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厉害:糖尿病考—糖尿病发现—糖尿病新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8:41:33
糖尿病考—糖尿病发现—糖尿病新疗法 发表时间:2011-01-12 发表者:李岩 (访问人次:1124)

糖尿病考

作者:丁和(网名:心灯)

自然养生馆

自然健康俱乐部

 

 

引子—警惕甜蜜杀手

 天津市公安医院中医科李岩

 我这人遇事爱琢磨,朋友们和我开玩笑,说我脑子进了水。 其实人遇到问题就应该多琢磨琢磨,否则才是脑子进了水。

    小时候经常想一个问题: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后来,闲暇的时候也偶尔思考这个问题。再后来,30岁左右吧,思想成熟了,思维也开阔了,就非常想弄通这个问题。也许我笨的缘故,前后思索了三年才终于弄通了,世界上先有鸡。试想,不是任何鸡蛋都能孵出小鸡的,要想让鸡蛋孵出小鸡,这个鸡蛋必须是公鸡和母鸡交配过的“受精蛋”。如果不是先有鸡的话,哪里来的“受精蛋”呢?所以,世界上是先有鸡的。鸡又是哪里来的呢?是其它野鸡进化而来的吧,也许它的祖先是鸟儿。

    也许很多朋友对此不屑一顾,你这不是没事浪费脑子吗?其实,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康友们: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有的人很自然地想通了,也就很自然地过来了。可有的人却相反,不光经常感到困惑,而且会比别人遇到更多的麻烦。

有时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很多“聪明人”就是看不透。为什么有人活100多岁才老死?为什么有人三十多就病死了?

是他们真的“命不好”吗?不是,上天赐予每个人的财富可能不一样,机遇可能不一样,但“零件” 是完全一样的。既然“零件”都一样,人的寿命应该是一样的。人和人的寿命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每个人对“零件”的使用不一样。是因为遇到问题时,思考不一样,行动不一样,所以“零件”的“命运”也就不一样了。

很多事情,只要多动动脑筋,就不会有什么麻烦。同样的道理,对自己的身体多些了解和关爱,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据科学研究,人的大脑潜力很大,目前我们利用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用进退废”,人的器官也是这样的,越用越好使,越闲越不灵,人的大脑更是这样。所以,对于没有先天缺陷的人们来说,没有谁比谁聪明的问题,没有谁比谁“能”的问题。问题在于谁动的脑筋多,谁付出的多,谁就得到的多。

天道酬勤,千真万确。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想让大家明白一点:现代的人们越来越“聪明”,而在健康方面表现的却越来越“弱智”。很多人就是不爱动脑筋,偏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

    写完《高血压考》,接下来该写《糖尿病考》了。可是又不知怎么下手,写还是不写,说还是不说?到底怎么写?由于老是考虑这些问题,十几天晚上睡觉质量不好。已经是2009年的元旦了,很多人都放假休闲去了,我却没有一点“闲情逸致”的感觉。上网看到康友发来的祝福:2009年是健康年,祝大家健康快乐,于是心中又多了一份沉重。

    所以先编个故事给大家说说。由于睡觉睡不好,总是半梦半醒之间,魂魄一游走,碰到了一个老朋友。于是和他聊了起来,我问他答,以下是聊天记录:

    问:你最近在干什么呢?

    答:我现在做职业杀手,研究杀人。

    问:干这行很危险,没等你杀人家,可能人家把你杀了。

    答:我研究的是绝招。

    问:你研究的是什么绝招呢?

    答:“糖衣炮弹”杀人法,就是先和他们交朋友,然后慢慢诱杀。

    问:能讲讲具体步骤吗?

    答:就是先请他们吃饭。吃大鱼大肉多喝酒,吃烧烤喝扎啤,吃生猛海鲜,吃麦当劳,吃肯德基。慢慢他们就会吃上瘾,喝上瘾。慢慢他们就研究这里吃、那里吃,他们还会说你是好朋友。让他们学会了享受现代生活,他们很感激你,慢慢他们就会吃出“高血压”、“糖尿病”。

    问:这些病也不全是吃出来的啊,就是吃出来的,现代医学这么发达,又能奈何了他们?

    答:这你就不懂了,奥妙就在这里。我会帮他们找最有名的专家,给他们推荐好药,打好针,他们就会更加感激我。他们吃上药,打上针,就再也离不开这些了。慢慢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差,慢慢他们就会……。你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我想想真是这么回事,所以我把琢磨出来的道理给大家说说。

    高血压被称为“魔鬼杀手”,糖尿病被称为“甜蜜杀手”,又是一个凶残的现代流行病。高血压让人“防不胜防”,所以人人惧怕高血压。而糖尿病让人没有“危伏四起”的恐惧,所以人们是在不知不觉,甚至是在快乐无忧中迎接死亡的来临。

 

导论—阳光下的迷失

    

为什么要用“阳光下的迷失”作为导论呢?眼睛明亮的人在黑暗中才会迷失,阳光下怎么会迷失呢?诚然,现代人对一些疾病不再像过去那样惧怕,因为有发达的医学保驾护身。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也就是我在本文里将要和大家探讨的。

    发明枪的目的是用来防卫的,可后来又成了杀人武器。发明药的目的是用来救人的,可后来也被用来毒人。发明汽车是为了交通方便,可因为路不好,司机打偏了方向盘,结果冲进了人群。我们是怨路?还是怨汽车?还是怨司机呢?

    如果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有“错”的地方,如果目前的防治措施有“误”的地方,大家还会“无忧无虑”吗?

    科学是发达了,仪器是先进了,它们不会出错。但它们是人操作的,人的思想错了呢?就像开汽车,司机把方向盘没打正,路就跑偏了,这就是“阳光下的迷失”。目前对“糖尿病”的病理分析和防治措施,确实就像被“现代医学”掌歪方向盘的汽车,行驶在一个又一个布满陷阱、且荆棘丛生的崎岖之路上。

    一个果园里,有苹果树,有梨树,有石榴树,它们各开各的花,各结各的果。但它们从土壤里吸收的营养是一样的,接受的阳光是一样的,经受的风雨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它们收获的果实不一样呢?是因为大自然赋予它们的“自然本能”不一样。

    一棵苹果树上嫁接一条梨枝,苹果枝上结苹果,而梨枝上结梨,它们从同一个枝干上获取同样的营养,为什么结的果实不一样呢?是因为大自然赋予它们的“自然基因”不一样。

    这就是自然,人也是这样。人体也有非常强大的“自然本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常严密的,非常高级的三大功能:“防御功能”、“抗战功能”、“修复功能”。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对付疾病的“自然本能”,就看我们怎么重视我们的本能?

   人们自古以来就幻想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找来找去目前找到了“基因工程”,可疾病却越来越多。

我们研究来研究去,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其实“灵丹妙药”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我们却把它忽略了,放弃了。“灵丹妙药”就是如何保护和利用我们的“自然本能”,把健康和生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第一章,认知血糖真面目

 

    糖尿病患者一听到“糖”字,如临大敌,似乎糖是天下最讨厌的东西。其实糖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中,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糖,因为它是给我们提供能量的。糖又分为很多种类,我们所说的糖,是指葡萄糖。人们住院输液输的就是葡萄糖,是为了快速增加人的能量,利于身体修复。糖占人体每日所需总能量的60—70%,人吃进去的食物,在口腔、胃消化,在肠道内吸收,形成血糖。一部分贮存入细胞内,另一部分进入器官和组织,产生能量。细胞内能量消耗后,存入细胞内的糖份再释放出来,满足生命的需要。也可以这么说,我们每天三顿饭,吃进去的食物主要就是转化成糖。

那么,我吃进去的糖都干什么呢?

