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未来之军嫂微盘:国际社会热评中国共产党卓越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06:41
      ·核心提示·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道路;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成为国际社会探讨的热门话题。


            中国共产党政治成就

          学者:中共是世界的某种政治标杆


        6月2日,参观者在展厅内参观历史文献展品。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军事科学院、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协办的大型历史文献展览“艰难与辉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6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新华社发(李方宇摄)

        弗·伊·多布连科夫(Добреньков 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俄罗斯社会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社会系主任):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是政治组织中的某种标杆和范例。因为从实践当中可以看到,这个党有自己的纲领、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给人民带来最大利益,能动员广大群众的能量来实现既定目标。任何党派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含有需要实现的理想。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构建最为公平的社会。根据我的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此做了很多很多,它在中国和世界都巩固了自己的威信。尽管存在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它确实一直在努力实现国富民强的理想。而且,它总是在困境中找到出路,不拘泥于陈规,善于对自己进行改革,应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挑战。这一点让世界为之震撼和惊讶。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当下中国的一个事实是,美国必须要审慎考量中共政治体制。我认为,这种政治体制会在外界压力下保持坚定,慢慢地发展成自己的特色。中国政治肯定会逐渐变得更多元、更自由。许多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一些党内改革,都与外界看中国的视角不太一样,但这个政治体制正在变得更透明、更负责任、更精英化、更特殊、更有效。


          国际社会解读中国共产党取得巨大执政成就的原因


      6月28日,游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游览。新华社记者公磊 摄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道路;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成为国际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的根基与壮大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既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1日发表题为《中共90年奋斗历程 竖立治国理民不朽丰碑》的文章,认为“扎根群众、为民请命”“以民为本、以和为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最重要原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光辉成就的根本。

        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干事长曼弗雷德·格伦德说:“过去30多年,中国在经济、社会和国际舞台上取得的成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最好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束缚,是一个务实的执政党,为所有13亿人民谋福利,而不是为少数党的精英层服务。”


          国际社会盛赞中国共产党取得显著政治成就


        众多游客云集湖南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参观瞻仰,缅怀伟人(2011年5月24日摄)。从南湖烟雨中起航,中国共产党经过9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众望所归地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航者。  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时代的召唤。 新华社记者龙弘涛摄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外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政治成就给予积极评价。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国际部副部长金成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将中国从长期贫困和落后中解放出来、给中国人民带来自主和创造性的新生活的历史性事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惊叹、值得骄傲的成就。

  保加利亚社会党国会议员亚纳基·斯托伊洛夫评价说,中国将发展、改革以及稳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试验,实现的是一种渐进、浪潮式的发展,这种模式以政策的“连贯性”和“均衡性”见长。

  老挝前驻华大使维集·欣达翁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要求、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路线。

  塞尔维亚共产党主席、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孙子约瑟普·约什卡·布罗兹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智慧让自己的党始终能够适应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从未放弃自身的指导思想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根本目标。”

  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里奥·里奥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变革进程之一。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根据中国自身特点走出了一条自己发展的独特道路,这种“量身定做”式的发展模式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

          世界眼中“中国奇迹”的“金钥匙”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齐紫剑 陈俊侠)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华诞,世界为之瞩目。今天,当越来越多的国际观察家认为“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时,一种共识性的结论在他们眼中越来越清晰: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和中国的体制优势,是解读“中国奇迹”的“金钥匙”。

  国际舆论是在对中国的发展变化认真思考后得出这一结论。19年前,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作过一个一度“轰动”却没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预言”:苏联解体预示着“历史的终结,也就是人类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西式政体“将普及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

  然而,当时光走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世界看到:“历史”非但没有“终结”,社会主义中国反而引人注目地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福山本人今年也写下新的判断:“中国政治体制优点明显。”对此,美国《时代》周刊不无感慨地评论说:“福山承认自己的错误,表明了他优雅的风度和理智的坦诚。”

  “中国奇迹”的体制优势是什么?从大洋彼岸到亚洲近邻,从非洲之角到欧洲大陆,人们深入观察。新加坡《联合早报》载文指出,如果将中国的政治体制放到全球视野下就会发现,中国真正与众不同的特色是一个政党的有效领导,“这才是中国经济成功的真正原因”。

