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雪域迷踪卡爆率:侗族和谐文化传统考识 - 侗族大哥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4:25:30

侗族和谐文化传统考识

转贴 2007-10-23 23:46:45 阅读99 评论2   字号: 订阅

  笔者长期与侗族同胞在一起工作学习,也曾无数次深入侗族农村调查采访,向侗族人民学习,从而对侗族和谐文化传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接着又选读了《易经》、《论语》、《孟子》、《中庸》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中华和谐文化源流有所感悟。现就上述两方面学习所得结合起来,加以比较研究,浅述自己对侗族和谐文化传统的粗陋考识。
  一、侗族文化注重“人和”
  文化,古谓“文治教化”,今称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
  侗族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常发和谐之音,常现和谐之美,常展和谐魅力,蕴育着和谐美德,传承着中华和谐文化遗产,保持着中华和谐文化的优良传统。
  贵州天柱县侗乡三门塘完整保留着侗家刘氏宗祠,刘氏家谱上刊刻着训诫刘姓后世子孙的族规:“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隆学校以端士习;尚节俭以惜财用;讲法律以警顽愚;息诬告以全善良;完钱粮以省催科” ①。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和谐教育诗,也是一篇极为感人的警世律人绝。这七句八言反复讲和谐理念,反复谈和谐重要,一言之概之:重人和,
  “和乡里以息争讼”,大意是:与乡里的人和谐相处,从而平息争端,化解矛盾,避免对搏公堂。
  “隆学校以端士习”,讲的是:重视学校教育,从而端正读书人的学风文风,完善文士官吏的官风,知识分子、官吏的风气正了,社会就和谐了。
  “完钱粮以省催科”,说的是:欠债自觉早还清,不要等债权人上门来催讨,欠税要交完,避免官府来追究欠税抗税罪,如是社会就和谐了。
  侗族刘氏族谱这段家规名言,反复强调人与人和睦相处,和谐共事,注重人事协和,做到民心和乐。这就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人和”理念。这就是继承和实践着亚圣孟子的至理名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这就是继承和实践着中华蒙学经典《三字经》开篇名句“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
  二、侗族文化崇尚“仁和”
  走进黔桂湘侗乡,走进侗寨,走进侗族社区,举目观看,只见人们相互关爱,彼此温良善待,乐献爱心的好人善事蔚然成风,人间佳话广为传颂,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侗乡的和谐社会环境与和谐人文精神,培育成就了不少令人敬仰的英雄模范和贤良志士。
  侗族人民热爱兄弟民族人民,维护民族和谐,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明正德工部侍郎陆洙(字沧浪),因作诗讽刺专横跋扈的宦官刘瑾,被瑾折齿后流放于五开卫治(今黎平县城),这位文才满腹的原部省级京官在逆境中向侗苗汉人民学习,矢志在五开卫兴学教课授徒,潜心在黎平培育侗苗汉各族青少年,默默献身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此后黎平卫学、府学、县学、乡学、社学层层兴旺,人才辈出。黎平侗苗汉各族人民恒久怀念这位落难边地,但文教业绩卓著的高级京官陆沧沧,为他修了“陆公墓”,先后建了二贤祠、五贤祠、乡贤祠纪念他。光绪《黎平府志》、民国《贵州通志》给他立传表彰。侗苗汉人民并为他编创了几多优美轶事流芳百世,如说黎平调方言“普通话”源于缺齿说话不关风的陆沧浪先生亲传;又将陆先生生前爱吃的清蒸炒米肉圆命名为“沧浪圆”传承至今。
