活的民众听到“董”这个特殊的姓氏称呼,呼啦啦地跑来,兴高采烈地呼喊狂欢起来,“董”这个吉祥的姓终于在荒郊野地里诞生了。从此,在飂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董”处处得到人们的认可、赞扬、传颂。

叔安看到自己的儿子这样有能耐,就派出一部分司徒、司空、后稷和从人让董率领着,到飂地最边远的荒芜之地大稷山一带去开发。

大稷山是现在山西的闻喜县和稷山县的大部分地方。那时的大稷山森林密布,阴湿逼火,沼气沉沉,虎豹出没,恶龙(鳄鱼)猖獗,人迹罕至,基本没有定居的人口,是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董带着叔安指派的官员和随从,披荆斩棘,在这块远离飂城的不毛之地上开始了惊人的活动。他们放火烧地,砍树割草,挖渠排水,打虎杀狼。一片片平整的可耕地在石钺和玉钺的交响乐中展现在了眼前,他们高兴的无可言状。几年的辛勤,董完成了大稷山地区的耕地任务,接着对狩猎捕获的野兽进行训化,接连不断的训化出了优良的猪、牛、羊、鸡等品种,对当地猖獗危害人们生存的龙(鳄鱼)进行捕杀和训化。

大稷山一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龙的繁衍生长,这里基本上是龙的天下。董认为对龙进行捕杀和训化是大稷山地区发展最重要的事。

龙是一种可爱而残暴的水陆两牺动物,刁钻可恶很难伺候,要把它进行训化,好像天上摘月亮,难上加难。董在大稷山的开荒种地过程中,平整土地,填平沟壑,把龙逼到了更远的山林。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树林草丛遭到破坏,泉水大量减少,无形中给龙带来了生存危机。人总不能将动物赶尽杀绝,总要保持生态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董深深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些被赶进深山老林的龙失去了原有的泉水、适宜的土地和自然条件,在深山老林萎靡不振,尤其是失去清澈的泉水,流淌的河水它们是怎么也喝不下去的。眼看着这些龙爬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情形,这使董很伤脑筋。董决定走遍天下,为这些龙找到一个生存环境比较理想的地方。他放弃了刚刚建立的居住地,又开始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涉足于他管辖的所有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千辛万苦,认真考察,终于在大稷山的东南方向选定了一个龙生存最理想的地方。

这个地方中间低凹,四面环绕着低矮的小山包,一汪湖水甘洌可口,湖面莲花飘香,蒲苇荡漾,山涧处处清流萦绕,蔚然深秀,真是个豢养龙最好不过的地方。有了理想的地方,董就选拔了一些人定居在这里,一边开荒种地,一边安心养龙,在不断的追求和辛勤的苦在下,终于训化成功了优良的龙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先祖董,把董豢养过龙的那个小湖叫“董泽湖”,也有人叫“豢龙池”。董氏家族在各地的堂号也有了“豢龙”之称。

由于董在大稷山一带的根基,从夏朝开始,董的后代在这块地方建立了董国。董国虽然很小,但在当时农耕文明的发展中她在夏朝商朝周朝却具有很大的向心理和影响力。

董国进入春秋时期,被附近强大的晋国所吞并,董姓族人一小部分继续留在稷山和闻喜,绝大部分内迁至陕西的北部,甘肃的渭河流域和洮河流域,只有像董狐这样一些有文化的能人被晋国聘去国都里当了官。

“董”除了在农业、植物和种植业、豢养业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外,还对动物的研究、训化更有独到之处,他是龙山文化的创立者,是中华远古传说中训“龙”的真正传人。

作从帝舜打发了自己的儿子到各地。儿子们起程前,都例行公事,一一来向他道别。然后,儿子们带领着他们的家人、四岳、十二牧、司徒、司空、后稷和从人,高高兴兴的奔赴各自的领地去上任。帝舜操心的事少了许多,心里一下子得到宽松。

儿子们在自己的领地里,一个个都能亲临属地,格尽职守,争先恐后的干工作,因为儿子们也清楚,这些领地都是自己的。他们发动自己领地的老百姓开垦荒地,种植不同的粟、黍、水稻等农作物品种,把采集来的珍贵的物品、生产的玉器、陶器、漆器和各种粮食,捕获的飞禽走兽,除上贡京城帝舜一部分外,剩余的全留作自用。有些儿子们在自己的领地上花天酒地,日子过得要多好有多好。

儿子们的领地一般是离京城较远,交通也不甚便利,到京城去一次是极不容易的,远些的来回可能要个把月,再加领地人口少,不集中,儿子们想视察视察他的领地都很作难,那有闲功夫再去京城看帝舜。自然,儿子们和父亲慢慢疏远,在山中无老虎的情况下,就成为领地的大王了。 帝舜时期是奴隶部落制时期,部落之内的血缘关系是比较相近,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友好相处。一些血缘关系比较远的部落人群就不那么幸运了,部落的首领一般将归顺他们和依附他们的人都称作野人,和他们相处是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部落首领在财产的分割分配和部落百姓的处置当中,是拥有绝对的唯一的权威的人,都是他一人说了算,任何人都不得蔑视这种权威,首领所说的话,安排的事,都得无条件的遵守和听从。部落在互相战争中获得的俘虏,那就更惨,他们都变成了戴着镣铐干活的奴仆,只能规规矩矩,要是不顺眼,部落首领可以生吞活吃他们,或者立马将处死他们。

