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游戏旗舰店:新疆边防建设的历史启示:加强战略投送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07:07

新疆边防建设的历史启示:加强战略投送能力

2011年07月06日 09:33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T|T
3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现存史籍表明,新疆(古称西域、西疆、西隆等,汉、唐、元三朝和清朝前期的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亚地区和南亚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汉朝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后,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对新疆正式行使现代意义的治权。新疆在清朝前期称回疆,1884年清政府在回疆建省时,改称新疆,意为“故土新归的疆域”,是中国西北方向的重要门户。从汉代起,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就将新疆作为边防建设的重点,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正所谓“西域归,四夷服,障外国”,“西部塞防,乃国家之根本”,“历代备边,多在西北”。

“重兵设防”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

“边固在乎兵实”,“夫摆边之说,须驻重兵以当其长驱”。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历代主要封建王朝都派重兵驻防新疆。汉武帝刘彻将西域统一于中国版图之后,驻防这一地区的军队最少时近20万人,最多时达33万人(均含屯垦部队),其中天山以南约6万人,天山以北(含巴尔喀什湖地区)约19万人,葱岭地区(含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约8万人。

唐朝在西域的驻军(不含屯垦部队)一般保持在12万人左右,最多时达30万人。清代驻新疆的八旗劲旅(由满族人组成)和汉军长期保持在12万人左右(不包括各地“伯克”和“扎萨克”所辖维护当地治安的少数民族军队)。19世纪中期以后,强邻沙俄对伊犁地区虎视眈眈,这里自然成为清朝在新疆设防御敌的重中之重,驻军始终保持在1.6万至1.8万人之间,是清王朝在新疆最大的军事基地。历代封建王朝在新疆重兵设防,有效慑止了外敌可能的入侵和可能爆发的内乱。

新疆地域辽阔,地缘环境特殊,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占据着“世界岛心脏地带”的特殊地位,接壤中亚,俯视南亚,是贯通欧亚大陆的战略走廊和重要枢纽,从古至今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内乱不断、外患频发,“若无重兵驻防不足以保平安”。新的历史时期,新疆边防线漫长,接壤国家众多,内忧外患并存,驻疆部队担负的御外稳内的使命任务艰巨而繁重,必须在新疆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部队的全面建设,把驻疆部队铸造成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强师劲旅。

“建城筑堡”加强边境地区军事设施建设

因为中国历代主要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深知“备边之道,守险为要”的道理,所以非常注重加强新疆边防的军事设施建设,大力“修治城堡,谨烽火,明斥喉”。西汉统一西域后建设了轮台、楼兰、高昌三大军事重镇。唐代则修筑了史称“安西四镇”的龟兹、于阁、疏勒、碎叶(位于今中亚境内)4个军事重镇。

清朝根据当时西部边疆地区的内外安全形势,出于震慑内乱、外御强敌的需要,主要在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塔城、阿克苏、库车、乌苏、奇台等地修筑城池,派军驻防。清朝仅在伊犁就建有著名的“伊犁九城”,即惠远、宁远、惠宁、熙春、绥定、广仁、瞻德、拱辰、塔勒奇共9座军城。清朝还从1888年开始,在新疆的塔尔巴哈台修筑炮台,历时3年,修筑起大炮台1座,腰炮台6座,安设格林炮2尊,开花炮5尊,从防兵中挑选120人组成炮台队,专门进行炮兵战技术训练。

边境地区的军事设施是边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御敌的重要依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立足于新疆边防大多地处戈壁沙漠和高原高寒地区的实际,加快边防部队新型多功能营房等设施建设……力争经过较短时期的努力,切实把新疆边防建设成能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边境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能有效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周边安全的坚固防线。

“整修驰道”保障部队供给和机动

新疆远离内地,边境地区更为遥远,再加上沙漠戈壁横亘,高山峻岭耸立,在古代交通十分不便,正所谓“不患其不能守,而患其不能通”。因此,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在新疆地区修建道路,改善交通条件。西汉统一西域后,即开始整修驰道,开辟了极具商业和军事价值的“丝绸之路”。随后的唐、宋、元三朝,也都不断整修“丝绸之路”和新修新疆境内的其他道路。清朝更是注重新疆道路的修建,到了乾隆年间,已经在新疆整修和建成了贯通南北疆、连接各大城镇、军事重镇和军事要地的陆路交通网,并重修了由新疆到西藏拉萨的马车道,产生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效益。

虽然今天的时代条件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但军事运输对于强边固防的重要性并未改变。完善的交通运输设施,特别是高效的远距离运输保障和机动能力,对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安全之需,提高驻疆边防部队的后勤和装备保障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打赢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新疆的陆、空交通运输条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驻疆边防部队交通运输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战略投送能力更是短板。

战略投送能力是一个大国军队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巩固新疆边防的紧迫需要。加快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提高远程、立体保障和机动能力,既是打赢战争的基础,也是控制危机、遏制战争的需要:既是强边固防、增强边境防御能力的基础,也是应对边境突发武装冲突的需要和提高戍边效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新疆方向的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提高远程机动能力,首先要大力改善边境地区的陆上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边防部队的机械化程度;其次要重点发展空中投送力量,尽快实现边防保障、投送和机动能力的远程化、立体化、大型化、规模化。

