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照片加工:一堂有探索价值但无实质突破的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4:00

一堂有探索价值但无实质突破的课

                    ——我看《轻叩诗歌之门》

 

苍南龙港十中   吴世广

 

一、教学内容的梳理。

下面我就这堂课的主要环节进行仔细地分析,并提出我的看法和疑问。

1、生活中到处有诗,广告是诗,“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吆喝是诗,“嗨——芝麻糊哦!”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读读诗可以引发人们许多的感悟。展示“闻”、“闷”两字,学生说说看到这两个字想到了什么。

开头的几句话老师的意图是想陈明一个事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歌,诗歌离我们很近,甚至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这些都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感悟。而说说看到“闻、闷”两个字产生的联想,从课堂呈现的目的来看,只是想过从两个字都有和门有关过渡到诗歌也有一个门而已,并无实际的作用,反而带来思路上的不顺畅,不如去掉其中的一个。比如,我国是诗歌的国度,生活中处处有诗歌,那到底什么是诗歌?这节课我们就来轻叩这扇大门。或者,展示“闻、闷”两字,学生谈谈看到这两字产生的联想,然后揭题。

2、这两个字都和门有关,其实诗也有一扇门,让我们去轻叩。我们先做一个文字游戏。展示一首诗《叩门》

诗有一扇门

等等你去叩开

门外是______(我想像的事物)

_________(同上)

_________(想像的声音)

你要用心轻叩

叩开那扇门

_______(梦想的景物)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展示教师的作品,并说,有个诗人说想像里才有诗,我说梦想里才有诗。这是写诗的第一个秘笈,就是大胆的想像。

教学内容:诗歌的想像。用镂空的形式让学生填空,等于让学生发挥想像,自己创作。从自己的实践当中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想像。这是比较有效的作法,但这首诗是在严格的框架下填补的,在现代诗歌当中能不能得到验证呢?老师没有验证,就到下一环节了。

3、展示顾城的《杨树》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

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师:为什么失去臂膀会睁开眼睛?臂膀和眼睛有什么关系?

生:“树枝被砍去了,留下了一个疤痕,像一只眼睛。”

师:能不能把“留下一个疤痕“这句话添上呢?

(教师课件展示添上后的诗,进行比读)

生:不能。不仅仅指疤痕,也可以指困难,眼睛是失去后的启发。

师:要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不能把什么都说白了。这就是叫诗歌的跳跃性。

教学内容:诗歌的跳跃性。

4、师:这样一跳跃,就会产生让读者许多深刻的联想。

一学生谈自己的联想。

师:真是受伤的心啊,你会长出眼睛。……

教学内容:巧妙的联想,对生命产生的顿悟。我觉得这是本节课最精彩的一个环节,通过一比读,就很轻松地概括出诗歌的跳跃性。这利益于所选的这首诗较为典型,也是顾城8岁时的作品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继续的讨论,学生明白:正是这种跳跃性,让诗歌有了张力,让读者有了更大空间,有了更多的联想,为诗歌的多元解读提供可能。

5、展示顾城的《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____

一个____

镂空最后两句,让学生填写。四位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填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用色彩的,一种是直接表达情感的。

教学内容:心灵的感觉。走在路上,诗人看到的一切:天、路、楼、雨都是灰色的,眼前的景象像是在一片死灰中一样。而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诗人之所以说这一切是灰的,是以为他在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也许是心理的压抑苦闷使路上的景物全部被笼罩上一层灰色,诗歌的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的情感、知觉,以及想象,表现了文学言语的心理蕴含性。用这首诗来说明诗歌是注重心灵的感觉的,是合适的。

6、这首诗要怎么读?

教学内容;诗歌的朗读。

7、展示顾城的《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问:太阳怎么是甜甜的?

教学内容:神奇的通感。借此来了解诗歌中的常用的修辞。

8、老师展示自己创作的《时间是一匹马》

讨论:能不能说时间是一头牛?

教学内容:贴切的意象。现代诗歌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在诗歌中的不断强化,使艺术世界成为一个为自我意识所浸染的世界,诗人们着力于自然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也就是说,是意象为人所用,仅仅是表情达意的手段和媒介。因此,意象的合理贴切与否,主要看能否恰当地表情达意。而且,一些曾经有着固定倾向的意象,也被现代诗人们陌生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比如次郎的《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三日一苍蝇投水自杀》和陈时的《流行型的太阳》。所以,时间的“牛马之争”的评判依据只能是要表达的情感或意图,而不能是“马跑得比牛快捷”,“马蹄的‘得得’和闹钟的‘嘀嗒’很接近等。如果想表达时间不管人的赞美或批评,总是永不停息地向前,难道用“牛”来表达不也很贴切吗?