帝舜指派给儿子们的领地里,人口、食品、捕获的野兽、玉器、漆器、象牙,一切的一切都属于了这些儿子们。领地的所有财产,都是在这些儿子们的许可下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在领地,这些儿子们没有帝舜的约束,也没有任何法律制度的制约,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也不想到京城那个鬼地方去见自己的父亲帝舜。当然,在领地上,老百姓如果不听这些领主的话,不是鞭挞就是发配到最远最苦的地方服劳役,从此这些奴隶就失去自由。这些服劳役的人,谁要是胆敢消极怠工或逃跑,抓住就是砍头。这些奴隶,从来就没有什么人生自由,基本上是能干活的普通动物。

这样血迹斑斑的管理和统治,远方族人、随从们和奴仆们只有老老实实干活,那敢于乱说乱动。这样的形式,这种制度,谁还敢犯上作乱?谁还敢胆大逃跑?这就是奴隶社会的特征。

奴隶社会中人们在这些领主的统治下,可怜的生活在极度的恐慌和生命的危机之中。

这样残酷的统治,远方族人、随从们、奴仆和老百姓只能一心一意地好好种地,年年盼望着有个好的收成,脑海里不敢有半点儿格外的想法,更不说有什么造反的念头,这才使得帝舜的奴隶部落制统治长久地持续着一派和谐太平景象。这也是奴隶部落统治得以长治久安的原因。

尧、舜、禹华夏帝国伟大就伟大在这里。统治者有着聪明的统治头脑,百姓们有着老实的顺从的被统治本能,两者结合,各干各的,相得益彰。帝舜在历史上是个仁慈的君主,他的统治是优良的、成功的、和谐的、百里挑一的,从上古传下来的文献中找不出一丁点儿对他不好的反映。

远古帝舜统治时期,全国普遍是地广人稀,老百姓在属地里只要好好种地,再遇上个风调雨顺的好年馑,小日子还是过得蛮幸福的。老百姓一心一意在过日子,帝舜从各地反馈来的信息中也没有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帝舜在京城过得很是安逸。

帝舜这个人不只是喜欢农业,他还有着许多的爱好。快乐的活着造就了他丰富多彩的有滋有味的生活,他能够深入基层,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工作认真负责,遇事同臣子们商量,能力强,领导有方,君臣关系上处理的也好,这在奴隶制社会里是值得赞扬的,所以历史上人们把他列入三皇五帝时期的明君。他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上更有着独特的一套,培育出了不少优良的粮食作物新品种,训化了不少的野生动物。他最喜欢训化过来的牛、羊、猪、狗这些动物,看着它们活蹦乱跳帮助人们完成一项工作,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帝舜在繁华、喧嚣的京城里,广泛的任用有本领有能力的贤士作为臣子,除掉了危害社会制造混乱的四个恶人。在京城的改革中,他体制独创,设置官员,周围有了“八恺”和“八元”,首次制定了人们必需遵守的五部“刑法”。

仁慈的帝舜该办的事情全办了,得到的也全得到了。他让人们给京城四周修筑了城垣,以防止外敌的入侵和野兽的侵害。他玩着玉钺、玉琮、玉璧,穿着丝绸服装,用着精致的陶器、漆器、铜器,看着象牙雕刻的精致物品,守着漂亮的女人,住着豪华的宫殿,没有烦心的事,没有讨厌的人,他和他的四岳十二牧大臣和谐相处,真是心情愉快,得意洋洋,悠哉游哉。

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觉得龙(鳄鱼)是耳目灵敏,长寿吉祥的动物,到目前还没有人把它们训化过来,要想出办法把这些龙(鳄鱼)训化过来,作为他权威和势力的显示。这个念头一出现,他立即召集来四岳、十二牧、司徒、司徒、后稷及身边的近臣,告诉他们说:“世上之王,莫如龙(鳄鱼)”,帝王和臣民们应当给它以敬奉和崇拜。京城是天子的驻地,天子的脚下不能没有龙(鳄鱼)的席位呀!建议大家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龙(鳄鱼)集中到京城来,把它们训练成为人们能够享受到的高雅的动物,由此来树立起帝权的尊严和威力,在重大活动中用来昭示天下太平景象。

大臣们觉得帝舜的这个提议非常正确,齐声赞同。

帝舜得到臣子们的赞同,马上签署旨令,命令京城的四岳、十二牧大臣,后稷,全国各领地的儿子们和老百姓,抓捕优良的龙种,送来京城,进行统一优化。大臣、儿子们接到旨令,为了讨好帝舜,纷纷在京城和各领地让老百姓去抓捕优良的龙种,然后将龙种源源不断地运送京城。

一时间,京城汇集来的各式各样的龙有几十种几千条之多。京城变成了龙的天下。

帝舜看着各地上贡的龙在水池里张着大口,快活的游来游去,越看越高兴,越看越不想离开。他准备将这些龙尽快进行分类,然后分期分批地训练,把龙训练成为个个通人性,懂人话,能歌善舞、讨人喜欢的动物,以便今后在朝廷举行大型活动或欢庆节日时给予表演,做到与民同乐。

龙在帝舜的眼中是个优秀的动物,可是在百姓的眼中却是个凶猛残酷的动物,尽管京城里臣子们为这些上贡的龙修了不少的大小水池,但几十条成百条龙集中在一块,数量一多,龙在大小水池里就乱作一团,不是你咬了我,就是我咬了你,管理人员对它们进行强行管教时,这些龙不但不听指挥,反而向管理人员张开血盆大口,凶猛进攻,凶残咬伤的管理人员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不小心的管理人员还被咬死了几个,帝舜为这事也很着急。

帝舜于是下了个硬旨,让臣子们到京城周围去寻找会管理会驯养龙的人。臣子们在京城四处打听,到处寻找,真会管理会驯养龙的人满京城还真找不出一个来。帝舜闷闷不乐,臣子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无计可施。

