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爱人电影迅雷下载:试论侗族地区的文化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48:03

试论侗族地区的文化经济

(2010-01-18 13:33:06)转载 标签:

杂谈

 

                     试论侗族地区的文化经济(一)

                               

───────────────────────────────────────

    关键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经济理念;侗族的历史文脉,侗族的文化结构:侗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文化资本运作: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创意文化,知识产权。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侗族地区在全球文化经济大潮中,如何将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资本,并通过有效地运营文化资本来发展文化经济,致富侗乡。

───────────────────────────────────────

    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侗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相比发达地区,仍然很落后。80年代中期,国家制订了“从东到西梯度发展”的战略部署,于是侗族地区纷纷制订“承东启西滚动发展”的战略部署。90年代初,国家正式作出建立市场经济的决定,侗族地区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制订了“借船出海”的战略。90年代末,国家又制订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国家为之投入了巨大的物力财力。于是,侗族地区为之一振,纷纷部署“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攻略,期待着经济大潮的到来。然而,它并没有象东部设立经济特区那样汹湧澎湃,资本只看重侗族地区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并没有看重侗族地区的经济地域,大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侗族的大部分地区除了那点“留守的小农经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回过头来反思侗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路径,是很必要的。

 

     一、春风为何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到了夏季风,大江南北,春光明媚。然而,“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西域河西走廊,由于“万仞山”阻挡了海洋暖流,春风难度玉门关,杨柳还未着绿,春色跚跚来迟。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为何侗族地区的春色跚跚来迟?其原因就不单是““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问题了。

    1、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高明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都难改变。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但依赖于能使企业群落的交通、通讯、能源、自然资源等良好条件,而且还要有集约的金融资本、人才资本、科技资本以及广阔的市场等等,侗族地区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

    可是,在“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口号下,侗族地区纷纷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工业和商业,80年代末县县办开发区,提出“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口号,折腾几年,以失败告终。20世纪末县县办工业园,提出“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还是没有飞来。可见,违背规律去强求发展工业经济,事与愿违。

    2、缺失文化经济理念。在几十年的经济工作中,由于缺失文化经济的理念,生般硬套外地经验,使地方经济、侗乡建设缺乏侗文化特色。在城镇建设中,与都市攀比,很少用侗族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意蕴来提升城镇的品位,失去了侗乡城市应有的魅力;在地方工业中,还没有充分挖掘具有侗文化特色的传统产品,借助侗文化特色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农业经济中,还未很好地利用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在侗乡旅游中,还没有建立将文化资源当作资本动作的机制,缺乏利用现代高科技来提升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手段。

    3、政治精英与文化精英各唱一台戏。侗族地区的政治精英唱的是经济戏,文化精英唱的是传统文化戏。各哼各的腔,各唱各的调。文化精英强调的是传承和保护侗族传统文化,很少合唱文化经济;政治精英则强调现代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很少合唱经济文化。虽表现不同,但都源于缺失文化经济理念。

21世纪初,侗族地区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人民群众逐渐觉醒过来,意识到侗族传统文化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走文化经济的路子,侗族地区才有振兴的希望。

 

     二、文化经济概念

什么是文化经济?“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动力、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文化观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主体的新型经济。

   (一)文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人们的经济活动无不都是在价值观念、民族心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无不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为生存和发展所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文化行为。文化在经济中的存在,不仅存在于人的行为过程中,而且存在于文化行为的结果──物质财富之中。物质生产是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的过程,在这一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经济结构、物质财富都是文化生长的物质表现形态。而文化生长则是不断传承、发展和积淀的过程,在这一生长进程中文化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而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翻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革命。同样,每一次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动,必然伴随着一次巨大的文化革命。这种力的同构关系,决定了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性,这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动力关系学。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从本原上来说是难以区分的。就象男人和女人一样,因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作用而组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二)文化与哲学不同,哲学只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文化不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而且存在于物质之中、行为之中,在物质生产中,在经济活动中,一旦形成文化,就会反过来主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成为文化经济。

    当今世界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成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一体化。

   (三)文化是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由于文化生长具有传承性的特点,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因此,人们挖掘已有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的同时,不仅不会带来原有的文化资源的消耗和丧失,而且还会增加原有文化资源的含量。经济越发展,文化产品越多,累加的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就越来越多;而文化资源越是丰厚,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一个地方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这个地方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人们在消费上的文化享受欲求越来越高,商品价值构成中文化含量越来越大,文化附加值已经成为商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把文化注入经济之中、注入企业之中、注入产品之中,是当今世界物质生产的大潮。物质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既是物质产品,又是文化产品,人们消费它既得到物质的享受,又得到文化艺术的享受。

