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王沈石溪:音乐赏析:罗珊的面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17:46

 

 

音乐赏析:罗珊的面纱

  文/毛牧青

  许多曲子需要用心去听——仅用耳朵是不够的。《罗珊的面纱》就是一首必须用心去聆听去理解的曲子。

  多年前我听了英籍华裔青年女小提琴家陈美(即Venessa Mae温妮莎)和她的乐队全球巡回演出的“红色热力”(英语Red Hot Tour ,即“红色激情之旅”。“红色热力”是当年我们民间简译称呼)。这位母亲为华人、出生于新加坡的厚厚嘴唇、带有东南亚味道的女孩,或许与同帕格尼尼同天生日,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赋。5岁接触小提琴,先后在北京及伦敦皇家音乐学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在10岁时与伦敦爱乐合作完成了她的处女秀。她创造了一种曾引起很大争议的全新音乐风格,在35个国家的超过250个城市演出,她的表演吸引了大批听众,最终得到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拥趸,也掀起众多音乐家对此的赞赏与模仿。应该说,她的演奏进入我国流行圈,比法国“钢琴王子”克莱德曼、日本“电子合成大师”缤纷之舞、希腊“新世纪音乐家”雅尼等还早些。

  大约在14年前,正是“陈美热”时,我买了陈美的《红色热力》CD和VCD。她以其那载歌载舞、独特爆发力性的个人演奏风格、电子声乐与乐曲意境和场面互动的震撼人心魅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坦率讲,我曾一度不太喜欢流行乐曲,但陈美用那把电子提琴演奏的激情“红色热力”中的所有曲子,却是个例外,根本改变了我对电声流行乐曲的偏见。对欣赏传统小提琴的古典演奏的我,尤其是陈美那把价值不菲的白色电子小提琴发出的魔力般的声音,让我百听不厌一直延续至今。

  《罗珊的面纱》则是前几年让我喜欢的曲子。它选自陈美2004年出版的专辑《缤纷之舞》。这首“面纱”融于欧亚风格风情演绎的。它的曲调感人至深被人称作为“当今最伤感乐曲之一”。

  这首曲子最早出现在2004年拍摄的《亚历山大大帝》巨片中。曲作者是希腊著名的配乐大师、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瓦格纳”的范吉利斯。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

  据史记载,公元前327年,29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大军横扫欧亚至波斯帝国。在索格迪亚纳岩战役中,俘虏了当地的贵族和反叛首领阿克雅提斯的家眷,他一改以往冷酷无情态度,接纳战俘还要正娶阿克雅提斯的年仅16岁女儿罗克珊娜为妻。阿克雅提斯得知后亲自上门投降,自此东方行省的战役彻底结束,打通了前往印度的道路。电影《亚历山大大帝》中首次出现这段委婉感人的原始曲子,是作为亚历山大与罗克珊娜新婚之夜,美女公主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征服了的勇士大帝的爱情的那段床上激情戏的背景音乐,曲调温存细腻委婉动人。衬乐以竖琴打主演奏(我感受是竖琴发声,而且也符合那个时代现实),恰到好处地把亚历山大和罗克珊娜野性后的温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或许这首曲子在这部电影中比重并不大也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与电影同年诞生改编的小提琴与电声乐器打主的这首《罗珊的面纱》,经过陈美深沉委婉的独特演奏,似乎已不局限在大帝与罗克珊娜的爱情范围了,涵盖已远远超出电影的狭隘陪衬力了。我不知道这首曲子为何省略名为“Roxanne’s Veil”即《罗珊的面纱》。或许是改编者已把“罗珊”当做所有神秘而美丽的女人的代名词,此罗珊非彼罗克珊娜了吧。自然,由陈美演奏的这首曲子,也不是特指电影中那个罗克珊娜了。这首曲子的改编者何以突出罗珊的“面纱”主题,这倒反衬出“面纱”的神秘魅力,让人们欣赏这首曲子多了一份悬念,并通过曲子的委婉和伤感,见仁见智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更广泛的内涵。顺便我再说个小插曲。“罗克珊娜”与唐代“安史之乱”的胡人将领安禄山名字谐音,而安禄山名叫“阿荦山”,姓氏本应读作“亚历山大”;安禄山母亲是突厥人,与伊朗、土耳其等国女人名有着类似联系。所以有人考古说这些名字可能同源。不过这里我可不喜欢这伤感动人的故事与叛将的臭名相联系。

