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神秘岛的海胆:行业博物馆:串起历史的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3:29:31

行业博物馆:串起历史的记忆


日期:2011-07-02 作者:徐璐明 来源:文汇报



中医博物馆中的“精、气、神”三字雕匾,为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图片作者:

中医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744年铸造的针灸铜人,这尊铜像以妇人形象示人,更显示其弥足珍贵。
图片作者:

郑家集杨德兴号钱庄的防伪印章,上面刻有清代《朱子家训》全文,共有506字,每字仅有半粒米的大小。
图片作者:

上海银行博物馆馆藏第一套人民币
图片作者:

象牙微雕葫芦摆件  

制作印刷都异常精美的服装广告,让人不禁赞叹当时纺织业商人的生意头脑。



    本报记者  徐璐明

    若不是到了银行博物馆,你也许不会知道,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一张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面值为60亿元的钞票,在当时的上海只够买70粒米。若非到过纺织博物馆,你也许不会了解,中国的纺织工业源于上海……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金融中心,上海有着区别于其他历史名城的独特文脉和记忆。正是这样的历史积淀,为行业博物馆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综合性的博物馆固然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但无论其展品多么丰富,恐怕也无法将这座城市的所有文物囊括其中。如果说上海博物馆是皇冠上最璀璨夺目的一颗钻石,那么散落在上海各处的行业博物馆,则是镶嵌在那颗钻石周围的一颗颗珍珠。钻石固然光芒四射,但少了其他配饰的点缀,也难免显得形单影只,难撑大局。
    据悉,截止2010年,上海的各类博物馆已经超过150家,而其中的“中坚力量”,就是行业博物馆,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行业博物馆,是上海各行各业发展的见证和记录,为上海这座工业、金融业和商业重镇保存下了属于其特有的发展足迹。然而,记者在走访几家行业博物馆时发现,与上海博物馆相比,大部分行业博物馆多少显得“门庭冷落”,参观人数寥寥。有的行业博物馆由于人力有限,大部分时间只接待预约的团体观众。同时,由于缺乏宣传,许多市民对上海的行业博物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前去参观了。要如何改变这个建设“热”与参观“冷”的局面,是我们大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古老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超市中各式各样的凉茶饮料、甜品店中的龟苓膏,还有饭店里的煲汤、药膳,无不是中医药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延伸。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不妨来参观一下位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的中医药博物馆。
    一踏进这座以“天圆地方”为设计理念的圆形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从门口通向大厅中央的“历史长卷”。如果你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在这幅名为“中医药千年回响”的地面浮雕中,作者用艺术手法再现了几千年中医药发展的精髓:从远古时代的医疗器械——砭石、骨针,到人首鸟身的神医扁鹊,再到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十二字经典“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一块几十米长的浮雕道尽中国悠远的中医药文化。而这幅“长卷”的尽头,则树立着“精、气、神”三字雕匾,为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如果你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感兴趣,一楼的的医史综合馆是最佳去处。从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到《黄帝内经》的出现,再到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医史馆将五千年的医药发展史向你娓娓道来。博物馆中的文物正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一套南北朝时期的中医外科手术器械,证明了中医除了用药,早就有了外科手术。除此之外,一套明清时期的医疗器械则更为完整,大大小小足有78件之多。这套外科手术器械说明当时的中医已经具备了外科手术的能力,而同种器械中,大大小小十几种,分工明确,也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也难怪有国外的医生慕名来参观,当见到这套手术器械时也不禁感叹:西方的医学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没想到中国的医生比西医早了几百年就懂得如何给病人“动手术”。
    在一楼的医史馆,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一尊一人多高的仿清针灸铜人。这尊铜人身上标注着人体各个穴位的位置和经络的走向。针灸铜人是宋朝人的发明,在古代,这尊铜人具有教育和考核的双重作用。平时老师用铜人展示人体各个穴位所在,而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则会用水或水银灌入铜人体内,再在表面封上一层石蜡。如果学生针进水出,则说明所扎穴位准确。到了今天,现代科技又赋予这个铜人以新的含义。博物馆将16个常用穴位在铜人上制作了按钮。参观者只需轻按穴位,旁边的显示屏就会将此穴位的来历、功效等逐一演示。
    二楼的医史专题馆分为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药方剂、中医文化和中医科教五个专题。在针灸推拿馆,摆放着中医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744年铸造的针灸铜人。这尊针灸铜人与一楼那尊教具不同。据历史记载,清代《医宗金鉴》编纂完成之后,乾隆黄帝对编者十分赏识,打造针灸铜人作为赏赐。时过境迁,当时的21座铜人如今国内仅此一件。这尊针灸铜人除了存世量少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以往的针灸铜人大多以男人性的形象制作,但这尊铜像却以妇人形象示人,更显示其弥足珍贵。
    中医文化馆中的展品则别有一番趣味。在这里展出的多是古代名医手写的药方和字画。古代医师多为儒生出身,其日常所开处方在今天看来,已经都是珍贵的书法作品,更富有几分文化气息。
    在古代,不但普通百姓向往健康、长寿,君王们更是为了“长生不老”的梦想,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炼“长生不老”丹。在中药方剂馆里,收藏有几颗桔红色药丸。这看似不起眼的小药丸却有着不凡的“身世”:据介绍,这五粒药丸在南京象山晋王丹虎墓出土,是晋朝时期人们炼丹服丹的见证。实际上,这样的丹药可没有传说中“延年益寿、包治百病”的功效。经现代化验,这些丹丸中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当时的皇亲国戚服用此药丸,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虽然炼丹术并没有帮助人们实现“长生不老”的美梦,但却成为中国化学的最初萌芽。
    在方剂馆,有一块专门的空间用于展示各个版本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可见其对中医发展的作用。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这里展出的各个版本的《本草纲目》足有11个之多,其中有2个是翻译版本。这本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医药名著,是李时珍和无数中医学家毕生心血的凝聚。
    三楼的中药标本陈列馆能让参观者大开眼界。这里共有13个展区,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中药标本。你可知道,除了常见的植物,动物,甚至是矿物都能入药?紫云英、云母,甚至是琥珀,都是中医们的良药。而陈列馆中的电子触摸屏,更是把中成药的制作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制作中药丸剂需要多少个步骤?筛选中药材的筛箩又有多少种,其各有什么功用?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一一找到答案。
    当然,如果单纯的参观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中医科教馆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正儿八经地当一回中医。在科教馆中,摆放着中医脉象模型。你只需把手放在模型上,就可以感受到平时中医常说的“平、滑、长、短”等16种常见脉象。而由中医大学自主研发的多媒体诊断软件,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用电脑为病人诊断病情,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旁边摆放的针灸智能人、按摩点穴智能机器等高科技互动展品,可以让你过足当“中医”的瘾。
    参观完博物馆,如果你还感觉意犹未尽,那么你还能走出博物馆,到旁边露天的百草园中亲眼看一下各种草药的“真实面貌”。在这里,种植有600多种常用药用植物。行走其中,犹如参观一座小型的植物园,小桥流水,别有一番情趣。放松心情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何乐而不为?
   