   (四)文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其作用愈益突出。政治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在文化形式中得到生动表达。文化政治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交往的主要形式。西方某些霸权国家就是通过文化政治来实现对别国的“和平演变”的。文化政治的作用,在侗族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建国60多年来,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通过转化为侗文化的形式才得以贯彻实行、深入人心的。

 

     三、挖掘文化底蕴,梳理历史文脉

    中华民族的先民是从南亚走出来的非洲人,都讲南亚语。大约在3万年前,这些南亚人在北部湾形成了一个澳傣语族群。约2万年前,一些澳傣语族人从广西和云南进入中国。进入广西的这支奥傣语族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遍布江南的百越民族。进入云南的这支奥傣语族人则形成了遍布西北乃至中原的羌狄民族(即汉藏的前身)。这一科学发现,说明中华民族人同祖,根同源,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华夏56个民族和东亚、东南亚各民族都是由南亚语系的先民分化出来的,因为他们身上都带有M122的突变。下面摘录《天涯问答》崔艾西《澳泰族群的分化和扩张分为三个阶段》的文章,供侗族人参考:

   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的分化,首先是广西内陆的山地群体和北部湾沿岸的群体发生了差异。山地群体后来发展成为雒越。O1出现在沿海群体中,并随后者的沿海岸迁徙扩张开来,在海南岛的黎族中保存了最古老的结构。一万四千多年前,沿海群体向东迁徙,散布到了整个广东和台湾的海岸线上。台湾的原住民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形成遗传基础。稍后,北部湾的沿海群体又有部分沿着越南海岸南下,后来发展成马来族群。所以我们观察到,遗传结构中台湾和马来族群相隔得非常明显,两者都联结在大陆的侗傣族群上。在大约一万年前,广东西部的群体和东部的群体发生了差异,西部群体后来大部分演化成仡佬族,而东部是侗傣族群的祖先。所以我们发现与仡佬族遗传关系最密切的是现代的侗水族群。

    第二个阶段是新石器时代的扩张和分化。大约8000多年前,广东东部的某一个部族中开始萌发新石器文化和农业文明,并迅速扩张开来。这次扩张先是形成了三个族群,向浙江的迁徙形成了江浙的越族祖先,并发展出了辉煌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向台湾的渡海迁徙的形成了台湾平埔族的一部分;在广东和福建的内部扩张形成了侗傣族群的第二个遗传层次。对O1的年代估算确实发现,江浙的越裔人群、侗水族群、台湾原住民的这一部分年代都是8000多年。到了5000年到3000年期间,闽越和南越发生了分化,闽越向北分出了东瓯,南越向西分出了西瓯。西瓯和雒越融合形成了壮傣族群的祖先。而仡佬族的祖先向西北迁徙到了贵州,建立了夜郎诸国,同化了当地的许多南亚语百濮族群,使得我们现在观察仡央族群遗传结构的时候可以看到明显的二元性。

    第三个阶段是历史时期的流散和迁徙。2000千多年前,在汉族的扩张压力下,澳泰族群百越民族纷纷离开东南沿海。特别是闽越在强制移民政策下,几乎完全离开了福建。故而在福建几乎看不到澳泰遗传特征了。部分闽越群体逃亡到了广东,并渐渐向西迁徙到贵州,演化成了今天的水族类民族。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陆的民族中与台湾遗传联系最多的是水族。广东的南越群体也大规模地向西北迁徙,形成了今天的侗族类群体。壮傣族群中有一部分人向中南半岛迁徙,渐渐分化成了现在的傣泰族群。我们通过分子人类学的遗传结构分析,大致了解了澳泰族群源头的发生历史。”

    澳泰族群进入中国后,不断扩散和分化。首先是在国内分化为56个民族,其次是向南岛地区扩散。现在的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科学研究和实验,越来越彰显侗傣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据《文汇报》2008年6月13日载:“南岛民族源于大陆百越”,确切地说源于百越中的侗傣民族。这项关于《南岛西部人群和侗台人群父系遗传关系》的研究,由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台湾慈济大学、印度艾克曼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越南顺化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等合作完成,南岛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族群,其范围西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南美智利的复活节岛,南至新西兰,北至我国的台湾岛,几乎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实验证明南岛民族与大陆的侗傣民族有极为密切的遗传关系,在文化方面的相似之处也非常多。”

