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游侠下载:世界各主要宗教如何看待身体之第二篇-佛教传统中的身体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57:13
世界各主要宗教如何看待身体之第二篇-佛教传统中的身体 (转载仅在学习,非商用)并非怎样 @ 2006-09-29 12:14
与“犹太传统中的身体”一样同样出自Ce qu‘en disent les religions - le corps一书,这是原书的第五章。我翻译这章花的时间算比较少的,大概有1个多月的时间。个人觉得这对初接触佛教的朋友在理解佛教传统上有不少帮助。撰写此章的女作者是Guimet博物馆的一位佛教印度教研究员。第五章

佛教传统中的身体


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出现于印度次大陆上的佛教,今日正在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心醉神迷。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仅限于对佛教表现出浓厚兴趣,而另一些则已决心正式皈依佛门。当询问他们为何对佛教感兴趣,或为何想成为佛教徒时,往往能听到如下回答:佛教使我感觉很安宁。如果追问佛教能在哪些方面让他们感觉到安宁的话,我们会发现私生活往往是人们在回答时首先提及的重点。而私生活自然包括性行为,以及如何运用身体的各种问题。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佛教也其他所有宗教一样,在私生活方面也是有诸多伦理限制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佛教绝不是在这方面使人感觉安宁

自创始之初开始,佛教中对身体的态度就一直复杂且模棱两可。佛陀在多处经文中都明确指出了物质身体令人不快的诸多方面,例如:

色身非永恒......色身如疾病......如祸根......色身易朽。

这些看似过火的用语也许会使人心生迷惑,但实际上,佛教并不贬视身体本身。只不过佛教追求实现身体的超凡解脱,而这物质的身体不幸却是欲执著的发源地。执著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形式,即自恋与禁欲苦行。佛教反对所有无节制的自恋或苦行,前者似乎不难理解,但为何对苦行也有所限制?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强加于身体的苦修行为而言的,这种思想认为,绝对的苦修有助于摆脱身体这个笨重的外壳或者说负担,人因此才能得以全心投入对精神的追寻。佛教却认为这是一个陷阱。不可过分标榜身体,也不可极端否定身体,身体的本质如何,我们就应如何去看待它。

身体虽然因为会带来执著与诱惑而备受怀疑甚至贬视,但它同时在悟得正觉的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工具。



佛教的主要分支

佛陀圆寂之后的最初几百年间,佛教尚未传遍亚洲各国,但是当时在印度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佛教教派。今日佛教有三大主要派别,分别是: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Theravada),大乘佛教(Mahayana),以及主要盛行于西藏蒙古的密宗佛教。

小乘佛教又称僧人之道,为佛陀世尊所创,因此其思想最接近佛陀的教导。小乘佛教在斯里兰卡及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占主导地位。在公元初年期间,大乘佛教逐渐兴起,它更具包容性与改良性,其玄学推理让人眼花缭乱。大乘佛教下分禅宗,净土宗等多种派别。密宗佛教得名于密续(Tandra),即具有神秘特质的修行思想,密宗佛教于公元七世纪开始在印度出现,并逐渐流传至喜马拉雅雪域及远东的许多地区。密宗佛教拥有众多神秘仪式,它为佛教带来了许多全新思想元素。这三大佛教派别显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不可错误认为它们就是三个完全分离独立的实体,因为它们的基本教义相同,并且都表现出对佛教三宝,即佛僧的一致尊崇。



佛教与其他许多宗教在教义上存在一个根本差异:佛教中虽然也有神的概念,却不存在创世神的说法。佛教的创始人乔答摩尊号佛陀,意为觉者,但是他并不自称为创世神,也不认为自己是向世人传递神灵话语的先知。这也就是说,佛教对人类身体以及对所有其他生物的看法并非是在对神之创造物表示崇敬的基础上建立的。



六道轮回中的人

在此处将佛教置于印度思想的背景之下,而远离西方思想模式的束缚,也许更加有利于我们对佛教的理解。印度教一样,佛教认为时间是周期循环的,而生命也同样遵循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模式:生命并非孤立存在,因为世上存在一系列的生再生转世...... 如此不断循环,永无休止。这便是轮回,梵语称为samsara。西方常将此称为肉体再生réincarnation),而佛教徒对于这个说法却并不认同,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对佛法基本教义的严重误解。轮回有六道,分别为:天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罗道地狱道。

佛教徒认为人间道最为可贵,因为只有人间道可帮助他们真正领悟佛陀教法,并因此实现精神的解脱。然而这并非表示其他五道就毫无长处,人也绝对不可以由于所谓的优越性而对其他生物,特别是动物有所忽略或随意践踏。

那么,佛教对身体-灵魂-精神加以区分吗?佛法中又如何看待个人?