  清华大学中文系无锡籍学生过伟(1928——)建国前参加革命南下解放广西,1956年在侗族人民帮助下将侗族秦娘梅故事创作成侗戏《秦娘梅》和歌剧《秦娘梅》,1978年起自愿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继续向侗族人民学习,整理研究侗族民间文化,侗族人民给他热情支持和帮助,他先后与桂黔湘侗族学者合作主编出版了侗族民歌选、曲艺选、民间故事选、民俗散文选八部,编写出版了专著《侗族民间叙事文学》一部,发表侗族民间文化研究文章多篇,返哺教育帮助他的侗族人民,成为被国内外同行赞誉的侗族民间文化研究专家,离休后仍被推选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南京籍文化干部杨国仁1949年参加解放黔东南,转业后深入黔东南黎平、榕江、从江侗乡潜心向侗族人民学习,在侗族同胞热情关怀帮助下,他学会了说侗语、唱侗歌,能从原生态侗语翻译、研究侗族民间文化,国仁又以其侗族文化研究成果回报侗族人民,先后与侗族学者歌师吴定国、吴国春、吴支柱等合编了侗族民歌选六部公开出版或内部刊行,曾在中国芬兰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推介侗族民间文学,又曾偕同侗族学者吴定国、王胜先、晏晓明组成访问团到日本国讲述介绍侗族民间文化,历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黔东南州文联副主席。国仁还同黎平籍汉族诗人廖正中合写了《侗族文学简况》、《侗族文学概况》出版,前者被权威版《侗族文学史》认定“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试图全面介绍侗族民间文学现状的著作”②。 
  汉族老专家过伟、杨国仁向侗族人民学习,在侗族人民关怀帮助下成就了侗族民间文化整理研究事业,是侗族和谐文化精神促成的硕果,是民族和谐、民族团结的盛事。这里体现出来的侗族和谐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和”是同源合流的。
  “仁和”即“仁爱温和”。“仁”即“仁爱;相亲”,“仁”的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韩愈《原道》称“博爱谓之‘仁’。”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即“和顺,平和”;“和谐协调”;“和睦;融洽”;“和”即“刚柔适也”(见《礼记·春官·大司乐》郑玄注)。
  侗族和谐文化中的“仁和”精神,体现了《墨子》的“兼爱”理论,即“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讲的:互相关爱,互利双赢。
  侗族和谐文化中的“仁和”精神,体现了孔子《论语·颜渊》、《孟子·离娄下》倡导的“仁者爱人”理念:“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天柱籍古稀侗族歌师秦廷锡新近采编刊印的三集《北侗民歌》就形象地体现了侗族文化的“仁和”(“兼爱”、“博爱”)美德。歌师敬爱一切母亲,便采编了长歌《十月怀胎》。歌师倡导孝道,便采编了叙事组歌《二十四孝》。歌师景仰行善做善事的好人,便采编了长歌《洛阳桥》,赞颂蔡状元排除万难修成洛阳桥益民济众的德行。歌师敬重贤明帝王,便采编了《中国皇帝源流世系歌》。歌师敬重爱情忠贞的梁祝、孟姜女,便采编了长歌《梁山伯与祝英台》及《孟姜女》。诗人秦老先生的“仁爱”之心溢于行间。
  侗族文化崇尚“仁和”,尤体现在敬重古圣先贤,敬重古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物上。
  宋代抗辽爱国名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是黔桂湘边地杨再思后裔杨姓的祖先,侗族人民崇敬厚爱杨家将,便在镇远县中和山东麓、镇远平昌园、锦屏县城清水江南岸及湖南靖州县城等地修建了多处飞山庙纪念惠勇候杨再思及其祖先杨业夫妇。镇远东关飞山庙名“令公庙”今存,一位镇远杨姓前辈老人曾对邱宗功说:“令公庙正殿供奉着老令公杨业及佘太君夫妇的塑像。”明清两朝杨再思的后裔曾世袭镇远府土通判③。近年黔东南籍侗族学者杨昌坤、杨长福等又合编刊行了数十万字的族谱《杨再思世系》昭示后代宏扬杨家将祖宗功德。