(1)供给热能维持体温。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热量。

(2)构成身体组织。

(3)辅助脂肪的氧化。

(4)帮助肝脏解毒。

(5)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通俗地讲,糖就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一样。汽车没了汽油,就是一堆废物。而人离开了糖,就不能生存。糖在人体有两个最主要的具体表现:一是我们的体温,如果我们吃得少、吃的食物含糖量低,身体就会感到“冷”,甚至身体没有“劲”。有人为什么“手脚发凉”?那是因为血液循环差,中医叫“血脉不活”。血液不能“足量”地输布于远端的末梢循环,那里就没有足够的糖份“燃烧”产生热能。二是我们的力气,如果一个人胃口不好,面黄肌瘦,那么他就会浑身发软“无精打采”。如果我们不吃早饭的话,那么上午工作就没精神。如果再干比较劳累的工作,就会“出虚汗”、“心慌”、甚至“手脚发抖”,这就是糖份消耗过多出现了“低血糖”。

    所以,得了糖尿病是一件很麻烦,也很恼人的事。一方面人吃饭主要的是需要糖、利用糖、离不开糖。而另一方面吃得多了就会血糖升高,甚至尿糖。服用降糖药掌握不好,还会出现低血糖。

    那么,血糖的浓度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血糖的来源:1、食物的消化、吸收。  2、肝(肌)糖元的分解糖份。3、糖的异生。

    血糖的去路:1、细胞组织的能量消耗。2、合成肝糖元贮存。3、合成肌糖原贮存。

    当我们明白了糖的来源及去路以后,我们分析糖尿病的原因就好办了。有三种可能:一是我们吃的多了,二是身体消耗的少了,三是储存的少了。

    实际上这三种情况都会存在。第一种我们好理解,如果我们吃的食物多点或者用了含糖量高的东西,血糖就会高。第二种也好理解,如果吃饭后活动的少,糖消耗的就少,血糖就会高。这两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正常的“生理性血糖高”。第三情况就不同了,它又带来了问题。

如果对来源2和去路2、3进行分析,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请大家注意,这对于下面糖尿病的分析至关重要,这个问题就是所谓“耐糖量”的问题,也就是人体“能量储存”功能。我们都知道地震或其它灾难中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能活很多天,最重要的是消耗自己身体里的能量储存。这是大自然赋于人类抗击灾害的特别“生存功能”,也就是人体的“能量仓库”。人们吃饭除了当时消耗能量外,还要把多余的一部分储存起来备用。一部分转化成“肝糖原”储存,一部分转化成“肌糖原”储存。

正常人跑一百米后,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因为消耗掉的能量,身体从仓库里快速拿出来给予补充。但糖尿病患者比不了正常人,因为他们的储存几乎没有。为什么不到吃饭的时候就饿了呢?为什么稍微一干活就累得发慌,甚至出现“低血糖”?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能量仓库”出问题了。   

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是“能量仓库”出了问题。

    再对来源1和去路1进行分析,这很好理解,这是很直观的“新陈代谢”。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进的问题,也就是吃多吃少的问题。另一个是出的问题,也就是身体利用多少、消耗多少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不用探讨,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就不敢多吃,多吃就会血糖高,所以第一个问题不是问题。关键是第二个问题,就是“糖利用”的问题。也就是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达成共识的成因问题,身体无法正常利用糖。但究竟是身体的所有组织都无法正常利用呢?还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无法正常利用?这是探讨糖尿病的关键之关键。现代医学发现了“胰腺和胰岛素”的作用,认为是它们出了问题,导致糖无法正常进入到细胞组织。所以治疗的思路也把“胰腺和胰岛素”作为重点研究来研究去。可结果呢?始终停留在药物降糖阶段,在防治和康复上几乎没一点办法。为什么呢?因为糖尿病不是这一个方面的问题,下文里将详细探讨。

这里我们先要明白一点就是,糖尿病的原因之二是“糖利用”出了问题

 

第二章,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

 

    我们先看看糖尿病的分类和定性:糖尿病一般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和非胰岛素依赖型(II)两种类型。我们通常所指的是II型糖尿病,我们所要探讨研究的也是II型糖尿病。尽管有报道I型糖尿病胰腺移植成功,目前世界范围内也就个别案例,它不代表众多的II型糖尿病。关键是糖尿病的群体是众多的II型糖尿病,并不是说能治好几个I型糖尿病就代表战胜了糖尿病,而研究攻克具有普遍性的II型糖尿病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

    严格意义上讲,II型糖尿病还应该分为两种情况:II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应该叫“高血糖”或者说“血糖高”,不能上来就定为糖尿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血糖高”是现代人的普遍现象,现代人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吃的好了、吃的热量多了,吃的高糖食物多了,再加上运动量少,消耗的少,自然就会血糖高。但是, “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只能说血糖高后期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或者说发展为糖尿病的概率很大,但并不一定都会发展为糖尿病。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1)血糖高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糖份的多少,二是血量的多少。以往我们只考虑到血糖高了,就是糖多了,而忽视了“血量”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血液总量少了呢?测出来的血糖不也会高吗?把同样多的糖溶进10斤血和溶进20斤血里,浓度会一样吗?一个人的正常血液总量是体重的8%左右,就是说一个体重150斤的人,他的血液总量应该是12斤,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循环和交换质量。如果他的血总量不是15斤而是10斤呢?喝水少的人,“漏尿”的人,好喝茶的人(茶有利尿作用),高血压吃“利尿类”降压药的人,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血液里的水份减少,血糖浓度就会增高,测血糖不让喝水就是这个原理。

   (2)大多数血糖高的人并不具备糖尿病“三多一少” 的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是多渴、易饿、多尿、消瘦。“三多一少”是中医两千多年来对“消渴症”的不断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外在症状,进而来分析判断身体故障的演变。正所谓“病在内症在外”,古代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主要再看“尿”是否招来蚂蚁来划分区别。

用现代的知识来看“三多一少”的涵义,就能说明“血糖高”与糖尿病区别。所谓“多饮”,血液里糖份多了,血液就会粘稠,血流速就会变慢,就需要水份稀释血液恢复粘稠度和流速。就像我们吃的咸了就会渴,要多喝水一样,这也是人体的“自救行为”。再者身体为了自救,糖多了就会通过尿向体外排,就会造成“多尿”,水份也会流失,也需要补充水份。所谓“多食”,上面讲过了,糖尿病人的“仓库”出了问题,没有备用可以补充,所以就“易饿”。所谓“消瘦”,仓库没有储存,身体需要能量时就要动用“老本”,就是消耗脂肪。

   (3)血糖指标的偶然性,我们都知道验血糖不让喝水。为什么呢?喝了水血液就会稀释,血总量就会增大,再查血糖就会低,就不“准确”。那么不喝水就会“准确”吗?这里面也有很多偶然的变数,比如头天喝水多少,头天吃饭多少,头天晚饭时间,头天禁水时间,第二天的采血时间,等等,都会影响验血标准。所以不仅血糖指标,包括很多化验指标,都存在很多偶然性。比如说,你六点查的指标和11点查的指标就会不一样。你头天查的和第二天查的就会不一样。你喝杯水抽支烟,或者跟人吵上一架再查,那堆数据就会面目全非。所以有了数据,一定要对照“症状”。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身体所有的疾病,都会发出“求救信号”。或者是身体上的(像粉刺、脓疖、肉猴等),或者是感觉上的(像疼、痛、酸、麻、木、胀等),关于这点,将在《现代医学考》里详细探讨。

    所以说,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血糖高不必惊慌,先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再说。如果是“血量”少的话,把血补上来就好了。况且这一类“血亏型”血糖高不在少数,带有普遍现象。因为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多数人都处于“血虚”状态,特别是大胖子。如果是糖利用出问题,我们就解决糖利用的问题。而如果是库存的问题,我们清理仓库就可以了。

    血糖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出现尿糖就不妙了,就成了糖尿病了。尿病人为什么尿糖?正常人的尿液中为什么没有糖呢?是因为有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才保证了人体在排尿过程有效营养物质不流失。控制体内血糖浓度最高限度的总阀门是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到危害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行的浓度时,肾糖阀开始开闸排糖,只有这时才会出现糖尿。这种糖尿,是体内血糖过高的表现。像高血压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自救行为,就是说身体里的糖不能再高了,它就会自动排出体外;所以说,尿糖也不可怕,说明我们身体的自救功能还能正常工作。但是出现尿糖是身体发出来的求救信号,告诉你身体里的糖超标了,要有危险了。

    所以说,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只要不出现尿糖,就说明还没有达到危害身体的程度。我们只要在“生活方式”上提高警惕,“改正错误”行为,起码不再错上加错,就不一定发展为糖尿病。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少吃多动”,“少吃”是指含糖量高、含热能高的食物,并不是饭量的大小。另外给大家介绍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即能代替锻炼又能加大能量消耗,还能防治血糖高过渡到糖尿病,就是“刮痧、拔罐法”。将在后面糖尿病自诊自疗里详细介绍,血糖高有血糖高的理疗方案,糖尿病有糖尿病的理疗方案。