马车由零件组成,同样,人类乃由五蕴构建

这是那迦犀那尊者在《那先比丘经》中对米林达国王所提问题的回答。《那先比丘经》出现于公元初年期间,是佛教中的一部著名经典。

我们要问,何谓五蕴?

蕴(khandha)一词源于巴利语——古代佛教经文中所用一种古老印度语言。原词包含多种涵义,不过佛教语言中将其理解为集合体(法语中翻译成集合体似乎不雅,但这也易于帮助法国读者们了解此词的含义)。

蕴指人生理心理的构成部分。共分五种,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包括物质元素非物质元素,根据绝对简化的说法,也就是包括身体与灵魂的不同元素。

















P132插图:























藏传佛教中的人体五处轮穴示意图。会阴指土地,脐指水,心脏指火,喉指空气,脑指苍穹。五处轮穴也代表五在定佛(Dhyani-Bouddhas)。



佛陀指出色蕴包含四种基本元素,分别与人身上有四种特质相对应:地界是坚硬性,水界是渗透或吸收性,火界是温度性,风界是吹动或流动性。色蕴同时还包括身体的各种物质感官以及精神器官。

佛陀曾说:色身由四大元素构成。色身无常,色身易腐......

著名的《南传四念处经》建议将研习身体及其构建作为比丘们修行的目标,佛陀详细说道:

另外,比丘们,要了解身体,了解身体的元素。老练的屠户熟悉牛的构造,因而能顺利将牛分解,同样,比丘们,要了解身体,就要了解身体的元素,即地风。

受蕴指主观感受,即身体对外界的反应及与外界的关系。受蕴包括五种感官感觉及第六感觉。

想蕴包括六类取像能力,它涉及六根(眼意)与外界六种物质与精神事物间的关系。

行蕴指发动行为的意志作用,它关系到佛教教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对他影响重大。佛教认为,有意识的特地的行为(业)会引起一定的后果,这种后果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后来的佛经中也多次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为各种业及业果进行了分类。业的好坏会影响人在下一世轮回中所处之道。但业仅限于对轮回有重要影响——佛经指出其他许多因素同样也会对一个生命的乐与苦,福与祸起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即使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善或属恶,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将其继续下去,因为业并非为轮回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识蕴指对事物的分辨认识能力。识蕴并不是要去承认或辨别某个物体或者现象(这属于想蕴的范畴),而是指对事物的认识境界。佛经中指出六境,分别是:色法。

佛陀说道:

比丘们!正如五蕴时时在起灭,你们也时时处于生死之中。



身体与灵魂?

佛陀对个人这个世上常见实体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寻思索,并得出结论,认为个人是一个无常的心理-生理复合体,由五蕴构成。但佛陀并未能对这复合体中除五蕴之外的事物作出明示:这就是说,佛教对于个体身体中是否存在有独特而永恒的个性本原并不肯定——而这种独特永恒的东西极容易使西方人联想起灵魂的概念。世间一切皆为虚无,将或者我的身体认作是永恒,是构成世间虚妄假象的一个主要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上面说到佛教徒不认同肉体再生réincarnation)一说的原因,因为这个词暗示着身体中的个性本原会随着肉体的再生而转世,从原先的身体转生到新生的身体之上。佛教看待身体的观点与此有所不同。佛教也认为身体中的某种元素在转世中会得到延续,只不过这种元素是一种非常精致微妙的东西。我们很难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探讨。从大体上说,佛教认为从今生到彼世的连续性是由业力以及与业紧密相连的欲望之能量所决定的。