  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是:这种体制的优势在于“可以制订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而不受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的影响”;其优势还在于“高效率,对出现的挑战和机遇能够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用福山的话说,这一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作出众多复杂的决定”,“有效加以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德报:中国的政治制度卓有成效


        6月25日,辽宁公安边防总队盘锦支队官兵在红海滩“党旗”前宣誓。新华社发(蔡冰 摄)

  【德国《每日镜报》5月17日文章】题:被磨碎的民主(作者柏林社会科学中心跨国冲突和国际制度系主任米夏埃尔·曲恩)

        最迟从金融危机以来,面对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一个竞争者——以中国为代表的政治制度成长起来。较之末期的现实社会主义,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大不相同,二是卓有成效。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在经济上充分地发挥市场活力,而没有与自由民主的机制相连,从而对市场和民主似乎不可分离的联系提出疑问;它卓有成效,因为在中国和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实行威权统治的精英不能轻易被指责为自私自利的暴君并目.被赶下台,其政策合有明显的公共福利成分,并且取得可观的成就。

        在最近15年里,中国从绝对贫困中解救出来的人数超过了全欧洲在整个 20世纪的相应数字。与这种发展相对应的是,中国领导人表现出新的自信。他们不久前在每次出国访问时都还强调,要向西方学习;现在则改变了说法,强调互相学习的必要性。

        如果现在中国被视作至少在西方世界之外另一种政治制度的选项的话,那么 “什么是正确的政治制度”这个问题又重新回到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上。这种与西方民主不同的发展显示,自治、共同体的自我价值感、以及技术官僚治国,这些富有成效的政策结合成为合法性基础。

        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个局面,西方式的日益缺乏民主的自由主义模式与亚洲式的非民主的威权统治两者同时作为主要的合法化模式相互对立,民主原则在它们之间被磨碎。

        所以,21世纪民主执政的前景也就让人产生矛盾的心理:关于合理的统治依据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言而喻这也是民主所关注的。对于这个问题,纯粹的自由民主式回答可能会失去说服力,所以,必须重新予以论证并且在运行机制上予以审慎考量。

          世界眼中的中共:一个生机盎然的政党

        一切为了人民。无私的追求,成为中共赢得广泛支持,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执政党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对华事务局局长扎法尔说。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前驻华大使萨基特指出,中共在1921年成立之初党员主要来自工人阶级,现在其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工人、知识分子和商人等,他们能够非常正确地判断人民的需要是什么。

        “因此,中共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政策更趋务实,让百姓受益。”萨基特强调。

        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干事长格伦德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说:“中共是一个务实的执政党,为所有13亿人民谋福利,而不是为少数党的精英层服务。”

        一个一心为民的党,必然赢得人民的普遍支持。

        德国汉学家南因果认为,从历史基础来看,中共能够成为执政党,是因为中国90%以上的老百姓当年支持中国革命。

        南因果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二战后苏联红军进入后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则是人民的选择。中共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独立的而非外界强加的。”


          拉美青年政治家: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举世无双


  5月1日,一名游客在遵义红军街上的“红色征途”雕像前驻足。“五一”小长假期间,贵州遵义的红色旅游十分火爆。众多游客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街等景点,感受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新华社记者 王橙澄 摄

        第二届中拉青年论坛4月在北京举行,来自拉美国家的多位青年政治家访问了中国,真切地了解了中国现状和即将迎来建党90周年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智利激进党副总秘书长佩德罗·内拉称,此次中拉青年论坛为了解中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视角。中国共产党是—个组织结构完善有序的政党,在领导13亿人口大国方面拥有令人钦佩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这一点非常令人敬佩,这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不曾尝试过的,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验。

