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嗅蔷薇:邓小平政治发展观评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59:06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评析

     【摘要】基于时代特征和中国发展实际,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态势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从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等角度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前提与条件、途径、动力、方式等方面做了具体阐明,既推动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又丰富了政治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关键词】邓小平  政治发展观  背景  内容  时代价值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政治生活和政治社会形态由简单、原始到复杂、高级的演变过程称之为政治发展。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建立在对时代发展趋势判断的基础之上。进入当代,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潮流。邓小平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指出时代主题已由革命和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和平为发展提供了保障,政治发展自然是发展的应有之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便提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他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①。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来认识,其判断与分析与当代政治发展的主题和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高度契合。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反映了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深刻反思。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在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探索下,实践和理论都取得了积极成果。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逐渐不正常,文革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中断,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了诸如个人崇拜、一言堂等现象。据此,邓小平指出制度建设的至关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政治上要发展民主,经济上也要发展民主,民主的实现要通过体制的改革来完成。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密切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邓小平审时度势地对中国政治发展做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分析,其判断和分析密切着眼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实际。针对当时政府机构设置重叠、政出多门、人浮于事、各部门间职责不清、干部队伍知识缺乏、工作效率低下等状况,邓小平强调“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②。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来维护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是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工人进行革命的第一步目标就是让无产阶级争得民主,成为统治阶级。③毛泽东同志则阐明了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提出了人民的民主必须与对敌人的专政联系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他还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并没有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来看,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和工作方法。因此,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很难成为我国的政治发展目标。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随着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一度被中断。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基础之上,多次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民主建设要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等等。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政治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政治发展的途径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合理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政治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调整,同时也反映了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诉求;政治发展的过程要坚持渐进式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这些构成了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针对文革中民主法制被践踏和破坏,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④具体来说,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民主化,经济管理活动实现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实现民主化。同时,邓小平指出保障民主的条件就是推进法制化建设,保障中国政治制度走向法律化,政治运行实现法治化,最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此后,政治体制改革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政治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并非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多次强调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绝对不能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那一套,当然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邓小平还强调要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稳定并重。
    政治发展的途径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合理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针对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党政不分、权力集中、机构臃肿等问题,邓小平指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民主创造条件。鉴于过去发展中忽视人民物质利益的教训,邓小平强调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人民不是被动地接受政治体制的安排,而是根据主体的价值需要来加以选择和评判。因此邓小平把是否能增进人民团结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要保障民主,就必须有健全的法制,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秩序化。为此,邓小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权力结构方面,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政治运行机制方面,加强对党的领导人的监督和制约,确立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建设方面,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保证人民政治生活的参与。
    政治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调整。改革开放后,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扫清了体制障碍。随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走向城市,同样遇到了原有政治体制的阻碍。邓小平谈到,“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⑤。除了经济的推动作用,邓小平还从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诉求上强调了政治发展。他指出,过去我们的错误虽与部分领导人的思想、工作作风有关,但制度更为关键。因此,邓小平强 调从制度入手来解决问题。而制度建设是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目标。
    政治发展的过程要坚持渐进式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基于中国国情,邓小平认识到,一方面中国政治发展要求迫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不发达,人民政治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也是客观现实,同时体制的改革也是利益的重新选择与调整,涉及到政治发展中大多数人利益的保障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渐进式的政治发展方式。具体操作中,先选择小的区域,待积累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从农村推向城市;从局部推向整体;在改革中避开无谓的争论,大胆地实践。这种发展方式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政策选择的可行性和发展过程的有序性结合起来,协调和平衡改革进程中大多数人的利益,它标志着我国公共理性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和理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践方面,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建国后,原苏联确立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随着实践发展,其弊端日趋明显。如何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邓小平明确提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克服弊端,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为我国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理论方面,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典范。在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下,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理论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时,把西方发展模式奉为蓝本来构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由于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他们的研究论证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无法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而邓小平的政治发展理论强调从本国实际出发,借鉴他国经验来确定自身的政治发展目标、方式、重点和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如何研究自身发展问题提供了借鉴。同时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极大地丰富了政治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估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DSZK057)
    注释
    ①④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146、164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3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