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3屠龙刀:论鸠山构想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3:30:35
 

 

鸠山构想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刘昌黎 日本学刊 2010.1

 

 

内容提要:鸠山构想把东亚共同体作为日本亚洲外交的支柱,其基本思路没有彻底跳出小泉构想和东亚EPA构想的框框。尽管如此,鸠山构想与小泉构想、东亚EPA构想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鸠山政府主动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因而受到了中国欢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局面来自不易,有着深厚的背景,可说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

关健词:鸠山构想  中日  共同推进 东亚共同体

 

一、鸠山构想的主要内容

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新政府成立后,对内政外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对外关系方面的重要改革,可说是在重新定义日美同盟关系争取“对等同盟关系”的同时,发展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东亚各国的关系,推进东亚共同体。以此为背景,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自2009年9月21日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按照欧盟模式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以来,先后在联合国大会演说、就职演说以及其他场合多次谈及东亚共同体,其中,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发表的题为《走向亚洲的新相互关系——实现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亚洲政策演说[1],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其“东亚共同体构想”(以下称“鸠山构想”)。综合起来看,鸠山构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东亚共同体是日本亚洲外交的支柱

9月24日,鸠山首相合国大会演说时说,“新的日本”要超越历史,成为亚洲各国的桥梁,向建设东亚共同体挑战。[2]在亚洲政策演说中,鸠山又强调“日本新政府宣言重视亚洲外交,其支柱是‘东亚共同体构想’。”

2.秉承“友爱”精神推进东亚共同体

鸠山在就任日本首相之前,8月曾经在日本出版的《VOICE》杂志上发表《我的政治哲学》一文,在主张东亚共同体的同时,阐述了其从外祖父鸠山威一郎那里继承下来的“友爱”思想。在联合国大会演说时,鸠山再次强调“新的日本”要秉承友爱精,在东方和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多样化文明之间发挥世界“桥梁”的作用,迎接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在亚洲政策演说中,鸠山又进一步解释说:“如果追溯我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思想源流,那就是我特别强调的‘友爱’思想。‘友爱’也可以翻译为‘博爱’(fraternity),就是在尊重自己的自由和人格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自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这也可以说是‘自立与共生’的思想。”

3.按欧盟模式建设东亚共同体

如前所述,鸠山首相在会见胡锦涛主席时就建议根据欧盟的形式,建立一个东亚共同体。在亚洲政策演说中,他在解释欧盟模式时说:“正是思考了欧洲和解与合作的经验,才形成了我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原型。”“如果看一下欧洲,我们会发现经过两次悲惨的大战以后,以前曾经敌对的德法两国通过缔结煤炭钢铁协定不断加强了合作关系。以此为基础,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深化,形成了事实上的不战共同体。以德法两国为中心,西欧各国间关系经过波澜起伏的曲折发展,终于建立了今天的欧盟。”

4.根据“开放的区域合作”,建立多重的东亚共同体

鸠山首相在联合国大会演说中谈及向建设东亚共同体挑战承认,日本如果不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密切的关系,就没有发展的出路,并强调“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减少区域内的安全保障风险,共同保持经济活力,这不仅符合日本的利益,也符合区域内和国际社会的更大利益。[3]在就职演说中,鸠山也强调推进东亚共同体,建立一个向其他地区开放的透明度高的合作体。[4]在亚洲政策演说中,鸠山又进一步解释说:“质而言之,我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就是根据‘开放的区域合作’的原则,通过推进相关国家间的各领域的合作,在这一地区建立多重的机能性的共同体之网。”“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共同制定规则,相互配合,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地遵守规则。这样,我们就不仅能够得到现实的利益,而且还能够培养相互信赖的感情。”关于具体合作,鸠山在亚洲政策演说中提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第二,保卫绿色亚洲的合作;第三,保护生命的合作;第四,建立“友爱之海”的合作。

5.东亚共同体的成员

鸠山在亚洲政策演说中说:“日本将积极参加10+6框架下的“CEPEA”和APEC框架下的“FTAAP”的讨论与研究。”“如果要问‘鸠山构想中谁是东亚共同体的成员’,则我的回答是‘拥有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人们’”。“关于合作的方式,可以考虑在所有领域具有合作意向与合作能力的国家先行参加,在其合作获得成效的基础上再增加合作伙伴。”

