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石化做一休一招聘:减法工程疗法——针灸辟谷的奥秘(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20:56

减法工程疗法——针灸辟谷的奥秘(二)

彭印高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指导)彭菂  (新疆武警边防医院)   田伟  (新疆武警边检站卫生队)(《益生文化.120期稿件选刊》

编者按语:本文虽然讲的是通过“针灸辟谷”治疗疾病,但本文的核心且是探讨经络的奥秘、疾病与经络的关系,非常精彩,也是当前罕见的具有原创性的佳作。读者万不可错过。故特别推荐。

   2、辟谷和抗饥饿

   辟谷可以很快消耗机体多余的脂肪,这对于消除动脉硬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中西医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脂肪,而用本法治愈了冠心病以后用冠状动脉造影或者是用A-CT,或者用心电图复查都可以证明血管壁上的脂斑已经得到清除。辟谷中脂肪的清除实际上是机体把脂肪作为能量源而利用。这种过程我们用针刺来发动,就说是针刺促使机体消耗脂肪是抗饥饿的机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辟谷配合针灸不但可以有效清除溶解水溶性和气溶性毒素,还可以促使清除隐藏于脂肪的脂溶性毒素。要清除溶解于脂肪内的脂溶性毒素,就必须首先消耗清除脂肪。气功修行水平达到比较高的人可以任意进入辟谷状态,但是我们的病人基本上没有人练过气功,更不可能自己进行辟谷。

   所谓辟谷,我们的原则是让病人在至少五天以上不吃任何有热量的东西。彭教授对辟谷的定义是:绝食三天以上机体进入了脂代谢程序才可以算作辟谷。因为他观察到一般人辟谷时前三天都会有饥饿,而且会有乏力,头晕和脸色发暗发黑等各种反应。而过了三天(有些人要四天)会突然觉得饥饿及其其它症状会明显减轻、消失,觉得有劲了,脸色开始变白变亮了。彭教授认为这就是开始进入脂代谢程序和开始清除脂溶性毒素的原因。辟谷前一二天机体在消耗血糖,而后面是在消耗肌糖原和肝糖原这些葡萄糖储备。等到三四天时机体把这些葡萄糖和葡萄糖储备都消耗完了,机体就会缺乏能量于是会出现各种饥饿反应,这时就逼迫机体进入脂肪代谢供能。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用针刺来促使机体进入脂代谢状态,和对抗各种饥饿反应。理论上机体的所以细胞都能够进行葡萄糖代谢供能和脂代谢供能,人类在猿猴时代必须具备两种供能形式,因为到了冬天动物缺乏食物,就必须在夏秋季节大量进食储备机体脂肪,到了冬天可以消耗脂肪进行脂代谢供能以维持生命,但是人类进化到现代人即使到了冬天也不会缺乏食物,所以不需要进行脂代谢供能。按照生物进化理论,经常运用的功能得到进化,而经常不用的功能就会退化,所以人类的脂代谢供能的能力基本上已经退化了,那些用于脂代谢的酶系统基本上已经缺乏了。而在辟谷时,到了第三、四天机体在极度缺乏能量的时候,逼迫机体恢复脂代谢供能,缺乏的脂代谢酶系统也被迫重新合成和恢复活力,当机体一旦恢复进入到脂代谢供能的时候,机体因为得到了能量,饥饿反应就会消失,辟谷者会突然感到有劲就像正常吃饭一样。另外开始脂代谢以后,机体的清除脂溶性毒素的程序也发动了,内环境开始干净起来,这样不光是脸色变好,各种饥饿反应与难受症状也开始消退了。所以说三天以内不吃饭只能说是绝食,而至少三天以上不吃饭,机体进入脂代谢供能状态和清理则需毒素后,才能算辟谷的开始。我们观察在不吃饭的期间,以及在辟谷前预先扎几天针会有利于机体进入脂代谢程序,有促使辟谷的脂代谢功能的启动作用。