    在分化过程中,其他民族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唯独侗族、傣族、水族、布依族等民族仍然保留了南亚的澳泰母语,现称为侗台语系(侗傣语系),在世界上属于这个语系的民族和地区仍有70多个,我国上海奉贤县就是一例,他们的语言可与侗台语相通。古南亚雅利安人的一些底语和今之侗台语还相通,如侗语称土匪为“达薩”,古代雅利安人也是称“达薩”。侗语称头人、首领为“罗都”,古雅利安语也是称“罗都”。古代雅利安人称贫穷的人为“首陀罗”,侗语也称“斗陀罗”,意为象个“鸟”样一无所有。如此等等,说明在中国古代语言的分化中,侗台语是对南亚澳泰语保存得最好的语言。所以侗台语能够破解中国古代用南亚澳泰语记载历史的那些“天书”。如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燧人氏、华胥氏、伏羲女娲氏、炎帝氏、轩辕氏、蚩尤氏、玄鸟生商等一路下来的名称和记载,还有《易经》、《山海经》、《越人歌》、《白狼歌》等等,凡汉语无能为力的,侗台语都可以破解。可见,侗台语是民族分化后的澳泰语名称,我说侗台语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话,也就是说澳泰语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话。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千百年来的文化沉积,是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伟大创造。中华民族经过了战争、迁徙,分化融合,融合分化的过程,形成了56个民族。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由于人祖相同,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基本相同,物质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相似,再加上他们在历史上同属南亚澳泰语族,分化后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因此他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有惊人相似之处,但各民族毕竟有自己特定的发展史,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特定的文化图腾,人文崇拜,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结构,并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民族性,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特征的表现;二是地域性,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特征;三是历史性,民族传统文化是伴随民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历史。一般来说,历史越悠久的民族,其传统文化也就越丰富多彩。

    2001年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DNA实验室的李辉、宋秀峰二博士宣布了他们的一项实验成果:在中国56个民族中,以侗族的DNA最为古老!侗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也悠久。原始采集渔猎、原始游牧、原始农业,是古代中华民族的三种经济类型。以这3种经济类型为基础产生出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说,也就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渔猎文化,畜牧文化,农耕文化。侗族集中居住在湘桂黔边区的三省坡周围,分布在沅江和珠江上游的都柳江、浔江、清水江、潕水、渠水流域,可谓是山水相连。侗族是百越民族中的雒越后世,雒越(也写作骆越)生活于荆楚、南粤之间,一支居住在荆楚之间的云梦泽(洞庭湖)和彭蠡泽(鄱阳湖),即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西、江苏之间。一支居住在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海南之间。这说明侗族的一部分先民有由南方山区迁往湖海平原地区,再由湖海平原地区回迁南方山区的历史。他们在湖海平原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是原始农业“象耕鸟耘”的首创者,是“雒田”的开拓者,是“粳稻”的发明者,并以“粳”作为族称。关于侗族先祖的这些创造发明,在历史文献中有许多记载,详见本人所著《雒越是个伟大的民族》一文。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看,侗族是一个安份守已,和谐内聚的农耕民族。这与农耕文化经济相关。《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侗族先民居住的地区是“左洞庭,右彭蠡”,他们的原始农业是“象耕鸟耘”,种“雒田”、“雁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人无争”,“开拓甚广”,“稻香鱼羹”。农耕文化经济是定居型经济,侗族先民们发明了“干栏式建筑”,建设了自己的村寨、城镇。8900年前洞庭湖地区的澧县彭头山稻作文化遗址就一是个典型的干栏式村落,与彭头山稻作文化遗址相连的城头山稻作文化遗址,是中国古代的城市雏形,这里有规整的街道,且有一条卵石花街,与今侗寨的卵石花街一样,有台式木房建筑、有祭坛、有木桥且有桥头堡。在侗族古歌里也有这样的叙述:

    “来到海角戊江渡,前面有座大山岗,……东有银湖波涟涟,南有金湖闪闪亮。大兴土木建家寨,先建箍楼后建房,十寨八寨连成片,一直连到沙洲旁……从此侗家落居金山边,从此侗家落居银水旁。大家一同捕鱼又猎兽,大家一起开地造田塘……”很明显,这里所说的金湖、银湖,就是洞庭湖和鄱阳湖,“湖湾修田种水稻,良禽善兽来帮忙──四月雁鹅来播种,五月仙鹤帮插秧,六月秧鸡除杂草,七月银燕帮叮蝗,八月谷子金灿灿,九月十月剪禾忙……一年四季不愁吃,四时八节不缺裳……”这是“象耕鸟耘”时代的记实。可见,侗族先民住的地方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丰衣足食,过着安定团结的农耕文化生活。古歌的叙述和史书里的描述完全一样。