正在为难之际,飂地的叔安派人送贡品到了京城,来人面见帝舜,帝舜猛然想起叔安在农业上是很有一套,就问来人叔安对龙是否也有本领训化。看着帝舜这种着急劲儿,来人实话实说,告诉帝舜,叔安在农业上虽然懂得的很多,是有一套,但对动物尤其是龙的训化,远远比不上他在飂地边境搞动物训化的儿子董。董在动物与动物训化方面懂得很多,是个动物百事通,不管多么难训化的动物,在他手上都会迎刃而解。来人并称赞董在动物的驯养研究上,天下恐怕再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第二人了。并叙述了董在飂地大稷山的“董泽湖”成功驯化一些龙的事例。

帝舜知道叔安是他儿子中最懂农业、最了解农业的一个,现在一听孙子董更为能干,而且在农业创新上远远超过叔安的情况,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但高兴归高兴,这只是听来人说的。董究竟有多大能耐,本领有多大,帝舜心里总是没底还踏实不起来。为了慎重起见,他特意委派了一个贴身的管农业的后稷大臣到飂地去实地考察董这个优秀的年轻干部。

后稷到飂地后,通过在飂叔安和叔安部下打听,实地考察,在族人、随从们和奴仆们这些老百姓中间打问,了解到董在农业方面的才能确实天下无二,很快的回京城复命。

到京城后,后稷将飂地关于对董的调查和董对农业的熟练程度,尤其对龙的驯养能力如实的一一上报帝舜。帝舜听了,立刻下旨董尽快到京城报到。

董接到帝舜的旨令,不敢违命,向父亲叔安交待了自己在飂地大稷山一带的工作,匆匆收拾行装,洒泪告别了父母兄弟姊妹和亲朋好友,早行晚宿,一路辛苦,赶到京城面见到帝舜。帝舜从帝塌上低头看了看一表人才的孙子董,称赞了几句后,马上给董派来几个懂农业的后稷小臣,旨令董尽快开展工作,把龙给他调教出来。

董尽管在飂地的大稷山有驯化龙的经验,但在京城要给帝舜把这几十种几千条龙驯养好,还非得小心翼翼行事为善。他率领着这些农业小臣,在大小水池里把各地上送的贡龙进行择优去劣,然后对留下来的强壮的优良的龙在生活习性方面开始长时间的进行细致观察,在观察中掌握了它们一定的生活习性规律,取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董就和小后稷们对这些龙进行全方位地科学驯养。

对动物有驯化天才的董懂得,伴君如伴虎,给帝王驯养龙,不是给自己带来福气,就是给自己造成危害,闹不好还要杀头,即使你是帝舜的孙子也不例外。所以董在驯养这些龙的过程中非常用心用力,昼思夜想,一些难题尽管难上加难,但是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终归被一一攻克。这样,在经过几年没日没夜的精心驯养,桀骜不羁的那些龙终于被他调教了过来。

经过调教的几千条龙在京城的大小水池中,张着大口,整整齐齐的站立在水中,斜眼看着严厉而苛刻的教练董,只要董指挥棒一动,它们就会乖乖地表演出各种各样的优美漂亮的舞蹈。

又是一年年终,各地农业获得了好的收成,京城在热烈庆祝农业丰收时,董将训练有素的龙在水池中排列成仪仗队接受到了帝舜的检阅。帝舜像小孩子一样嘻嘻地看着这些排列整齐的龙的骄洁圆滑的身躯,优美的姿势,心里甜甜的。接着,帝舜命令董开始给大家进行表演,只见董指挥棒一动,活蹦乱跳的千百条龙在大小水池中给京城的大臣、各地来的贡臣和老百姓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成功的表演。京城里的大臣和百姓们看着董驯养出的虎虎生风的龙的柔软的身段,优美的舞姿,不时地引来人们的一阵阵喝采和掌声,大家对着看台上的帝舜齐声高呼“万岁”。

帝舜经过这次京城里龙的表演,他在人们的心目中的权威更加的彻底的树立了起来,龙的神圣地位也得到确立。帝舜认为董给他赢来了荣誉,挣足了面子,董在驯养龙的方面功绩卓著,为了表彰董在训龙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特给予董很大的奖励。他把比较富裕的鬷川(今山东定陶北)给董作为领地,任命其为鬷川侯,赐董为“董父”,“董”为姓,“父”为名。

从此,一个伟大的姓氏“董”便在中国确立,而她的确立是“董”在中国农业文化中取得巨大贡献的基础上获得的。

从董对农业的贡献事例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农业文化的始祖应该是飂叔安和董父,帝舜在其过程中不过起到了领导推动作用。龙的始作俑者也是董父,他应该是中国动物学界最早的专家,不管是历史的佐证和神化的传说都证实了这一点。可以说,中国龙的传人应该是从帝舜的爱好和董的直接运作下开始的。

董父是“董”姓的始祖。“董”姓迄今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从董父开始,“董”姓世系蕃衍,支派繁多,源远流长。

董父因豢养了龙(鳄鱼)而名闻天下,后人尊称他为“龙神”。董父在中国农业文明中的贡献和得到的奖赏词是:“盖龙王之神,必董父之祠也。”

董姓得姓后,由于董父在农业方面的才能和杰出贡献,他的恩泽惠及了后来董姓的一代代族人,族人一直敬其为神明。董姓在历代的王朝中也得以被人称赞、尊重,人口得以迅速发展。

董父被帝舜指派到鬷川后,在董父的领导下,鬷川也很快出现了一大批农业专家,促使山东河南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飂地的董姓族人继续使山西的农业生产发展快上加快。有了成就的这些董姓农业专家不断地走出飂地,走出鬷川,沿河、沿江向全国扩展,足迹踏遍到黄河流域的山山水水,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受到全国各族人们的衷心爱戴、欢迎。董姓族人红遍了全中国。