6.不排除美国

关于东亚共同体的成员,日本外相冈田克己2009年10月7日在外国特派员协会演说时说东亚共同体包括中日韩、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起了美国的非议。[5]为此,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日本无意在东亚共同体中排斥美国。10月25日,鸠山在泰国华欣参加东亚峰会时表示,即使是新政府,日美关系第一的立场也没有改变,现在没有必要决定美国是否加入,我的构想是要灵活且多方面地加以考虑。[6]在亚洲政策演说中,鸠山再次强调:“美国在亚洲的存在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的和平与亚洲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也将接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之所以继续坚持日美同盟,把日美关系作为日本外交的基轴,其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奥巴马总统昨天(9月14日)在东京发表演说,再次确认了美国参与亚洲事物的姿态。我和大家一样,欢迎美国的这种姿态。”

二、鸠山构想与小泉构想、东亚EPA构想的异同

2002年1月14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新加坡发表演说,曾提出建立“共同行动共同前进”的东亚共同体,被称为“小泉构想”。[7] 2006年5月18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通过经济产业省当年4月提出的《全球经济战略》,又在小泉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东亚EPA构想”(东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构想)[8]。小泉构想和东亚EPA构想体现了自民党政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基本姿态,是自民党政府在双边自由贸易的基础上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基本纲领。鸠山构想虽然被称为日本东亚外交的新思路,却没有彻底超越小泉构想和东亚EPA构想的基本框架,体现了日本东亚外交的传承性。尽管如此,鸠山构想与小泉构想和东亚EPA构想也有所不同,有一些值得肯定和欢迎之处。

1.鸠山构想与小泉构想、东亚EPA构想的一致性

(1)都主张16国组成东亚共同体。在小泉构想中,日本、东盟10国、中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东亚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在东亚EPA构想中,又正式加上了印度。因此,小泉政府当初虽曾主张在10+3框架下推进东亚共同体,但以2005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东亚峰会为转折,小泉政府就改变了主意,开始在10+6框架下推进东亚共同体。2006年8月日本在10+3部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东亚EPA构想以后,其后执政的安倍政府、福田政府和麻生政府都继续在10+6框架下推进东亚共同体。

(2)都主张开放的地区主义。为消除美国对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戒心,小泉当年在新加坡发表演说时说:“东亚共同体绝不是排他性的,东亚合作乃是在与区域外密切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日本与东盟以及日中韩的区域合作关系都绝不是排他的。” “日本和东盟的关系不能是集团化关系。日本与中国、韩国和东盟的区域合作关系是向世界开放的,为了得到世界各国对该地区发展的关心,也绝不能是封闭的合作。”

(3)都不排除美国的参与。关于东亚共同体与美国的关系,小泉当年在新加坡演说时说:“对于亚洲各国来说,美国的参与是必然要考虑的事。”“毋宁说,美国的存在给各国以放心之感。在安全保障方面也是这样,美国的经济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说,不排除美国的想法是正常的,而排除美国的想法则是不正常的。今后在亚洲,不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安全保障方面,由于和美国的相互依存关系都将进一步加强,所以,为了东亚的繁荣和发展,美国继续参与乃是理所当然的”。