    这一章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大家一查体发现血糖高,就吓得不得了,马上吃降糖药,结果“假糖尿病”吃出个“真糖尿病”。

    为什么这么说呢?讲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一条牛过去拉着车走平道,力气正好。现在车加重了或者是遇到了上坡,它就有些“吃力” 了。作为主人我们这时应该做什么呢?(1)帮忙推一下(调养身体);(2)给它减轻负担(少吃+减重+多动);(3)拿鞭子抽它(吃药刺激);(4)还是不用它了(用胰导素);这条牛就是胰腺及其它功能器官,或者叫身体的“控糖机制”。因为我们后面还要探讨,糖尿病并不仅仅是胰腺自己的问题。如果在开始只是血糖高的时候,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控糖机制”还有挽救的余地。而上来就采取“打”和“替”的办法,牛被打趴下了或者慢慢变懒了,后来一点活也不干了。前面讲过了,人的器官也是“用进退废”,你不用它就废了,就成了真正的糖尿病了。再后来吃药吃得其它器官也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并发症,人就彻底没救了。

在这方面,人们还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既然身体自己降糖不灵了,吃药降糖不是一样吗?不一样,我们身体自己控糖是智能的,它在量的处理上没有失误。而药物降糖是机械的,量多量少会有很大偏差。量小了完不成任务,降不彻底;量大了降过了,出现低血糖对身体更有害。不多不少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身体的血糖高低是因人而已的,没有统一标准。我们都知道任何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人体的器官也是原配的好,不但自己的功能“尽善尽美”,而且和其它器官的配合也是“和谐统一”。

    这里再讲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如果“刺激疗法”把胰腺累“死”了,潜伏着一个更大的危险。现代医学只讲到降糖药物的好处,却没有对这一点进行确切描述。目前对胰腺的认知发现:胰腺细胞有A、B、C、D四种,其中B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吃药刺激就是促进B细胞多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帮助糖能够顺利进入细胞组织;而A细胞是分泌“高糖素”的,高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元分解升高血糖的;就是说,身体把备用的糖合成为糖元放进“仓库”,急用的时候再通过分泌高糖素还原成糖;所以胰腺就像调控糖份的“管理员”。如果管理员死了,怎么办?今天吃替代B细胞的药?明天吃替代A细胞的药?后天吃替代C细胞的药?大后天吃替代D细胞的药?将来再发现E、F、G细胞呢?身体是不是大乱套了?这么多的并发症究竟哪些是疾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药物造成的?怎么能说得清?谁又能说得清?

 

第三章,II型糖尿病与I型糖尿病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看看现代医学对 “Ⅱ型糖尿病”怎么认知的呢?

   “Ⅱ型糖尿病”患者胰腺B细胞还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但身体中的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即发生了“胰岛素抵抗”。为了克服人体组织中存在的胰岛素抵抗,胰腺需要加紧工作,分泌出较多的胰岛素;以代偿胰岛素抵抗所带来的不足,使血糖水平维持在较为正常的范围内;当人体胰腺失去这种代偿后,胰岛素分泌模式开始出现异常;由于胰岛素分泌的这种异常在进餐后更加明显,因此使得葡萄糖在血液中蓄积;血糖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从而引起Ⅱ型糖尿病发生;随着体重的增加,体育活动的减少,Ⅱ型糖尿病中的这种情况会进行性加重。这是现代医学界对II型糖尿病病理机制达成的共识,也是指导糖尿病防治的理论依据。

果真如此吗?大家一看,觉得真是这么回事,不由你不信。错了,上述结论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上的描述,什么是“假说”呢?就是想象推理出来的结论;就是我们常用的推理理论,开始假设怎么样,结果就会怎么样,然后又会怎么样;这像高血压的说法一样,也是一个“无证据结论”。

    这种推理结论是对还是错呢?要用实验结果来说话,要在实验中得到证据依据。(1)细胞为什么对胰岛素不敏感呢?谁给胰岛素造成的抵抗呢?谁做的实验呢?做的什么实验呢?(2)为了解决血糖增高,胰腺要多分泌胰岛素,这种“代偿能力”是会有的,这也符合身体的生理现象;但这种 “代偿能力” 又是怎么失去的呢?又是谁?用什么样的试验能证明这一点呢?所以说,目前没有实验依据,至少不能证明它是对的。

    这就像“隔皮猜瓜”,你说西瓜是生的,我说西瓜是熟的,谁说的对呢?只能打开看结果。那么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按照这样的假说,如果能把糖尿病治好,也能说明它是对的。但现在的治疗不是解决的这些假说问题,理论是一套,实践又是另一套,所以也就不能自圆其说。也就是说目前的治疗上既不是解决的“不敏感”,也不是解决的“代偿能力”,所以也不能证明这种假说的成立。

    我们都知道,常用降糖药物有两类:磺脲类是刺激B细胞多分泌胰岛素,就是让“一条牛干两条牛的活”,这种“透支”行为早晚得把牛累死。双胍类是抑制延缓肠道吸收,就是吃的东西不让它吸收或少吸收就排出体外,光让人过“嘴瘾”。糖尿病人为什么整天浑身没劲,无精打采?因为吃得东西转化不成能量,哪来的劲?人为什么吃饭?人吃饭有两个目的,除了过“嘴瘾”以外,最重要的是给身体提供能量。即使这种假说成立的话,我们只想到刺激胰腺多干活,为什么不给它减轻负担还干原来的活呢?这不是舍近求远地自找麻烦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以前体重100斤,100斤体重自身消耗的能量+每天要提10桶水消耗的能量,每顿饭要吃一个馒头以维持这个标准。胰腺及其它功能器官也给你处理一个馒头的转化工作,这是一个100斤阶段的能量平衡(这是小牛拉小车)。现在你体重200斤了,200斤体重自身消耗的能量+每天提10桶水消耗的能量,那么你每顿要吃两个馒头以维持新标准。那么胰腺及其它器官就要加倍的干活才能完成任务,这就出现了小牛拉大车。问题又来了,小牛(胰腺及其它器官)就那么点力气,它不给你多干活,怎么办,我们就用药物刺激它多干,这无疑是“杀鸡取卵”。

    我们为什么非要“小牛拉大车呢”?我们为什么不把“大车变回小车”呢?我们少吃不行吗?我们多动不行吗?我们减肥不行吗?但是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少吃多动减肥,血糖只能降一部分,还是高。那么,这就不仅仅是胰腺和胰岛素的问题了。

    自从英国医生Banting通过狗实验发现胰腺和糖尿病的关系,近百年来,糖尿病的研究与治疗始终围绕着胰腺功能绕来绕去。诚然,这个发现对I型糖尿病人的治疗功不可没。对II型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毕竟不一样。

   I型糖尿病是胰腺功能完全丧失,身体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没有胰岛素血糖肯定会高。对I型糖尿病唯一的办法就是外源提供胰岛素,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II形糖尿病胰腺能分泌胰岛素,由于受I型糖尿病的思路影响,第一个怀疑的目标就是胰腺和胰岛素,这是很自然的。所以就会想到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但是多少是足?多少又是“相对不足”?这似乎无法界定。血糖高了,胰岛素是降血糖的,不是胰腺的问题是谁的问题?这是很“顺理成章”的逻辑推理,也让人毫不怀疑,无懈可击。但是问题又出来了,临床发现一些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比正常人的不低,甚至还要高,这又怎么解释呢?显然这个推理也是错的,这也是“抵抗”假说的由来。既然是抵抗,刺激胰腺多分泌胰岛素就不抵抗了吗?这也难以自圆其说。所以对II型糖尿病的认知和治疗,仅仅聚焦于“胰腺及胰岛素”的研究和应用,肯定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为什么我们的目光只盯在胰腺和胰岛素上呢?我们为什么不再从其它“致高”因素上寻找突破口呢?就像汽车,油门是控制行车快慢的。但传动部分的变化也影响车速,车载多少也影响车速。既然血糖高,既然在胰岛素不少的情况下血糖还高,那么关键是这些高出来的糖本来应该去哪里?这才是解决II型糖尿病的正确思路。通过下章的详细分析,我们就会知道II型糖尿病的病理确实和I型糖尿病有着本质的区别。“胰腺和胰岛素”对II糖尿病的影响只是部分因素,不是主要因素。