    在那个人类还没有摆脱争夺生存物质的时代,如此先进的稻作文化,如此安然的居住环境,如此美好的物质生活,谁不羡慕?尤其是对骑在马背上吃烧烤羊肉的游牧民族,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因此,历代帝王都发兵侵略,这种战争看似民族战争,实则是文化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争夺稻作文化、建筑文化、歌舞文化,他们俘虏大批会种稻会建房会跳舞的百越农民,为他们建宫殿、种粮食、制武器、奏乐跳舞。周武王伐纣就利用“巴渝歌舞”(类似于侗族的战争舞蹈)大破纣王大军。汉至唐代一直把“巴渝歌舞”作为王朝的“武舞”。当他们建立起牢固的农本经济之后,这种农耕文化战争便上升到了民族战争。战争的目的转向扩大势力范围,争夺南国霸权,排除异族,消灭反抗力量,巩固统治地位的政治战争。为争夺南国霸权的越楚之战,越败国灭,一部分越族逃到东部沿海,在福建建立了闽越国,在温州建立了瓯越国。另一部分越族被驱赶到南方山区,在广西建立了南越国,在黔地建立了夜郎国。秦越之战秦王朝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征百越,把侗族的先民雒越人(更)压缩到了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镡成之地。由于这里山高水险,原林莽莽,交通闭塞,外族文化难以侵入,百越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侗族的沧桑历史,说明这个民族不是单一的文化类型,而是融山林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复合文化类型,这是侗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历史根源。这种多元复合的文化类型,其结构也是多元复合的。我在《透视雒越古砦文化》一文中,论述了侗族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耕文明、价值观念、萨燧崇拜、侗管治理、侗歌教化,现在应加上一个语言文化。这六个部分是构建侗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的主体,是侗族的主导文化。在这个构架之内,侗族传统文化可细分为语言文化、稻作文化、营林文化、渔猎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飲食文化、婚恋文化、社交文化、节日文化、萨燧文化、图腾文化、丧葬文化、峒管文化、民间文学艺术、工艺技术等十六个门类。

    语言文化是创建侗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侗族的传统文化大厦就会坍塌;

    价值观念贯穿于上述文化之中,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侗族传统文化就没有普世价值,侗族文化体系是侗族价值取向的扩展和构建。

    农耕文化(包括稻作文化、营林文化、渔猎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飲食文化、工艺技术)是侗族创造物质文明的文化。侗族历来是农耕民族,侗族经济历来是农业经济。在稻作实践的历史长河中,侗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这些文化是侗族发展农业经济的生产力。

    由“象耕鸟耘”到“刀耕火种”、“深耕细作”,“深耕细作”是侗族主导性的稻作技术;由野稻培育到粳糯的产生,无糯不成侗,“粳糯”是侗族标志性的稻种;

    由原始森林到人工造林护林,“生态平衡”是侗族主导性的营林理念;由湖海渔猎到稻田养鱼,草鱼是侗族主导性鱼种,祭祀活动、礼相往来不可缺少;

    由围山打猎到驯养牛羊猪狗鸡禽等,牛是侗族主导性的家畜,苗侗先民“头上长角”,与黄帝斗时以角抵人,人不能近,故祭祖必倒牛以供;

    由“架木为巢”到干栏式建筑、吊脚楼、箍楼、花桥等壮丽无比的建筑,箍楼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是团结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象征,故有建寨先建箍楼之俗,什么叫“干栏”?“干”就是“更”,就是侗族。“栏”(侗语),就是房屋,“干栏”,就是侗人的房屋。可见,干栏式建筑是侗族先民发明创造的;

    由纹身削发到鸟羽卉衣再到多姿多彩的侗锦银花服饰,“鸟羽卉衣”是侗族标志性的盛装,重大节庆活动必穿“鸟羽卉衣”;

    由茹毛血饮到“糯香鱼羹”,无糯不成侗,无鱼不成祭,“糯香鱼羹”是侗族标志性的飲食方式,过侗年、祭萨等重大的节庆活动都少不了“糯香鱼羹”;

    侗族有四大精湛的工艺技术。

    一是以箍楼为代表的建筑艺术,是侗族出类拔萃的标志性建筑艺术,仅凭一双手、一把尺、几个符号就能造出壮丽辉煌的箍楼、花桥,让人不可思义。

    二是织侗锦艺术,凭一架简单的木制织布机和一双手,就能织出多种绚丽多彩的侗锦,它和“亮布”构成侗族标志性的纺织品,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使诸葛亮惊叹不已。

    三是银饰制作艺术,侗族的银帽、银练、银簪、手饰等,工艺细腻,造型美观、各种花卉、鸟兽、人物、图腾羽羽如生。一滴水可以映出个太阳,一顶银帽能彰显一个民族的智慧。亮布、侗锦、银饰搭配的侗族服装,已成为舞台上一道亮麗的风景。