在董父之后的历史长河中,董姓族人在与大自然和人类的抗争中涌现出来的名人是枚不胜举的,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和名望是有目共睹,得到了世人的广泛承认。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开始建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的君主们为了加强实力和争得利益,不再把精力放在发展农业和农业技术,支持农业生产上,对农业的投入和对民族发展农业生产的鼓励政策也相对减少,而是把精力用在了非农业的武力(打仗)和计谋方面,他们不断地争夺另外国家的地盘来扩充和发展自己,致使战争频发不断。从此,武士和谋士在国家中走俏,他们围绕在国君周围出谋划策,彻底地占据着国家的指导方略。

武士和谋士在国家中走俏后,农业专家在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中的地位明显的越来越低,董姓族人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农业和农业技术方面的长项在君主面前黯然失色,没有了任何用处。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能耐的董姓族人逐惭寻找出路,开始向武士和谋士方面发展。自此,从历史的画卷中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董姓族人和其他的族人一样,在农业方面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名望的专家,而在武士和谋士方面不乏其人。

从史册的整理中,现将董父后董姓族人中的董狐、董翳、董卓辩证地、实事求是地推荐给大家,以飨读者。原因之一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良史和武将;之二他们同出于陇西郡这个董姓族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之三他们和我生活在陇中的董姓族人这一代人的血缘关系是非常接近的。

董狐是春秋时期董国被晋国吞并后唯一在晋国做官的董姓族人。他在晋国主管典籍,官职是“董督晋史”,他在董国曾经是董姓族人里学问最高、人品最正直的一个人,官拜晋史后,他傲视权势,痛斥不正之风,不害怕得罪人,常常以敢说敢为而著称,是历史上有名的“良史”。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的文章里是这样记载他曾经办过的一件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这个国家中,赵氏家族是个很厉害的并且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统治着北方非常大的地盘,其中赵盾在晋国的官职是上卿大夫,权力很大,是国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可是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游手好闲,不理朝政,爱玩爱乐的人,赵盾自认为晋灵公是他扶持下当上国君的,自以为是自家叔叔,就经常给晋灵公这不对那不对的提意见,甚至非常严厉地批评他。有时晋灵公正玩得高兴,赵盾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冒了出来,用手指头点着晋灵公的头,斥责他不务正业,这事那事没办好,惹得晋灵公很是狼狈,非常讨厌赵盾,认为我晋灵公也不是个小孩儿了,起码还是个国君,你赵盾就给我一点面子都不给,动不动指责我,这还了得。

但晋灵公还是害怕赵盾在晋国的权力和威望,又不敢当面叱咤赵盾,就和一些坏臣子勾结起来,暗地里想方设法要将赵盾害死,曾经有几回险些使赵盾丢了性命。

赵盾这人想起来也真可笑,他不知道他是谁,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对不对把晋灵公这个领导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随随便便的揉过来揉过去,自己几次被害,也不总结总结经验,还是一根牛筋绷到底,最后想开了,害怕自己被害,想来想去认为还是逃亡到他国保险。

有一天,他想了一宿,一早一翻起身来就向国外逃亡。

事情巧就巧在这儿,在赵盾逃跑的过程中,在他还没有跑出晋国的国境线时,族人赵穿带领着一帮军士追进晋灵公的宫殿里杀死了晋灵公,这样,赵家的人急忙又追上还没有跑出晋国国境的赵盾,赵盾一看到出了这等大事,只得返回朝廷。

这件事有没有赵盾的阴谋在里面,就很难说了。董狐在写晋国的史书时写到这段历史,没有害怕赵盾家人在晋国的势力,没有害怕赵盾家人的报复,秉笔直书,认为赵盾在这件事上,对族人管教不严,促使他的族人赵穿杀死了晋灵公。就在晋国的历史书上写出了“赵盾弑其君”。赵盾知道董狐在史书上写出的“赵盾弑其君”,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找着董狐辩解说,晋灵公是赵穿所杀,赵穿杀晋灵公他正在逃跑的路上,晋灵公的死与他没有任何的瓜葛。董狐反问他说,你说的是你的道理,我写的是我的写法,晋灵公的死你必须承担最大的责任,因为你在晋灵公被杀时还是晋国的执政大臣,逃跑的时候没有越过晋国的边境,你原有的君臣关系就不能算断绝,回来后又没有去追究赵穿的责任,不追究赵穿的责任你就未尽到执政大臣的责任。那么“弑君”的罪名理应由你承当,难道不对吗?况且这也是写史书所规定的。赵盾知道辩解不过董狐,只得灰溜溜的离开。

孔夫子听到了这件事,给予董狐很高的评价,夸奖他是“良史”

第二个说说董翳。

董翳是是秦朝的都尉,春秋晋国太史董狐的后裔。秦二世胡亥是赵高指鹿为马胡弄过的那位皇帝老儿。秦二世执政后,朝廷的权力全部被赵高承包了过去,秦二世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每天只知道和那些全国选来的漂亮老婆们嘻嘻哈哈过瞎胡闹,别的什么事他都不管,再不要说天下的大事了。在他做皇帝的第二年冬天,他喝醉酒躺在床上正在梦周公,晕晕乎乎猛然从几个宫女那儿听到陈胜吴广的十万起义大军已在大将周文的率领下,逼近了秦国的国都,咸阳城岌岌可危,秦二世吓醒了酒,头都大了,一下子慌了手脚。