        作为左翼的社会民主党成员,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戴维·布恩·德拉加尔萨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模式,它正在证明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两件事,一是其制度是以在内部与民主力量的代表建立共识为基础运行的,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它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使中国的经济拥有了如今的竞争力”,“中国共产党还拥有一个庞大的组织结构,其党员构成来自于社会各界,青年党员的数量尤其庞大”。布恩·德拉加尔萨认为,中国共产党现在关心的是教育,以及如何为年轻人提供发展途径,使他们自觉地加入到党的队伍中,并知道什么是民主及其重要性。

        来自哥伦比亚民族团结社会党的加夫列尔·戈麦斯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一个有能力管理13亿人口大国的组织结构,其执政能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保证。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市场经济原则是为中国人创造各种机遇、减少贫困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世界眼中的惊叹号——中外专家学者系列对话之政治篇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羡慕中国的发展。试问哪个贫穷的国家不想连续30年保持10%的年均增速?哪个领导者不想在实现高增长的同时保证长久执政?”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记者理查德·麦格雷戈说,“中国在管理发展方面有很多重要经验可以传授给其他国家。”

        在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戈卢别娃看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展示了什么是共产党以及什么是为了人民、面向社会的发展道路”。

        “中国取得的成就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有关社会发展的模式选项,”智利共产党总书记劳塔罗·卡莫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干事长格伦德认为:“相对于西方民主模式来说,中国模式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模式和社会模式。这一模式对于许多非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很有吸引力。”

        相对于外国学者对“中国模式”的探索,步平更愿意用“中国道路”取代“中国模式”的提法。他说:“中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不同,用西方的发展模式理论根本无法解释中国成长的轨迹。邓小平曾经提出‘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中国的发展就是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根据本国国情在探索中完成的,因此这条道路无法复制。”


            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答卷

          中共创造了决定性的新经济制度


        世博会传播着对未来的畅想,看世博也要用心发现。中国馆与世博轴有机组合,形成了一幅《华夏扬帆》图。庄跃成 摄影

        十月革命唤醒了干百万人民开展积极的政治斗争。十月革命影响了整个世界,也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没有十月革命,就不可能有中国的改变。十月革命的成功表明,实现革命的成功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而且在现实中也是可以实现的。十月革命的经验奠定了中国革命的基础。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吸取了苏联在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一条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是大多数人民的理想。今天中国的成就如此之大,他们再次向世界表明,有能力建设新的生活,甚至创造一些形式上对共产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新经济制度。

        再过10年、15年,所有人都会更加惊讶地发现,中国具有怎样的能力。同时,中国有十分明确的共产主义思想,明确的政治目标,而这一切叉通过严肃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巩固。中国有成千上万家合资公司、中小企业,年轻人可以在国内外接受教育,引进全世界的专家,这当然为科学技术的现实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去过中国许多次,每次都看到中国在向前进步。继续这一道路,这是我作为一个与中国有关系的人的主要祝愿。中国制定了重大的方针,现在有可预测的干部轮替(制度),这是政治革新的重要因素。

          德报:中国经济和福利政策值得学习


          上海陆家嘴地区夜景(5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德国《日报》评论赞赏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促进公共福利的措施,主张西方在这一方面应该向中国学习,以消除自己的弱点。

        “最近20年,中共以约9%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成功地让5亿多人摆脱贫困,约2.5亿人现在可以享有接近西方的生活方式。世界将实现2000年确立的至2015年让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千年目标,应完全归功于中国。这些数字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时期获得哪怕与之相近的成果。”

        作者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对西方也“大有教益”,赞扬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除了巨额经济计划之外,“大力投资于教育,扩建铁路网和可再生能源这些有长期效应的项目”。

        评论说:“结果很成功,当西方工业国至今还在跌跌撞撞地从一个后续危机进入另一个后续危机时,中国在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后仅仅数月之内又在直线增长,这个势头至今仍在继续。中国领导人也从大危机中得到明确的教训,放弃了银行业自由化的打算,将人民币掌控在国家手中。

        “结果证明,中国人与国际金融寡头们相隔离,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国家20年来一再遭受汇率不稳和资本抽逃的痛苦打击时,中国则善于保护自己免于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

        评论接着写道:“中共保护这个国家既防止过分追逐利润的投资者,也防止操作巨额资金的货币投机商……货币交易在中国受国家控制,投机者的资金不会自由流入或流出。中国从而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的马达,并且成为危机的赢家。