  范吉利斯的《罗珊的面纱》乐曲并不复杂,基本囿于几个自然音阶的顺逆波动上的小调式表现,顶多来一个八度的提升反复。但由于节奏平缓多用3、6、7等音名,曲子显得格外忧郁和伤感且回味无穷,给人印象极深。

  乐曲开始是合成器低沉的和音节奏,像驼铃像马帮像一支疲惫的远征的队伍,沉闷而悠远。随即小提琴在明显的节奏中神秘响起,道出一段悠远、幽怨、有缘、有源的故事。缠绵悱恻的婉转的小提琴始终勾勒着主旋,像神秘背井离乡少女的郁闷。

  主旋曲调反复演奏,委婉而惆怅,节奏却始终那样沉稳,反显小提琴音调高扬,钢琴的琶音衬托,更显得伤感无限。有人认为曲调展现的是风情万种阿拉伯女郎会说话的眼睛和土耳其肚皮舞,以及男人们为什么要去战斗和征服等。我却不这样认为,反倒觉得把它比喻一个或一群美女被蹂躏被祭祀被当战利品消受的玩物更合适。因为历史上无论是亚历山大的东征扩张,还是后来的成吉思汗的西征铁蹄,都给中亚西亚妇女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而乐曲后半部的亦步亦趋男和声,像远征的士兵、丝路的驼队的思乡喃喃自语和伤病阵阵哀号,更不像是厮杀战士的号角和呼喊。整个乐曲渗透着伤感、凄凉和无奈的穿透力,却又不失“蓄之已久其发必速”将要释放出被压抑的情感郁闷,悲壮中彰显顽强的生命力,是很有震撼力的。

  整段曲子打破时空界线,我总觉得像是游走在丝绸之路意境中,仿佛看到大漠、驼队、蒙面纱少女、残阳、孤烟.……以及思念妻子儿女和家乡的盼归心境。这,或许是人们愿意真实揭开罗珊神秘面纱的感受吧。

  每次听这首曲子,我总会被那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凄美、幽怨声所感染。空灵、缥缈和神秘在周边弥漫,音符丝丝沁入心底触动那最深处的G点,于是心跳和意识化作柔情的节拍和时空的隧道,下意识应和着曲子节奏,感悟着多半生曾经历的离合与悲欢——或潸然,或追忆……这首小提琴打主的“洋曲子”,就像我国那首二胡打主的“土曲子”《睡莲》那样哀怨、委婉、神秘和飘渺。这两首曲子我感受几乎是一样的,所以也最为喜欢。每听一次,感动一次,而且时不时的会噙些莫名的泪水。

  难怪有朋友说:聆听《罗珊的面纱》那个音乐精灵,那些打动心灵最深处的音符,瞬间便捕捉了我,如鬼魅般纠缠着心中许多未了之情……千年后的沙漠还是一般的辉煌在落日之下,而早先的影子早就被时间吹散了,不见踪影,悠然而升的月光,看过那日也看着今朝,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又确实的变化了,玉楼歌吹,声断随风,烟月不知天地改……谁是罗珊,谁又行走在残阳余辉下的大漠,面纱后的罗珊又是怎样的,可能在音乐中,那影子在你眼前拉近了又远去,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曾经在那段旅途上演绎着.明晰这一切的唯有那沙那月那时间……凄迷的倾诉,泪在流溢,心在颤栗,那日子象披上一层面纱,想看透,却永远看不透。

  这感受恰如其分!

  但我就陈美的这曲《罗珊的面纱》,我还是宁可自我欺骗去认定是一首凄清的爱情曲子。并愿多情去浮想联翩,还不禁口中喃喃道出——

  那块定格的传统面纱

  已无法看清那张遮掩的容颜

  但那双大大的明眸

  却无法撩去你内心忧伤

  于是异族风情的神秘

  只能留驻在风沙大漠的记忆

  伴随阵阵低沉悠远的驼铃

  慢慢化入历史的梦中……

  ……

  好好欣赏《罗珊的面纱》吧,因为它的确给人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