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密度排行表:晋文公一把火烧红的一笔“非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52:03

晋文公一把火烧红的一笔“非遗”

文/越楚

 

 割股啖君

 

    古俗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寒食节,又称“禁烟节”。

    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源自“之推绵山焚身”的典故。

    据《春秋左传》记载,晋文公重耳自四十三岁那年开始流亡19年,其间发生了著名的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说的是重耳流亡期间,饥寒交迫,其随从介推(子推是后世对他的尊称)便割己股肉熬汤给重耳喝。

    重耳知晓后非常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予以厚报。

    公元前636年,重耳返国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但论功行赏时却唯独遗漏了介推。

    介推本不喜好功名利绿,对此并无怨言。他母亲见其态度坚决,便说:“你真能这样做,我陪你一起隐居吧!”

    于是,母子俩便在绵山隐居起来。《春秋左传》说介推与母亲“遂隐而死”。

    相传晋文公闻讯后很懊悔,到处遣人寻找介推。介推母子却躲在绵山始终不肯出山。

    晋文公便命放火烧山,想逼介推出山。岂料大火烧了三日,介推母子宁愿烧死,始终未出。

    晋文公悲痛万分,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标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晋文公还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介山),并把介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禁止生火,只吃冷食,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应该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有载:“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

    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煮鸡蛋、面饼之类的冷食,以供食用,这样就日渐成为固定之风俗。

    之后,人们把“之推绵山焚身”的传说与之相联系,赋予寒食节更多的人文内涵。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寒食至少一个月纪念介推。

    三国时期,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据《明罚令》所载,“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可见,山西太原、上党、雁门一带最长的寒食期曾达一百零五天之多,自然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颁令强制人们为炊,使当地的寒食禁火缩短至三至一日。

    《邺中记·附录》有载:“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者为粥。”

    三国归晋以后,人们对春秋时晋地的掌故格外垂青,纪念介推的禁火寒食习俗推而广之,使之成了全国性的祭奠先祖亡灵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陈元靓《岁时广记》说:“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宋代之后,寒食节便与清明节融合在一起了。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讲,寒食节与清明节是晋文公“一把火”烧红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最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巳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则有:“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馔,携家春游。”

    可见,当时上坟是不准设香火的,纸钱冥币只能挂在坟茔树枝上。

    《荆楚岁时记》有载:“(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蛋是乡间玩童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后成寒食节的节俗之一。今民间尚存清明吃鸡蛋之俗。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节后二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便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

    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节日,寒食节的影响逐渐消失。

    但寒食的食俗则以若干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保存于清明节之中。

唐朝“性开放”究竟到啥程度     敢给皇帝戴“绿帽子”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