秦二世上台做皇帝当领导两年了还没正式办过公,碰上了动乱的起义大军逼近咸阳最棘手最难办最害怕的这个别人快要把自己赶出咸阳城的大事情,他生气了,声竭力斯地叫来赵高,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高看再瞒也瞒不住了,编谎说他正在处理此事。二世觉得赵高说得有理,就召集起大臣们来商量解决这件大事。大臣们看到执政两年才开始办公的领导,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认真进行讨论,有的说打有的说跑有的说降,乱轰轰的谁都说不出个一二来。章邯是秦朝的名将,看着可怜兮兮的秦二世,也没有考虑实权人物赵高的承受能力,建议秦二世把目前发配到骊山去做苦工的二十万刑徒给予赦免,然后把他们编成军队来对抗陈胜吴广的起义军。秦二世觉得章邯的这个建议还不失为一个补救的办法,便任命章邯为将军,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作辅佐,出兵与周文决战。章邯到底是历史名将,在与周文的几次战斗中,声东击西,未能让周文占到一星点儿便宜,最终将周文打败。章邯在秦朝得到了好的名声,却使赵高产生了嫉妒和仇视。

秦二世三年,章邯得意洋洋,率领二十多万胜利之师,渡过黄河攻打已经背叛了秦国的赵国,把赵王赵歇围困在巨鹿城。赵国是当时背叛国中力量非常弱小的一个小国,一看到章邯的二十多万大军兵临城下,赵王吓环了,发愁的一丝办法都没有,想来想去,只得求救于楚国。楚国是造反国的领袖,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接到赵王的求救,楚国君臣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派出大将项羽去救赵国。项羽号称“西楚霸王”,作战非常勇敢,打仗常常是冲在最前面,带出的军队也跟着他相当骁勇,人们称项羽的兵将为“三千江东子弟”。

在钜鹿展开的这场战斗,是历史上有名的战争,项羽率领着江东子弟这支骁勇之师,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大败章邯的秦军于钜鹿城下,彻底的摧毁了秦王朝的军事力量。章邯在战败的情况下,派司马欣去咸阳向赵高讨要援兵。赵高和章邯积怨很深,说你章邯不是常拍胸脯就你本事大吗,怎么也吃了败仗,不但不给章邯一兵一卒,反而骂骂咧咧的,并暗地里派人去追杀司马欣。董翳看到这种情况,审时度势,劝说章邯背秦投降项羽。章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投降担心不被项羽所容,不投降又怕被赵高所害。董翳又通过内线,了解到了项羽同意章邯的投降,就转告章邯,章邯只得一不做二不休,率领二十余万秦国兵将归顺了项羽。

看着章邯的二十余万秦兵,项羽心花怒放,高兴的差点晕了过去。项羽的勇猛是谁也比不上,可他对部下的赏赐是很抠门儿的,在二十余万秦军降兵中,他只奖赏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人,其余的他一个子儿都没给。这样一来,降兵就埋怨起章邯他们不该降楚,对项羽产生不满情绪。项羽私下里听到降兵们的不满言论,害怕引起兵变,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看来一点儿霸气都没有了,混账东西心里产生了害怕的怪念头,秘密下令将二十余万秦国降兵生生活埋。可怜二十余万秦国降兵就这样葬身于项羽的血盆大口。

秦王朝灭亡之后,项羽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刘邦。为了限制刘邦的发展,他听从谋士的建议,封刘邦为汉中王,封地是秦岭以南的汉中。封章邯、司马欣、董翳为“三秦王”。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管辖关中北部。项羽让“三秦王”管辖关中这一大片地方的目的,主要是用来遏制汉王刘邦向东发展。

楚汉相争之中,董翳一直忠于楚王项羽。公元前204年,楚汉成皋大战在即,楚军守城大司马曹咎中了刘邦的激将法出城作战﹐在军队半渡汜水时遭到了汉军的突然袭击而大败,董翳、司马欣、曹咎虽有万人敌,但杀不尽一层又一层的汉军,最后战死在汜水的河边。董翳死后,董翳的子孙们及董姓族人害怕汉军的杀戮,只得丢弃陕西高奴,匆忙向西面的甘肃一带逃窜,大部分定居在陇西郡周围。而且一定居就是两千两百多年。

陇西郡在西汉时包括现在甘肃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县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的东部地区。后来汉王朝建立并稳定后,看到了董氏家族在陇西郡一带的庞大势力,就利用起这支董氏家族,并委派一些有能力有名望的董姓族人当了本地的地方官员。也从西汉王朝开始,董氏家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董氏家族才成为陇西郡一带非常有权势和富甲一方的望族,是登入“陇西堂”堂号的三个姓氏中的一个姓氏。

董翳的一生没有什么劣迹,汉代以后的文人们也没有写出过攻击他的文章,他弃秦从楚是赵高的逼迫下做出的决定,是值得赞扬的。

董翳最大的功绩是在陕西高奴和甘肃陇西一带建立了强大的董氏家族体系。董翳之后,他的子孙遂居住陇西(今甘肃东部),有的迁徙到河北枣强、陕西淳化、湖北枝江等地。

第三个说说董卓。

董卓这个人很难评价,历史上文人们都说他很坏,杀了很多人,还逼着皇帝退了位。但我不这么认为,历史上统治了国家的开国皇帝和那些将士们那一个没有杀过几个人?可以说几乎都是血债累累。至于逼皇帝退位,这完全是政治上的需要,他做得非常正确。从个人能力,聪明程度,政治嗅觉方面来看,汉少帝刘辩远不如汉献帝刘协。

董卓是董翳的后代。为什么说董卓是董翳的后代呢?在这里我提出的理由是,因为西汉后生活在陇西这一带的董姓人,大多数是董翳家族的人,而且他们中正统的董翳的后代们大部分已成为这一带的望族。董卓呢!根据历史记载是陇西郡人,望族,那么董卓和董翳的血缘关系就不能不说是巧合,而是非常的接近,关键在于过去的董姓文人也为了不使董狐和董翳在历史上的伟绩受到玷污,才把董卓从董翳这一族的直系中隔开。从另外的资料也可以看出,秦汉时,董姓在陇西一带人口非常多,势力非常大,有些外姓之人也纷纷加入董姓(这些大部分是没有势力的姓族),但这些人一时半回不可能成为当地的望族。董卓是当地的实力派,望族,这就更有可能是董狐他的族孙了。