法国当代著名佛学家丹尼.吉拉(Dennis Gira)在讲法时经常用到的一个比喻也许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上文:现在都流行在生日蛋糕上插魔术蜡烛,这种装饰蜡烛熄灭之后,在几秒钟内可自动重燃,就好像是变魔术一样。蜡烛第二次燃起所产生的火焰还完全是首次燃烧时的那簇火焰吗?当然不是。它们是否截然不同?也不是。那么,使它们之间产生连续性的元素又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能量。是热能化学反应促成了第二簇火焰的燃起,它既不完全是第一簇火焰,也不完全不是第一簇火焰。正如能量之于火焰,欲以及欲带来的业便是使两个个人XY之间产生连续性的那种元素。



佛教寺院中的清规戒律

三藏(又称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基础,它包括经,律,论三个部分。经藏(Sutta)指佛陀释迦牟尼生前所传之经文;律藏(Vinaya)指佛教寺院僧团僧侣们应尊奉的寺院戒规;论藏(Abihidhamma)则为后人对经藏律藏的整理,旨在对佛法经文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总结。我们此处将要谈到的是律藏。佛教僧侣们需遵循的戒规总计有两百余条,而比丘尼们应恪守的戒律则更加严格,种类也更为繁多。

佛陀亲自制定并颁布了大部分戒规,目的在于避免僧侣们修行过于松懈或过于苛刻,从而对研习佛法及获得正觉构成障碍。这些戒规中有许多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活方式饮食衣着性等有关物质身体的方方面面作出了规定。



出家众与在家众

佛教中的僧团分为出家众(僧尼):比丘(尚)比丘尼(尼姑),以及在家众:居士女居士(已皈依但并未正式出家的信徒)。比丘们绝大多数为单身,他们远离世俗生活,一般群居于寺院之中,身穿僧服,并且必须尊奉众多戒律。

佛陀本人创立了比丘尼制度,但如今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仍保存这种制度,而在以小乘佛教为主的国家中比丘尼僧团已经消失。在这些小乘佛教国家中,女僧尼已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比丘尼。在家众可以拥有职业及家庭生活,他们为出家众提供衣,食,住等诸多物质资助。

以上只是对僧团的基本分类,在远东,佛教僧团中还有许多具体分支。

这里应提醒读者注意,在密宗佛教中,喇嘛并非指比丘,而是上师之意。一个博学且觉悟的居士可被称为喇嘛,而一个比丘也有可能终生只为比丘。



佛陀在世时,僧尼过着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力求以此摆脱对尘世的一切眷恋。但佛陀最终还是接受了由虔诚而富有的居士们施赠的一些土地(其中绝大多数为花园),以更好地安顿人数不断增长的僧尼群体。此后,专门的佛教寺院也逐渐出现。在印度教中,许多苦修者认为赤身裸体是修行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在佛教中却是被严厉禁止的。佛教僧尼衣装应朴素干净,并应该身着僧服。僧服一开始时为旧布缝制,后由在家众资助供给。僧尼应定期剃理头发胡须,因此剃刀十分重要,属于僧尼被允许能够拥有的少数几样物品之一。有关衣着的名目繁多且细致入微的种种戒规都旨在说明衣服仅仅只是使身体可御寒暑抵风雨避蚊虫的一个工具而已。

佛教僧尼被描绘为远离镰刀连枷的人,特别是小乘佛教的僧尼,绝对不可以从事任何以谋生为目的的职业。寺院中的僧尼依靠在家众的施舍(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食物施舍)为生。许多人认为僧尼一定都是素食者,其实不尽然。除了某些教派认为应该严格实行素食制度外,初期的佛教徒似乎并不都遵循素食原则。只需保证供应给僧侣的肉类来源恰当即可,也就是说,不可专门为了给僧尼提供食物而杀生。因此对佛教徒来说,狩猎捕鱼都不是正当合法的生活方式。

在用餐时间上,僧尼也受到一定限制:从佛陀时代起,就形成了午时之后不可再食用固体食物的惯例。但由于某些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远比印度要恶劣复杂,所以这些地区的僧尼所遵循的用餐规定也相应稍有变化。比如在中国日本的一些寺院里,可以在晚上食用中餐剩下的饭菜(也就是说不可以特地准备晚餐)。

