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x要不要灭门:宁高宁"中国摩根"执掌蒙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52:21

宁高宁"中国摩根"执掌蒙牛

2011-06-24 26592 39 77

 

  编者按:由于一手打造“蒙牛帝国”,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备受关注,其中不乏第一代创业人逐渐远去英雄主义落幕的感慨。与此相比,接任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似乎并不起眼。但对整个业界和熟悉宁高宁的人而言,这将再次被打上“宁高宁式资本运作”的标签,并成为一桩被人津津乐道的资本运作成功案例。事实上,早在2001年,业内就将“中国摩根”将这顶帽子送给了宁高宁。宁高宁在华润和中粮在多个领域跑马圈地,如同一个多世纪前,横扫美国金融与实业界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自此后,“摩根”成了外界评价他的标签。那么,宁高宁究竟是何人,有啥、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有过什么石破惊天的举措呢?


  最新:接任蒙牛董事会主席被被打上“宁高宁式资本运作”的标签

  6月10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任。这起人事变动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并不起眼。但对整个业界和熟悉宁高宁的人而言,这将再次被打上“宁高宁式资本运作”的标签,并成为一桩被人津津乐道的资本运作成功案例。

  “产业链,好产品”这是中粮在每个自己的产品上向外界做出的承诺,也是宁高宁不遗余力地推进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期待着宁高宁的全产业链,能给大众带来真正的放心产品;但对于生意人,乃至整个商业社会,关心的却是支撑起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宁式资本运作。

       “宁高宁式资本运作”究竟是啥?而宁高宁都做了什么?

 

  要忽略中粮的存在,现在是件困难的事:公交车上是热腾腾的五谷道场方便面;地铁里的广告灯箱里闪耀着福临门的食用油和各种大米;去超市,货架最醒目的地方摆放着蒙牛液态奶、金帝巧克力、长城葡萄酒;便利店里,是林志玲代言的悦活饮料……总之,只要和吃喝扯上关系,总有中粮的身影。

  如果将上述实实在在的商品和品牌,看成中粮全产业链战略实施以来的成绩单,无疑宁高宁也会有个好分数。但有人却对“全产业链”不以为然,认为只不过是个伪概念。

  有人这样评价宁高宁的全产业链战略:“全产业链”其实就是早已过时的“纵向高度整合”模式的时尚表述,顶多适合一个全新产业初期,不能当做长期发展战略。如同水桶原理,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又如同品牌定位,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真正的“全产业链”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影响。中粮的“产业链,好产品”,只能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说说可以,不能迷恋。

  对于这样的评价,宁高宁并不生气。在他看来,这样评价中粮全产业链的人,只是看到了中粮和自己大手笔收购的表象,而没有真正明白,这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的真实目的。

 这并不能怪别人。毕竟从宁高宁在华润集团的十几年里,“收购”这个词就和他如影随形。也就免不了外人简单地将中粮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和“全产业链”换上等号。

  2001年,业内将“中国摩根”将这顶帽子送给了宁高宁。当时,在宁高宁的操持下,华润的整合进展得如火如荼,在地产、啤酒、零售、纺织、电厂、制药、建材多个领域跑马圈地。宁高宁的举动如同一个多世纪前,横扫美国金融与实业界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自此后,“摩根”成了外界评价他的标签,即使他来到中粮后的一系列动作:重组新疆屯河,重组中土畜,重组中谷,招纳华润酒精,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均被贴上了“摩根”的标签。

  不过在宁高宁掌舵中粮后的第五个年头里,他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粮的全产业链不是“加法”实际是“减法”,并购不是横向战略而是纵向战略,目的是加强板块协同性。这一年,是2010年。在这一年他获得了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9年年度企业家头衔。也是在这一年,宁高宁找到了“全产业链”这根“竹签”,通过资本运作,将整个中粮像糖葫芦一样穿了起来。

 

 

  当然,诠释宁高宁“全产业链”运作的最好方式是案例,因为他做事喜欢大开大合,向来坚信“聚猫成虎”。

 

  1999年主掌华润集团之后,宁高宁最重要的使命是怎样带领华润这样一家800亿港元的巨无霸实现软着陆,转向实业发展。为此,他坚持做两件事:华润内部的重组和变革,中国内地市场的并购和扩张。