在这里提出这些历史资料,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给董卓正正名,因为董卓在历史上是董姓家族中的重量级人物,在汉王朝那种混乱的局面中能够收拾住和稳定住刘汉王朝这个残局,他决不可能是一个禄禄无能的等闲之辈,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胸怀大志,雄才大略,有作为和巨大贡献的人,况且他还是陇西一代我们的直系祖先。

董卓在史书里是被这样记载和描写的。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岷县)人,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三国志》说,董卓有才干,又有武略,臂力过人,打战时,身上带着两个箭囊,骑在奔跑的马背上,能左右开弓连着发射。他力量的强大和骑术射术的精湛,在当时是无人可比拟的,在陇西一带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董卓在少年时喜欢到处游玩,喜欢结交豪侠义士,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羌族中的一些豪侠之士在很远的地方都跑来追随他,董卓招待朋友一时高兴起来,就把自己干活用的耕牛牵来杀了来款待。这些远方的豪帅们都被董卓的这一侠义所感动,他们就搜集了上千头牲畜来赠送给董卓。他还在这些游牧民族地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打击地方的恶霸势力中,很得游牧民族的信任,在游牧民族中有很高的威信。

陇西郡的郡太守和州刺史都非常欣赏董卓的才能和勇武,招聘他来作郡和州的武官,后来羌人在凉州作乱,他被派往凉州平息了动乱,朝廷就任他为凉州兵马掾。

董卓在担任凉州兵马掾的时候,在与盗贼和游牧民族的战斗中积极勇敢,并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从而巩固了汉朝西陲边境的安宁。在凉州与游牧民族的一系列战斗中,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显示。在战斗中,他既要指挥作战,又要帮助地方长官进行战时的谋划,是个有勇有谋的战将,只要是他参加的战役,每次都是个大大的胜仗。公元167年,董卓和州司马尹端联合作战中,由于战争部署得当,羌军被他们大破于祁连山下。这次战斗结束,朝廷根据功劳大小,董卓被拜为“郎中”,并“赐缣九千匹”。董卓得到这些奖赏后并没有认为这次战斗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取得的胜利,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主要靠的是将士,于是他把这九千匹缣全部赏赐给了将士,将士们当然更是称颂、相信董卓,都愿为他卖命。还有一次望垣硖的战斗,董卓被几万羌人、胡人军队包围,粮食快没有了,董卓计上心来,和兵将们假装成渔民在望垣硖河的河里捕鱼,然后在河上边偷偷地筑起了大堤,上游河水一下子变成了几十里宽面积的大堰塞湖。等到晚上,他带领着全部人马静悄悄地从大堤下经过,等军队全部过完后,他一声令下,挖断了堤坝,等到羌人、胡人知道了消息赶来时,整个望垣硖河河水涨得又高又深,再也无法渡过去。当时在望垣硖有六支汉军与羌人、胡人军队作战,五支汉军均大败而归,只有董卓的军队完好无缺的回到陇西。另外,董卓依仗着自己在陇西豪强的家庭出身和富足的资产,除了结交凉州一带强大的羌族首领外,还凭着他非凡的才武,拉拢、兼并了其他的一些军事力量,在不断地巩固和扩大自己力量的同时,进而保持住了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影响和领导地位。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董卓受朝廷的招令,率领凉州兵马出征讨伐,由于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董卓在征讨黄巾起义中没有取得过一次胜利,按照汉王朝的法令,打了敗仗的董卓因此被免了官,并被削去了军权。董卓觉得这也太吃亏了,在一些谋士的窜通下,善于钻营的他倾家庭巨资上京城贿赂十常侍,十常侍受到董卓的厚礼后,在皇帝面前替董卓说好话,董卓只受了一个小小的处分。

董卓在凉州羌人中是绝对的稳定者,可以说有卓则凉州稳,无卓则凉州乱。董卓被降职后,没过多久,凉州的羌人又开始作乱,在十常侍的推荐下,董卓又被起用,他一出兵,很快就将羌人的作乱镇压了下去。董卓总结被免官的经验,看到了汉王朝的可耻,认识到权力的重要,只要自己有强大的军队,不管驻守在任何地方,怎么做,谁也奈何不了你。因此,在他重新掌握军权后,就不择手段地招募兵将,很快使凉州兵成为当时汉王朝中强大的一支地方军队。

董卓有了精兵强将,就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虎视眈眈于中原。东汉政府看着这支虎狼之师,非常害怕,传出诏令,欺骗董卓,让他交出军队,许以京城高官。狡猾的董卓看出东汉政府的卑劣用意,拒不来京,更不交出军队。公元189年,正当东汉政权摇摇欲坠之时,董卓审时度势,率领他的三千西凉铁骑进驻京师洛阳。

董卓到洛阳时,洛阳主要有两支比较大的军事力量,一支是何进讨伐黄巾在全国募集来的军队,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在统领。另一支则是武猛督尉丁原率领的并州军。在东汉政府政权混乱的情况下,董卓利用朝廷许多大臣对何进、何苗的不满,先派他的弟弟董旻诱使何苗的部下吴匡杀掉了何苗,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何进,何进、何苗的部队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只有任董卓来收编。接着他一鼓作气,与丁原的并州军争锋,经过几次战斗,吃了几回败仗,最后用计谋诱使吕布杀掉丁原,招降了并州军,扶植吕布成为并州军队的新首领。接着,手握重兵的董卓利用权势,对东汉政府朝廷内的大臣们进行了几次清洗,把一些敢于反对他的人下放的下放,关的关,杀的杀,正面的敌人基本得到消灭。他成为可以上朝带剑,唯一在京师说话算数的人。