上海银行博物馆
    “大隐隐于市”,如果不是来过这里,很难想象在摩登现代的陆家嘴的办公楼里,会隐藏着这么一家博物馆。一踏进位于浦东大道9号的上海银行博物馆,仿佛立刻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上海乃至中国百年金融风云尽在其中。
    你可知道,存钱的小本子为何被称为“存折”?原来在上世纪初,国人的金融机构——钱庄的存取款凭证,就是一本折叠式的小本子,当时的工作人员记账都用毛笔直行书写,是个名副其实的“折子”,“存折”的说法由此而来。当时的钱庄不但有储蓄的功能,还具备了银行业特有的“信用”功能。作为异地支付凭证,汇票的产生对金融业的意义深远。博物馆收藏的博陵寅记汇票就是其明证。这张汇票从河北博陵汇至上海“夷场”顺号丝宝栈,面值为九八规银壹千两。该票时间为光绪五年(1879年)。当时的钱庄汇票在兑付后7日内就会销毁,因此这张汇票能保存至今实属非常难得。
    观赏完早期钱庄的汇票,难免会有些疑问:当时的印刷术并不发达,许多汇票甚至都是工作人员用毛笔写在一张纸上,当异地钱庄收到汇票,该如何辨别真伪?博物馆中收藏的钱庄图章正是当时钱庄用来防伪的最佳“武器”。当时钱庄都会在自家的图章上刻上古诗文甚至“岁寒三友”等图案用于防伪。其中一枚郑家集杨德兴号钱庄的防伪印章,上面刻有清代《朱子家训》全文,共有506字,每字仅有半粒米的大小。文字外围还刻有八仙人物图像。这样的印章,不但具有防伪的功能,更是一件艺术珍品。
    移步到钱币馆,里面珍藏着银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印钞钢雕版与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中国纸币存档样本。在三大本存档样本册中,共保存有美国钞票公司为中国54家银行所印制的1113枚钞票样本。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火纷飞。由于缺乏统一的纸钞管理体制,大到国家银行,小到地方银行及银号,都可以发行纸钞。最终造成了有1000多种纸钞在市面上流通的混乱局面。这三大册纸币样本,就这样无声地述说着这段动荡的历史。
    如果你以为参观完这套中国纸币样本,就把钱币馆逛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金饼到宋徽宗时期的大观通宝御书钱,从元世祖发行的至元通行宝钞到大清宝钞、户部官票,从新疆省银行发行的中国货币历史上最大面额的60亿元纸币,到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整个钱币馆,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货币编年史。
    令人感到些许遗憾的是,藏品种类如此丰富、历史内涵如此厚重的银行博物馆,只有星期三下午对公众开放,其余时间只接受团体游客预约参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告诉记者,由于工作人员和场地的局限,现在的博物馆接待散客的能力有限。而馆藏的3万多件藏品更只有几千件放在展厅内与参观者见面,其余藏品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不过,黄馆长也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银行博物馆正在筹建一个独立的新馆,展厅的面积扩容,接待能力也将提升。在不久的将来就能与广大市民见面。
   