  2001年6月,华润斥资12亿元投资湖南鲤鱼江电厂,并协议部署15亿元控股东北制药。

  2001年8月,华润从万科手中买下万佳百货。

  2001年9月份,收购华远股权,短短两年中华润将万科、华远两大房地产巨头收入囊中,一跃成为地产业的霸主。

  2001年10月份,华润又与蓝剑联手并购,使还没有自己品牌的华润集团坐上了中国啤酒业老大的位置。

  在电力和纺织行业,华润也有一连串动作。

  挟雄厚的资本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华润在国内漫长的产业战线上同时出击,大举并购,目标都直指“行业领袖”的地位。

  然而,这一切在宁高宁看来仅仅是华润的开始。

  因为宁高宁的目标是:要用五年的时间,在中国内地再造一个500亿资本的新华润。 如果觉得仅罗列收购历史并不足以诠释宁高宁的资本运作战略,那不妨看看他如何闯进啤酒行业并领军业界的。

 

  2004年3月9日,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和浙江钱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宣布,双方将合资经营“浙江钱票。至此,华润啤酒通过购并、整合等手段,使旗下的啤酒厂数量达到了36家。

  其实,华润闯进内地啤酒行业算是迟到者。此前,华润在这一领域并不占什么资源。在青岛啤酒香港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中,宁高宁发现啤酒行业蕴藏的机会。1993年年底,华润收购沈阳雪花啤酒厂,借此进入啤酒行业。

  进入啤酒业之后,宁高宁没有以“雪花”为主打品牌,发起大规模的广告攻势,将雪花啤酒推向全国,而是借助啤酒行业“千里运水”的忌讳,遍地开花地收购区域性啤酒厂,待华润在各地的“蘑菇”连成一片,再进行全国性整合。

  到2001年为止,7年多的时间,宁高宁挟资本以令诸侯。从合资购并到投资改造,华润先后将沈阳、四川、安徽等地的13家啤酒厂招致麾下,拥有几十个地方性品牌。在2001年10月,华润吞下蓝剑啤酒,完成中国啤酒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次购并。

  在华润啤酒进军大西南计划中,四川是首选的根据地,但华润没有率先直逼成都,而是在1997年9月以9000万元收购绵阳亚太啤酒,又投入2.5亿元把年产能扩至30万吨。此后,宁高宁又用5000万元收购乐山蓝带啤酒厂。华润优势在于握有雄厚的资本。相形之下,燕京和青岛的实际融资能力明显弱于华润,在扩张速度上,燕京和青岛均稍逊一筹。而华润以资本换时间,以时间换空间,后来居上。

  今天看来,宁高宁选择进入啤酒行业的策略是正确的。宁高宁说:“等到华润啤酒产销量上了500万吨,对整体成本控制和运作效率提升就会得心应手。”

 

  空降中粮,仍然坚持将中粮打造成一只老虎

  2004年,宁高宁被调任到中粮,全面接替原中粮老总周明臣的职务。

  媒体对宁高宁的这次职务变迁统称为“空降中粮”。这其实来源于宁高宁自己的说法。他在来到中粮后没多久,写过一篇题为《空降兵》的文章,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内心感受:“企业的空降兵,无论是哪个层面上,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就像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激烈的足球赛中突然换上一名队员(可能还是队长),他要在比赛中融入队伍,很容易造成慌乱;空降兵又好像一位陌生人闯进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家庭聚会,他不知道大家正在谈什么,也不清楚这个家庭里的很多故事,这时候他开口讲话,很容易唐突。”

  早在1987年,中粮就主管着全国49家粮油食品分公司,职工总数超过了12万人,这个老牌国企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公司之一。不过,随着《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以及“各外贸进出口总公司和部分工贸进出口总公司的地方分支机构与总公司脱钩”的要求,中粮也开始被“肢解”。昔日旗下的49家分公司在一夜之间自立门户,一下子从中粮的“儿子”、“孙子”,变成了中粮的对手。曾经165 .15亿元 的 中 粮 集 团 总 资 产 , 也 一 夜 之 间 缩 减 到 了25 .26亿元,净资产也缩水到了可怜的6625万元,员工人数也一下子从12万人锐减到不到500人。

  此后,中粮开始转型,向实业化进军,相继做过彩电、纺织、陶瓷等等业务,但最终都没什么起色。贸易还是实业化,究竟将谁放在第一位,或者干脆兼顾贸易和实业,两条腿走路?这样的问题一直成为中粮寻找战略出路的最大反思点。