(4)都要发挥日本在东亚共同体进程中的作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世界经济出现区域化一体化趋势时,日本就有意以自己为中心组建东亚经济圈,东盟各国也希望日本能藉此而把其对外经济战略的重点放在东亚,回归亚洲。然而,由于当时东亚尚不具备经济联合的条件,再加上美国反对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经济体,并警告日本不要单独行动,日本才放弃了与北美和西欧对抗的东亚经济圈构想。新世纪之初,在东亚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东亚经济联合条件开始成熟的形势下,面对中国率先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姿态以及东盟各国希望在此基础上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共同意向,小泉政府唯恐落在中国的后面,抢先提出了东亚共同体构想,并强调日本要利用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市场经济经验等,在东亚经济联合中发挥主导作用。应该说,日本在东亚共同体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来说是值得欢迎的事情。然而如后所述,因小泉政府蓄意与中国争夺东亚共同体的领导权,一直不与中国商讨和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中国以及韩国也都不买小泉政府的帐,日本的所谓主导作用一直也未能发挥出来。有鉴于此,鸠山首相在联合国演说中谈及向建设东亚共同体挑战时说,日本过去曾挑起过起因于错误行动的历史事件,在东亚地区发挥积极作用方面也曾犹豫过,新的日本要超越历史,在亚洲各国之间发挥“桥梁”的作用。在亚洲政策演说中,鸠山也说日本是亚洲率先实现现代化和拥有优秀技术和成熟经济的国家,并强调日本在反复应对“先行发展的课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区域内各国在应对发展中的课题时,可以把日本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公共财产来运用。由上述可见,鸠山构想把东亚共同体作为日本亚洲外交支柱的目的,也是要发挥日本在推进东亚共同体中的作用,进而发挥日本在亚洲各国间的桥梁作用,打开日本亚洲外交的新局面。

2.鸠山构想与小泉构想、东亚EPA构想的差异

(1)在进一步向亚洲回归的基础上推进东亚共同体。如前所述,鸠山在亚洲政策演说中强调“日本新政府宣言重视亚洲外交,其支柱是‘东亚共同体构想’。”鸠山在亚洲政策演说中谈及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时还说:“在东亚地区,根据共同的规则推进经济伙伴关系的有力手段就是EPA或FTA。日本现在已经与东南亚地区的7个国家以及东盟全体缔结了EPA。尽管如此,就‘开放日本’而言,这还是很不够的。今后,日本除加快与韩国、印度、澳大利亚之间的EPA谈判以外,与其他国家也要探讨开展EPA谈判的可能性。”

(2)尊重“多样性价值观”,用“友爱精神”推进东亚共同体。鸠山在就职演说中谈及日本与韩国、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关系时说,相互尊重多样性的价值观,积极发掘各国间的共同点和能够合作的领域,建立真挚的信赖关系,推进合作。在亚洲政策演说中,鸠山还表示希望东亚地区各国从各种角度出发加强合作,热烈讨论什么样的共同体才是可取的,共同创造亚洲的明天。同时,鸠山还特别强调“友爱精神”,主张用“友爱精神”推进东亚共同体。鸠山在亚洲政策演说中解释其“友爱思想”时说:“我成为政治家以来,就一直考虑‘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以及更为广泛的亚洲太平洋国家之间,能否形成友爱的纽带关系’。” 相比之下,小泉构想所以主张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东亚共同体,是因为其社会制度与日本相同,三国有尊重民主主义、自由、人权等普遍价值观的共同价值观。其后,小泉支持印度加入东亚共同体时,也强调日本与印度社会制度相同,有共同的价值观。[9]可见,小泉政府是用共同价值观的理念来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3)按欧盟模式,在东亚和解的基础上建立东亚共同体。鸠山在亚洲政策演说中不仅再次强调按欧盟模式建立东亚共同体,并承认“在这一地区不是别人,正是日本给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莫大的损害与苦难,这虽然是六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现在还不能说已经达成了真正的和解。”这意味着鸠山理解了欧盟的基本经验,看到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关键。相比之下,东亚EPA构想提出东亚共同体模式是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富有机能的多边的多层次的经济合作框架,使东亚共同体区别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确保各成员能够在各领域开展各种各样的合作。[10]换言之,东亚EPA构想没有考虑德法两国和解在欧盟建设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强调东亚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不主张采取欧盟模式。

