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员工活动:银行高价“买”存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4:48
http://www.gxnews.com.cn  2011年07月03日 10:5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每年到6月底,7月初,也就是这个时候,在银行界都会广为流传这么一句话:“银行客户经理,现在不是在拜访客户,就是在去拜访客户的路上”——因为他们正面临着“拉存款”的压力。记者采访发现:为完成月末和上半年的阶段性考核,很多银行甚至不顾银监会的规定,打出各种理财产品吸引居民存款。

  100万存1天“利息”就有两三千

  100万存1天“利息”就有两三千,这么高的回报不是来自私人资金拆借,而是正规银行。厦门一家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小郑这几天总算松了口气,六月底,他已经拉到了3000万元的存款,超额完成任务,而他的一些同事却因为没完成存款任务被扣了奖金:

  小郑:“我们原来是年底要充存款充的很累,这次就比以前年底还要更可怕。像我们行,普通职员一般要四十万,客户经理五百万。”

  小郑说,为了完成揽存任务,他把能找的关系都发动起来了。各银行客户经理都在使招数,办VIP卡、送礼物。6月末这几天,一些中小银行给存款给客户的“日息”甚至达到2‰、3‰:

  小郑:“一些小银行就开价,你存款来,给你多少钱,点很高,听他们说,最后一天,一百万到,有五千块钱,反正就外地也过来抢了。”

  做民间借贷中介的胡先生,证实了“日息”千分之二三的说法。因为就有银行人员找上门,请求他帮忙完成任务:“有好几拨,他们也就是跟我讲在六月底那几天,能不能把钱存到他们那里,给比较好的利息条件,还有说就是还可以给额外的一些奖励。”

  银行拉的存款越多 贷款越多 赚得越多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资金“一日游”“多日游”的情况,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银行手头紧,月末、季末存贷比考核压力大,而上半年的存贷比数据高低,直接决定了下半年银行的可放贷额度。银行拉的存款越多,就可能意味着下半年的放贷额度越宽松。而存贷款的利差收益,是银行很重要的利润来源。

  目前,对于一些银行来说:现在的 “存贷比”可能会处于银监会规定的75%的“红线”边缘,为应对上级考核,一些银行可以说是焦头烂额。记者采访了合肥几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说到每年这个时候的双重压力,大家都是叫苦不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位董小姐说:

  董小姐:其实现在压力不光是月末,6月底,因为所有银行都控制了,调控了,冻结了资金,这个也没办法,国家控制的,因为银监会在6月底的话,是属于死控时期,也算是一个分界线吧,控制的严,压力也大的。 就在本月20号,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1.5%的历史最高点,紧缩效应下,银行需要吸引大量居民存款来冲击“存贷比”。在合肥市中心一家招商银行上班的张小姐说,近段时间,各家银行之间竞争也很激烈,他们下面每人每月都要完成一定的资金增量,压力特别大。

  张小姐:任务当然是挺重的了,我们这个起点没有那么高,做多少拿多少,有一个基本点,如果干部下去,连续几个月都做不下来的话,你也不好意思在这个岗位上呆啊。

  完不成指标就得降级 甚至下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银行不但给一线业务人员下达了存款指标,对管理层也召开了专门的营销动员会,而作为银行客户经理,存款量属于基本的考核指标,完不成指标就得降级,甚至面临下岗的风险,有的银行连高层也无法避免。

  对客户来说,短期理财收益高,资金又安全,流动性又强,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银行的燃眉之急,银行账面上的存款数目也会见长,变相的成为了银行的“存款”。中国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除了存款送礼品,账号升级为VIP外,有的银行甚至开出高额贴息的条件,以现金的方式兑现居民短期存款,中行工作人员:主要各家银行都缺钱,只不过现在银监会控制的比较紧,银监会说是这么说,但是好像每家银行客户经理都在这么操作的,都在花钱买的。

  银行之“拉存款”大战不利国家调控

  据了解,这种揽储方式是监管部门不允许的,属于违规操作。但是银行往往是打起了擦边球,有工作人员透露:虽然对外称是个人掏钱揽储,但这钱肯定不会落到个人头上。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孙志铎教授分析:银行之所以陷入“拉存款”的大战,可能是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