对僧尼在化缘中面对食物时应表现出的态度举止,佛教中也有详细的规定:不应对他人施舍的食物挑挑拣拣,也不可以对眼前食物贪婪观看,垂涎欲滴。

寺院中的比丘比丘尼都是远离世俗生活的人,根据戒规,他们应独身并保持贞洁。如果在此方面犯下过失,则会遭到最严厉的惩罚,甚至会被永远逐出佛门。佛教戒规中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为何这方面的戒律会如此严格?佛教认为,发生性关系所带来的世俗责任会导致僧尼无法全神贯注于佛法,而不能获得正觉。另外,性属于感官欲乐的一种,而原始佛教将欲望看为修行的头号大敌。欲乃恶,乃导致无休止轮回之苦的根源,因此不仅应竭力抑制欲望,而且更应将其彻底根除。佛经中也提到,单单驱逐心中对性的欲念远不足够,应该做到绝对不去想关于性的任何问题。因此僧尼应时刻对此保持警惕。然而,佛教并不认为性会导致人体潜在能量的丧失,这与印度教苦行者的观点有所不同。



在家众应遵循的戒律

对在家众而言,在道德举止上应遵循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教对在家众的私人生活极少干预,也不存在类似基督教中的洗礼,婚礼等诸如此类的圣化仪式。在斯里兰卡,僧侣有些也会主持佛教徒的婚礼,近些年这在当地已成一种潮流,但这个现象主要还是与当地的风俗传统有关。

佛教对于婚姻等私人问题有特定的看法观点。在家众完全可以就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向出家众征询意见。有时这些问题也许会使出家人感觉尴尬,比如说,一位斯里兰卡长老或许会遇到信徒向其请教自身不育是否会造成夫妻生活不协调的问题。

在有关性的方面,佛教并不像某些西方人所认为的那样宽容。即使没有经文明确指出具体哪些性行为错误,佛教还是认为某些性行为是不正当的,在家众应尽量对此加以避免。著名的达赖喇嘛最近在西方引起了某些人群的不满,主要是因为他在一次讲法上回答有关同性恋的问题时坚决指出,佛教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十分谨慎,并认为如鸡奸这样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

佛教主张宽容,但这并不表示会对错误行为纵容姑息。出家众应在这两种极端中寻找平衡点,时时刻刻提高警惕,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作为虔拜对象与工具的身体

走入佛教庙宇的每一个人都会看到佛教徒们或虔心跪拜,或绕佛堂圣地而行......我们这里要谈到的是佛教传统中分属两种不同层次的身体。第一种便是通过佛陀的圣物各种佛像表现的佛陀的身体,它是佛教徒虔拜的对象。另一种则是教徒的身体,它是教徒用以表现其虔心向佛的方法工具。



圣物佛像:虔拜的载体

虽然佛陀曾反复强调应遵循并牢记其教导,而不应崇拜其本人,但在他圆寂之后不久,佛陀还是成为了其弟子特别是在家弟子的虔拜对象。在今日,佛陀的圣物,有关佛陀的画像雕塑以及供奉这些物品的建筑都成为了教徒虔拜的物质载体。

据传说,佛陀本人在生前也曾将其头发及指甲赠与虔诚的教徒,不过对佛教圣物的崇拜热潮是在佛陀圆寂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圣物包括佛陀,佛陀门下的著名弟子以及后世一些佛教大师身体上的某一部分(最为出名的当属珍藏在斯里兰卡康提的佛牙),或者他们曾使用过的物品(如饭钵衣物等)。佛陀在圆寂后火化而得的舍利子被分为八份,分别由当时皆渴望得到佛祖珍贵舍利的八个王国保存。让人遗憾的是,虽然佛法倡导不杀生,但佛教历史上为占有舍利或佛经而你争我夺,发生严重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里讲到了佛陀的圆寂,也许有读者会问,佛教里对一般葬礼看法如何?佛经中认为应戒除繁琐葬仪,正所谓生死无常,葬礼之际正是个人转世,重新开始轮回之时,因此虽不可轻视或亵渎死者尸体,但也不应该对消逝的物体身体表现过多眷恋。

佛塔窣堵波是各佛教教派及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皆尊崇的佛教建筑。佛塔是珍存佛教圣物的建筑,外观一般呈半圆形覆钵式。某些佛教教派对佛塔极其重视,他们将佛塔的每一个构成部分都与人类身体各部分相联系,以此赋予佛塔特殊的象征意义。

