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亲生孩子:孔子为何推行礼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41:56

孔子为何推行礼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 14:13 《管理@人》

  - 本然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问老师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得很详细:“用夏代的历法,坐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音乐就演奏《韶》乐和《舞》乐,舍弃郑国的乐曲,疏远谄媚的小人。因为郑国的乐曲很淫荡,谄媚的小人很危险。”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礼乐教化问题,这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企业文化即指关于企业的文化,定语是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这是因果关系。这里的重点是“化”。何为化?化育万物,有润物细无声的意思。文即指企业发展到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是由企业的创始人的价值观和理念高度所决定的。创始人的价值观再优秀,若不能形成一种氛围来让企业的成员理解并甘于接受,愿意实行,那也是没有价值或者或没有用处的。而且价值观这种意识形态,必须通过自愿接受的方式受到传承,而不能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去推行。

  所以,针对颜渊的提问,孔子用六个方面点出了这个问题的重点: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在古代历法中,有夏历、商历和周历之分,但在春秋的孔子时期,则是三历混用,夏历就是现在使用的阴历,因为他合于农业耕作的时令,所以又叫做农历。商历以阴历十二月为正月,较夏历差一月;周历以阴历十一月为正月,较夏历差二月。今仿欧美用阳历,有些类似于周历。但由于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所以即使近代政府曾提倡用阳历,但民间依然以用阴历为主。孔子一贯注重民生,主张和谐社会首先要富民裕民,所以他首提推行夏历。

  民生国计乃是大事。这体现于人民的吃穿住行当中,所以孔子接着提出了一套使用标准:乘坐殷商的车子,戴周朝的帽子,听《韶》和《舞》一类的音乐。这类似于现在一句顺口溜“人生四大美事”:住美国的房子,娶日本的老婆,找法国的情人,吃中国的菜肴。

  车子是春秋时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殷商的车子,多为木质,质朴而简便,非常易于普及,所以孔子认为用这样的代步工具,既有利于提升时间的使用效率,又有利于节俭和实用理念的推广;冕,在古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周礼有六冕,华贵而不奢靡,行礼仪时穿戴最为合适。因为服饰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水平,所以孔子看重它在教化中的作用;乐为心声,能够直达人的内心,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心智,譬如国歌能够催人奋进,而靡靡之音只能让人胡思乱想。所以孔子提出了两种音乐的标准,并以郑国的音乐来做对比,要求禁止郑乐的传播而导以雅正的韶乐。可见,孔子并非是一心复古,他所宣扬的恰恰是整合各个时代、不同国家的精髓为己所用。

  可惜的是,前几年流行的所谓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反而是从国外引进的新概念。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成长、成熟,也开始设计企业的服装,聘请专人谱写企业的歌曲,制作企业的旗帜,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一种企业文化的氛围,为了化育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

  管理企业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核心是营造氛围让企业成员自觉遵守企业秩序,营造氛围的关键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入手,博取百家之长,吸取别人的优点整合成为适合自己企业的东西。

  这大概就是孔子推行礼乐的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