  上任之后,宁高宁也对这些问题反复地研究分析。“从行业看,农业服务业我们是不可能做了。大宗农产品的贸易,要关注的一是政策,二是物流设施。从农产品的初加工来讲,更多可能靠规模,在这方面,我们目前做得比较多。”宁高宁这样分析当年中粮的现实。

  转型前,中粮虽然承担了我国95%以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但由于国内粮食内、外贸的旧体制,中粮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一直难以实现。而国内缺少粮食专用码头、仓储等基础设施,导致粮食物流体系严重滞后,也成为摆在中粮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后,宁高宁向中粮集团的经理人们分析了他所认识的国企和他眼中的中粮。他直抒胸臆:“中粮需要解决转型的问题,要解决体制的问题,要解决管理方式的问题,需要寻找一种系统的解决方案,这便是中粮的现状。”他后来陆续启动了众多改革措施,从大的方针到小的细节。

  宁高宁津津乐道一个关于26只猫和一只虎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山里有一只恶狼遇到26只猫,结果猫全部被狼吃掉。尝到甜头的狼每日食猫一只,颇感满足。又一日,狼偶遇一虎,误认为猫,欲食之,终被虎食。宁高宁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大猫非猫,猫大成虎,一只虎的力量远超过26只猫。”执掌中粮后,宁高宁继续推进这种经营思路,将中粮打造成一只老虎。这一次,宁高宁仍然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资本运作”。

 

  于是两年内,中粮集团完成了对新疆屯河、深宝恒、华润酒精、中谷集团、丰原生化等企业的并购重组,完成了“中粮国际”(现改名“中国食品”)和“中国粮油”在香港的上市,从而完善了股权机制,引入了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放大国有资产,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中粮已有资源的整合,在资本市场上向来颇有心得的宁高宁,运用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迅速打造出一艘艘食品、地产领域的旗舰。经过几年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中粮在粮油食品业务链条上,拥有了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粮屯河、中国食品、中粮肉食业务板块,从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收储物流、加工贸易一直延伸到品牌食品销售;在打造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上,中粮旗下的地产酒店板块业务涵盖了住宅、商业、写字楼、公寓和酒店;中粮还经营着包装、土畜、金融业务。整个集团共打造着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以及大悦城、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等诸多知名品牌。在宁高宁掌舵中粮后的第四年,中粮的资产规模就达到了1209亿元,在当年国资委业绩考核中首次进入中央企业A级行列。

  不过,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中粮做大做强并不是宁高宁全产业链战略的全部,他想通过这一战略,将在中粮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化农产品企业的同时,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顽疾。

  另类整体上市

  宁高宁用资本运作为中粮打开大好局面的同时,有关中粮整体上市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并且一直不绝于耳。

  2009年,有中粮内部人士向外界透露,中粮正在考虑整体上市,并已制定出一套方案。目前,中粮旗下已形成中粮控股、中国食品、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等多家专业上市公司。在中粮庞大的资产体系中,只剩下土畜产品业务、包装业务等少部分资产尚未打包上市。

  “中粮集团是个多元化的企业,这将对整体上市形成障碍。”宁高宁坦言,因此他为中粮制定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整体上市路径。

  按照他的思路,目前中粮旗下已经逐步形成了各有不同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如果这些公司下一步可以上市,那么,中粮集团只须对这些控股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就可以拿这些企业的股票再去上市,从而实现整体上市。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中粮正在逐步推进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战略。此前,中粮集团财务总监马王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中粮集团旗下的土畜产品业务和包装业务,有望分拆上市,一两年内可能会完成上市日程。

  据悉,中粮旗下的土畜产品业务涉及几十家土畜类公司,这几十家公司的产权整合涉及到在英国、香港地区和内地的多家不同性质企业,其产权将通过挂牌交易等方式合并到一家公司,最后实现土畜资产上市。有数据显示,中粮土畜产品业务年销售规模约在60亿到80亿元,年利润约在5亿元。

  另外,中粮还在整合旗下包装类资产,计划组建“中粮包装”,将包装类资产集合到一个平台之上,然后,在境外上市。

  与此同时,中粮对地产业务也有类似的构思。今年两会期间,宁高宁公开表示,会将更多资产注入到中粮地产中,实现整合上市,同时,涉足更多的城市综合体,开展物业领域的发展。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宁高宁在用“资本运作”将中粮打造成如今的巨无霸后,还向用“资本运作”将中粮重塑为更加符合国际市场环境的现代企业。