9、展示北岛的《生活》

顾城这首诗只有一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教学内容:丰富的象征。

从教学内容上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无疑是正确的,都是诗歌欣赏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符合这节诗的意图的:“轻叩诗歌之门”。从教学内容的范畴来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方面:诗歌的本质(心灵的感觉、对生活的顿悟)、诗歌的特点(大胆的想像、诗歌的跳跃性)、诗歌的表现手法(神奇的通感、贴切的意象、丰富的象征)、读诗的策略(朗读)。这么多的内容,几乎涵盖了诗歌欣赏的绝大部分内容,要在一节课里全都呈现,那就只有一个结果,学生只能浮光掠影式地获得一点印象,对相关能力的形成并无助益。我不由地产生一个疑问:难道一定要在一节课里将所有的内容都教完吗?为什么不能深入地让学生好好掌握一两个内容?难道真的是“轻叩”而已,那么教学的有效性何在?

二、一节有探索价值的课

正如老师说课时讲到,“少年需要诗”。少年正是想像力最丰富的阶段,他们对身边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有着无穷的想像空间。而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正是对一个人内心感触的直接抒写,是生命韵致的直接体现。欣赏品读这些诗歌,不仅能开拓视野,感受诗人生命的律动,更能从中汲取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养分。但是为什么现代人不读现代诗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如何欣赏。这节课题为“轻叩诗歌之门”,通过对现代诗歌的内涵、特点和技巧等方面内容的梳理和归纳,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呈现出来,告诉学生,有了这些抓手,我们就可以轻轻地叩开现代诗歌的大门,感受现代诗歌的无穷魅力。在当下现代诗歌教学低效无序,为完成任务而“教教材”的情况下,老师把现代诗歌的欣赏方法引入课堂,对改变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无疑是具有探索价值的。

也正如金老师所说,“我现在教学是为学生而教,而不是为了追求解读的深度”。确实,一些老师为了追求所谓独到的解读,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破坏了现代诗歌欣赏的整体性原则,这是和教学改革相悖的。从这节课所选的几首现代诗歌来看,都是比较浅显又特点鲜明的,而且契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欣赏水平。这一点,也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从教育学角度就课堂操作进行商榷

尽管我认为在当下的现代诗歌教学背景下,老师的课在教学内容的梳理上有探索价值,将更多的不同风格的新诗引进课堂,我在他的课堂上看到了明确的教学内容,清晰的教学思路,有针对性的训练。但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比如课堂理念、学生能力培养等等角度来考量,老师的课则并无实质性突破,仍然比较传统,而且还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1、课堂理念。

从课堂理念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老师的课堂是教师主导控制的线性发展的,是拒绝干扰因素、确定的课堂模式,而不是充满师生思维激荡、不确定的、有着一些意外的课堂范式。老师说,要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诗歌这个精神迷宫进行解码。我们知道游戏是很不确定的,会产生许多变数的,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一些创造性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可能因此产生。在这堂课里,我看到的不是游戏,而是一个个有严格限定的训练——“镂空填充”。唯一一个有思维碰撞的“牛马之争”,也因为老师的倾向性语言而归结为一元结论。

2、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单就这堂课而言,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是重视知识传递甚于能力培养的。这从课上老师多次提到的这叫诗歌的什么什么,大家记下来;只是让学生看一首较典型的诗就告知结论,结论在先而不是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得出的是一元结论而且缺少验证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得出来。在课堂上,学生思考讨论的机会比较少,感受、接受得比较多。

3、学生的提问能力。

从整节课来看,教师一开始就问学生“看到闻和闷两个字会有怎样的联想”,而且自始至终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始终处于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传输的信息的被动状态中。当然,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思维能力等等的限制,有些问题学生是提不出来的,必须由老师来提出。但是完全由老师的提问替代了学生的提问,就意味着学生并没有达到积极思考和质疑的状态,或者说所学的内容还没有对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因为这是在讨论和深入的思考中才能出现的。

4、两个细节。

首先,这节课的课题是“轻叩诗歌之门”,诗歌是包括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那么要“轻叩”的是古典诗歌的门还是现代诗歌的门呢?从教学的内容来看,是完全属于现代诗歌的,所以,应改为“轻叩新诗之门”或“轻叩现代诗歌之门”会更为贴切。

其次,《叩门》一诗中,“诗有一扇门/等待你去叩开/门外是……”叩开一扇门,是从外往里走,怎么看到的却是门外的东西呢?到底是想进入现代诗歌的大门还是要从里面往外走?这有点不合逻辑。

四、一点困惑。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按照主题编元的,忽视新诗知识的系统性,而且课程标准也没有对新诗的教学内容作出较明确的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样才能明确初中阶段的新诗教学内容?并且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而且又不和现行的考试制度冲突?是不是只有一条路,就是编写校本课程?在应付考试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