(4)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鸠山构想不仅是最先向中国提出的,而且有意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9月21日,鸠山首相在会见胡锦涛主席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向胡锦涛主席表示,日本和中国应该克服种种分歧,建立相互信任的双边关系。我向他提议,可以根据欧盟的形式,建立一个东亚共同体。”[11]10月25日,鸠山首相在第四次东亚峰会的发言中表示了把东亚共同体构想变为现实的愿望,并希望日中韩三国为此展开合作。[12]同日,鸠山首相在接受《曼谷邮报》专访时还表示,中国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但这不一定就是威胁,重要的是中日两国一起为东亚各国间的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13]另外,日本外相冈田克己也多次表示本日本将秉承开放的地区主义,积极推进对亚洲外交,与中国共同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14]相比之下,小泉构想一开始就是向东盟提出的,其后小泉又多次与东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讨论了东亚共同体。然而,小泉唯独不与中国讨论东亚共同体,2006年以前,无论在中日领导人会谈中,还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谈中,东亚共同体都没有成为讨论的话题。当然,小泉当年在新加坡演说时也有强调中日合作和中日韩合作的表述,向中国抛出过橄榄枝。尽管如此,从小泉政府积极制定FTA战略和推进EPA的实际过程看,小泉政府不仅不与中国讨论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事,而且对于中国政府主动倡导、日本国内也广泛欢迎的中日FTA一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对于中国主动倡导的中日韩FTA,小泉政府的态度也一直消极。结果,在日本政府倡导的东亚共同体的16个成员国中,中国一直被排除在其FTA和EPA的对象之外。由于小泉政府在双边自由贸易方面采取了孤立中国的战略,与中国争夺东亚领导权的冷战思维一直存在,再加上小泉不顾日本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致使中日政治关系从2003年开始趋冷,两国领导人互访中断了4年之久。2005年,在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第九次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期间的中日领导人以及中日韩领导人的例行会晤,也被迫中断了。2006年日本提出东亚EPA构想以后,时任经济产业大臣的二阶俊博4月22日在博鳌论坛发表演说时虽然做了介绍,但在中日关系“政冷”的形势下,并没有引起中国的兴趣。当年8月日本在10+3经济部长会议正式提出东亚EPA构想时,中国也和韩国一样地没有回应。总而言之,在小泉政府期间,中日两国未能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三、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局面

1. 鸠山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姿态受到了中国的欢迎

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大国,在东亚共同体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尽管鸠山构想没有彻底超越小泉构想和东亚EPA构想的基本框架,体现了日本东亚外交的传承性,但由于日本新政府重视东亚外交的新姿态以及鸠山构想与小泉构想、东亚EPA构想的明显差异,特别是鸠山最先向中国提出东亚共同体的并有意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因而受到了中国的欢迎。2009年9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建立东亚共同体,促进东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持久和平,是东亚合作的长远目标,也是东盟和中日韩各方的共识。[15]9月22日,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谈及胡锦涛主席会见鸠山首相时再次表示,我们希望与包括日方在内的东亚各国进一步深化东亚合作,朝着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不断迈进。[16]9月28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上海会见出席第三次中日韩外长会的日本外相冈田克也时说,中国是最早倡导和支持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国家之一,并积极参与了东亚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中方将继续以开放的态度同各方一道推进东亚合作。[17]

2.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局面

由于中国对日本政府新姿态持欢迎态度,很快出现了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局面。9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中日韩外长会议气氛友好,会议确认三国应共同努力,继往开来,不断深化面向未来与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并宣布进一步构筑稳定的战略互信,推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合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三国社会人文交流,共同促进东亚合作和地区和平与发展。[18]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获得成功,第一次就三国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达成了正式协议,会议发表的《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说:“三国致力于在开放、透明、包容原则基础上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致力于区域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的沟通与协调日益加强。”[19]温家宝总理在会后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中日韩三国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只有全面深化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各自发展,推动东亚地区融合和一体化进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20]鸠山首相说日中韩三国GDP占亚洲的70%,三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为积极的合作,对东亚经济、世界经济以及世界和平都是非常重要的。[21]

由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不仅中日韩合作出现了新局面,10月24日、25日先后在泰国举行的第十二次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四次东亚峰会,也都在推进东亚共同体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中,10+3领导人会议发表主席声明,说各国领导人重申将10+3机制作为实现东亚共同体长期目标的主要载体,由东盟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第四次东亚峰会也在民间研究东亚共同体的基础上开展政府间共同研究达成了一致。

上述事实说明,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具伤,只有中日合作,共同努力,东亚共同体才能克服各种障碍,顺利实现。

四、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是历史的必然

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局面来自不易,有着深厚的背景,可说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