  侗族人民这种推崇贤明拔尖人物的“仁和”社风今天仍在继续。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近年已兴建面积2250亩的文峰塔等景区,文峰塔高七层,第一层为至圣先师孔子殿;第二、三层石刻着宋元明清靖州籍7进士、73举人名录;第四、五层石刻着解放后靖州籍博士、教授名录;第七层命名“院士楼”,待刻靖州籍中国两院院士名录。文峰塔景区有“状元坊”,将1987年以来靖州县高考文理科前三名考生名录刻碑永志,榜彰英才。与此同时,侗苗汉民族聚居的天柱县,正在兴建三星岩碑林,计划拟建天柱名人名句碑林、天柱名人牌坊,天柱“状元”牌坊面世。靖州文峰塔景区还建有“放生池”景点④,以恢复中华“放生”传统民俗文化,体现人对鱼类等动物朋友的“仁和”、“博爱”,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
  其实,侗族大歌、侗族民歌本身就是一曲曲和谐的天籁之音,就是吟咏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美乐。侗族古歌传颂着人类祖先的和谐历史。侗族情歌赞美着男女之间的和谐。侗族孝歌韵述着老辈与晚辈的和谐。侗族大歌《蝉之歌》展现着人音与蝉音的巧妙合奏。侗族大歌《青蛙歌》“我们扁嗓学哇鸣”,赞美人与青蛙和谐共鸣。侗族大歌《水下榕江》“侗家爱山又爱水,山上山下是宝藏”,赞美着人与山水紧相依的和谐情怀⑤。
  其实,汉语“和”字,古写“龠禾”,在甲骨文中是古代一种“小笙”的象形字,故《尔雅·释乐》称:“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和”即十三簧之小笙⑥。苗侗人民喜爱的芦笙乐,就是源于古代的和笙,也即和乐。
  因而,先秦古籍《礼记·儒行》载云:“歌乐者,仁之和也。”这就是说,包括苗侗芦笙乐、苗歌侗歌在内的“歌乐”本身就是“仁和”之音,就是仁和的结晶。作为多声部复调合唱的侗族大歌在广场或舞台演出时,用不着指挥棒指挥,也没有鼓点导引,大家合唱得那么协调,那么优美动人,高低音、刚柔音、粗细音组合得那么融哈,这本身就是人与人亲和、人声与人声协和的和谐文化精品。
  三、侗族文化凸显“中和”
  侗苗汉人民聚居的镇远城有舞阳河穿城流过呈S形,宛若《易经》中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民国年间镇远县城名“太极镇”,清代叫“八块城”,“八块”即八卦盘,“八块城”可诠释为“八卦城”。连镇远府城孔庙的至圣先师殿及城东祝圣桥上的魁星阁也是八角楼,这八角层面便是《易经》的一块块八卦盘。
  这阴阳鱼八卦盘象征何在,含意是什么呢?就是《老子》所云:“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⑦”就是《老子》和道家宣扬的“中和”。也就是《礼记·中庸》所谓“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就是《论语·学而》讲的“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中和”,现代国学大师杨树达在《论语疏证》诠释说:“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⑧这种“中和”,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既防“左”又防右,而求决策正确。中原河南方言所说的“中”还遗存着“中和”的古意,河南人说“中”,意为“好”、“对”,也就是现代人还说的“中用”、“中意”。
  “中和”理念既然这么重要,难怪镇远青龙洞依托的那座山因处三水汇和处,便命名“中和山”(“和”含汇合之意),山脚万寿宫古戏楼台檐又悬挂着“中和且平”的台匾,其意为:达到“中和”才能“平天下”,做到“中和”,天下才太平,百姓才平安。连镇远革命先烈周达文故居里也挂着一道“履中蹈和”的匾额古训,意为“力行中和”。
  侗族鼓楼大多为八角楼,靖州文峰塔也是八角楼,这一层层八角平面,似乎也可诠释为是《易经》阴阳鱼八卦太极图所示“中和”文化的遗存呢?这仅是笔者蛙见,不一定恰当。
  镇远县报京侗家举行婚礼礼仪上,新郎家堂屋神龛前方桌上摆着一个纯白瓷大圆盘,圆盘上放着一双鲤鱼。这无疑是《老子》“负阴抱阳,中气以为和”太极中和文化的遗存,昭示夫妻双鱼阴阳和合。且是象征夫妻长相思相守相忆,因汉代乐府思妇古辞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句⑨。这双鲤鱼又象征新夫妻孝顺老人,因《二十四孝》中《涌泉跃鲤》、《卧冰求鲤》两篇中,均有孝子以孝心感天动地,双鲤涌出以奉献父母的故事⑩。报京侗家婚礼上白圆盘摆双鲤鱼,这也是侗族和谐文化的历史传承。