        “领导人同时利用危机在经济政策上整体转向:脱离出口驱动的增长,转向加强促进社会和生态平衡的国内经济。中国政府认识到,经过多年的持续出口狂热,为维持自己同时还为世界的和平,就必须从现在起注重加强重新分配。中国已经实行了地区性的医疗保险,就数量而言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世界奇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答卷

        坦桑尼亚革命党总书记威尔逊·姆卡马认为,中国经济成功,源于中国共产党目标明确,思想坚定,致力于为人民大众建设美好社会,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易卜拉欣·阿梅里则将中国经济成就归因于改革开放、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他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释放了中国人民的才能,而蓬勃发展的经济,也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当然,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明智且高超的执政能力。”

        智利共产党总书记、国会众议员劳塔罗·卡莫纳说:“中国的发展来源于中国人民及其执政党的智慧,他们知道如何才能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执政党能超越意识形态的生硬标签,从更加科学合理的角度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当外界审视中国经济成就时,时常提到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而这种模式和经验背后的精神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理念。”

        保加利亚社会党议员亚那基·斯托伊洛夫则对中国经济腾飞的路径很感兴趣:“开始时,中国将外资吸引到沿海和边境地区,然后向内地和西部地区推进……在依赖外来资本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过后,再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重组,现在中国已走上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他强调:“将长远战略与具体政策相结合,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地区的作用,让改革、发展和稳定相得益彰,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综合消息:国际社会热评中国共产党取得巨大经济成就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给予积极评价。

  美国洛杉矶《中华商报》发表社论说,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门类齐全、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吸引国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

  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经济学教授赛义夫丁·赛义洪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实际国情,中国采取改革措施和经济政策,打击腐败、鼓励外商投资,过去10年间的经济增速保持在8%以上,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肯尼亚渔业部长阿马松·金吉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本土企业方兴未艾,拥有很多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匹敌的专业技术和研发成果,中国正逐步由劳动力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本集约型,其工业化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增长。

  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伊莱斯·雅布尔说,中国用独特的发展方式,首先发展沿海地区,利用优惠的政策和那里的便利条件,吸引境外企业,实现了财富和技术的积累;20多年过去后,中国又将这些财富与技术向内地转移,实现了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马修·麦克唐纳说,中国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表现抢眼,中国政府推出高达5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对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大限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步伐

       国际社会热议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的学生在绣制党旗(6月9日摄)。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一些外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

  乌克兰-中国合作协会执行董事谢尔盖·科舍沃伊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国共产党用优良的传统文化促进本国和世界的文化的发展和融合,世界文化的繁荣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密不可分。他说,北京2008奥运会后,中国现代文化走进新的时代。中国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仅是经济强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文化体育的中心之一。

  肯尼亚渔业部长阿马松·金吉说,尽管中国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变革,但中国共产党一直能够确保中华民族丰富、悠久的历史不为时代遗忘,并将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和习俗沿袭至今。同时,中医中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中国国内得以传扬,更获得全世界认可和接受。

  美国华盛顿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留下很多文化瑰宝,中国共产党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得越来越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肯尼亚新闻与通信部常务秘书比坦格·恩德莫说,在完成政治经济建设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推行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相关政策,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中国的文化传统近年来也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去,以建立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等方式辐射到全世界。

  美国佩斯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妮拉·赫曼说,尊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求同存异正是孔子学院开办的宗旨。孔子学院一直致力于用全球的视角传播中国文化,搭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法国前文化部长雅克·兰说,人们看到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给他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最近20多年在教育、科研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在教育、文化和科学方面做出努力,中国做出了很好的选择,应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领导人做出的正确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说:“中国向世界展现了自身的活力——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的努力,无论在哪个领域,中国都是如此的突出。比如说在教育领域,教科文组织经常将中国作为一个范例。我们认为,中国的教育政策取得了成功,而且她的教育体系也体现出了勃勃生机。”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说,通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其在文化体育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强大的组织能力,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体育的交流与沟通,更通过志愿者和民众的积极参与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文明、热情、充满活力的中国。