    四是芦笙制作技术,凭一双手一把刀就能制作出音色悠美宏亮、音质和谐的芦笙,也让人佩服。芦笙是侗族的标志性乐器;

    峒管文化(包括婚恋文化、社交文化)是侗族社会的治理文化。它是侗族过去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物质生产秩序和侗人自身的生产秩序,维护侗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法宝。恩格斯曾经高度赞扬这种氏族社会自治的作用和效果。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它仍然发挥着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作用;

    萨燧文化(包括图腾文化、丧葬文化)是侗族的哲学信仰文化。萨燧文化的核心是关于宇宙万事万物发展规律的《易经八卦》哲学,和对发明这一哲学的人文始祖燧人氏(萨燧)、伏羲女娲的信仰和崇拜。去掉神话成份,它闪耀着科学之光、理性之光,是侗族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态观、审美观的理性认识。是维系民族团结,亲情相继,天人合一,和谐相处,共建家园的精神支柱;

    民间文学艺术(包括节日文化)是侗族创建精神文明的食粮,“飯养身,歌养心”,侗歌是侗族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态观、审美观的“艺术论语”,与孔子的《论语》相比毫不孙逊色,就其语言魅力来说,孔子望尘莫及。侗族的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山水自然环境的风格,“嘎劳”(大歌)、“嘎九”(九歌)、“嘎孖”(河歌)等无不都是天籁之音,草原游牧民族是不可能产生的。侗歌是振奋民族精神,推动经济建设的强大力量。

    侗族节日文丰富奇特,内涵深邃,是侗族历史的里程碑,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画卷,是展示侗文化的平台,其特色是“一路风情一路歌”。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侗族先民生活过的地方有许多文化遗址,1.85万年前的道县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址,1.4万年前的江西吊环桶稻作文化遗址,8000年前的洞庭湖地区的彭头山文化遗址、城头山文化遗址的古村落建筑。7000年前的古黔中郡高庙(安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六层高塔图案,与侗寨箍楼相似;大塘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干栏式建筑图案,与侗寨的吊脚楼相似,还有中间高、左右低的三塔组合的干栏式建筑图案,很象侗寨的一些寨门;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母渡这化遗址出土的百多米长的干栏式长屋有如侗寨连廊式的吊脚楼。所有这些,虽不能说全是侗族先民创造的,但可以说有侗族先民的一份文化因子在里面。因此,我们应当把当今当地的侗族传统文化与昔日昔地的侗族先民的文化遗产联系起来看,纳入侗族传统文化体系之中。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梳理出四条清晰的历史文化脉络:

    一是侗族的祖先源于南亚的澳傣语族,大约2万年前,从广西进入中国,在广西、广东、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南部生息繁衍,然后沿珠江流域、湘江流域、东部沿海扩散到整个长江以南地区,成为百越民族。侗族是百越民族中的一个族类──雒越民族。2000年前的越楚之战和继后的秦越之战,又有部分雒越人返迁祖籍广西、贵州、湖南及其交界之地。

    二是侗族族群和语言的交替过程──南亚语族──澳傣语族──百越语族──侗台语族,这里说的是“交替”,而不是“更替”,是传承,而不是“异化”。

    三是侗族历史上的代表人物──燧人氏(约2万年前)──神农氏(约1.8万年前)──华胥氏、伏羲女娲氏(约1.5万年前)──炎帝氏、蚩尤氏(约1万年前),详见本人《易经是侗族始祖萨燧的伟大创造》。

    四是侗族先民的创造发明──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伏羲女娲氏发明《易经八卦》、鱼网,百越人发明粳稻、干栏建筑、双身船、耒耜、纺织、冶金技术,这些创造发明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详见本人《雒越是个伟大的民族》。

    据此,侗族的历史文化应追朔到3─2万年前。把侗族历史定格在唐末宋初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历史。

    1、2万年前南亚人进入中国,首先在广西、贵州发展成为澳傣语族人群,澳傣语族人群就是侗族的前身;

    2、广西出土的柳江人骨骸经鉴定为1万多年前,贵州黔东黔西黔南发现1万多年前人类活动遗址130多处。通道下乡、黄芒两处文化遗址也是1万多年前。靖州斗篷坡稻作文化遗址距今也有五千多年。说明这些地方早在1万多年前就是澳傣语族人群居住的地方;

    3、湖南道县王蟾岩出土的距今1.85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江西吊环桶稻作文化遗址出的炭化稻也是在1.4万年前。侗族的前身雒越人是粳稻的发明者,并以“粳”作为族称,文献中记载的“荆越”、“赣越”、“邗越”、“仡榄”、“仡橄”等都是“粳”的不同记音,说明侗族早在1.85万年前就自称为“更”,并不是宋代以后才称为“更”。