“屯垦戍边”筑牢军警兵民联防体系古代新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为增加人口、就地解决兵源问题,发展经济、就地筹措军需物资,自西汉开始,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在新疆实施“屯垦戍边、徙民实边”政策,使“军屯”与“民屯”相结合,坚持“守边备塞,劝农立本”,动员、鼓励内地民众赴边,成为“边户”,并分别以5户或10户为单位编组,进行军事训练和农业生产,从而实现了军民一体化的边防,实现了“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利施后世”的目标,不仅“兴了边、富了民”,解决了边防部队急需的粮食等物资,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而且增强了边疆的防卫力量。正所谓:“徒民布列缘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耕作以时,训练有法,遇敌则战,敌去则耕,此长久安边之法也”、“练则为兵,耕则为农,兵农兼资,进可以取,退可以守”、“屯田之政,可以纤民力、足民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可以息百姓之肩,军无柯腹之忧”。中国历代主要封建王朝通过“屯垦戍边、徙民实边”,使大量内地民众定居新疆,增加了这一地区的人口,有利于驻疆军队就地补充兵员,充实了边防军事力量,拓展了边境防御的纵深,形成了军民一体、军民联防的局面,不仅增强了国防潜力和应对战争的能力,还改变了新疆地区的民族结构,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效益。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共中央借鉴历朝历代屯垦戍边的历史经验,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是党和国家着眼现实需要,解决新疆地区稳定与发展、屯垦与戍边、御外与稳内、实边与国边、兴边与强边多种需要的组织。兵团各团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戈壁深处、国境线上,在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岁月中,为稳定新疆、保卫新疆、建设新疆、开发新疆、发展新疆和巩固国防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进一步加强新疆建设兵团的建设,使之成为促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强边固防、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威慑力量,成为维护稳定、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打击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坚强堡垒,为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续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同时,要针对新疆边防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军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建设,完善联防制度,本着“精干、高效、权威”的原则,增强“联”的意识,健全“联”的机制,强化“联”的职责,培养“联”的作风,改进“联”的手段,完善“联”的功能,提高“联”的能力,切实把新疆边防构筑成反侵略、反分裂、反恐怖的“铜墙铁壁”。

“精器锐卒”改善装备提高军队训练水平

“精器”是指精良的武器装备,“锐卒”是指训练有素的军队。古人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皆然”,兵矢者,军之神灵也,“甲者,人之司命也”,“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故曰器滥恶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强调要重视包括边防部队在内的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特别要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斗技术性能。

当然,有“精器”,还必须要有使用它的“锐卒”。正所谓“练锐之卒,必先教戒”,“操其技艺,使之精熟;操其耳目,使之不惊;操其心志,使之不乱;操其胆气,使之外不畏敌,内不爱身。故万人可操,百人可操,虽数人亦可操。必使弱士可为贲诸,百人可当万众,此操之最上也”。切实把军队训练成为“历深溪也不烦(用)舟橱,凌山坑也不待钩梯”、“其奋击也如怒霆,其轻迅也如飚风”和“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境界的精锐之师、无敌之师。

从古至今,武器装备始终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人是构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要加快边防部队武器装备更新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加强边防部队的训练,重点突出新装备、新武器的训练和使命任务课题的训练,加大训练的强度和难度,真正形成边防特色鲜明、成龙配套、实用管用的训法、战法,把兵练强、练精,切实把驻疆边防部队建设成一支指挥控制灵敏、武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有较强警戒和攻防能力的部队。

“熟悉夷情”加强边防侦察情报建设

“知彼知己,兵家大要”。这不仅是定谋决策、运筹帷幄、用兵作战、决胜千里的法宝,也是强边固防应遵循的规律。因此,古人强调指出:“盖闻守边之要,首在熟悉夷情,然非特知其长技,察其习尚己也。其部落之强弱,形势之夷险,以及承袭之世次,官制之维系,尤必周知之,而后足以得其心以制其命”。也就是说,所谓防守边疆的方法,首先在于熟悉当地部落的情况,然而这不只是了解他们的长处和技能,察明他们的生活习俗就够了。各个部落强弱的特点,地理形势以及宗族谍谱世系的源流,地方政治的特点及政权维系的方法等,尤其需要周密地了解掌握,然后才能深知其内情而控制其命脉。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获取信息和掌握信息优势。

现代战争是以信息为主导的战争,信息力已成为最重要的战斗力。获取信息和掌握信息优势,是掌握战争主动权、夺取战争胜利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边防处在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最前沿,是首战决胜的第一战场,“熟悉夷情”、“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在搞透敌情、搞透我情、搞透战场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国家情况进行对比,才能从中找出对方的强项、弱点和自己的差距。

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己方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而且有助于增强边防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边防侦察情报工作,为驻疆边防侦(观)察分队编配性能较为先进的侦察装备及器材,改善边防侦(观)察基础设施,加强高寒山地侦察、反恐维稳侦察等针对性、适应性训练,加大边防侦察情报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侦察力量和手段配系,切实做到“三个搞透”(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努力把边防侦察情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