董卓这时未免也太善良,他应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取而代之汉少帝刘辩,经济上采取在统治凉州时的一些办法,体牺百姓,说不定一个董氏王朝也就建立了起来。但是董卓没有这样做,而是废掉了何皇后的儿子汉少帝刘辩,杀了何皇后,立刘协为汉献帝,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令诸侯的局面。

公元190年,各地的诸侯旧贵族们看到董卓在朝廷废了少帝刘辩并掌了权,心里大为不满,认为你董卓一个没有门第出身的北方大老粗,进了京城就不错,居然在朝廷立了新皇帝刘协,指手画脚地任命管起了各地的诸侯,让我们这些贵族出身、有后台的人听你的,这还了得,我们坚决不能答应。何况,你董卓在京城还胆敢杀害我们的亲戚、父辈,还灭九族,这放在谁头上谁都受不了。因此,以关东军袁绍为首的诸侯们互相串联,纠合了起来,结盟讨伐董卓。董卓面对强大的关东诸侯集团,虽然有强悍的凉州兵马,但是要和天下的兵马相对抗,显然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在几次战况不利的情况下,董卓决定放弃洛阳,挟裹着汉献帝移都长安。

董卓移都长安后,由于军事上的失败,过度的劳累和朝廷事务的繁忙,心力交瘁,就修了个郿坞城把自己和朝廷隔绝了起来,使内外信息得于终止。狡猾的王允早就对董卓的权力唾涎三丈,使出最厉害的杀手锏,用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出台,利用董卓和吕布之间的矛盾,设谋将其杀害。董卓被杀后,东汉王朝的政权基本上全线崩溃。

董卓生于公元132年,死于公元192年,活了61岁,官做到了汉朝的太师,并被封为郿侯。

董卓的作为,历史上人们对他有各种看法,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是反对他的,认为他是集恶人之大成者,致使陇西的董姓族人们也不敢承认董卓是自己的先祖。其实我们抛开儒教的束缚,摆脱历史的偏见,就会对董卓有全新的认识。

董卓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

董卓的出生地是陇西,起身地是凉州,权力地是洛阳和长安。

凉州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凉州人常以射猎为业,居无定所,过着刀口舐血的生活。凉州恶劣的地理条件加上东汉末年的动乱,汉族人群长期与那些游牧民族交战,孕育出了一批军事人才,董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董卓在凉州任兵马掾时,团结少数民族,打击了外族的侵入,巩固了汉朝西陲边境的安宁。董卓在京城夺取权力和执政过程中,手段虽然有些卑劣,但其作为汉末混乱中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君国大臣,足见其政治手腕和行事的魄力。废少帝立献帝完全是形势使然,他的覆灭是因为他没有协调好自己内部的矛盾。

陈寿评价董卓是: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苏轼说董卓是: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这是典型的历史上文人们的偏见。

自汉末以来,无论从史籍还是小说,都喜欢对董卓的残暴无道大肆渲染,我们从历史角度来看,即使史籍上写的都是事实,也不能简单的否定董卓。董卓用三千西凉铁骑坐稳京城不能说他是无能之辈,烧洛阳是因为战略上的需要,掳掠百姓这种事无论是西凉军、关东军或是黄巾军都没有手下留过情,况且在西汉末年那种战乱时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董卓被骂了一千多年,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如果董卓消灭了关东军统一了中原,坐上皇帝,那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就会决然不同,残暴的行为也不会有人管了。

纵观历史上董姓名人,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前董姓族人是一个农业上有巨大贡献的姓族。春秋战国开始,由于各诸侯国战略的转移,董姓族人开始也向武夫将帅谋士的方向发展。

董姓是出于同一宗源,均为帝舜、飂叔安、董父的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西西南部、山东定陶北部两个地方。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后来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的董姓族人部分发展成为当地的望族。

董姓的堂号有:“陇西”、“直笔”、“良史”、“豢龙”、“正谊”、“三策”等。目前人口在中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29位。董父之后,祖先应该是董狐,接着就是董翳、董卓。他们在甘肃东中部一带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董姓家族体系。

从董立姓到现在,董姓族人在农业上人才辈出,历史舞台上忠臣良将争相竞妍,各展风姿。

自董卓被暴尸后,郿坞城里的没有跑出的董姓族人几乎被全部杀绝,京城外居住的董姓族人闻讯后一部分被杀,一部分向西落荒而逃。陇西一带的董姓族人也受到重创,为免遭杀戮,他们迁出郡城,一部分沿洮河流域向西而去,定居于山林、河谷地带;一部分翻过乌稍岭和原居住在河西的族人汇合在一块,躲辟起来。这次事变,董姓族人所受损失相当严重,在以后历代的统治阶级中,陇西一带的董姓族人再也没有被重用过,也没能冲出几个特别有名望的人。但,庞大的董姓族人在陇西郡和西北一带已有牢固的人缘和物质根基,她是不可能被彻底消灭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姓族人在陇西郡一带慢慢的恢复着元气。

在漳县的董姓族人应该是最正宗的董姓。根据推理和先祖们的画像,他们是陇西移居的“陇西”堂号的董姓族人,在明朝曾经是有着赫赫战功的武将。据考证,在近几百年中,最有名最大的是明朝年间驻守过河西(张掖)一带的一支军队的粮食部长,可能是个县团级,他功劳卓著,母亲受到了明朝皇帝的圣旨嘉奖。

