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洋和三洋什么关系: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修复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46:25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摘要】

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修复机制


日期:2011-07-04 作者:刘建军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刘建军
    
    中国共产党在克服了多重政治力量之缺陷的基础上,使新型的政治发展的逻辑得以呈现出来。中国共产党的特性使其集创新力与修复力于一身,从而缔造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在创新机制和修复机制灵活而务实的组合中,中国政治发展拥有了独具一格的动力和空间。
    
    在过去90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传统的捍卫和对新型要素的吸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坐标系。在这一坐标系中,对经典原则的捍卫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修复力,对新兴要素的吸收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力,由此构成了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非常独特的动力机制和修复机制。我们把修复和创新界定为一种能力,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秉故与纳新所构成的坐标系中,具有固守经典传统和开发新型动力的能量,使中国的发展能够在由创新力和修复力组合而成的区间进行伸缩和调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将创新力和修复力融为一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她的特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与中国历史命运相匹配的开放型政党、使命型政党、发展型政党、变革型政党与领导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特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西方政党理论所能涵盖的范围。
    
    创新力意味着突破传统约束、吸收新型要素的能力。创新力不仅受制于客观情势,更受制于创新主体的使命与追求。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力决定了中国表现出强烈的“求变”欲望,也就是说,中国并没有在传统的革命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中故步自封。这与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固守僵化的意识形态、与国际社会相隔绝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革命时期,创新力体现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突破;改革开放时期,创新力体现为对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政权修复力指的是面临挑战的时候,一个政权具有快速回复到其原初制度安排的能力以及保持这一状态的期望。我们把修复力界定为使日益变革的社会不偏离或脱离中轴价值轨道的能力。对于中国而言,政党修复力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能偏离经典的社会主义轨道,也不能背弃经典的社会主义价值。正是这一点,使中国与苏联东欧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区别开来,也使“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现代化道路得以确立。当然,修复不是对创新的否定,它既是对创新之意外后果的补救,又是对某些经典社会主义原则的捍卫。修复力试图把创新力安放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空间之中。如果修复力替代了创新力,或者说修复行动构成了对创新行动的否定,则是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重新复制。
    
    因此,单纯具有修复力则会导致对传统模式的被动依附,单纯具有创新力则会导致偏离原初制度设计的中轴线甚至会走向反面。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如何将创新力与修复力统一在一起,如何实现修复机制和创新机制的组合与共处,则是至关重要的。修复力导致了创新力不是对经典社会主义原则的否定,而且恰恰是对这些原则的捍卫,使得中国的政治体系能够锁定一些关键问题并着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创新力又确定了修复力不能退守到僵化社会主义模式中去。修复边界与创新边界组合而成的区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长空间。
    
    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首先,其创新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革命模式中国化,二是社会主义市场化。这两次创新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它所体现出来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它们不同于简单的革命和建设口号的更新,也不同于学院式的对概念创造的留恋,而是能够转化为实践、政策甚至法律的理论成果,确切地说它落实到了行动者的实践之中。其次,中国共产党修复力的目标在于把握创新的空间与力度。因为任何一种创新一旦越过某一临界点,便会走向它的反面。这就是政治辩证法。中国共产党的修复力则更多地表现为对经典社会主义原则的捍卫,因为这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归宿。这主要是通过对制度边界和意识形态边界的守护体现出来的。制度边界涉及的实质问题是领导权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牢牢控制了领导权。在承受内外多重压力的状态中,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的政治发展安放在这一制度边界所能应允的空间之中,又依靠其创新力不断抵抗着来自内外的颠覆性行动。对意识形态边界的守护则主要体现为发展成果的共享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延续。从政策层面来看,就是依靠社会主义道德化来弥补社会主义市场化所产生的意外后果。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贫富分化上升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的时候,当基于市场化逻辑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不能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更进一步保障的时候,以社会主义道德化为载体的修复行动也就来临了。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道德化的修复行动中,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化的深化缔造更加和谐、良性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进程中,创新力与修复力实际上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一交织状态在改革开放30年中表现得异常明显。这暗含着一个总的趋势:创新力愈强的时候,对修复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创新力展开的强度越大的时候,修复力的反哺程度也就越强。这一辩证关系主要体现为:魅力化与制度化的政党领袖与政党精英;连续性与开放性的意识形态;基于使命与激励的组织体系;政党与以社会的相互建构达成均衡的政治生态。在以上四方面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创新力与修复力的辩证统一,从而使中国政治发展能够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中,将动力机制和修复机制内嵌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