但是,包括血糖高在内,尽管它们在病理上有区别,而在发展演变上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血糖高、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这三者可以把它们看作三个独立状态或者是三种存在形式,但也可以递进式的发展演变。第一步是血糖高,如果防治措施不利的话,必然发展为II型糖尿病。从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这一级的预防主要是给胰腺减负。第二步是II型糖尿病,如果防治不利的话,必然发展为I型糖尿病。这一级的预防就是怎样重新认识糖尿病,以及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防止我们把身体搞得越来越糟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这里我用了两个必然,目的是给大家提高警示。捎带讲一个哲理故事,大家就会明白这个警示多么重要。

    二十多年前,中国各个行业刚开始搞职称评定,某单位某科室里给了一个“经济师”的名额;但是有两个老同志完全符合条件,都是50多岁的人,学历同等,同一年参加工作,都要快退休了,很可能这次评职称是末班车,以后恐怕再也没机会了。这不仅是影响一级工资的问题,还牵扯级别待遇问题,工作评价问题。但是二者只有其一,最后只有一个人评上了。落选的那个人想不开,工资、级别待遇倒没什么,关键是自己的工作没人家干得好啊,同志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于是请了病假在家不愿出门,这里不舒服,那里不痛快的,结果一个月下来,真的病了。到医院一查,“肝癌”中期,开始找了一个老专家。一问原来有肝炎病史,主要是“郁闷”引发和加重了原来的病情,建议保守治疗。中期保守治疗的话,有可能没事,最少也能活几年。家人不放心,又找了个年轻的专家,这回的意见是动手术。理由也对,如果这样的心情发展下去的话,病情会越来越重,最后决定动手术。结果手术台没下来人就完了,人在极坏的心情下,连手术台这道坎都过不去。二十多年过去了,评上职称的那个同志还活得好好的,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而他当年也有肝炎史。尽管这是个现代寓言故事,可我经常想:如果那个落选的同志评上了呢?他现在是不是还活得好好的?评上的那个同志如果落选了,他会不会死?如果两个人都没评上或者一开始给两个名额,他们的结局又会怎样呢?当然,结局“必然”只有一个,但这里面确实存在着很多“如果”,也就是存在着很多“偶然”。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必然的。但死于什么时候,又是什么原因而死就是一种偶然,这就是哲学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偶然是必然的条件,必然是偶然的结果。一个人从健康到血糖高,从血糖高到II糖尿病,再从II型糖尿病到I型糖尿病,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偶然”, 所以不要忽视这些“偶然”。如果我们不让这些“偶然”发生,糖尿病以及并发症就不会成为“必然”。

 

第四章,透过现象看本质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辩证法,任何事物都要辩证来看待。搞任何研究都一样,如果不会运用辩证法,那么事情不是辩得越来越透彻,反而会把本来并不复杂的问题搞得越来越复杂。上章结尾讲了一个辩证法,这里再用一个辩证法作为开篇。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但是很多时候,现象被一些假象所替代,那么对本质的认识就会产生错觉。真相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一种不真实的现象,它是本质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虚假的表现。假象是由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属于客观的范畴。错觉则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所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怕的就是主观上的判断错误。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大西瓜,一个小西瓜,如果要买的话,大多数人会挑大的买,因为大的长的时间“长”,肯定比小的熟。这就是不懂瓜,把错觉当真相而犯了主观上的错误。所以任何事情,辩明真相,不要被假象或者错觉所迷惑是最重要的。

    某企业老板开宝马私家车。一天发现车出毛病,因在保修(相当于我们的公费医疗卡),就找到厂家特约维修站。维修站领导很重视有身份的客户,况且名车又是“金贵之体”,于是直接安排值班主任技师亲自负责。

    主述:在刹车或拐弯的时候,会听到“咯哒”响声。先上监测线进行全面“体检”,数据通过电脑打出来,一切正常;于是又用本站耗资1000万刚从某发达国家进口的,目前世界最先进“超声波分析仪”,检查结果仍然正常。主任技师想:既然有响声,应该是传动系统的问题,就叫来传动技师。方向节、方向盘、驱动轮、驱动轴、传动轮、传动轴挨个查了一番,还是没查出问题。他俩个想:是不是底盘可能有问题,于是又叫来底盘技师。这次连轮胎、轮毂都没放过,仍然没找到毛病。这次三个人犯了难,经请示领导,找来本站正在休班的具有30年丰富经验的老专家。老专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排查,还是没找到毛病。这次是四人犯了难,怎么办呢,于是把本站所有专家都召集到一起,召开专门的会诊会。所有到场的高手集思广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不愧是高手,引经典据、旁证博引,确实提出了几个让人看来无懈可击的方案。这次应该万无一失了吧,可结果令人更加不可思议。所有方案一路下来,还是没解决问题,这次是大家集体犯了难。于是领导急了,围着维修站转起了圈,骂起了娘:这么多专家竟然没一个能给闹明白的,都是白吃干饭的呀?

    这时一个打下手的学徒工开了言:能不能让我试试?所有专家瞪眼大怒,有的竟吼出声来:你算老几,你吃过几两咸盐?领导也实在没办法了,也就算“死马当活马”医吧,点头同意。学徒工对“宝马”的主人说:你能不能开车带我到路上转一圈?众专家狂笑不止,有人甚至笑得岔了气:这小子原来想过过“富”瘾。“宝马”的主人也不相信,也有些生气,可一点招也没了,只好试一试。于是让学徒工上车,带他兜了一圈风。学徒工下车后,面对所有不屑一顾的专家们,肯定地说,“把后备箱打开吧,里面有东西碰撞车体。”。主人打开后备箱一看:果然是昨天打的保龄球忘记拿了出来。

这当然是个现代寓言,可类似的故事经常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故事的主人公。说明什么呢,有的问题并不一定复杂,用复杂的思路看简单的问题,问题也就复杂了。有时解决问题不一定靠经验而是靠的脑子,除了精通业务之外,还要具备善于思考的能力。一些老思路、老办法、老观念解决不了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都应该换个新思路、新办法去尝试?这就是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大于行动,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有些事物的“本质”被层层迷雾笼罩,其现象光怪陆离。那就看我们是不是善于思考,能不能甄别假象与真相,能不能揭开各个假象透视本质的真面目?

    糖尿病患者身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也是“看似真相实则假象”,我们通过判断和分析,就明白这些道理。

糖尿病假象一: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这里面有一个共性,都是对中小血管及微血管的损害。现代医学对这些现象达成的共识是,血糖高==>血管病变(动脉硬化或微小血管栓塞)==>循环障碍(缺血性病变)。这就出来一个关键问题要辩清,是血糖高对血管造成的损害?还是血管病变造成的糖高?这也是因和果的问题;(1)如果是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那么它为什么不侵犯大血管?(2)如果是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那么患者长期吃药降糖,血管病变应该越来越轻,最起码不会加重,结果是这样吗?(3)不仅血管病变没减轻,而糖尿病本身为什么也越来越重呢?(4)所有这些并发症都是因为机体“缺血”,从而导致系列病变的逐步加重。也就是说这些病变不是因为那里的糖高造成的,换个角度讲,这些病变的地方不是因为糖高而是因为缺乏营养(糖低)。

    既然降糖解决不了血管的病变,那么解决了血管病变是否能使这些症状见轻或者消失呢?这才是问题的所在。如果先解决了血管病变,改善了循环,一系列的病变逐步好转,血糖也随之下降,那么说明我们发现了真相,找到了问题的实质。

   是不是这样呢?通过下面的探讨,我们看看结果就会明白。这些就像高血压一样,又是一个“因果倒置”案。而如果我们把因和果倒过来看,也就是说,糖尿病的原因是微小血管病变造成的循环不畅,即而造成病灶区域能量(糖)的缺乏,对糖尿病每个症状都找到了合理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

   (1)糖尿病足病变,一开始只是脚趾甲发灰即而发黑,这是“血脉不活”营养匮乏的表现。当营养匮乏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溃疡性糜烂,溃疡的原因也是营养匮乏。而伤口的愈合==>T细胞和B细胞、巨噬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阻止病毒和细菌入侵==>人体有创伤的指令由各种形式被人体检测到,伤口附近细胞开始有丝分裂,以自身DNA为模板和指令,生长出新细胞==>伤口愈合。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全部依赖于营养的充分供给,如果我们把循环打通的话,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将在《糖尿病自诊自疗详解》介绍。