  侗苗汉人民聚居的镇远、三穗、锦屏等地春节玩龙灯,龙灯前面总有几对鲤鱼灯作仪仗队开道。这双双鲤鱼灯,同样是阴阳鱼太极中和文化的遗存。也是“双鱼纳福”、“鲤跃龙门”和谐、祥和文化的遗迹。
  四、侗族文化讲究“谦和”
  天柱籍侗族诗人陶光弘采编出版了民歌集《侗族谦赞歌》,并作序详介绍了演唱谦赞歌情景的侗族民俗细节。侗族人民唱歌时总是赞美别人,谦称自己。这本民歌集处处展现着侗族文化讲究“谦和”心态。谦和是和谐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和素养法则,《尚书·大禹谟》云:“满遭损,谦受益。”毛泽东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以骄奢淫逸为耻”。
  侗族文化这种谦和精神使侗族同胞待人处世能虚怀若谷,能兼容并包,能网罗众家,能博采众长,勤于学习新思想,吸收新知识,接受新事物,这一谦和文化传统培养出许许多多侗族优秀人物。
  清代侗族读书人勤学中华文化经典,涌现出榕江籍杨廷芳、天柱籍杨树琪等一大批侗族举人,树琪勇于吸收维新思想,签名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反对清庭签订《马关条约》的“公车上书”爱国民主运动。
  侗族军人王天培、李世荣拥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顺应革命潮流,为武昌起义、北伐战争立了战功,成为革命军中两位侗族军长。
  侗族先烈龙大道较早学习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虚心聆听斯大林、李大创、瞿秋白的教导,回国后成为中共早期六位省委书记之一,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
  侗族军事家粟裕大将、杨至成中将、龙贤昭将军早知时务,先知先觉,早年参加工农红军,成长为红军长征英豪,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功德无量。
  锦屏县侗族革命烈士杨和钧自觉信仰马列主义,舍已救护长征中的红军伤员,所作怀念红军的叙事抒情革命诗歌七首,有二首入载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续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大批量一版再版,影响深远,和钧的诗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难能可贵的篇章。

  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侗族同胞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钻研科学文化,成长出一大批科学文化英才,笔者熟识的天柱籍粟周熊、滕树嵩、欧阳贤都是侗族俊杰。
  粟周熊(1939——)以翻译前苏联100多位作家作品的佳绩,荣获苏联作家协会谢尔盖·博罗金奖,后荣任中国驻哈萨克斯坦文化参赞,作为文化外交使者,又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
  侗族作家滕树嵩(1931——1992)原仅初中文化,解放后在公安司法工作之余刻苦学习钻研文学创作,终成大器,以中长篇小说《侗家人》、《风满木楼》及电视剧《侗女贝仙》铸成了当代侗族文学丰碑。
  侗族方志专家欧阳贤(1932——1996)身带癌肿12年间顽强坚持总纂、主编、分纂了二十多部黔东南州志、县志,其业绩在国内方志界“绝无仅有”,九秩老人陈福桐(贵州省志原副总编辑)为他作挽联、挽诗赞曰:“与绝症博斗熬持,贯天地古今,纂书二十部,功业不朽;有古贤耿介情操,集真善美诚,立身六四载,令名永存。”“历程万里追宏祖,书稿五车步学诚。”11另有人作诗歌吟他“鞠躬尽瘁太史业,不愧‘侗家司马迁’”。12
  笔者熟知的另外三位黔东南侗族方志专家也以为人谦和、治学刻苦而成就大业,各自主编完成桑梓县志退休后又活跃于《中华姓氏通谱》阵线。剑河籍编辑杨昌润现常住福建,应聘担任《中华杨氏通志》常务副总纂。剑河籍副编审龚力新现到江西参加编写《中华龚氏通谱》。三穗籍副研究员吴展明现到江苏参加编写《中华吴氏通谱》13。这三位侗族方志学者暮年走出大山,步伍中华姓氏通谱编修宏业,其伏枥之志,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