1.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

2006年10月以来,经过中日两国领导人的“破冰之旅”、“迎春之旅”和“暖春之旅”,双方建立起了战略互惠关系,双边关系日趋融洽友好。2006年10月,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首先访华,双方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宣布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新闻公报还宣布双方就东亚区域合作、中日韩合作加强协调,共同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这是中日两国第一次就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所达成的协议。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双方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就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涵达成了共识,并宣布为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开展具体合作。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与福田康夫总理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是推进中日关系发展的又一政治文献。联合声明再次确认中日关系对两国都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强调两国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肩负着庄严责任,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选择,并宣布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2009年4月30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来访的麻生首相时强调,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方针,并希望双方要把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作为合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在10+3、东亚峰会和中日韩等区域机制中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麻生首相也表示日中两国地理上是永恒的邻居,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合作良好,日中战略互惠关系不断发展,为两国关系的未来打下好的基础。[22] 2009年8月11日,鸠山由纪夫在东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民主党上台,将正确处理历史认识问题,将尊重“村山谈话”精神,并说如果他当上首相,将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还会要求阁僚在这一问题上自我约束。[23] 以此为背景,民主党政府成立后就采取了对华友好、继续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积极姿态。10月9日,鸠山首相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许多日本国民都衷心希望日中关系能更好,我将倾听国民的这种声音,继续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24]

2.中日韩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中日韩是东亚的三个主要国家,中日韩领导人在10+3领导人会议期间进行会谈,对推动东亚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14日,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谈第一次就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达成了共识,会谈发表的《联合新闻声明》说,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以10+3合作为主渠道实现东亚共同体这一长远目标,重申东亚峰会可以在本地区共同体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承诺将继续致力于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亚太大家庭。在当年11月20日举行的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又一致表示继续支持东盟一体化建设,积极参与10+3合作,推动东亚峰会发挥战略论坛作用,共同推进区域合作。为进一步加强中日韩合作,2008年12月13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在日本福冈召开,这是中日韩第一次单独召开的领导人会议,开启了中日韩合作的新纪元。根据会议发表的《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日韩合作将本着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原则,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方式推进东盟与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和亚太经合组织等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2009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又达成新共识,把中日韩合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会议发表的《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宣布:“三国将秉承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推动三国关系朝着睦邻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三国将加强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促进东盟和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合组织等多形式的区域、次区域合作。”[25]对此,鸠山在会后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会议的成就,就是三国领导人进一步加强了信赖关系,今后首先就解决政治性问题开展经常性的合作。[26]

3.东亚共同体的新进展

自1998年12月第二次10+3领导人会议就建立“东亚展望小组(EAVG)”、共同研究东亚经济合作达成共识以来,经过东亚各国的共同努力,2005年12月同时举行的第九次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分别发表《吉隆坡宣言》,正式把东亚共同体作为了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从此以后,10+3领导人会议以EAFTA(东亚自由贸易区)为目标,东亚峰会以CEPEA(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目标,分别推进了东亚共同体的进程。其中,EAFTA的进展一直走在前面。2006年8月,10+3经济部长会议讨论了专家小组提交的《及早启动东亚统一FTA谈判的可行性报告》。2007年1月,第十次10+3领导人会议围绕东亚合作,就加强战略规划、深化经济合作、推进安全合作、拓展社会文化合作、加强公共卫生合作等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讨论,决定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EAFTA民间共同研究。2007年11月,第十一次10+3领导人会议发表《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重申10+3进程将继续作为建立东亚共同体这一长期目标的主渠道,东盟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宣布继续加强各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金融、能源、环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与社会发展、机制建设与更大范围合作框架关系等方面的合作。2008年8月,10+3经济部长会议听取了EAFTA联合研究组提交的中期报告,会议声明重申继续以10+3为主渠道实现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长期目标,并们再次强调东盟在东亚共同体程中发挥主导作用。2009年8月,10+3经济部长会议讨论了EAFTA专家组第二阶段研究报告,并对10+3经贸合作的未来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就CEPEA的进展而言,在日本提出东亚EPA构想的当时,就在国内外遇到了一些阻力,迄今为止的进展也不如意。在日本国内,时任农业大臣的中川昭一就认为“东亚EPA构想过于突然,缔结东亚EPA之前要干的事情太多了”,“推进东亚EPA构想会导致农产品进口增加,从广义上看很难说符合日本的国家战略。”[27]东盟各国对日本的东亚EPA构想虽然表示了支持,但他们仍希望把精力集中在现有对话伙伴的对话上,中国和韩国对日本的提议反应冷淡,坚持在10+3的基础上建立东亚共同体。[28]2007年1月在菲律宾召开的第二次东亚峰会,虽然被日本视为推进东亚EPA构想的良机,但这次峰会的主题是能源安全问题,在东亚共同体方面,只是就进行CEPEA的民间共同研究达成了共识,直到当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次东亚峰会,才开始讨论了民间共同研究的进展情况。2009年8月,10+6经贸部长举行非正式午餐会,与会部长们又继续就CEPEA的相关议题交换了意见。