    有人担心辟谷七天会不会饿死?甚至在电视节目中一些所谓的“反伪科学斗士”断言“七天不吃饭人就会饿死。”我们的病人只要经过减法工程疗法治疗过,都辟谷至少七天,听到这些讲法,会哂笑这些斗士自己不经过实践体会,又不亲自考察而轻易下结论。这种治学态度才是真正的伪科学。彭教授认为,只要进入到脂代谢状态绝食七天甚至更长时间{他的有些病人甚至辟谷三十天}都不会饿死,因为可以计算出来:一个人如果用脂代谢供能,每天仅需要半公斤就行,因为我国在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的年代,每人每天的粮食定量只是半公斤,而脂肪的热量要比淀粉类粮食大得多。现在的成年人体内至少有具有十公斤以上的脂肪,彭教授让一些有疑惑的病人算一下帐:你现在的体重与二十岁左右发育完成再也不长个子时的体重,增加了多少?病人都会回答至少增加了十公斤,有的在二十公斤以上,这些增加的重量都是脂肪,把这些脂肪除于半公斤得出的结论,这些脂肪至少可以维持二十天甚至更多,辟谷十来天这怎么会饿死呢?我们的所有进行减法工程疗法治疗的病人至少要辟谷七天,有的甚至达到二、三十天。至于平时听说饿了几天就饿死的人,可能是他没有能够进入脂代谢状态,或者是是因为心理自我暗示的结果。

   机体要进入脂代谢状态除了对机体用极度缺乏能量的逼迫作用,这时针刺的引导使机体进入脂代谢状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需要通过针灸来进行抗饥饿调节。彭教授把饥饿分为饥饿感觉和饥饿反应。饥饿感觉包括在饥饿状态时消化器官的饥饿活动引起的感觉,和大脑在饥饿状态的感觉和因为到了吃饭时间的条件反射引起的心理感觉。而饥饿反应是因为机体在低血糖等缺乏营养能量的状态下,内脏的各种反应。常见的现象有心慌,出冷汗,头晕,乏力,体力,脑力的下降。

   彭教授认为引起饥饿和饥饿反应是由于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是由于消化道的充盈性下降,机体缺乏糖和能量后的各种反应以及心理因素等综合作用引起的。具体的这几个层面是:1、消化道在排空的情况下出现的各种反应。大家都知道胃肠空了以后就会产出饥饿。饥饿时加剧了胃肠的活动和胃肠道腺体的活动,这是一种最初级的饥饿来源,也是比较重要的饥饿反应,我们认为重点抑制这一层面的饥饿和反应就可以比较有效抵抗饥饿。另外消化道壁内存在着一种低级的神经中枢,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像水螅那样的腔肠动物的肠腔壁内神经丛。消化道壁内的神经丛具有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反射弧结构,它们能够感受到消化道的机械和化学刺激信息,传到壁内神经丛中枢以后就进行初级分析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使得消化道平滑肌和各种腺体做出相应反应。在饥饿状态消化道的这些反应活动引起了这一层面的饥饿。2、消化道外来神经的层面,消化道和消化道壁内神经丛接受外来神经的支配,这些外来神经一方面直接支配消化道的平滑肌和腺体,另一方面通过壁内神经丛间接支配消化道的平滑肌和腺体,另外消化道的各种机械化学信息也通过外来神经向中枢传导。这个层面不但参与了饥饿的产生,也给针刺提供了控制的途径。3、作用于消化道的各种激素,如瘦素,神经肽Y,胆囊收缩素等。消化道是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所分泌的激素大多数是作用于消化道本身的,这些激素也参与机体的饥饿与饥饿反应的调控活动。另外在脑的各级中枢也有很多激素,神经递质参与消化道的很多的调节。在饥饿与饥饿反应时,这些激素是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要是针刺能够有针对性地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是可以控制饥饿与饥饿反应的。4、脑内各级中枢的层面,脑内很多核团组织都与饥饿与饥饿反应有关。在下丘脑有摄食调节中枢,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家兔下丘脑存在着饿中枢和饱中枢,在饥饿时刺激饱中枢,即使给家兔喂食,兔子也会拒食,相反家兔即使在吃饱不肯再吃的情况下,刺激饿中枢后也会拼命进食。另外控制进食的中枢还有像边缘系统那些植物神经控制中枢。控制摄食的最高中枢就是大脑皮层,通过大脑的思维很多可以产生与摄食有关的思维活动,其中包括条件反射。原先人们以为小脑只是控制机体的运动,现在发现小脑也参与摄食行为的调节。总之脑内有很多中枢核团都参与饥饿和饥饿反应,可能有些神经组织与摄食行为的关系目前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了解,很可能脑内有更多的神经组织也参与饥饿与饥饿反应活动。综上所述在机体的消化道空虚的状态下,在机体低血糖的状态下,机体缺乏能量供应的情况下,就会引起以上所说的四个层面产生饥饿感觉和进一步引起全身更多的器官组织产生饥饿反应。要用针刺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辟谷顺利地进行,必须要在这四个层面中选择针刺作用对象,找到能够作用于这些对象的有效穴位和合适的针刺手法。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人研究通过针刺来抗饥饿。彭教授用针刺方法来抗饥饿是一种首创,他所发现的神龟八卦经络系统和全系共振经络系统,这两个经络系统的穴位,不但能够与全身各个器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也有一些穴位能够与脑内各种神经组织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所以他针刺与产生饥饿和饥饿反应的各种器官和脑内的相关组织核团的相应各种穴位,试验在这四个层面上,哪些器官组织在针刺以后抗饥饿最有效?找出了一些抗饥饿的有效穴位和针刺手法。这样可以促使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糖代谢转变为脂代谢供能,抑制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及其相关激素所引起的饥饿和饥饿反应,这样辟谷就能够顺利进行。针刺一方面可以抑制饥饿感觉,还可以针对辟谷时由于低血糖、低能量所引发的各种饥饿反应创建新的平衡。这些反应实际上是机体在低血糖状态下还没有达到新的平衡,而针刺可以促使机体很快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以前辟谷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气功水平功能,但是我们的病人基本上都没有练过气功,只要按照我们的方法就可以完成辟谷治疗。不过我们在辟谷时也一般给病人发放气功外气。第一个目的是气功封胃,使得辟谷者在针刺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抗饥饿能力。二是病人在极度乏力的情况下给病人补气,当病人补气以后起来走路马上能够感觉到好了。三是给水发功使得水成为信息水,当病人饥饿时饥饿反应大的时候喝一口,病人就会觉得好转。大约60%以上的病人喝了这种信息水会会打饱嗝。这些方法都是藏传佛教的秘法。