与实心的佛塔不同,佛教庙宇则是供奉各种佛像并对教徒开放的建筑。



P140插图:13世纪的一幅刻画佛陀涅磐(parinirvana)的浮雕,该作品深具希腊-罗马艺术风格。



早期的佛教艺术只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来表现佛陀,而从不直接刻画其具体形象。也许这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认为佛陀非凡人所能认识,因此才采用这种虚浮的方式对其进行描绘。但是与伊斯兰教艺术中严禁描绘真主及其创造物的传统不同,佛陀的形象并不构成某种禁忌。后来在公元初年期间,印度首先出现了人形佛像,这种佛教艺术紧接着流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佛教艺术中,青年时期的佛陀被描画成身着华丽服饰的释迦王子;而在求道之初进行苦修的佛陀经常被描绘为赤身露体,消瘦憔悴;悟得正觉之后的佛陀往往身穿三衣袈裟,显得精力充沛,光彩夺目......佛像通常刻画的是佛陀的一些经典姿势让人联想起其讲法,禅定及施愿等行为的一些意味深长的手势,有些佛像也会对佛陀一生的某些重要时刻加以描绘。这些佛教艺术一般都遵循佛经中对佛陀的有关描写而创作(有些佛经也有可能是受到先前存在的佛像影响才出现的),它们都竭力强调了佛陀的伟大地位。佛陀的伟大与众不同主要通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身体特征(lakshana)具体表现出来,佛教艺术中通常只着重刻画佛陀的其中几个妙好特征,如其额头中央隆起的圆形记号(ushnisha),眉间白毫(urna)以及其脚掌手心的法轮印记等。人们对于佛像往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一些亚洲艺术博物馆内,常常能听到参观者们在出自印度,泰国或高棉地区的一些外表苗条颀长的佛像前窃窃私语:平常看到的佛像可要比这丰满圆硕得多!当然不是!早期的印度佛像是符合印度的审美标准的,也就是说佛像都苗条匀称,容光焕发。只不过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陀的形象才与民间传说中有着圆鼓肚子,笑呵呵的财神形象另外一个中国佛教大师的形象融合在了一起。人们大量制作了这种样子的陶瓷佛像以供善男信女们虔拜,早期西方人最先接触到的也是这种佛像,因此一般不甚了解佛教及佛教艺术的西方人极易混淆亚洲各地区不同的佛像艺术。

不过,雕塑者或是画师创作的佛教艺术品必须经过特定的佛教仪式——“开光大典才可被赋予生命,并因而具有神圣意义。画师工匠会在大典之上为画像加上最终一笔,或刻凿完塑像的眼睛。有时人们还会在某些佛像内部放入一件圣物或一段佛经,以使其更具神圣意义及生命力。如今在对一些日本早期佛像进行X线照相或修缮时,可以发现这些佛像内还装有通常由布料制成的内脏。另外,在十三世纪的日本还曾出现过现实主义的佛教艺术风潮,当时人们为纪念本国已圆寂的一些佛教大师,甚至将这些大师本人的头发移种至为他们塑造的雕像之上。在整个远东地区还有一种佛教木乃伊传统:信徒们认为圆寂之后的高僧如果肉身保持不腐,则具有非凡的神圣意义,因此他们会将这些高僧的尸体上漆并供奉起来,供信徒们膜拜。

这里应指出,佛教中尊崇佛像的传统与偶像崇拜有本质的不同。即便在开光之时人们赋予雕塑或画像特殊的力量或者意义,但是它们代表的仍然不是佛陀或者其他佛教大师本人。佛像只是实施敬拜的载体,佛陀佛陀的教导才是教徒虔拜的对象。