    4、2000多年前秦始皇南征百越,一军塞镡成之岭,说明镡成之地早就是侗族集居的地方。

    5、诸葛亮南征经通道铜鼓村盛赞侗锦,遗下一面铜鼓,距今也有一千七百多年。也说明早在1700多年前这里就是侗族的集居地,而且会织漂亮的侗锦了。

    6、由北京图书馆提供的通道团头村粟氏家史记载,侯解两姓于后晋天福元年落户,距今已有1100多年,粟氏先祖实環公是楚国故都江陵人氏,大儿子顺朝是元代南京府的官员,左相刘国杰任其为总兵,来到西南地区镇边,距今也有900多年(粟裕大将的祖籍在团头古伦村,迁到会同后,已有35代,按每代25年算也有855年了)。顺朝公携顺仁、顺位、顺京三兄弟来到通道经江口、县溪、多星、深渡、地阳坪、播阳、黄勾,到处都住满了人群,最后才翻过大高山来到团头。团头各地及牙屯堡河沿线也都住满了人群,这也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通道这个地方已经是侗族集居的地方。

考古发现、科学实验、历史记载、民间族谱等都说明,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优秀,在历史上侗族先民有许多划时代的创造发明,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唐末宋初距今才1050年,侗族形成于宋代的说法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

    历史就是文化,过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侗族传统文化资料,为开发利用侗文化发展经济打下了基础。但对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还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历史文脉还很糢糊。知其近不知其远,知其表不知其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目前侗族地区开发利用的“文化品牌”普遍存在底气不足、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高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对侗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和研究,把侗族的历史文脉搞清楚,把厚重的侗族传统文化底蕴挖出来,使其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试论侗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二)

(2010-01-18 13:57:06)转载 标签:

杂谈

      四、发展侗族地区的文化经济

   (一)审视文化经济走向,确立文化经济理念。“21世纪的经济是文化经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语)。过来我们认识到了经济的物质性,没有认识到经济的文化性,即使提到,也只是限于文化部门的产业而言。没有用文化经济的理念来主导我们的经济活动,没有把文化这个最活跃的生产力来发展侗族地区的经济。这是侗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认识障碍。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从人口生产为主导向物质生产为主导的历史转变过程之后,现在正发生着从物质生产为主导向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巨大转变。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必然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目的,看好具有文化内涵的商品,成为人们消费的潮流。这就决定了文化必然成为经济的发展动力。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有一句名言:“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那里转移”。当代的竞争巳由经济竞争转向文化竞争,争夺物质资源转向争夺文化资源。一个文化资本雄厚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文化产品已成为出创汇的第一位;华夏始祖之一的蚩尤,在中国被贬为“作乱分子”,韩国拿过去尊为“战神”“天皇”,“始祖”,在全国大肆宣扬蚩尤战神精神,许多商品以蚩尤图腾为标志,连韩国足球队的啦啦队“红魔”也以蚩尤图腾为标志,还出版了学术著作《蚩尤天皇》,历史小说《蚩尤大帝》,蚩尤连环画等一系列文化产品,形成以蚩尤文化为标志的“韩流”,并输入中国市场,国人无不感叹:“华夏始祖竟成了韩国的天皇!”,“涿鹿之战”竟成了“韩中之战”! 二战后,日本一片废墟,既无资源也无资金,唯独可以利用的是传统文化。文化立国,经济腾飞,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日本人能灵活地将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技术相结合,加以融会贯通。上个世纪的60年代日本的文化产业就和钢铁工业并驾齐驱,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0%。到1990年日本文化产业已成为第三大产业,文化产业已超过了汽车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8.4%。(到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只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3%)。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吸引儿童的新奇文化──日本动画片系列仅在美国一年的销售额就达43.6亿美元。1995 年日本再次确立了建设文化大国的方略,把满足人的眼球、调节人的耳膜、改善人的感官作为经济的增长点,作为21世纪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处文化遗产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一道著名文化景观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人气指数的支撑点。侗族地区的“龙脊梯田”、“肇兴侗寨”、“岜沙部落”、“西江苗寨”、“小黄大歌”、“晚寨琵琶歌”、“程阳桥”等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这些地区人气指数的支撑点和经济的增长点。可见,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方位凸显出来,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形成一种具有广泛效应的发展模式。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一体化,这就是21世纪的走向。经济的腾飞往往在于观念更新、文化创新。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文化”的观念过于陈旧。为发展侗族地区的文化经济,我们要摈弃那种“文化是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和“传统文化落后论”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文化经济”的理念,确立文化产业观,以文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把传统文化作为资本运营。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人类社会存在三种资本形态,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这三种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文化资本可转化为经济资本带来经济利益。奥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戴维.思罗斯比给文化资本下的定义是:“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并指出:“这种积累紧接着可能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财富也许是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存在”,“有形的文化资本的积累存在于被赋予了文化意义(通常称为“文化遗产”)的建筑、遗址、艺术品和诸如油画、雕塑及其他以私人物品形式而存在的人工制品之中”,“无形的文化资本包括一系列与既定人群相符的思想、实践、信念、传统和价值”。什么是资本?通俗地讲就是能带来增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发产品的革新和附加值的提高;由于文化因素的渗透而使得商品的附加值(人们常将此称之为“观念价值”)以及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可能性提高。越是具有高品质文化、或具有能为多数人认同的文化,就越可能拥有较高的附加值,其实现的经济价值就越大”,由此可见,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一样,是有经济价值的。