    3、针刺作用

    在减法工程疗法中,针刺的第一个意义是针刺与气功结合促使机体排病气,以改善机体内环境和疏通经络,第二是传统的针刺方法,通过针刺促使经络恢复发挥调节功能和治病抗病功能。第三是用针刺来抗饥饿和抗饥饿反应,使得患者能够顺利进行辟谷。

   在减法工程疗法中针刺的第一个意义是排病气,排病气是针刺与气功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病气是什么东西?它与经络有什么关系?它在疾病中起到什么作用?至今没有人论述过。彭教授曾经在90年代的一篇文章《经络,时空与生物相对论》中论述过,到目前为止人类用了各种现代化的方法来寻找经络而没有能够如愿。这是因为经络实际上是一种卷曲的时空结构,是一种非物质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能有超越我们现在的三维空间,所以我们不能用物质的方法来寻找到它们。而病气也属于一种紊乱的时空结构,也是非物质东西。

    彭教授论述:经络的一种功能是在机体表面和内脏表面形成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一方面约束形成机体的外形和各种脏器的外形。机体在胚胎受精卵,桑葚期经络空间网络就应该具有成人那么大的结构,生物体在发育生长过程中,当实体的机体长到与经络的非物质的空间网络结构重合后机体就停止生长。比如说蜥蜴掉了尾巴以后尾巴的再生就是按照这种规律生长的。当新尾巴长到与经络的空间网络结构一样时就会停止生长。所以说生物体的外形是由经络决定的。同样内脏的外形也是由经络决定的。而这种经络对于机体和内脏外形的决定也是由于DNA决定的,经络在这种遗传过程中起了中介作用。现在科学已经知道DNA携带了遗传信息,在DNA的指导下细胞内可以合成机体的各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合成的各种细节,科学上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但是这些蛋白质只是给机体构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就好像在盖房子时提供了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而不能决定这些建筑材料将来能够盖成的房子的形状结构。盖成怎么样形状的房子还需要按照规定的图纸来建造。虽然我们认为这种图纸也是由DNA决定的,再通过经络来实现,首先形成经络空间网络结构,来约束物质性的机体生长形态,当机体不断生长,于是和经络空间网络结构逐步接近重合,当实际的机体长得与经络空间网络结构形成的空间形态一样时,机体就停止生长。所以说机体的外形首先是由经络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决定的,而这种结构又是在DNA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具体过程目前科学还不知道。彭教授提出的这种假说虽然有待于今后科学的证明,但至少目前提供了一种解释,按照这种解释来指导针灸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络不但对决定生物体的外形与内脏形态有作用,而且还决定细胞的分化。大家知道:每一个细胞内的DNA都携带了生物体的所有遗传信息,但是每一个细胞只是摄取了其中的一部分遗传信息,将其表达出来。这种选择性的表达,使得生物体内形成各种各样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细胞,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分化。那么分化是由于什么决定的呢?彭教授认为这还是由于经络决定的,在经络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生物场,在这些不同的生物场的作用下决定了细胞分化的方向。