上海纺织博物馆
    澳门路128号,是上海纺织工业百年历程的见证地。1889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此成立,开创了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新纪元。1931年,荣氏家族收购原上海机器织布局固定资产,并于1932年移址澳门路开设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继承了上海机器织布局衣钵。而1998年,也正是在这里,申新九厂敲响压锭第一锤,拉开全国纺织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序幕。在“第一锤”敲响后十年,上海纺织博物馆在澳门路128号开门迎客。而这130多年来中国纺织业的沧桑巨变,也被永久地记录在了这座博物馆中。
    纺织业素来被称为是上海的“母亲工业”,在上海的工业历史上曾画下过浓重的一笔。在引进纺织机器之前,纺织早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走进博物馆中的“历程馆”,首先见到的展品就是新石器时代的七件骨器。古人用动物的细骨磨成针,取植物茎杆的纤维作线,连接兽皮树叶遮身御寒,是为纺织服装的“萌芽”。到了尧舜时期,服装逐渐成为人们的装饰并且具备了表示等级、尊卑的功能。馆中收藏有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汉服和手套,虽然只剩下残片,但仍可以依稀窥得当时西汉王朝的鼎盛。
    要说到上海纺织的兴起,则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当时的上海地区开始引进棉种。到了明朝,上海地区的农田已经形成了“棉七稻三”的局面。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馆中展示的明代民间谚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描绘的就是当时上海布业兴隆的景象。
    时光流转,自上海开埠以来,洋布、洋纱大量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洋务派李鸿章等人提出购置机器,设立布局。上海机器织布制造局由此而设。在纺织博物馆内,就陈列着当时制造局坐落在杨树浦路87号的大门的微缩模型。至此,上海的纺织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馆中收藏有许多当年服装厂的商标申请书、仓库租赁合同和股票,无不述说着当时民族纺织工业的兴盛。
    不要以为广告、橱窗摆设是当代人的发明。博物馆中“鸿翔时装店”的橱窗中,着一身粉红旗袍纱裙的模特在今天看来仍十分时髦。而一幅幅制作印刷都异常精美的服装广告,更是让人不禁赞叹当时纺织业商人的生意头脑。
    了解了上海纺织业的兴衰荣辱,你不妨上三楼的“科普馆”看一看。在这里,你能学到不少关于衣料纤维的知识。棉花早已不是制作布料的唯一原料,现代科技既能从大豆、牛奶甚至金属等天然原料里提取纤维,也能用化学原料合成纤维。再往前走,里面陈列着纺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神七”宇航员翟志刚穿着的地面训练服。这套运用高科技制作的训练服,光造价就高达380万元。
    逛完了博物馆的主体场馆,还有一个地方你绝对不能错过,那就是在主题馆中“霓裳之韵”京昆服装展览。这里展示的一百多套京昆戏服,可谓件件都是艺术品,还有许多是文物级的。光是这些凝聚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服饰,就足以让参观者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