    文化资本表现为文化资源积累的厚度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能力。侗族地区是一块充满文化神奇的热土,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资本。这就为经济资本相对薄弱的侗族地区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守着厚重的文化资本,过着清淡的日子,其原因在于还没有认识文化就是发展经济的资本,还不会把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资本来运营。云南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十余年间,使丽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通过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运作使文化资本增值、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典范。侗族地区也要把文化资本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一起运作,使文化资本发挥增值作用。

    侗族地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到历史长河中去挖掘被沙石掩盖的金子作为侗族地区发展经济的资本,做大做强文化经济。

    1、加大资本投入,培植文化产业。前面所说,文化资本是和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相辅相乘的,正如戴维.思罗斯比所讲:为有效地维持和增加文化资本,就得进行必要的投资,否则,将使文化资本无论在文化价值层面上还是在经济价值层面上都会贬值,这就需要几个方面的资本捆绑投入。其路径是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侗族地区要梳理出能够转化为资本运营的文化元素,确立文化品牌,制订发展规划和目标,各地政府要率先投入,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入。龙脊梯田的文化旅游开发,就激发了许多民间投资,也富了一方,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侗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特点是在共性中有个性。各地的开发,要突出个性特色,避免重复开发。共性是由许多个性组成的,这就需要整合。整合能够产生集聚效应,能使文化元素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能使分散的文化元素“一枝独放”,变为“万紫千红”。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可以提升整体文化品位,张扬侗文化的魅力,形成特色文化资本,形成强大而独特的文化产业、文化商品,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纵观侗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普遍存在“小”、“散”、“乱”的问题。不抓住精品文化,整合资源,做大做强,难以形成系列化、规模化、集团化、区域化、产业化。“小打小闹”,吸引力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因此,做好资源普查和价值评估,实施资源重组,并以房地产的模式进行经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通过价值评估,就要拥有知识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增值。侗族大歌申报知识产权成功,希望有更多的侗族文化精品获得知识产权。传统文化遗产呼唤着《知识产权法》增加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三)提升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侗族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一种梦幻般的神韵,比如藏牯节的杀牛祭祖,时间选在午夜三更,夜雾迷茫笼罩着侗寨,各家各户静静地守候在耩火旁,寂静的夜空突然传来三声炮响,藏鼓队在夜幕里敲起藏鼓,各家各户一齐动手杀牛,这种气氛既恐怖又激动人心。又如侗族祭萨的军事表演,参加表演的人员手执“武器”集合在萨燧坛前宣誓,主祭师一声令下,一齐奔向沙场,芦笙阵阵,喊呐震天,排山倒海,这种气壮山河的气氛,让“敌军”失魂丧胆。再如侗族的芦笙舞《雁鹅飞天》,舞者不断变换队形,组成舞动的正向Α形雁阵、倒向Α形雁阵、弧度Α形雁阵、环绕Α形雁阵,有如兰兰的天上,北雁南飞,在头雁的带领下不断变换Α字形雁阵,“仡伶”、“仡橄”的雁鸣声(芦笙调)划破长空,飘向悠远的天际。这种侗文化的神韵没有现代科技帮助就很难达到如梦如痴的效果。