   (2)神经性病变,典型症状是麻木、感觉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失,这也是营养缺乏造成的神经感觉迟钝、神经不敏感。前期通过刮痧和拔罐把瘀堵的经络打通,症状就会明显消除。

   (3)皮肤病变,典型症状是会阴瘙痒,在这个地方拔罐,会出黄色或红黄水泡,说明里面有炎症或者叫“垃圾毒素”。这些东西出来了,那里自然就不痒了。

    所有这些并发症都是因为循环不通畅造成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疏通经络,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引血疗法”。只要把“好血“(带营养的血)送过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话,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这种情况也属于所谓“并发症”的一个现象,为什么我列了1、2、3,而没把它列为4,就是想重点讲这个问题,这也是现代临床漏掉的一类“并发症”现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一边肩膀疼痛的现象,一般大多都是左肩膀疼,大家都认为是“肩周炎”,所以也按“肩周炎”对待;其实这也和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因为这条胳膊瘀堵造成的。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如果在两个手同一个手指上采血查血糖的话,你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两边的血糖不一样,当然是忽略指标误差的情况下。它们会相差接近0.5—1.5,血糖越高的人差别越大。为什么不用胳膊“静脉采血”而用“指尖采血”比较呢?因为胳膊上的静脉血是交换完的血,此时血糖最低,差别就不是很明显。而指尖血是“混合血”,还有一部分糖份没有消耗完,所以数值高,就容易辨别这个现象。哪只胳膊血糖低呢?你肩膀疼的那只胳膊低。也有特殊情况,详细原因在《糖尿病自诊自疗详解》探讨。为什么呢?因为肩膀疼的那只胳膊前边瘀堵了,送过来的糖少,也可以理解为这个胳膊得到的糖少。

这就回到了前文讲过的“糖利用”问题,就是说,血糖高不仅仅是胰腺和胰导素出了问题,是到不了它们改去的地方,没有被正常“消耗”掉。不是“进”的问题,而是“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一方面血液里血糖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身体里很多地方缺糖,这也就不难理解糖尿病人最普遍的现象——“身体乏力”,这都是能量不足的表现。

    糖尿病假象二:胰岛素抵抗,以及相对不足论。由于糖在血液里转游进不到细胞(组织)里去,所以现代医学怀疑胰岛素抵抗,进而形成了上面的糖尿病发病原理。既然胰岛素是帮助血糖进入细胞(组织)的钥匙,那么在胰岛素给细胞(组织)打开门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进不去呢?这就要换个思路看问题了,细胞(组织)里是不是没有空间呢?

这个设想对不对呢?我们接着探讨,我们上楼或者跑步,腿会发酸不适,这是因为能量消耗得快,肌肉(仓库)里储存的“肌糖原”补充不及时。平常是随消耗随补充,所以我们不会感觉到什么。而当消耗过快补充不及时的这段时间,我们就会有不适的感觉。同样,我们休息一会,等营养补充上了,各种不适的感觉也就会消失,身体就会又有劲了,这就是“能量仓库”的作用。而糖尿病人的能量仓库出了问题,所以才会经常“浑身没劲”,或者是,这里没劲,那里没劲。

那么仓库为什么没空了呢?还是因为瘀堵栓塞。

   (1)由于微血管堵塞,或者肌肉僵硬、粘连、肿块、硬结,挤压血管造成循环障碍,血液不能顺利把糖送到肌肉里某个地方或某个区域,又被血液带了回来。

   (2)瘀血堵塞,在《高血压考》里我们讲到了瘀血,这些瘀血“滥竽充数”, 不再进行“糖分交换”,所以糖份进不来。为什么瘀血是黑的呢?也是这个道理,这些瘀血是死血,不再参与循环了,因为没有了养份(活性)才变黑。

   (3)某些部分皮肤皮厚、肌肉僵硬粘连,“通透性”很差,氧气进不来,糖存在那里燃烧不了,所以这些部位体温低(发凉)。也就是说这里的糖老是满的,新糖来了“挤”不进去,血液只好把糖又带回去。

为什么这样呢?我们知道,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物氧化过程。我们在上面文章里已经介绍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热量。而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氧,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人体除了通过肺呼吸进氧以外,最大的来源是皮肤呼吸,人体的皮肤是最大的呼吸系统。已往我们只注重肺呼吸而忽略了皮肤呼吸,所以身体很多因能量缺乏造成的疾病,是因为缺氧不能完成新陈代谢,而缺氧的“真凶”是皮肤。有人无论怎么“食补”,可就是身体虚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补不上。以往只注重检查肺功能,而忽略了皮肤的功能。一查肺功能正常,这些病就又成了“疑难杂症”,又不知道怎么治了?很多皮肤病也是这个道理,通过刮痧清理杂质,恢复皮肤的呼吸功能,很多皮肤病也会痊愈。这里又出来一个思路,糖尿病人大多有“气短”的感觉,查一查肺功能,有没有肺栓塞等?解决了肺病,血液循环中增加了氧气,血糖也会下来一部分。

    已往认为人体的氧交换分两个过程,在肺循环交换称为第一次交换(携氧),在微循环交换称为第二次交换(卸氧),这就把最重要的“皮肤交换”给漏掉了。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为糖尿病防治打开了新的探索空间,也就是说,糖尿病是因为缺胰岛素呢?还是因为缺氧呢?还是二者都缺?同样,我们通过调理肺病或者给皮肤刮痧,清理出来杂质,增强了皮肤的通透性,氧气增加了,你看血糖能不能下来?糖尿病人的两个腋下都长了一些小“肉猴”,那就是因为肌肉里的杂质过多给“拱”出来的。同样,疏通了循环清理了杂质,那么“肉猴”也会消失,血糖也会下来。

“糖仓库”还有一个,那就是肝脏。上面也讲过了,身体会把暂时不用的一部分糖合成为肝糖元。如果肝功能出了问题,糖元就无法合成。这类血糖高的朋友,如果细心观察,头天喝大酒,第二天血糖就会明显地高。关于肝脏对糖的转化和调节机制,有专业文章专门论述,我们无须探求的很细。我们只要把肝功能保护好和调理好,让它工作正常就行了。所以对肝脏的保护及修复是糖尿病康复的又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说明肝病及酗酒是糖尿病的天敌。

    探讨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糖尿病患者伴随有高血压?或者高血压患者伴随糖尿病?因为它们发病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血液粘稠“瘀堵栓塞”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另外在《高血压考》里也讲了一个原因,就是高血压患者如果吃了利尿类的降压药,也导致血糖高(假糖尿病)。同样道理,因为血糖高、血粘,如果吃降糖药造成机体更加缺乏营养,身体也会为了给缺养的地方补送营养而产生“自救”,也就会升高血压。

孕妇血糖高也是这个道理,孕妇怀孕期间进食过多的多糖营养品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也不是主要原因,像妊娠高血压一样,孕妇血糖高也是因为胎儿某种体位压迫血管丛,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孕妇的腿部水肿虚胖就是典型的现象,所以孕妇的血压高和血糖高,随着胎儿的降生,就会自动下去。同样,对虚肿疼痛的地方进行按摩温灸,不仅症状好转,血压及血糖也会随之下降。

    综合上面所有的探讨,我们就会逐步理解和明白,糖尿病的发病不单单是一个因素造成的,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因人而宜,都要逐一排查。所有问题都要逐一解决,否则康复无从谈起。

 

第五章,阳光是否还会灿烂?

 

    我在导论里用“阳光下的迷失”为题目,在这章里用“阳光是否还会灿烂”做题目,为什么呢?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也不可怕,怕的是一些假象被当作真相。又怕的是,尽管我们经历了风雨,但是当彩虹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知道沐浴久盼的阳光?

   (1)当我们知道了仓库出问题了,是不是要清理仓库?

   (2)当我们知道管理员出问题了,是不是要协调管理员?即便是胰腺分泌出了问题,越不吃东西,它越得不到营养,它的恢复从何谈起?

   (3)血糖降得越低,身体缺糖的地方越得不到糖。如果我们在乎指标就拼命降糖,而如果我们在乎身体、在乎生命,那是不是做我们应该做的?