   彭教授认为:病气也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是一种紊乱的生物场,紊乱的时空结构。它占据在经络内,就会阻塞经络,使得经络气不能循行。这种阻断使得被支配内脏不能得到经络输送的“经气”这种信息营养,时间长了这个脏器就会得病,而且也妨碍了经络的调节平衡抗病治病作用。另外经络被病气占据以后,就会扰乱经络的正常空间结构,这就使得机体会按照新的被扰乱的空间结构来重新形成新的形态结构,所以人们在老年以后就会长骨刺、息肉和各种肿瘤。同时由于这些占据了经络的病气,会影响经络的生物场从而影响到细胞的分化,所以那些新生的赘生物的细胞遗传表达也产生改变,这就形成基因突变,在这种突变基因的影响下生出如胃的肠上皮化生那种新的细胞,进一步转化成胃癌。这就是各种肿瘤与那里的器官的解剖形态改变和细胞在病理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原因。

   彭教授认为有许多病之所以被认为是疑难病,是因为这些病人体内有很多的病气存在,如癌症,各种病毒性疾病。现在的医学还没有发现病气和病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更没有解决病气的方法,所以对于病气很重的病治疗效果就不好。但是只要在治疗时能够把病气去除,这些病就能够很快治好。比如说他曾经很多次仅仅只用十天时间,就治好了十几年、几十年不愈的乙型肝炎。

   在运用减法工程疗法时排了病气,不但可以疏通经络,使得内脏能够得到有充分的信息营养,也清除了在经络内和内脏中的病气,清理干净了那里的内环境,使得机体,组织,细胞能够有一个干净的内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机体,组织,细胞能够正常代谢维持健康。在一些有占位性病变的疾病中,清理了那里的病气,机体,组织,细胞又会恢复原来的正常形态。因此彭教授用这种理论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往往只要辟谷三个疗程肌瘤就会消失,甚至有些手术后复发的病人也一样很快治好。在清除脂肪和脂质过氧化物的过程中,针刺排病气能够起到导向型的作用。比如脸上的老年斑、黄褐斑在针刺全系共振经络系统的对应穴位以后不但经络被疏通了,又使得脸上长斑的部位发生经络共振作用,所以这些斑消退特别快。第二天就会变淡甚至消退。所以同样道理通过这种排病气方法,清除了冠状动脉内的病气,那里的脂斑会比其它地方消失得快,这说明通过这种针刺手法,可以对机体有指向性的清理脂斑的效果。

    在运用减法工程疗法时针灸的第二个作用就是传统的针灸作用。因为每一种病所取的穴位和手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彭教授的针灸方法,除了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来指导,还有他的一些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强调经络的疏通。因为经络在机体中是一种主要的自我调控系统,它不但作为一种网络系统给全身所有的内脏输送“经气”这种非物质性的信息营养,也是一种防御疾病和自我治疗的网络系统,只要经络系统的功能健全,人是不容易得病的,即使得了病也能够很快自我修复。所以中医对疏通经络是非常重视的。一般的针灸医生都知道疏通经络的重要性,也常常自称针灸时在疏通经络。但是他们往往没有一套专门疏通经络的手法,也没有具体的确定经络是否已经被疏通了的标准。彭教授长期研究经络感传,观察了许多经络敏感人在经络感传时出现的现象和规律,也研究了在出现经络感传以后对于病情疗效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出能够促使经络感传的方法,认为只要针感达到了患处(即能够气致病所)或者针感能够走完全部经络,就表明针感所通过的这部分经络已经被疏通了。通过这些研究证明了古人所说的“气至病所”后会立即“产生气至而有效”的真实性。所以他在针灸治疗时坚持运用这些手法,促使“气至病所”现象的发生,使得针灸疗效大大提高。经过我们的观察有“气至病所”后的疗效,要比没有“气至病所”的针灸疗效至少提高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可以提高十倍以上的疗效。