    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它是以传统文化为兰本,以现代高科技为手段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节目全部是华夏的历史文化,如周易、伏羲八卦、四大发明、岩画、陶器、铜器、竹简、戏曲、丝绸之路、礼乐、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游乐图、土家族毛古斯舞、彜族民歌《小河淌水》、白族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这些貌似枯燥的文化遗产,在编导者的精心操作下,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生动而精彩地展示了华夏5000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产生空前绝后效果,震撼人心的效果。土家族的毛古斯舞呼声最高,是“舞动北京‘鸟巢’的远古精灵”!同样是一种文化遗产,经过创新并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表现,其效果和价值大不相同。目前侗族地区的文化旅游的景区设置、品牌的包装和文艺节目,要不就是土里土气,要不就是抛开传统文化跟“潮流”,甚至制造“噱头”效应来赚钱,如把少数民族的婚礼演化为讨旅客红包的“噱头”,使旅客产生“不愿回头”的反感。因此,无论是文化企业、文化商品,还是文化旅游,只有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来表现、来包装,才能产生侗文化的那种神韵和魅力。

    商品只有参与市场流动才能实现其价值和利润,流动的速度越快,次数越多,资本增值就越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信用度是产品流动速度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做广告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侗族历史人文及文化品牌为产品命名、做商标,如萨燧、伏羲、女娲、蚩尤、奥傣、雁鹅村、夜郎国、百鸟衣、程阳桥、大歌、小黄、肇兴侗寨、西江苗寨、岜沙部落、三省坡、万佛山、飞山寨、织金洞、龙脊梯田等等,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

   (四)大力推进创意文化。所谓创意文化就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利用高科技和创新传统文化,是全面提升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两个重要手段,侗族地区的地方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创造发明、民间故事传说、民歌、民族风情、工艺美术等都是创新文化的素材。利用这些素材可以出版历史小说、图书,制作音像产品、卡通、动画软件、工艺产品等等,《泰坦克尼号》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英国,美国拿过去拍成电影片,这部电影用普世价值观贯穿全剧,成为一部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一部人类应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因而震撼世界,两年之内就捞走全球票房收入18亿3540万美元(中国占三点六亿人民币),创下全球票房收入之最。中国的《花木兰》被美国拿过去生产动画片,收入三亿美元。韩国请走华夏始祖蚩尤,成为无价之宝。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资源成为激烈争夺的资源,看不到这一点,不釆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我们的文化资源就会流失,就会犯下愧对祖宗的大错误。

   侗族地区有许多生动而美丽的故事传说,是我们创新文化的丰富资源。萨燧文化(燧人氏人工取火)、女娲补天、涿鹿之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大战争)、镡成之战(即三省坡地区的秦越之战)、象耕鸟耘(粳稻发明)、雁鹅村(干栏式建筑的发明)、牯藏节(蚩尤祭典)等是我们创新文化的重大题材。《百鸟衣》、《琵琶泉》、《阿里打羊》等侗族童话故事(《百鸟衣》在中华文化网上被列为童话精品),是我们制作动画片的好题材。侗族的《十大情人歌》及《莽西》、《秀银吉妹》、《青石碑》等叙事歌是我们创作歌剧的好题材。侗族大歌、九歌、河歌、琵琶歌是我们制作音像制品的好民歌。侗锦是我们制作创意艺术商品的兰本。侗族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开发旅游的丰富资源。几十年来,侗族地区的地方政府、文化部门、文化人和群众为挖掘、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侗族传统文化,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侗族叙事歌《秦娘美》搬上了银幕,大歌、琵琶歌走向了世界舞台,出版了许多侗族文化丛书,创新了许多悠美的侗族歌曲,使侗文化在华夏56个民族中占有了一个抢眼的席位。但从总体来看,侗文化资源还不能顺利地地转化为资本运营,创新文化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无偿分享创新文化成果、侵犯知识产权的事时有发生,挫伤了文化人的积极性。

    侗族传统文化出现后继乏人的危机,老一代文化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且相继辞世。被誉为“奇人奇才”的通道籍著名侗族作家、文艺家、侗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国务院津贴享受者李鸣高先生已八十有余,为研究和弘扬侗族传统文化心力交悴,收集了上千万字的侗族传统文化资料、几百张侗族历史文化照片,写了几百万字的研究文章,出版了的十多本专著,藏书一万多册,是民族的宝贵财富。鉴于年事已高,他愁这笔财富因无人继承而流失,在网上公开征求保存和继承这笔财富的良策,让人心情沉重。因此,我们在做好静态保护的同时,更要注重动态保护,积极培养和扶植侗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在尊重和保护老一代作家、文艺家、侗文化专家学者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年轻一代的侗族作家、文艺家、侗文化专家学者。侗族地区的地方政府、文化部门要设立侗族传统文化保护基金、科研基金、创新文化基金,确定科研项目、创新文化课题,组织侗族专家学者、文化人、作家、艺术家进行攻关。“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下凤凰来”,“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要出台激励政策,培养侗文化人才,激发文化人、企业家创新文化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把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运营、转化为文化经济、转化为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唐成海《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初探》

             杨建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2010年1月16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