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txt下载八零:朱元璋火烧功臣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15:35
公元1368年1月4日,当朱元璋健步迈向南京南郊的祭台,穿上皇帝的新装,宣布改国号为明的时候,在他脚下山呼万岁的王公大臣们万万也不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某一天,自己及自己的亲戚、朋友,会莫名其妙地被抓起来,然后血溅家门,突然从人间消失。历史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早在汉朝就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和活生生的先例。然而明朝的功臣们或许会认为,朱元璋乃和尚及叫化子出身,和尚者,慈悲为怀也;叫化子者,社会之底层也!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去想过这条古训,只知道自己“当年万里觅封侯”,而今功成名就,只想安度晚年,享受江山,荫庇子孙罢了。然而不管忠臣也好,逆臣也好,马屁臣也好,只要他们中不是在开国之前战死或病死,或者是在朱元璋还未开杀戒之前病死,几乎无一漏网地得到被宰杀的命运和结局。先说首任宰相李善长,他是朱元璋最早认识的得力谋臣,人说他是汉之萧何。想当初朱元璋在二十六岁时,不过是农民起义军郭子兴手下一名“镇抚”,虽然朱是郭的养女婿,然在军中并无名势,也未想过自己要干一番大事。后来,朱元璋“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见《明史·本纪第一》)。从此李便成为朱的首辅谋臣,主持粮饷,协调人事,功勋赫赫。朱也就是在此之后才渐渐做大,成为称霸一方的起义军领袖。是他,这位比朱元璋大十四岁的李善长,在朱想称王而又假惺惺不称王时,“率群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吴王位。”又是他,在朱元璋想当皇帝而又不敢提时,“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可以这样说,没有李善长,便没有朱氏王朝,说他是汉之萧何,决不为过。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功臣,朱元璋是如何善待的呢?1391年,朱元璋已称帝23年了,李善长也七十七岁了,本来十年前他已经“离休”在家,只因相位一职空缺,他被重新起用,且他的儿子还娶了临安公主,与朱元璋是亲家了。倒霉的是:“时帝大杀京民之怨言者,李善长请免其亲戚数人,上大怒,遂赐死(据清人吕安世《二十四史演义》)。”一个简单的借口,朱元璋就可以把李善长连同他的妻女弟侄一大家共七十余口,除附马一家外,一个不留地通杀。可怜这位皇亲国戚、有丹书铁券可免二死的老功臣,终究不得好死,真是天大的冤枉啊!第二任宰相胡惟庸之死,则演变成全国性的大冤狱。《明史》说他是个逆臣,曾蓄意谋反,但从朱元璋颁布的《昭示奸党录》里看,胡谋反的证据并不充足,有的也经不起推敲,都是家奴及小人告发。就算胡真有谋反的思想和行动,现在看来都是朱元璋长期骄纵和一时逼迫所至。据《明史·胡惟庸传》所记:“自扬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后来“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车免者(驾车人),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与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谋起事。”在封建社会,一个宰相要杀一个家奴,本是平常之事,况且那个家奴本有失职之罪,可是朱元璋小题大做,硬要逼人上梁山。于是朱又借这起谋反案,“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并“连蔓引,迄数年未靖。”多少王公大臣就是因与胡案有牵连,而被满门抄斩的。如果说大权在握的朝廷重臣,或许会有谋反的可能,但象刘基、宋濂这些手无兵权与重权的书生类谋臣,朱元璋也是不放过的。当初,朱元璋遣使征得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时,乐不可支地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以后“咨以时事,甚见尊礼” 。可见当时朱元璋未得天下时,是多么的爱惜人才啊!可是一旦取得天下后,朱元璋便觉得他们碍眼了。刘基是有张良之功,又有范蠡之心,懂得“风角”的读书人。或许他早就看清了朱元璋的本性,开国不久他就告老回家了。聪明的刘基以为这样可以善终,事实上完全错了。由于平时工作中刘基与胡惟庸结下嫌隙,胡惟庸为了报复,胡编说刘基家乡青田有王气。胡惟庸并不是星相学家,为什么胡说他家有王气,朱元璋就信了呢?与其说朱是听信谗言,不如说是找了一个恰当的借口。于是朱元璋龙颜一怒,不作任何调查,就夺去刘基的俸禄。谁家有“王气”,这在封建社会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是要杀头的啊!刘基深知这一点,于是就不敢在老家呆了。为表心迹,他干脆搬到京城来住,可惜神机妙算的刘伯温这一着又算错了——他来京城,其实是来送死的啊。果然,有一次他生了病,吃了不知是朱元璋还是胡惟庸送来的酒,不久就乌乎哀哉了。宋濂亦是功不可没的大臣,朱元璋的讲话稿,圣旨布告,讨匪檄文,几乎全是他一手搞定,而且他还是太子的老师。宋濂在当时可是世界级的人物,四方人物,各国使者、学者都称他为“太史公”。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本无官欲,离休后只想安心教书写作,却会因孙儿宋慎与胡惟庸有往来而受株连,亦被抄了全家。当官卒用囚车把他押解至京师,朱元璋准备杀他时,全赖马皇后在朱元璋面前劝谏,宋濂才没有被“斩立决”。马皇后说:“民家为子弟延师(请老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听了她的话,朱元璋才将宋濂贬至四川的茂州。可怜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怎经得起如此折磨?不到半路,便死掉了。正当朱元璋在京城内大开杀戒的时候,长期在外征战,为朱家天下扩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蓝玉感到惧怕了。他说:“本朝文官,哪个有始终?”眼看公卿大臣一个一个被杀,在知道即将祸及自身的时候,蓝玉终于下了谋反决心,这恰恰给朱元璋找到了籍口,在蓝玉还未实施谋反时,便被锦衣卫擒获,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朱元璋不但对所谓的奸臣、逆臣要下毒手,只要是功臣,即使是无任何借口,也不会放过,如大将傅友德、大将军冯胜、大都督朱文正等,都是无故被赐死的。就这样一门连一门,朱元璋又杀了一万五千多人。至此,参与打天下的大臣,已基本灭绝了。人说,始皇暴虐,可是他并未杀过一个功臣,扶苏、蒙恬乃二世所杀,李斯乃赵高所杀也;人说,刘邦只能同患难,不能同甘苦,然止杀黥布、陈郗两反臣,韩信乃吕氏所杀;人说,李世民无情,为争帝位不惜弑杀兄弟,但他能善待功臣,即使是追随兄弟的反臣,他也一一放过。只有朱元璋杀起功臣来毫不手软,他比商纣王还商纣王,比秦始皇,还秦始皇,古今三百多个皇帝中,朱元璋是最暴戾的一个!呜呼,功臣生在明朝是多么的可悲啊!
参考资料:《功臣与冤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