          中国文化加快走向世界步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如今,中国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正发出美妙的乐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国社会,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新中友好协会会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潘国驹说,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把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国,中国经济大发展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非洲政治及国际关系评论学者马卡里亚·韦鲁说,目前,中国经济已延伸至全世界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中国商品、享受中国服务,同时,他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加深同中国的友谊。

        墨西哥参议院亚太委员会成员欧根尼奥·戈维亚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人开始对中国感兴趣,而他们了解中国的切入点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共倡导的“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等理念不仅是政治主张,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社会建设成就

         国际社会称赞中国共产党取得卓越社会建设成就


        6月23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师生在展示湘绣党旗。当日,一幅长288厘米,宽192厘米的湘绣党旗在位于湖南益阳市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绣制完成。这面巨幅党旗从设计到封针历时一个多月,由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师生联手采用传统的平针绣法绣制而成,作为献给党的90岁生日的特殊礼物。新华社记者 李尕摄 (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许多海外政要、学者等各界人士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社会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首先是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的综合和可持续发展,这使她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具有世界性意义,引起许多亚非拉进步人士的关注,也值得俄罗斯社会关注。

  孟加拉国前陆军参谋长马赫布卜·拉赫曼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削减贫困方面的成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政府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以及促进就业等手段,在短短二三十年中将贫困人口从2亿多减少到2000多万。中国在减贫方面是全世界的表率。

  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陈凯希说,中国共产党推出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优先解决与“人”有关的问题。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持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各民族安定团结,这为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利环境,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不能及的。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高级讲师加里森·伊基亚拉说,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化管理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这包括保护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政策的出台、对下岗失业人员予以政府津贴补助及医疗保障等,这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创新举措。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恩万泽说,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成绩显著的重要原因是中国领导人重视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资。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学习中国不断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特别注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为农民积极创造市场。

  乌克兰-俄罗斯-中国合作中心负责人安德烈·戈连科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了中国公民平等发展机会,并真正建立起了惠民的社会主义。在允许人们自由从事工作的同时,政府也保障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治安,这使公民更有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中国社会的幸福之路——中外专家学者系列对话之社会篇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建立一个人人丰衣足食、人人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执政60多年来,中国已在整体上迈入小康社会。不过,如何增强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民主法治社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民生难题如何破解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杜赛尔认为,在整个人类史上,中国在改善贫困方面做得最出色,“非常值得我们拉丁美洲国家学习和借鉴”。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如何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实现和谐、如何帮助那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融入社会,将是未来十年考验中国领导人的巨大难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国家财力,在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央政府积累了大量财富。如果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顺利解决民生问题,就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上一个台阶,有可能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在谈到当前民生领域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时说:“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努力保障和发展中国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港报:专家称中共以史为鉴勇于创新显强大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外因内因曾造成其屡次犯错,多次徘徊在存亡边缘。然而,中共却实在可称是“多难兴党”,在一次次致命打击下不断壮大,焕发勃勃生机。是什么能令这个庞大的政党屹立不倒?多位党史专家认为,是自始至终的以史为鉴和勇于创新精神。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年里能够具有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及其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和言行,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他表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人民群众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虽然中共曾犯过“大跃进”、文革等严重错误,但其一般都是由于动机与效果严重背离导致的。即使在困境中,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更加可贵的是,中共能够正确对待所犯错误。对于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中国共产党并不讳言,而是公开郑重地承认并反思错误、改正错误,引以为戒,体现出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风范。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之后,继续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不断追求真理,随时纠正错误,就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

          与时俱进让中共保持旺盛活力


  6月14日,中组部举办“走进中共中央组织部”开放日活动。这是驻华使节走进中组部见面会现场。新华网 陈元摄

        【巴联社井冈山 6月22日电】在中国共产党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这个执政党在群众中获得了强大的支持,其党员数量激增至8000万,超过法国的总人口。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地的足迹渐消,但在中国,领导层作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明智决定,不仅使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而且这个国家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上拥有90年历史的政治党派寥寥无几,而年届九十却还能够保持如此活力的政党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90年的惊人变革之后还能保持如此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总能与时俱进。

