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游戏-解谜:旱灾会影响社会稳定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9:38
旱灾不会导致“通胀”
从四月份的粮食主产区几省的旱灾开始,“旱灾推升通胀压力”的言论就不断见诸报端,还有人煞有介事的分析“通胀的传导机制”:粮食是上游产业,粮食一涨价,下游的人力成本等等都要跟着涨价,最后各行各业都由于粮价上涨而普遍涨价云云。
其实正本清源的说,通胀就是货币膨胀,它只能由发币机关制造,农民没有发行人民币的权力,说旱灾导致通胀完全属于胡说。至于粮食涨价带动CPI上涨,也不一定会全面的推高物价,如果不增发货币,当更多的货币用于买粮,用来购买其他东西的货币就会减少,价格反而有可能下降。从过去经验来看,干旱在中国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自然灾害,一直有“十年九旱”之说;此外,历史数据也表明,CPI甚至是粮食价格,都与当年的粮食产量相关性不大。…[详细]
旱灾更不会产生饥荒
中国人对自然灾害和饥荒的关系有深刻的记忆,1960年前后的三年大饥荒也似乎提醒我们饥荒并不遥远。不过,改革开放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中国不仅从80年代初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粮食增产,而且粮食储备率从改革开放前的百分之十几,二十,一举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而近几年,我国除2003年粮食储备率低于20%外,其他年份均远高于国际标准。目前我国政府粮食专项储备接近甚至超过市场流通量的1/3,即使不考虑社会储备,政府专项储备就可达到国际公认的安全水平,储备规模明显偏高,当然这也导致较重的财政负担。…[详细]
此外,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表示,尽管局部地区发生旱灾,但预计今年中国小麦和大米仍将大丰收。而且,我们还有发达的国际粮食市场可以依赖,就夏粮的主要构成部分——小麦来说,国际市场供应非常充足。中国粮食安全观念还比较传统,认为粮袋子不能系在别人的腰带上。实际上,维护粮食安全,主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全球。日本人就把最大的粮仓建在加拿大沿海地区,运输便利,随时可以调运。中国一些企业投资“海外农场”,比如巴西、哈萨克斯坦、非洲等地,也体现了我们在粮食安全观念的一些新变化。…[详细]
不必把“概念”当真
中国幅员之大,每年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旱灾害,这也为投资市场炒作概念提供了机会,主要是在期货市场,其次在股票市场,关于农产品的概念炒作已经非常成熟和模式化。
主粮价格由于有国家宏观调控,进行炒作的空间非常小。但绿豆辣椒之类的蔬菜则有机可乘,当然这种炒作实质上和抢盐的愚昧程度相差无几,但只要最后有人接棒,类似的概念就会继续热炒下去。…[详细]
旱灾背后的现实隐忧
1,增产不能掩盖农业的落后
这一次干旱凸显了农村地区水利建设不足的问题,罕见的干旱气候使西南地区多年积聚的水利矛盾暴露,而全国的农村也都存在水利建设不足的问题。温家宝在2010年两会上就曾明确提出,中国将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中国农业的庞大规模来说,其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详细]
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国家在治水问题上只重视大江大河,忽视对和农民关系最密切的沟塘渠堰进行投入与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资源与非资金资源主体大致有五种:农民、村干部、乡镇级政府干部(基层政府的代表)、私人业主以及金融机构,其中农民可能成为劳动力资源的投入者,各级干部可能成为组织资源的投入者。但实际上这五大投资主体均在利益权衡中选择了放弃投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详细]
3,归根结底,农业也需要产业升级
农业收入对农民家庭来说,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对粮食安全来说,这倒可能是比旱灾更为现实的负面因素。由于每个家庭承包的耕地面积稀少,导致农民耕作收益远远低于打工的收益,甚至抗旱的成本高于抗旱的收益。因此,需要把土地的所有权还给农民,让土地自由流通,形成土地集中、资本下乡,如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才能整合,产生出大的农场和农场主来。…[详细]
旱灾本身可以抵御,但农业的始终落后,却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