4.东亚各国FTA的新发展

经过新世纪初前10年的努力,东亚各国间的FTA已经普遍开花了。从目前情况看,在三个10+1会议的推动下,中日韩三国已分别与东盟缔结生效了FTA,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FTA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东盟除分别与中日韩三国缔结生效了FTA以外,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FTA已经签署协定,2010年将正式生效,与印度的FTA也已签署了协议。就中国而言,自2004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签订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2010年将全面建成;中国-新加坡FTA于2008年10月签署协定,2009年1月正式生效;中国-新西兰FTA于2008年4月签署协定,当年10月已经正式生效;中国-澳大利亚FTA现已进行了13轮谈判,双方都希望尽快签署协定;中国-韩国FTA、中国-印度FTA以及中日韩FTA正在进行共同研究,其中,中韩FTA很可能在近期内开始谈判。就日本而言,除日本-东盟EPA已经于2008年4月签署协定、当年12月正式生效以外,日本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的EPA也都签订生效了,日本-韩国FTA、日本-澳大利亚FTA和日本-印度EPA正在进行谈判。由于双边自由贸易是走向区域内自由贸易的过渡,小范围内自由贸易也是大范围内自由贸易的基础,因此,10+3和10+6成员间自由贸易的发展,就分别为EAFTA和CEPEA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5. 中日两国都推进EAFTA和CEPEA的进程

迄今为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直走在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面,中国-新西兰FTA已经生效而日本-新西兰FTA还未提上议程,中国-澳大利亚FTA也将比日本-澳大利亚EPA提前签订生效。目前,只有中国-印度FTA的进程落后于日本-印度EPA。尽管如此,中国现已超过日本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对象国,中印关系也明显改善,CEPEA框架对推进中印FTA进程也是有利的。对于中印两国来说,中印FTA虽然还在共同研究之中,但由于日印EPA有令日本棘手的农业问题,中印FTA最终建立未必会比日印EPA落后多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中国虽然考虑到东盟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一直坚持以10+3为基础建立东亚共同体,在EAFTA进程中占据主动地位,也没有反对过以10+6为基础建立东亚共同体,而是多次尊重了东亚峰会和相关研究所达成的共识。究其原因,乃因为中国虽然主张以EAFTA基础建立东亚共同体,却并不意味着中国在CEPEA进程中没有主动权。何况CEPEA的成员多,地域广,差异大,更容易引起美国的干预,其建设的难度无疑要比EAFTA大得多。这意味着以10+6为基础建立东亚共同体,会使中日两国有更充分的时间,从长计议,做好各方面的调整和准备。以此为背景,中国既优先推进EAFTA的进程,也积极参与CEPEA的进程,日本既优先推进CEPEA的进程,也积极参与EAFTA的进程。只要中日两国对EAFTA和CEPEA都采取积极参与的态度,并顺其自然,哪个范围内的共同体能先建立起来就先建立哪个,就有利于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6.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毫无疑问,因东亚各国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美国的干预,东亚共同体并非一蹴而就。不要说安全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就是自由贸易区和建立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经济共同体,前者没有十年、后者没有二十年的时间也是建立不起来的。东盟成立后从自由贸易区到共同体建设的曲折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按东亚峰会的框架把东亚共同体扩展到南亚和大洋洲,其难度就更大了。这也是国内外一些人对鸠山政府新姿态不感兴趣或对东亚共同体没有信心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对于东亚各国来说,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而且,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过程越长,历时越久,其过程就越比结果显得重要。根据历史的经验,东亚各国领导人围绕东亚共同体这一区域合作的必然趋势和长远目标,经常地制度性地坐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前进的道路,远比看不到这样一个长期趋势、没有这样一个长远目标好得多。以此为背景,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过程,就将成为保持两国间以高层互访为首的各方面密切往来与交流合作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推进中日和谐与共同发展,进而实现东亚持久的和平与安全,推进东亚的发展与繁荣,都是非常重要的。