以身观身的修习

身体本身也是佛教修行的对象。身体修习无论对出家众还是在家众而言都是研习佛法修行一个重要内容。

身体修习在佛教中有两种形式,即奢摩池(Samatha),又称止与定,禅观(Vipassana),其中只有禅观可使修习者获得正觉。身体在这两种形式中都是静修的主要工具。首先我们来看修习时身体的姿势。虽说在站甚至进行其他日常活动之时都可以进行修习,但是坐姿还是最常见的修行姿势。修习者在地上或坐垫之上盘腿而坐,脊柱挺直。呼吸应平缓自然,注意力应集中于身体的一举一动,这样心便无法激动,并因此保持安宁。佛教历史上稍后出现的禅宗对于修行的姿势要求特别严格:在修习时如果修习者稍有松弛懈怠,则禅师就会用棍棒敲打修习者后肩靠近脖根处(佛教中认为这是人体能量发源地之一),以纠正其姿势。同样,修习者如自我感觉昏沉不堪,无法集中精神,也可以暂时停止修习,示意禅师用棍棒敲击自己以重新获得活力。

禅观中有众多方法教导修习者如何集中精力,这些方法的观照对象既包括精神现象,也包括物质事物。然而最为常见的,也是佛陀本人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方法,则是观照呼吸的入息出息。既不需要大口呼气,也不需要用力屏息,只要专心致志地观照每一呼每一吸即可。

下面这段解释观照呼吸禅观法的文字出自著名的《南传四念处经》。这本佛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文字上的经常性重复,西方人有时也许会觉得这种叙事方式过于单调,进而产生厌倦。

比丘们!当一个比丘在林中,在树下,或者在一座孤立的房屋内盘腿而坐,他身体挺直,凝视前方。他均匀吸气,均匀呼出。他缓慢入息,明觉自己在缓慢入息。他缓慢出息,明觉自己在缓慢出息。他快速入息,明觉自己在快速入息。他快速出息,明觉自己在快速出息。他在入息时能明觉自身身体,他在出息时能明觉自身身体。他在入息时身心安宁,他在出息时身心安宁

除了观照身体的呼吸以外,禅观还可以深入观照身体的各个部分,并着重强调身体短暂瞬忽即逝的特性。《南传四念处经》中对此也有详细阐释,经文不仅提到了对身体各个部分的观照,还提到应对身体的举动姿势进行观察。佛陀以此要求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以身体观身,力求达到精进、明觉念念分明。

另外,比丘们,当一个比丘行走时,他明觉我在行走;当他站立时,他明觉我在站立;当他安坐时,他明觉我在安坐;当他躺卧时,他明觉我在躺卧;他对自己身体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了了分明。他静观身体内部;他静观身体外表;他静观自己身体的内部与外表。他静观体内法生,他静观体内法灭,他静观自己体内法生法灭。他明觉:这便是我的身体,当他清楚地见到身体如何因条件而生存,因条件而消亡时,他便从渴爱及执著于我、众生世间的邪见中解脱。因此,比丘们,比丘应该这样观身精进

另外,比丘们,一个比丘对自己的全部举动,无论是前行后退、回顾前瞻,还是伸屈四肢、穿戴僧服,都了然于胸;他观注自己吃、喝、咀嚼、品尝、大小解;他明觉自己行、立、坐、眠、醒觉、言谈及静默。比丘应这样观身精进

另外,比丘们,一个比丘了解身体从头到脚各个部分,身体由皮肤覆盖,内部有众多混杂之物:身体各部分包括头发、身体毛发、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髓、肾、心脏、肝、膜、脾、肺、胃、大肠、小肠、胆汁、黏液、脓、血、汗、脂肪、泪、油、唾液、痰、关节液尿

比丘们,正如谷袋中装有米,糙米,鹰嘴豆,云豆,芝麻,精磨米等许多不同谷物,而打开谷袋的人能将谷物一一分清:这是米,这是糙米,这是鹰嘴豆,这是云豆,这是芝麻,这是精磨米;同样,比丘们,一个比丘要了解身体从头到脚各个部分,身体由皮肤覆盖,内部有众多混杂之物;身体各部分包括头发、身体毛发、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髓、肾、心脏、肝、膜、脾、肺、胃、大肠、小肠、胆汁、黏液、脓、血、汗、脂肪、泪、油、唾液、痰、关节液尿。比丘应这样观身精进