董姓族人迁入漳县后,继承和发扬了上古时期先祖董父及子孙的遗风,在漳县的农耕文化的发展中有着一定的贡献,对漳县农业的发展写上了浓浓的一笔。

漳县的董姓族人是明朝建立初,即1400年左右明朝英宗天顺年间到达的。这个时期是明太祖至宣宗时期,是明朝的鼎盛时期,明朝政府总结了元朝的失败经验教训开始发展生产稳定社会,人口开始剧升,据记载,明英宗时,漳县县域人口从元统治时期的几百人跃升到1458年的660户6679人。明孝宗弘治年间,政府提倡垦荒种地,恢复发展生产,董姓族人在漳县利用自己农业生产方面的绝对优势,整个族人的家庭和生产得到快速的发展。

漳县董姓族人的迁移方向是从陇西县城迁出,由北而向南在仙家门沟翻山,选择可生存区住址,落脚在了生存条件一般的漳县董家山。

董家山属于黄土浅山梁峁沟壑阶梯形陡峭的山地,可垦荒面积不大,冬不太冷,夏不酷热,不干不燥,温湿宜人。董姓族人从董家山生活了一代大约儿三十年,由于董家山山体陡峭,一部分族人继续向南而去,落户到了董家半山里和刘家庄,刘家庄的刘姓族人自董姓族人迁到后,不顺的事情接踵而来,人口大幅下降,最后被逼迁出刘家庄。刘家族人走后,刘家庄慢慢被大家叫成了董家庄。

董姓族人自从迁入刘家庄,老天爷帮忙,人口很旺,事事顺心,财源旺盛,扩地制产,一派繁荣景象。繁荣财旺的董姓族人随着人口的不断的增加,他们又走出去,分散到了漳县不同的地方。根据统计,董姓族人在漳县埋葬的墓地共计有二十二代。他们是,董家山有共同的墓地一代,董家庄庄前共同的墓地十三代,庄前共同的墓地停止再葬故人后,各分支族人从新开辟墓地,到1949年解放时可能最多的族人有墓地三代。从1949年到2008年近六十年再延长到四代人,董姓族人从陇西县城迁入漳县董家山到现在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在漳县已生活了二十六代左右。

董姓族人迁入漳县,明朝的统治安定了一百年,君主制的阶级本性开始暴露的时期。在明世宗年代,强悍的蒙古人不停地侵扰边境,致使北方千多里边境线上战火频繁,明朝政府对于蒙古铁骑疲于奔命,想不出完全击溃的办法,虽然补修和新修了不少的长城,但朝政内部腐败成风,苛捐杂税不停地实施,百姓叫苦连天,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逃荒,当时全国逃荒流民多达几百万人。

自古之道,官逼民反,失去土地和生存条件恶劣的有些饥民被迫啸聚山林,打家窃舍,公开与官府为抗,官府不从自身找问题,调整政策的缺陷,反而认为百姓有意造反,发布通告,禁封荒山野地,不许百姓开荒扩地,大批的逃荒饥民,冻饿生死的不计其数,致使与政府作对的老百姓越来越多。

漳县本身是个贫穷小县,而且全是山林荒山野地之处,符合明王朝的禁封通告,通告公布没几年,人口一下子锐减到197户750人,比英宗时期减少了88.8%。

在农民起义的不断冲击下,岌岌可危的朝廷开始反思,1567年明穆宗时期,平民出身的张居正走进了权力的核心之路,主导朝廷内阁,张居正总结过去施政过程中的不利教训,解决了一个政府同百姓之间的重大问题,同意流民的垦荒权利。这样,四处逃荒的饥民就逐渐返回家乡,啸聚山林与官府为抗的百姓放下了刀枪,拿起了锄头,荒废的土地人头攒地,人民负担开始减轻,朝廷的库银得到增加,政府的权威又得以加强,全国又开始了安定的局面。

这个时期,漳县由于境内人口少、土地面积广,董姓族人利用朝朝代代有功于朝廷的有利环境,他们从政府讨要到垦荒的“占单”,从董家庄东北面占山划地,垦荒种田,占据漳县县城以东、漳河以北的山山川川。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董姓族人又开始进县城,奔异地,向全县进发。他们在全县各地,充分发挥自己远古骨子里“董父”喜爱农业的聪明才智,发展生产,造就了一个个富裕的家庭,建成了一个个美好的家园。他们的勤劳,他们的业绩,得到了历代的漳县政府和全县人们的认可和赞扬。

从可记载资料,清末到民国,漳县董家庄在畜牧业方面出了个善于养羊的农业专家董静安,他从一只小羊羔养到几百只的一群羊,使一个没落的家庭从新复兴,到1949年,骡马成群,羊只满山,山林处处,商铺货丰,良田千顷,成为漳县有名的站得住脚的董商户,因他排行为二,大家尊称他为“二爷”。他的孙子董宏儒是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有名地理专家,在农业方面颇有建树,提出的带田一季和两季作物种植有余地区农业设计方案,适种区域占全国70%的耕地面积,粮食亩增产达20-40%,建立的旱作农田(雨养农业)集水增墒理念,全国农民得以增产增收。政界方面出了个董信,他是国民党漳县县党部书记,不过国民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那一套,县党部书记好像没有什么级别,更谈不上领什么工资。军界方面出的是董直,国民党岷县专区的保安司令,正儿八级的县团级,曾上过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主办的黄浦军校。学界方面有个董国礼,毕业于西北法政大学,现在的兰州大学,是解放前漳县仅有的7个大学生中的其中一个。

1949年的一声炮响,漳县解放了。行进中的风风雨雨击碎了所有董姓族人发家致富的梦想,他们中除一部分走向全国各地生活外,大部分仍稳居漳县,继续发展壮大自己。

2008年9月初稿

2009年3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