   (4)为什么不敢吃糖?血糖高,不是我们吃的饭多,而是吸收的糖份用不了,不能顺利进入细胞,不能顺利的转化为能量、脂肪、蛋白质,也就是不能顺利的消耗。我们是不是该把糖送到它该去的地方?

   (5)一方面血糖居高不降,另一方面身体能量缺乏。每天吃的那点东西仅够“生存”的需要,身体的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是不是病就会越来越多越重?

   (6)糖尿病人,越减少吃糖,是不是并发症来的越快?

   (7)市场大肆推崇“无糖食品”,就花大钱买来“无糖食品”过瘾。“甜”和“粘”是不是糖的共性?既然没糖还有什么吃的价值?没糖怎么会是甜的?这不是高深的医学,也不是尖端的科学,这只是普通的生活常识。竟有人信?并且是很多人信。甜的就有糖,有糖才会发粘,无糖面粉没糖能蒸成馒头?

   (8)牛和羊是吃草的,照样生血、长骨、产奶,它们身体也照样产糖。我们吃饭为的什么?就是为了转化成糖,才保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正常活动,包括生理活动、思维活动以及行为活动。我们天天摆脱不了糖的影子,人即使一点甜的都不吃,其它食物照样会合成糖,只要我们吃东西就会合成糖。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想躲都躲不掉。否则,我们的体温哪里来的?我们的力气哪里来的?

  (9)过去的中国老百姓穷,什么都吃不到,一个月吃一回肉,那时候得的是“贫贱病”,营养匮乏。现代人富裕了,想吃什么吃什么,天天大酒大肉,却又得了“富贵病”,营养过剩。确切的说,应该是“营养混乱病”。那时候是有什么吃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已经不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人家一说吃虾补钙,于是就多吃虾,其实是“瞎吃”。现代人的现代病,不是补不补的问题,而是身体能不能吸收的问题?能不能转化的问题?能不能利用的问题?能不能代谢的问题?

  (10)爷能吃一两肉,到了爹,能吃一两半肉,再到了孙,能吃二两肉,这是人类循序渐进的进化过程。人类吸收、消化、利用等系列功能是一点一点转化进步的,爹吃一两肉,而到了儿就吃半斤或更多的肉了,身体的功能还没有进化(完善)到这种程度,身体能不出问题吗?

  (11)一个人好吃肥肉,而且吃了一辈子肥肉,结果倒也活了80多岁。而又有人想吃肥肉,吃一两次,身体就受不了,结果得了病,这就是“个体差异”。

西药先在动物身上做试验,完了按照数据结果再用于人类服用,人与人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更何况人类与动物有着天壤之别。你知道现在的药吃来吃去会吃出什么毛病?是不是不吃或少吃为妙?

  (12)小鸡吃泥沙能消化,而且下的鸡蛋皮更硬,否则下软皮鸡蛋。而人吃了泥沙却吸收不了,人吃了沙子拉沙子。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吃的就是“五谷杂粮鸡鸭鱼肉”,这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自然界中筛了又筛选了又选所保留下来的基础食物结构,无论从营养的角度还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最好的。所以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食物才是我们应该吃的,吃了几千年,我们也是一代一代繁衍生息,越来越好。“螺旋藻”等是海洋里的产物,是鱼类吃的,人吃了会不会出问题?明智的人总不能拿自己当实验品吧?我们就老老实实的吃我们应该吃的东西,不该我们吃的东西最好别乱吃,不然我们还会遭遇“非典”。谁知道吃其它什么东西会在什么时候又会爆发出什么问题?

 

第六章,轻松的结束语

 

    正文写完了,总觉得还欠缺点什么?好像想说的话没有说完,说什么呢?提笔字穷,真又不知道写点什么轻松的话题。康友曾批评我的文章“急风骤雨”般,让人感到压抑,没有“春风化雨”的轻松和惬意。所以总想说点轻松的话题缓解一下,可有些问题又不得不说;尽管不少朋友对我的文章持以非议,但我绝非对谁怀有成见。只是把自己的体会拿出来和康友们探讨交流。分歧在所难免,但总不能含贬义或者出口伤人吧?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胸怀大点不好吗?

    妻子给我生了一对双胞胎,是龙凤胎。朋友羡慕至极,都说我命好,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一个多月来,不管白天晚上,孩子一哭,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总怕是哪里出了问题,妻抱一个我抱一个,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到嘴里怕化了”,同时也感悟到了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养育我们的艰辛和“舔犊之情”。我们都有自己的幼儿时期,那时候我们想什么?干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只能通过养育自己儿女的时候来体会。就像现在的两个小生灵,他们又都会干什么呢?慢慢下来,也就摸索出一些规律,不仅没出什么闪失,孩子们也健康地成长。

    看着她们熟睡中笑得那么甜美,我就想,她们那幼小世界里有什么呢?为什么在笑呢?笑什么呢?这似乎是人类永远解不开的一个谜。虽然我们都曾经都拥有过那段美好,但我们谁也无法描述那确切的梦境。于是我又展开我的遐思,企盼从他们身上能否找回自己?还真有所感悟,不妨与朋友分享。

小孩子一生下来双手是攥着的,为什么所有的小孩出生的时候都这样呢?“手握双拳打天下吗”?人死的时候,双手又都是撒开的,我们都叫“撒手西去”。为什么死的时候都这样呢?是否在表达各自的遗憾?人有着很多解释不透的谜,比如小孩一生下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哇哇”大哭,是否宣告自己的到来?小孩为什么总是哭呢?还真有一些奇妙包含在里面。晚上寂静的时候,你守在他们旁边,他们就会很踏实地睡觉或自己舞弄小手玩。可你一离开,他们就会马上哭闹。我琢磨着,这应该是他们感到失去了安全感。小孩醒了,第一件事也是哭,但哭法不一样,是哭一两声等一等,看有没有大人的动静。哭个一两次发现没人管,就会连起来哭。再没人管,就会“嗷嗷”大哭。再接下来就会恼怒地哭,哭得喘不上气来。如果大人抱起来,拍一拍,哄一哄,他们就会把哭变成细小的“嘤嘤”之哭,或者“一嗯一嗯”地哭,好像表达自己的委屈。于是我总结出,小孩子的哭还真有些学问:孩子一哭,要先看看钟点是不是他们饿了?如果没到喂奶的时间那就要看看尿布,是不是拉了、尿了?如果也不是,那就是“闹觉”,就要抱着她们唱催眠曲。小孩子用哭表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利用的表达方式。小孩子用哭表达他们的饥饱冷暖,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利用的生存本能。如果不用爱心的话,我们就不会理解这些哭的含义。

我们利用这些本能,都慢慢地、健康地成长起来。而我们长大了以后呢?我们学会了很多的表达方式,也学会了很多生存的本领,但我们似乎丢掉了原有的那些本能。小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啯奶”,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本能。有的时候孩子哭,就找个胶皮奶头哄他们,可他们不认账,用小舌头一个劲地往外拱。成年以后,为什么我们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拒绝的态度却不如了孩提时代?

尽管抽烟对身体不好,可我们仍然会吞云吐雾。尽管喝酒对身体不好,可我们仍然推杯换盏。尽管我们的脾胃已经难经折磨了,可我们仍然喝冷饮扎啤。尽管我们知道很多行为是错的,可我们仍然乐此不疲。人类在幼小的时候,尚能够自我保护。为什么掌握了更高级的生存本领以后,生存的规则却有些肆无忌惮了。

我们的祖先,“敬天、畏天、顺天承运,无为、自然、天人合一。”。

这是经过日积月累,才沉淀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五千年不死。文化是传承的,你可以继续积淀,却不能更新换代,因为他已经五千岁。而我们还是乳臭未干,连走路都还跌跌撞撞。

什么是天?什么是人? 庄子说,牛马四足,这就是天,这就是天然。 络马头、穿牛鼻,改造自然,这就是人。老子说,天之道,取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有人说人定胜天,那是痴人说梦,蚍蜉撼树谈何易,螳臂挡车谁玩完?