 

鳩山構想と中日両国が共に東亜共同体を推進する

ことについて

 

劉昌黎

 

鳩山構想は東亜共同体を日本のアジア外交の柱としたが、その基本的な考えは徹底的に小泉構想や東亜EPA構想の枠組みを超えていない。にもかかわらず、鳩山構想と小泉構想や東亜EPA構想の間には明らかな相違があり、ことに鳩山政府は進んで中国と協力し、ともに東亜共同体を推進するから、中国からの歓迎を受けたわけである。中日両国が共に東亜共同体を推進する新たな局面の出現はなまやさしいことではなく、その背後には深い背景があるが、歴史の必然性とも言える。

 



[1] [日]首相官邸:「鳩山総理によるアジア政策講演:アジアへの新しいコミットメント——東アジア共同体構想の実現に向けて」、2009年11月15日

[2] [日]首相官邸:「第64回国連総会における鳩山総理大臣一般討論演説」、2009年9月24日

[3] [日]首相官邸:「第64回国連総会における鳩山総理大臣一般討論演説」、2009年9月24日

[4] [日]首相官邸:「173回国会における鳩山内閣総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2001年10月26日

[5] 中国新闻网:《日媒忧“东亚共同体”惹恼美国,称应强调日美同盟》,2009年10月12日

[6] 国际财经时报:《东亚峰会,共同体构想获得支持》,2009年10月16日

[7] [日]首相官邸:「小泉総理によるASEAN諸国訪問における政策演説」、2002年1月14日

[8] [日]内閣府:「グローバル経済戦略」、2006年5月18日

[9] [日]外務省: 「小泉総理のインド及びパキスタン訪問について(概要と成果)」、2005年4月30日

[10] [日]内閣府:「グローバル経済戦略」、2006年5月18日

[11] 国际在线专稿:《鸠山向胡锦涛提议 按欧盟形式建立东亚共同体》,新华网,2009年9月23日

[12] [日]外務省:「第4回東アジア首脳会議(概要)」、2009年10月25日

[13] 东方早报:《日本首相称东亚共同体要领导全球》,2009年10月26日

[14] 李淼:《日本外相谈东亚共同体》,凤凰卫视,2009年10月8日

[15] 外交部:《中方愿与各国朝着东亚共同体方向迈进》,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17日

[16] 新华社:《外交部发言人就胡锦涛会见鸠山等答问》,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22日

[17] 新华社:《杨洁篪会见日本外相 表示支持“东亚共同体”》,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29日

[18] 新华社:《第三次中日韩外长会新闻稿》,新华网,2009年9月28日

[19] 新华社:《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新华网,2009年10月10日

[20] 新华社:《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见记者 温家宝发表讲话(全文)》,新华网,2009年10月10日

[21] [日]外務省:「日中韓共同記者会見」、2009年10月10日

[22] [日]外務省:「麻生首相の訪中成果について」、2009年5月1日

[23] 刘赞:《鸠山表示如果上台将进一步发展日中关系》,新华网,2009年8月12日

[24] 夏立新、刘赞:《专访鸠山由纪夫:希望充实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内涵》,新华网,2009年10月9日

[25] 新华社:《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新华网,2009年10月10日

[26] [日]外務省:「日中韓共同記者会見」、2009年10月10日

[27] [日]日本経済新聞:「農業大臣の経済産業大臣の“東亜EPA構想”への疑問」、2006年4月8日

[28] 国际金融报:《东10+3经贸长对话 日本"东亚EPA构想"受挫》2006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