  对于这样的评价,宁高宁并不以为然,甚至公开反对。他认为,回到原始含义上来,资本充其量就是一个融资功能,只是企业经营的一部分,不是救世主,也不能被神化。但不论怎样,他却用这种方式让华润在短短几年能,成为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也让中粮焕发出新的活力。 鬼使神差入对行:宁高宁其人其事

 

  宁高宁,1958年11月生在山东的小城滨州。1975年,刚读完高中的宁高宁,响到原滨州市辖区内的博兴县插队当知青。炮1976年底,中国历史上那段特别的时段终究结束了,宁高宁忽然发觉生活还可以有另外的挑选。于是他绝不犹疑地报名去参军了,由此他的人生呈现了第一个转机。

  1976年底,经过严峻的挑选,宁高宁成为江苏某炮兵连的一名新兵。1978年,部队里告诉可以报考大学了。喜爱念书的宁高宁又绝不犹疑地报了名,鬼使神差的进入并留在山东大学经济系,由此变动了宁高宁之后的事业倾向和人生轨迹。

  1983年,宁高宁从山大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或许是那个“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的声音仍在心头盘绕,毕业那年,当听说有出国留学机会的时候,宁高宁忍不住又去尝试了。这一次,他又考中了。

  1983年,宁高宁乘坐飞往美国的班机,飞越太平洋,来到了美国这块陌生而又神奇的土地,正式成为匹兹堡大学招收的中国内地留学生,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MBA),主修财务。

  当时国内很多人仍不知MBA为何物,这也包括宁高宁自己在内。为此,他曾风趣地回忆那段留学经历:“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MBA,上了半年的课之后,有点明白了,原来就是为将来的生意做准备。但是当时国内的观念还不开放,做生意还有点被人瞧不起,所以我不太服气,就经常跑到经济系去听课。听着听着觉得跟国内学的经济学不一样。美国的经济学都是数学,公式推导型的,与我同去的两个在国内学数学的,在那儿都学得津津有味。所以,阴差阳错,我反倒把路走对了。”

  1987年,28岁的宁高宁学成归国,加入华润集团,翻开新的人生篇章。

  宁高宁最先进入的是华润的企发部,当时该部门并没有多少人,他几乎是唯一的兵。在华润,宁高宁求学多年的所有积累一点点得到释放,这也成为他实业的第一个高峰。

  当时的华润集团手里有一家名为永达利的上市公司,也就是华润创业的前身,华润集团是大股东。宁高宁回忆说,最初华润集团买永达利的时候是想搞印染厂,但买过来之后,香港又不许搞印染厂了,因为怕污染。在处理过程中,华润集团需要出个人来做代表解决此事。于是宁高宁“临危受命”,结果不负众望,把事处理得相当完美。之后,宁高宁又通过贷款在原厂址上盖起了大楼,等大楼建好后一倒手,净赚4亿多。经此一役,宁高宁在华润一下子出名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正值中资企业开始注重资本市场之时,“中国概念”渐渐流行。1992年,华润集团通过注资,把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由那时开始到1997年华创被列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时止,总资产已从几千万港元上升至超过200亿港元。作为永达利负责人的宁高宁更加引人注目。

  1999年,宁高宁出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从刚进入华润的小角色成长为华润集团的灵魂人物。

  在他执掌华润的日子里,宁高宁用一连串的策略性的资本运作,横跨房地产、零售业等主体行业,带领华润这样一家巨无霸软着陆,转向实业发展。他也因此而被称为新产业整合探索的先锋领袖。宁高宁的名字,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而在这一时期,宁高宁操刀的一系列并购案,也为未来他空降中粮,实施全产业链战略,打下了根基。

  2004年,宁高宁“空降”重量。

 

   从华润到中粮,所有人都看到宁高宁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挥斥方遒。但谁又看到了宁高宁隐秘的内心世界?

  2009年7月,中粮联手厚朴基金入股蒙牛,幕后推手宁高宁又一次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前。

  此时,距离宁高宁入主中粮时的宣言——“用五年时间使中粮成为中国粮油食品业真正最强大的企业”正好五年。毋庸置疑,中粮在宁高宁资本魔杖的拨弄下,收购新疆屯河,接手五谷道场,推广“福临门”,入主蒙牛……一番眼花缭乱的变阵,中粮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中国粮油食品业的第一品牌。

  曾经在华润顾盼自雄的宁高宁,用中粮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谁人不识宁高宁!