现代人自以为有了高科技,又开始冲昏了头脑,不知道天有多高,不知道地有多厚。不要以为现代人一定比古人聪明,现代科技未必就能解决一切。人体存在着太多太多之谜,企图用科学战胜人体,恐怕还要几万年,明智的办法就是顺应人体。不要拿着科学对着人体瞎折腾,最科学的做法还是尊重人体,可惜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妄想的人太多。

 

  心灯心语:

  天之道,是说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利者用之,弊者避也;

  人之道,是说我们应该恪守社会规律,智者倡之,愚者退也;

最古老而又还活着的,才最具有生命力。

 

 

 

 

糖尿病自诊自疗详解--大地飞翔

医疗保健   2009-04-22 09:13    阅读99    评论1

字号: 大

糖尿病自诊自疗详解
作者:丁和(笔名:自然康道)(网名:心灯)
自然养生馆
自然康道健康俱乐部
自然疗法疑难症康复研究所

    很多朋友也许注意了,我写的章与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病占多数。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病都是现代社会危及生命的病,不仅仅是健康的问题,而是迫及生死的问题。一是发病的人群太多;二是死亡率太高。象糖尿病,患者本人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到低有多大呢?我举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生命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都是需要营养的。营养决定生活的质量,营养决定健康的质量。我在《糖尿病考》里已经讲明了,身体每天吃进的东西,主要是转化成糖。也就是说,糖是人体最关键的营养。而患了糖尿病,糖在血液里徘徊,送不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血糖越高,说明身体缺糖的地方越多。身体里这里缺营养,那里缺营养,各个部门或者各个器官无论是在什么状态下都给我们默默无闻地劳作。现在吃的降糖药,只是把糖给“化学”掉,或者不让吃进的食物转化成糖,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身体还能坚持运转多久?
     我在《献给父母的爱》里讲到,我研究糖尿病,也是缘于父亲曾是糖尿病。他患糖尿病十几年了,最高的时候,尿糖是4个加号,2003年很长时间浑身没劲,老是发低烧,到医院一检查,糖尿病引起的肝“囊肿”。弟弟从济南请来的专家,给他做了切除。当时我和弟弟都在场,切下来的那块有鸡蛋那么大小,组织都严重坏死。虽然那时候,我对糖尿病的理解还没有现在这么深刻,但糖尿病的厉害,我那时候就已经领教了。
     有了给父亲治疗高血压的经验,同时也有了对付疾病的的自信心,我就开始琢磨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收集查看网上的所有关于糖尿病的知识,然后对病理、特征等进行对比,筛选,慢慢就把目标集中起来,罗列的疑问也逐一被排除,最后重点落在了“糖利用”的关键问题上,也就是我在《糖尿病考》里阐述的那些原理。
   2006年开春,4、5月份左右,我对爸爸说,你的血压正常了,现在我开始给你调理糖尿病。这次父亲不再象过去那样拒绝了,这就是我这篇文章开头要讲的一个道理;一个人,对你有了信任,才会接受你的一切。我把爸爸的高血压治好了,证明了我的能力,他也就不怀疑我的研究了。这次他很痛快,高兴地说:“再给你当一回实验品”。就这样,我按照我的思路,一边给爸爸治疗,一边总结他身体的变化。在给其他病人治疗的时候,凡是有糖尿病的,我也细心询问和观察他们身上有什么症状,慢慢就总结出我写的那些发现。根据这些特征,我就摸索出糖尿病的几个类型。然后再琢磨其中的原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大概有十天的时间,父亲的血糖就有了明显的变化,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父亲的血糖一点一点下来了。停药以后的血糖始终在5——6范围内波动,到现在也已经近三年了。今年春节查的血糖6.03,当然父亲在吃饭上和活动上很注意,这是治疗和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我讲这个故事,也是想要再着重说明我文章题目的:接受取决于信任,但是成败还要取决与信念;这就要再讲一个故事。
     我给家人和朋友治病,慢慢就有了小名气。找我治疗的人就多了起来,于是我自己先在家里搞了个小理疗室,刚开始不敢租门脸,房租贵挣不出来。一天一个50多岁的大姐在她儿媳妇的陪伴下来看糖尿病。当时很严重了,唉声叹气,无精打采。经过了解,这一段时间吃饭都没有什么胃口,每天三顿吃降糖药,一次吃五粒,可血糖还高高在上,空腹达到了15——19。她们只是听说我能治,但效果怎么样不了解,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来试一试。我说那就试试看吧!两天就感觉身体有劲了,能吃饭了,一个星期下来,血糖降到了10个左右。一个月下来,药减成吃两粒,血糖降到了9个左右。老大姐很高兴,可也很受罪呀,拔泡罐拔得满身都是泡,儿子回家看娘这样子直掉泪,可第二天还是照样开车把妈妈送来治疗,因为一家人看到了效果,不这样,病治不好呀。到了第二个月,血糖下到了比较理想的阶段,一个胳膊7.3,一个胳膊7.9;还是吃两粒药,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节外生枝,她的胳膊老是疼,我说这条胳膊疼,本身就是它的原因造成的糖尿病,要慢慢来。等把胳膊治疗的不疼了,糖尿病也就彻底治好了。可她对我说的道理不理解,有两天没来,跟着一个熟人去一个门诊打了什么封闭针,胳膊是暂时不疼了,可坏了我的计划啊!我不知道她打了什么针啊,万一有什么问题,是打针打的,还是在我这里治的?我说不清啊!我是很小心的人,所以这次治疗因为病人的半信半疑而半途而废。我讲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如果病人不百分之百地相信与配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我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的原因。如果大家不相信,如果大家没有信心,建议不要用我的办法,一是折腾一气白费劲,还要白白吃苦受累。如果这样,我想,还是吃药的好。

     仔细看完我写的《糖尿病考》的,大家都大体了解糖尿病是怎么回事了,也就知道糖尿病不那么可怕了。最起码我们明白了几个问题:
   一、糖尿病的问题不单是与胰腺有关,因为目前目标只盯住胰腺没有解决问题,也有发现血液里胰岛素并不少,这就足以说明这个论断。
   二、正常人吃的糖或者转化的糖存在哪里,也就是所说的“耐糖量”,也就是说人体有储存仓库。那么这个仓库是谁呢?肝脏和肌肉。我们都知道肝脏存储肝糖元,关于肝脏对糖的调节机制,我们无须探求的很细,我们只要把肝脏的功能保护好和调理好,让它工作正常就行了。
     中医把人体的营养运化划分为三焦:膈以上(心、肺等)为上焦,就是说上焦是管食物及空气“进”的;膈下中段(脾、胃等)为中焦,就是说中焦是管食物转化和吸收的;下焦则是指肾、膀胱、大肠等,泌别清浊,就是说下焦是主管排泄废物“出”的。这就很科学地阐明了中医对糖尿病的深刻认识,中医把糖尿病叫做“消渴症”,并详细地划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这很明确地指出了糖尿病形成或发展的三个重点环节(部位),或者说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比如早期的“上消”,病症就是爱渴,要多喝水。这是典型的“肺热”,应对的办法就是“清肺泻热”。古代有记载,那时候治疗的办法就是天天喝“梨水”,越渴越喝。肺火下来了,症状也就随之下去。而现在的治疗却恰恰相反,一说血糖高,一点甜的都不吃,让人喝梨水岂不是害人家?所以现在的糖尿病是越治越多,却不见有一个能治好。“上消”胃火得不到控制,中焦“脾胃”(胰腺)的运化就会受到严重连累,慢慢内分泌就会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就发展到了“中消”,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身体减负,调理身体,调理生活,修复疲惫不堪的脾胃。可我们的作法仍然是我行我素,要么是刺激胰腺多分泌胰岛素,要么就是不让食物转化成糖,看似聪明实则“掩耳盗铃”;而到了“下消”,疾病已经发展到了身体无法承受地步,开始尿糖进行自救。我们仍然不管不问,这时候身体已经出现了很多症状,象便秘、瘙痒、视力下降等等,这些特征都是因为身体缺乏营养而造成的后果,可我们却认为这是糖尿病给造成的,更加可劲地吃药降糖,一气把身体“降”得全线崩溃。

   这就是现行糖尿病的治疗,你如果相信我的分析,那么就按照我说的思路,我们开始对身体进行调理,很快就会收到意外的效果。
   附带回答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很多朋友都好问我,关于食疗应该注意什么?或者吃什么食物对糖尿病有好处?目前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日常生活中首要的就是采取两个措施:

   (一)少吃多餐,一是少吃可以减少胰腺及其它功能器官的负担,慢慢调理使其修复正常,最起码做到最大限度的修复;二是多餐,既然仓库管理不好用了,那么我们人为的调控食物的运转,血糖就不会过高。