   如何鉴定是否已经把经络疏通了?第一个标准就是是否能够产生“气至病所”的现象。在七八十年代不少生理科学家和针灸研究人员对经络敏感人的研究,都觉得人类的经络敏感人的发生率大约在10%以下。但是张缙教授研究了新的促使经络感传发生的手法,使得感传发生率达到了70-80%。而彭教授也总结出来了另一套产生经络感传的手法,他所治疗的病人中经络感传能够达到长距离传导,从而达到“气至病所”效果的可以超过90%。

   彭教授认为除了在针刺时施用一定的特殊手法可以促使经络感传的发生外,在针刺时加以排病气的手法也是一种疏通经络的必要手段。排病气与疏通经络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好像是在疏通水管,而水管中填充了很多的杂物就会阻塞水管,疏通水管必须去除水管中的杂物,清除杂物的过程也就是疏通水管的过程。我们有时遇到经络非常不通的病人,单纯用疏通经络的手法不能当场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于是就促使病人排病气,这样过了一段时期再疏通经络,病人的经络就比较容易被疏通。

   人群在经络感传问题上可以分为能够和不能够产生经络感传的人。不能产生经络感传的人又分为:真正经络不通不能经络感传的和经络很畅通实际上已经发生了经络感传,但是本人没有感觉到的两种。经络研究工作者把有感传而感觉不到的人叫做“隐性感传者”。他们与真正的不能发生感传的人不一样,那些真正不能感传的人往往是经络彻底被阻塞,有很重的病或者有难治的病,所以不可能发生经络感传。而隐性感传者基本上都是很健康的人,他们的经络非常畅通,经气在经络中流动非常容易,所以不易被发觉。而那些能够感觉到经络感传的人,往往都有一些病,他们的经络处于半通状态,经气在经络内流动与经络会发生比较明显的相当于碰撞作用而能够被人感觉到。在就像心脏瓣膜没有问题的人,心脏就没有杂音,相反瓣膜有狭窄或者关闭不全,血液流过就会产生涡流而发出杂音。所以张缙教授提出的“经络感传趋病性”的现象(即病人多见和病经多见),其原因就是这样的。对于那些隐性经络感传的人,虽然不能用经络感传的标准来判别经络是否已经被疏通了,但是我们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手法判别。这就是在针刺施用手法的时候左手捏经络线,如果左手捏的时候,针下感到特别的酸胀,就是这里到针刺的穴位这一段经络是畅通的。这个道理就像捏住一段流水管,水管内的压力就会马上升高。经络被疏通以后可以促使经络排病气。所以疏通经络后就会产生气致病所的提升疗效的作用,所以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估计本次治疗的效果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彭教授针刺的第二个特点是运用经络共振效应。他认为经络内部流动的经气实际上是一种波,这种波可以与机体的一些结构发生共振作用。他在针灸治疗中出现很多现象,证明这种共振现象的存在。例如有一个糖尿病眼底出血的患者,八年以来眼睛没有一点光感,而用了这种原理,在腹部的神龟八卦经络系统上,眼睛的共振对应穴位上扎针以后,病人立即说;“看见了”。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论:机体的传导速度最快的是神经,但是从腹部扎针,针刺的感觉从腹部传导到脑,再传导到眼睛,要经过很多神经元交换信息,两个神经接触交换信息的部位叫突触,信息传导到突触,要由神经的电传导,转化为递质的化学传导,在这种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步骤:递质要被释放,要越过突触间隙和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再引起突触后膜的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然后再由电信息的形式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所以经过突触信息要耽搁一段时间,在生理学上把它叫做“突触延搁”。从腹部传导到脑再传导到眼底要经过很多次突触的传递也必须要有很多次的突触延搁,这些延搁累积起来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绝对不会在腹部一扎上针,眼睛马上就能看见了。何况无论是机体用什么方式的调节,眼底的出血不可能在一刹那时间内马上被吸收,更何况眼底出血以后会对眼底视网膜神经和血管压迫,进一步造成眼底的伤害,这种伤害更不可能在一刹那间马上得到修复。所以说这种治疗效果只可能是在经络的作用下,发生了经络共振所起到的作用。还比如说中风瘫痪病人,按照经络共振的原理,在腹部的神龟八卦经络系统的穴位上扎针,只要有效也都是立即出现效果,没有时间的耽搁。按照西医理论,中风后脑的神经细胞死亡以后是不可能再生的,而我们的这种治疗效果是西医无法解释的。进一步用中医观点来看。中风也是一种很难治的病,很难立即出现效果。而彭教授认为中风病的根源在脑,而传统的中医针灸只是在瘫痪的肢体上扎针,这就是头痛医脚,没有抓到根本,所以治疗效果就不好。而且中医的经络理论认为没有任何的经络进入脑内,更没有脑内的具体组织与哪条经络相关的记载论述。所以一般传统的针灸治疗很难真正发挥经络的作用。而彭教授运用经络共振理论画出了在体表的神龟八卦经络系统和全系共振经络系统,在这两个经络系统中,脑内的具体组织都可以具有各自的对应穴位,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与脑内的机体组织发生对应共振关系,使得脑内具体受到损害的组织发生经络共振而能够立即产生治疗作用,马上可以看到效果。有不少瘫痪几年的病人,肢体的肌张力为零级,即没有一点力量,但是在扎针以后肢体马上能够活动。