另外,直面死亡,甚至学习观察尸体腐烂的各个步骤也属于一种禅修方法。在佛教发展的初期,这种观照修习有时直接在坟场里进行。

不熟悉印度传统思想教导方式的西方读者也许在阅读上文时会觉得非常吃惊。其实这种反复强调的教导方式在印度思想文化特别是印度宗教中十分常见。这些教导最初皆为口述,正是通过语句的不断反复才能使弟子们牢记教诲,从而更好达到讲法的目的。据佛教传说,在佛陀圆寂后不久,他最亲近的一个弟子主持召聚佛陀的所有弟子进行第一次结集,并在会上背诵了佛陀的全部经文,以使所有僧侣能将经文牢记于心,并代代相传。只是到了后来,人们才逐渐将这些经文汇编整理并抄写成册。另外应该看到,上文在列举事物时细致入微写实的描写,与佛法所传扬的对万物应仔细观察解析的态度恰恰是相互一致的。

应该注意的是,佛教并不认为应抛弃身体。它认为会带来的只是色身,即最为脆弱,同时又是欲执著之发生地的这个具体身体。上文佛经中对身体的描写,目的只在于通过列举作为禅修观照对象的身体之无常特性,说明人不应执著于我,众生世间的一切。

在稍后出现的一些经文中,对身体的描写仍然带有贬义:

身体捉摸不定,似泡沫。身体稍纵即逝,似水泡。身体缘起爱欲,似幻影。身体乃由骨腱构成,似机械。身体易使人产生错觉,似魔术。身体充满虚幻,似梦境。身体乃前世之业果,似倒影。身体须依靠外界方可生存,似回声。身体易消散分解,似云。身体无常,可瞬间消逝,似闪电。身体乃由众多因素而生,身体无主

当今佛教的基本修行方式仍与佛陀时期的修行方式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另外一些同样可行、却比禅修要简单得多的虔信方式,如祈祷、敬献供品、转经等等,渐渐取代了相对艰难的禅修。身体这些虔信方式中也扮演着工具的角色。世界上许多宗教的信徒在祈祷时都会跪拜,双手合十,而佛教徒除此之外还独具一些特别的祈祷方法。顺时针绕佛像或寺庙而行是敬佛的表现,而俯拜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如前额叩地三次(表示对佛教三宝:佛、法、僧的尊崇),磕拜等身长头……藏传佛教的虔诚信徒有时甚至会重复磕拜成千上万个等身长头,大家对此已经很了解。

在佛教圣地,教徒应特别注意自身举止,不仅应衣着得体,脱鞋,而且在就座时绝不可将双脚朝向佛像。脱鞋的传统据说应追溯到佛陀时代,当时印度社会还只有一小部分贵族富人能有穿鞋的权利,他们在前来聆听佛陀讲法时都会将鞋脱去,以表示谦恭对佛陀的尊敬。



历史变革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佛教在从印度不断向外部世界传播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各地区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使佛教对身体的看法不断发生变化。

早在佛陀圆寂后不久,佛法在印度便已遭遇最初变革。公元初年时期,佛教迅速传播至东南亚、中国、朝鲜,后又东渡日本,并最终传入喜马拉雅地区。在其传播过程中,佛教所接触到的文化形态各异,丰富多彩,与其诞生地印度的文化大为不同。由于每个地区的风俗传统都各具特色,某些教义思想很难能一下子得到认可。比如在中国,民众就难以接受佛教的火葬方式,因为中国人认为保存肉身完整是孝敬先祖的一种表现,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很难改变。另外,由于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含蓄内敛,加上天气也比印度寒冷许多,所以佛教的寺院戒规在中国也发生了一些变革:中国的僧人不需要像印度僧侣一样身着袒右肩袈裟以示敬佛,传统的中国僧服通常上装两襟对迭,显得比较保守。佛教所要求的剃度在各地区似乎都能被广泛接受,然而在历史上一些时期,某些反对佛教思想的极端分子也借此嘲弄僧尼,认为僧尼在完全剃去毛发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男性的某些基本特征。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由上便可了解到佛教在传播至亚洲其他地区之后,某些教义戒律受当地文化影响所发生的变革。不过,佛教的另外一个重要分支——密宗佛教对佛教教义思想的变革才真正可谓登峰造极。



密宗佛教中的身体

密宗佛教,又称曼札衍那Vijrayana),即金刚乘之意。密宗佛教拥有一系列密续(Tandra)经文,其中对各种复杂的密宗仪式以及这些仪式所祭拜的各方神祗都进行了详述。

密宗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以其色彩斑斓及神秘的咒文而闻名。此外密宗佛教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支,即流传于中国日本的真言宗。