   (二)多运动,消耗多余的糖份,可以减少吃药量。
但如果让我说的话,这只能算是“苟且偷生”的无耐之举,人活着,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的主张就是把糖尿病给治好,吃想吃的,喝想喝的,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还是那句话,糖尿病不在吃,而在与“利用”,把身体调理正常了,新陈代谢正常了,我们吃什么都不用怕,这才是“惬意”的人生。

   自诊自疗详解

   一、开背刮痧、拔罐,刮痧一次即可。关键是找出重点,痧重的地方就是重点,在重点处多次留罐,每次20钟以上,加涂通宝液配合灸疗效果更快,目的是打通人体的关键营养通道,这是人的命脉。
    在背部肌肉较多的地方,大多都是半紫半黑或半灰的罐印,一个罐里不均匀。这就是说明肌肉里杂质多,弹性小,代谢不好,走罐再烤疗效果好。
     在背部上半部大多有皮肤较厚的现象,这就是皮肤及肌肉不通透的地方,多拔罐多走罐多烤疗,留罐40分钟出泡也可。
    在背部中间腰上部位及腋下两肋处,特别是肝点、胰点,有长“肉猴”和“黑点”的情况,这说明肌肉杂质过多“拱”出来的,也说明这里循环代谢不好,多拔罐多烤疗。
   在背部肺点、肝点、胰点、肾点等多次留罐,20分钟即可,目的是调理各器官功能。
(如果病史较长,可在背部紫黑的地方,刺血加拔罐,一般刺一遍拔两遍,黑血拔出几进而露出红血,重的地方刺两遍拔两遍,出红血为目的。隔3—5天刺拔第二次,一般三到五次就没有黑血了,说明瘀堵的“毒根”清除完毕,;注意加强营养,每月最多拔三次)。建议一般不用这种疗法。
    二、全身刮痧、拔罐。目的也是找出重点,痧重的地方,有硬结、肿块、僵硬、粘连的地方,都是重点,拔罐加喷药烤疗效果好而快,使其恢复正常。时间根据个体情况,有快的,有慢的,要有耐心。
    一般全身某个部分或某个区域有酸、麻、肿、胀、疼、痛的感觉,这也和血糖高有关系,特别是下肢及腿部常有湿疹、搔痒、肿胀、抽筋、麻、凉、木、溃烂等情况,说明营养通道不畅通,打通了就自然没有这些现象了。溃烂的,拔罐吸出脓液,连拔几次,好血引出来,就会合口愈合了。
   三、全身某个地方或某个区域,会有肌肉松弛的情况。常常是相对称的地方不一样,也说明这个地方所在的经脉不畅通,肌肉得不到营养供应,已经开始萎缩,顺经按摩或者刮痧,目的也是打通营养。
   四、在身体的某个地方或某个区域,前边指的是身体外部,这里重点是讲身体内里,是指五脏六腑功能器官及组织,一般会有这里疼那里疼的情况,类似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炎、前列腺炎症等,这也是重点,也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也要做相应的理疗。在经络全息对应的反射点做刮痧、拔罐、刺血、烤疗等调理,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在背部胰俞部位拔罐是黑色的,如果刺血,会是黑的、粘的;其它地方也要找,刺拔完后加喷药烤疗,效果快。
    五、最好买个经络治疗仪,通上肢时两极粘在手部大陵穴处,力度以能够承受为佳,胳膊肌肉会抽动哆嗦,通下肢穿上鞋即可,力度和感觉同上肢一样,每天各做30分钟,做到手脚麻、凉,肌肉酸痛等感觉都消失了。说明经络彻底畅通了,血糖也就下来了。
   六、血糖高,一般都伴有血压高,这也证实了血糖高是因为循环不通畅的推断,在实践中也证实了这一点,血糖降下来的同时,血压也降下来了。
七、最好自己买个血糖仪,自己测血糖。第一次两只手都测,两只脚都测,你会发现可能不一样,差别在一个点以上,在手说明胳膊有问题,在脚说明腿有问题,如果两手或两脚都一样,以后就只测一边就可以了,如果不一样,每次都要测两遍,关键是注意记录变化。
   八、一般左胳膊疼,说明这条胳膊有不通的地方,在肩井穴到肩髃穴是重点,拔罐处理加灸疗,慢慢胳膊不仅不疼了,而且血糖也会低下来。
    九、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有便秘的情况,这也和血糖高有关。我们可以想一想,正常人吃一个馒头,吸收的不一定是一个馒头的糖份(营养),有一部分被排泄掉了。这也是很多人肥胖的原因,有的瘦人很能吃,但不胖,为什么呢?因为吃的虽然多,但排泄的也快,随着就拉出去了,所以不会胖,而便秘的人,吃多少吸收多少,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二次吸收”,便秘的人不仅食物吸收的多,一些垃圾、毒素也被二次吸收,能不出现问题吗?所以便秘一定要解决,关于便秘的治疗办法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喜好来决定,我就不多啰索了。
   十、打了几年胰岛素的患者,把握就不是多大了,其余的,一般血糖从20天左右就会出现变化,彻底痊愈大概在四到六个月,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和理疗情况看。
    这里介绍的理疗方法,也是一个大概,人体个体差异不同,具体措施也不尽一样,这些仅供参考,有疑问的地方和疑难问题,可以在留言里写出来,具体探讨。

 

.partake_btn {position: absolute;}.partake_btn img {margin: 0 5px 5px 0;vertical-align: middle;}.partake_btn span {margin: 0 5px 0px 0;vertical-align: middle;font-weight:bold;}.partake_btn a {text-decoration: none;}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网 QQ空间 评论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发表评论
标 题: 内 容:  
糖尿病相关文章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常见问题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考—糖尿病发现—糖尿病新疗法 3月13日 李大夫与您面对面--协和糖尿病讲座--糖尿病“心疗法” 糖尿病饮食治疗不是饥饿疗法 干细胞移植疗法“降服”1型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全新疗法 中医新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 糖尿病相关回复 糖尿病的细胞疗法 我这种糖尿病有无需要吃药,有无好的疗法 2型糖尿病初期能否用细胞休息疗法 你好,请问现在盛行的GBP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是否有效? 糖尿病早期能用胰岛素突击疗法治愈吗 糖尿病最得力的疗法?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新疗法 注射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最新疗法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治疗 .ys_tx2 {float:left;height:98px;margin:8px 5px 0px 0px;width:98px;}李岩大夫的信息 李岩主任医师 教授 感谢信: 58封 科室: 天津市公安医院 中医科 擅长: 痤疮、斑秃、扁平疣、过敏性鼻炎、带状疱疹、脾胃病、中医妇科 简介: 李岩,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入室弟子。中国针... 查看完整简介
咨询李岩大夫
  • 李岩的咨询范围:痤疮、斑秃、扁平疣、瘢痕、带状疱疹、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咳...    更多>>
.case_zx_con{background:url('http://hdfimg.com/space/images/case_zxan_11.gif') repeat-x scroll 0 0 transparent;border:1px solid #ccc;padding-top:15px;margin-bottom:10px;}.case_zxan_dk{width:195px;margin:auto;}.case_zxan{background:url('http://hdfimg.com/space/images/case_zxan_06.gif') no-repeat transparent;float:left;height:42px;width:41px;}.case_zxan2{background:url('http://hdfimg.com/space/images/case_zxan_08.gif') repeat-x transparent;color:#FFFFFF;float:left;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height:42px;line-height:38px;padding:0px 5px;text-decoration:none;}.case_zxan3{background:url('http://hdfimg.com/space/images/case_zxan_10.gif') no-repeat transparent;float:left;height:42px;width:22px;}.case_zxul{margin:0px 10px 10px 10px;}.case_zxul li{text-align:center;padding:5px 0px;line-height:170%;}分类阅读典型病例(6篇) 就诊指南(13篇) 论文精选(5篇) 媒体报道(94篇) 学术前沿(4篇) 医学科普(887篇) 中医知识(105篇) 经典问答(3篇) 李岩大夫已开通电话咨询·一对一与专家通话    ·获得专家权威建议
·明确就诊前的准备    ·就诊后定期随诊立刻申请>>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好大夫在线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 京ICP证080340号 京卫网审字(2008)第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