        中国教育部最近一份调查结果表明,近80%的大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准备于7月1日庆祝其成立90周年的中共来说,这将是巨大的推动力。 140所高校的2.5万余名学生接受了此次调查。

        由于把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年轻精英聚拢在自己这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党派能够高枕无忧地对社会上的年轻人产生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对这个国家对诸如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作出的反应以及在海地和巴基斯坦的国际救援行动感到“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诸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事也是体现中国完美领导的突出事例。

      西班牙学者称中国“量身定做”式的发展模式成效显著

  新华网马德里6月29日电(记者冯俊伟)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里奥·里奥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根据中国自身特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种“量身定做”式的发展模式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成效显著。

  里奥斯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变革进程之一。中国的发展是在没有任何可参照的路线图的情况下开始的,中国所发生的巨变,中国共产党的功绩巨大。

  他说:“无疑,中国共产党的能力在于充分了解本民族的特性和文化,没有机械套用外国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抓住机遇。”

  里奥斯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现代化发展进入质的飞跃的历史变革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需要特别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要重视因改革而带来的一些影响,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和环境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谐,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的人和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里奥斯说,世界需要一个繁荣和公平稳定的中国,获得这个目标的钥匙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

          中共善于不断调整发展模式

        罗马尼亚资深外交官、著名汉学家扬·布扎图曾两次在罗驻华使馆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曾任罗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最近几年,他几乎每年都要前往中国参观访问。

        布扎图是近年来编著中国题材书籍最多的罗马尼亚学者之一,仅最近几年就先后出版了《西藏历史》(2007年)、《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与一国两制》(2008年)、《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史》(2009年)等著作。

        本报记者近日在布扎图位于布加勒斯特市北部别墅的庭院里对他进行了专访。

        《参考消息》:您第一次到中国工作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70年代末,而近年来几乎每年都要访问中国,可以说您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见证人。您认为中国经济最近30多年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布扎图: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摆脱了不发达状态,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切都应该首先归功于坚持邓小平先生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归功于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科学和效益的基础上。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勤劳、认真的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

          美国专家:中国和平发展惠及世界

  关于中国和平发展这一话题,美国俄勒冈大学负责国际事务的教务长丹尼斯·西蒙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记者说:“我与中国合作了多年,一直对中国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我认为,中国和平发展,不仅对中国人民有利,而且能惠及整个世界。一个经济上稳定与繁荣的中国,能够在帮助国际社会应对世界面临的众多严重问题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像气候变化、疾病与健康、环境与水等重要的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一个不需要中国发挥作用。正是在这些方面,我乐观地发现,中国确实处在一种和平崛起的状态。”

  西蒙曾任纽约州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教授,常年开展中美两国之间的学术与科技交流。他说,必须承认,在过去30年里,中国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显然要尽量避免一个被战争、冲突和不稳定所困扰的世界。挑起国际与地区冲突,不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因此也不属于其战略意图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要集中精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经济与社会需求,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只有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中国才能继续追求在教育、科技、贸易、投资等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

  西蒙认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应对特定全球性问题方面有时会存在分歧;由于极为复杂的历史、文化等因素,中国在如何处理一些国际与地区问题上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冲突与对抗。当今世界的运行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和巴西等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相继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游戏规则不再简单地由欧洲、日本和美国来制定。在这种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应当摘掉有色眼镜观察中国,国际谈判桌前要有中国以其观点与需求来思考问题的空间。

  西蒙相信,中国能够同其他国家在处理世界事务方面实现协调配合,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持续不断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共产党员风貌

          加报:新时代中共党员的新面孔


  6月25日,公安部边防局机关党员干部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重温入党誓词。

        作为所在单位的党支书,理论上说萧金泉(音)应该就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同事提供指导。

        但是,作为中国一家大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每小时收费5000元人民币——萧金泉坦承,研究中共中央的最新指示在他的优先事务名单上并不靠前。他笑道:“我们每小时收费很高。如果天天组织大家读《人民日报》的话,代价可就非常昂贵了。”