  孙志铎教授:一个是国家政策紧缩一下子刹车,不断地提高准备金率,这恐怕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是银行在前期的放贷方面,过多的超额的放贷,这恐怕就是银行自身的问题了。

  孙志铎教授:银行毕竟是一种经营性的企业,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吸引存款,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这种市场竞争超过了一定的程度,利用不当的手段来进行揽储,就不合法了,那是一种恶性竞争,肯定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也达不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
        6月,由于监管层对于银行存款实行日均考核,银根吃紧,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吸引资金。在此期间的基金发行,几乎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从数据看,近期成立的新基金,即便是基金豪门和银行系基金,销售也大受冲击。 数据10月负增长 248.92亿元

  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份至今近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这增加了流动性紧张局面,或加速货币政策调整,下调存准的可能性加大。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中国外汇占款总额为254869.31亿元,而9月末为255118.23亿元。

  此前,3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达4079亿元,创出今年迄今为止月度外汇占款增量的高点;今年8月,新增外汇占款曾从7月份的2195.64亿元大幅增加至3769.4亿元,但9月份的新增额降至2472.63亿元。

  外汇占款是央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多,将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经济学家一般以外汇占款与贸易顺差和实际使用外资间的差额作为衡量热钱入境规模的主要参数。

  >>探因

  1.洋钱在华投资热情降低

  2.与人民币贬值预期有关 3.是美元流动性紧张的体现

  国开证券研究中心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10月避险情绪有所回落,美元指数从近80的高点回落至76左右,但对欧债危机未来预期的情绪并没有实质性回落,因此部分资金从中国撤出,回流本国。此外,国内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拐点或将到来等,都可能引发了资金的流出。

  金融问题专家、京华智库研究员赵庆明分析这与国际上看空中国经济,尤其是9月末香港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报价出现逆转等因素有关。但赵庆明认为,外汇占款减少未必全是热钱流出,“贸易项下外汇净收入减少、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其他项下流入减少或流出增加等都是可能性的因素。”

  2.与人民币贬值预期有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与近一段时间的国际资本看空、做空中国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有关。因对中国经济增长“硬着陆”、地方债风险的担忧,国际资本可能正流向美元资产寻求避险,而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贬值预期使得一些投机资本逃离中国。

  3.是美元流动性紧张的体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京华智库研究员丁志杰指出,从9月底至10月初,欧美债务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市场 动荡,全球资金回流美元和美元资产的趋势明显。可以看出,美元开盘后,盘中总是冲高,这意味着全球对美元的需求量很大。而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为了平仓手上到期的美元头寸也需要大量美元,因此,从10月来看,央行在市场上很可能是净投放外汇。此次外汇占款负增长是美元流动性紧张的体现。

  >>影响

  货币总投放量受影响有限

  鲁政委表示,“此次外汇占款规模只下降了200多亿元,与之前几乎每月都增加两三千亿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不会对货币总投放量构成较大影响。”

  同时,外汇占款只是形成货币投放的因素之一,应该关注的是财政存款的年底集中支出,这对货币供应也可能构成压力。

  货币政策获更大调整空间

  鲁政委认为,总体看,货币条件并不会因为外汇占款的减少而发生大的变化,年底前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仍是诸如略微增加信贷额度、调整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参数、减少公开市场回笼量为主的“微调”。

  杜征征指出,由于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防通胀、对冲多余流动性以及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外汇占款的负增长,给予了货币政策更多的操作空间,预计定向放松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研究员付兵涛表示,目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大,但新增外汇占款转负不足以支持存款准备金率马上下调。央行会继续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等方式缓解流动性压力。

  流动性压力凸显

  据WIND统计,11月份票据正回购到期资金3250亿元,加之12月公开市场到期量会进入“冷冬”,仅有250亿到期量,公开市场在短期内很难继续维持净投放。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占款出现超预期下滑,加之中小银行还面临补缴保证金存款准备金,流动性压力将会凸显。

  赵庆明指出,其实央行外汇占款少增、不增甚至净减少,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角度看是求之不得的事。过去几年央行发行创造性地推出和发行央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保持流动性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