   然而,聚光灯下的宁高宁,我们能看到的,是他的骄人业绩,是他的缜密运作和落落大满的管理文章。很少有人注意到宁高宁曾经的文学学士身份,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感情生活,外界更是一无所知。谁人真识宁高宁?看看外人解读宁高宁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职业

  中粮以61亿港元的代价收购蒙牛20.03%的股权,是今年中国食品行业最大的一起收购案。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收购期间,居然有传言称宁高宁被“停职学习”。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中粮集团的反应是向公安机关报案!看起来,宁高宁的职业化精神已经深深地渗入了中粮集团。

  职业化,是宁高宁将自己激荡的内心与严谨的工作表现截然分开的基本依据。

  从军使他第一次受到职业的锻造:在军队里,没有个人性格,只有组织意志;

  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工商管理学习,他接受了西方管理体系里,工作与生活完全分开的理念;

  而香港华润的工作经历,使宁高宁的个人理想在高度市场化与国际化的环境里进行了无缝对接。也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完全形成了职业经理人的人生规划,从而奠定了其职业化的性格定位。

  也正是香港华润,把宁高宁推向了新国企职业经理人的全新历程。

  “中国公司的未来,一定是从职业经理人开始的”。

   宁高宁把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经理人的职业来自信任和委托,看管别人的钱财,不要把经理人与所有人搞混了;二是经理人还得是艺术家,艺要精,要把别人的钱财看好,作为经理人,要让信你的人财富不断增加,不然就不是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三是经理人也是一种商品,今天好销,明天可能没市场,关键看你本身的质量,这种市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压力中会有不同味道,经理人各种味道都要学会耐心品尝。

  用职业的眼光看待事情,用职业的手段处理事情,是宁高宁在中粮这个大央企里游刃有余最有力的武器。

  关键词二:数字

  在收购蒙牛后,媒体质疑收购的价格过高。而宁高宁则披露了一个细节:在收购之前,蒙牛自己有现金数十亿元,61亿港元的收购价格,是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得出的。而双方谈判时,曾经因为几千块钱的分歧,差点谈崩。

  这就是宁高宁,入主中粮以后,用4年时间,打造了8条漫长的产业链,形成了10万员工的庞大产业群,“我们制造出了这个魔鬼,就有能力管理这个魔鬼”。

  严密的思维,言出必行的行事风格,精于数字,超强的计划性,构成了宁高宁性格的第二个关键词。

  他说,3000亿元市值以上才可以谈多元化;只有600亿元市值做不了多元化,无论整体上市,还是学GE模式都要算账,看合不合算。

  入主中粮时,宁高宁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用五年时间使中粮成为中国粮油食品业真正最强大的企业。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全产业链的构想,建设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麦、糖和番茄、饲料、肉食等八条产业链,包含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然而,国企成也体制,败也体制。宁高宁深知仅凭中粮之力来打通产业链是不现实的,而蒙牛属于体制外野蛮生长的产物,尽管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伤了元气,但是其成型的企业架构和完善的乳业产业链,仍然是中粮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

  蒙牛是在极度市场竞争环境下成长的产物,其市场、品牌、人员、系统无不为行业一流。中粮作为一家长期从事农产品开发生产的大型国企,从来不缺资源,而恰恰缺少蒙牛那样的将资源转化为高额利润的能力。

   宁高宁果断出手。

  关键词三:组织性格

  在所有的公开场合,外人能看到的宁高宁,都是一脸肃然不苟言笑,平添权威。然而,这其实是个内心涌动着人文激情的人。

  1979年,宁高宁考大学时想当作家,第一志愿报的是中文系。后来在山东大学当教授的舅舅劝说他转学了经济。从商后,宁高宁读书写字的嗜好没变,20年来写了40多万字的经济管理散文。他的管理小品文,被视为中国企业家“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

  人文情怀与企业家的果敢,在宁高宁身上形成了鲜明的二元性格。

  柳传志曾经问宁高宁,高尔夫球打几杆?宁高宁回答,打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打过,因为高尔夫太慢,要等、要运气、有很多的规矩,这并不适合他的性格。

  然而,宁高宁其实是一个特别守规矩的人。

  2008年5月,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栏目第二季总决赛,宁高宁和柳传志两个总评委对个性十足的冠军李书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告诫:屡屡踩踏“红线”的行为,对你的未来将是非常危险的阻碍!

  重规矩又烦规矩,重规则又宽容大度,喜欢文学偏又热衷精密的金融运作,细腻敏感却又力求第一,宁高宁其实是把自己的个人性格完全隐藏,而把组织性格充分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