    彭教授把经络的共振分为三种类型:1、形态相似性共振。这是指身体的一些相似结构发生的共振,比如说耳朵的形状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依照这种相似形态可以在耳朵上找到全身所有器官的对应的穴位,针刺这些穴位,就可以治疗这些有病器官。2、机体的许多部分都存在有八卦形态结构,针刺其中的一个八卦结构可以引起另外的八卦结构的共振而起到治疗作用。比如说脑内的动脉环就有一种八卦结构关系,而在腹部或者在其他部位建立起八卦结构,然后针对脑内病变组织在腹部的八卦对应穴位扎针,可以引起脑内病变组织的共振,从而马上产生治疗效果。还有彭静山教授的“眼针经络系统”也具有八卦经络共振的效应。由于经络共振的效应,这样针刺的疗效大大优于传统针灸方法。3、观控相对性共振。“观控相对论”是彭印高教授与韩锋、刘粤生两名教授分别从生物学、物理学和哲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彭教授建立了一种新的寻找经络的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不用寻找穴位,而是在躯体的任何地方确立一个中心,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尺度建立起一个经络系统,再在这个经络系统上可以确立全身所有器官组织的对应位置的穴位,因为在体表可以任意确定无数个中心,这样可以建立无数个共振经络系统。针刺这些穴位就可以治疗全身的各种疾病,而且治疗效都是立即性的。

    彭教授运用这些理论,在辟谷时可以针对控制饥饿的那些消化道组织,患者脑内组织,针刺这些组织的对应穴位,起到抑制饥饿进入辟谷的作用。第二在清理身体脂斑的时候,可以针对脂斑的具体部位,在经络共振的相应部位的穴位上扎针,促使这些脂斑的更快消除。第三在运用传统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加入这种共振作用的穴位能够大大增加针灸治疗的疗效。

  现在人类经过对经络的研究,已经找到许多经络系统,如耳针、手针、脚针、面针等经络系统。彭教授也发现开发了几个新的经络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神龟八卦经络系统和全系共振经络系统外,还从印度医、藏医里得到启发,开发了中脉经络系统。这些经络系统在治疗中有着不同的适应症和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治疗原理。彭教授把所有的这些经络系统,按照胚胎组织发生的先后,与各种经络系统的穴位对针刺需要的刺激量,和针刺效果出现的快慢,分成三种等级的经络系统。不同的经络系统有着不同的治病机制和作用方式,以及不同的取穴原则和针刺手法。这些新的经络系统与传统的经络系统相互配合能够产生令人惊奇的治疗效果。这是彭教授针灸的另一个特点。

    针刺在减法工程疗法中第三个意义是,通过针刺促使患者产生抗饥饿能力,使得他们能够顺利经过辟谷。这个问题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重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