密宗佛教强调即身成佛。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一部佛教著作毫无疑问是弘法大师(Kobo Daishi)所撰写的《即身成佛义》。弘法大师原名空海,他是公元九世纪将密宗佛教传播至日本的高僧。

与佛教其他学派不同,密宗对于身体,欲望及爱念持肯定态度,认为应通过积极参与各类世俗活动来超越自我,从而断除情欲与贪爱,获得身心的清净,达到即身成佛的目标。



P148插图:





Dharmacakra-mudra Dhyana-mudra

施法轮印施法界印




Abhaya-mudra Vara-mudra Vitarka-mudra

施无畏印施与愿印寻伺印





Bhumisparsa-mudra

施触地印





手印:佛像的手势。各个手印所代表的意义在所有佛教派别中都是一致的





密宗拥有众多神秘仪式,并对手印十分重视。手印可以被翻译为标志标识,是赋予手的某种特殊能力。手印不仅能肯定并传达佛像所表达的内心思想,也能表达个人的意愿。手印并不为佛像所专有,主持仪式的主祭也可使用手印。每个手印都具有独特含义,有一些学派还赋予每只手甚至每一根手指特殊的象征意义,使其与某种元素特性甚至某位佛相联系。

除此之外,密宗佛教中还有一整套针对身体的象征体系。这些不仅丰富了佛教修习的方法宝库,并且也为佛塔艺术加入了象征主义色彩。

密宗佛教中的印度-藏传佛教还以其绝无仅有的男女双身拥抱佛像而著名。我们首先应纠正对这种佛像的某种错误看法:这些男女双身拥抱呈性交姿势的佛像根本不是什么色情艺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佛像通常表情超然处之,沉着镇定,完全不能使人联想到所谓性爱的狂喜。这种形式的造像是与密宗某些教义相吻合的,它所要表现的是一种宗教哲理,父体代表方便,母体代表智慧,方便与智慧合一代表的正是佛教最高的谛理——悲智双运,因此它所展现的并非世俗淫乐,而正是寻求从中悟得正觉。

密宗佛教重视身体,它强调认为,情欲与贪爱虽为获得正觉的大敌,但如在宗师指导之下进行修习,对其加以灵巧熟练的运用,则也可成为实现精神解脱的工具。这个观点在其他教派内备受争议。

上文曾提及佛教寺院戒律中对性有着严格的规定,那么密宗佛教的教徒是否就可随意违抗这些戒规?实际上,密宗佛教中对情欲的修习绝大多数都只停留在精神修习阶段,并且只有经验丰富的修习者才可在极其严格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这方面的修行。我们有时还听说某个佛教学派的僧人可以娶妻,其实这极为少见。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人们分不清在家众与出家众而造成的误解。藏传佛教中的在家众可以娶妻,而他们之中某些道行高深的人可被称为上师,允许在某种情况下身着僧服。在日本佛教的某些学派中,僧人与普通寺院住持人员的服装很相近,这可能也会给人造成僧尼可以娶妻的错觉。总的说来,有等级身份的寺院僧尼应为独身。

佛教远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么自由无拘无束。有一位大学生在听完关于佛教寺院制度中对比丘比丘尼在性行为其他一些生活举止上的清规戒律的介绍之后,吃惊地说道:可是,那些密宗佛教的教徒,看起来似乎那么的……无忧无虑! 这也反映了当今西方人对佛教的观点态度:在大多数人看来,佛教能提供不少关于身体的养生秘诀生活之道,而对于佛教的其他各个方面,他们却知之甚少。这个也许也构成了佛教在西方发展时所遇到的重大障碍之一:最初的佛教思想既不标榜身体,也不对其加以否定,尽力寻求根据其本质公正看待身体,而如今在西方佛教实践中出现的这种过分颂扬色身的风潮,却似乎正与佛教的这种思想形成明显反差。

然而这并不是佛教所面临的唯一挑战。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都迫使佛教必须要对如避孕堕胎安乐死克隆器官捐献等一些极具争议的现实问题加以思考。因此,在历史上曾因思想不同而发生激烈碰撞的各门教派,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应通力合作,以求做出更好的阐释与回答。



韦罗妮克.克龙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