        在今天的中国,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跟马克思和毛泽东的理论著述没有多大关系——尽管马、毛仍有一些追随者。如今,许多党员干部更为人知的特性乃是他们对高端品牌和时尚SUV 的热爱,而不是1921年7月聚在上海的那群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所追求的完全没有阶级之分的梦想。

        与毛泽东及其同志们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庄严形象相比,萧金泉与其在大成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工作的200名党员同事无疑代表了共产党员截然不同的面孔。

        萧金泉说:“我知道许多西方人对中国共产党有些偏见。他们把我们比做纳粹、独裁者。他们以为我们每天读红宝书。”他再次笑了。

        在共产党以庆祝演出和一部高预算的宣传影片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中国公民,请他们谈谈在2011年共产党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萧金泉,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和律师。在他摆满东西的木制办公桌旁边的地板上,有一块练习用的高尔夫场外轻击区。在居中协商数百万美元的协议的间隙,这位党支书会抽空练习一下球技。

        但萧金泉说,党组织在律师事务所内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神秘地说,大成律师事务所近年来能在海外发展得那么快多亏它与党的联系。他说:“我想毛泽东无法理解一名党支书怎么会每天打高尔夫球。但这是个不同的时代。我们是企业和党组织相结合的全国典范。”

        党旗在海外飘扬——我驻外机构党员先进事迹扫描  

  这是一个吃苦在前、不惧牺牲的群体,

  这是一个中流砥柱、拼搏奉献的群体,

        无论是在灾难突降、同胞遇险的日本、利比亚;还是冲突频仍、险情四伏的战乱地带;抑或是疾病肆虐、物资匮乏的非洲贫困地区……

        他们,是率先进入核泄漏危险区的中国外交官,是第一个跳入泥潭背运沙石的“蓝盔军人”,是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日益强大自信的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不断加快。在这一历史性的进程中,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且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

  党组织是坚强核心 开辟护佑同胞的通道

        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中国驻日使馆党委立即派出工作组。作为第一支工作组的组长,领事刘敬师迅即带队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宫城县。19个小时的车程、夜以继日的工作……在余震连连、雨雪交加的危难时刻,工作组克服重重困难,不顾被核辐射沾染的风险,4天时间里共转移和撤离了1800多名中国公民!

        谈及感受,刘敬师的话质朴实在。他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指挥是对一个党员的最基本要求”。

        灾难来袭,中国驻日使领馆党委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冲在前面。札幌总领馆决定向受灾严重的岩手县派工作组,党委书记、总领事胡胜才当仁不让地担任组长。他们迎着余震,穿越海啸灾区,将灾区666名中国公民接送回国。

        “让我去前线吧!”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告急之际,明知有核辐射危险的新潟总领馆领事、共产党员钟发丽主动请缨,与丈夫申庆祝奔赴距核电站不足20公里的地方,解救受困的女实习生。

        大灾面前见真情,危难之际写忠诚。今年2月,利比亚动荡局势升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做出了撤离我在利人员的决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希腊……中国驻外使领馆和中资机构党委紧急行动起来,以确保3万多名同胞的安全撤离。


          特稿: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海外足迹

  20世纪初的中国,列强侵凌,国弱民贫,风雨飘摇。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远赴重洋,足迹踏遍欧亚大陆;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寻求先进科学技术与救国思想,探索中国革命的方向,万里跋涉,激情澎湃在异国他乡;

  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救国图存的正确道路,引领人民走向解放,建立新中国。

  日本:一本学费簿记录的学习生涯

  9月9日缴纳学费5日元,10月26日缴纳学费4.5日元,11月9日缴纳学费4.5日元……这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史料中心保存的“大学部政治经济科”“大正四年度学费领收簿”第33页上的内容,在文献上的名字是——李大钊。

  李大钊在日本大正三年即公历1914年9月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学,学制两年。据早稻田大学教授刘杰介绍:“李大钊在早稻田不仅学习日语、英语这些比较基础的课程,同时也学习经济学、法律等。”

  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在课堂上,李大钊接触到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结识了主张为人民争取福利、思想上偏向社会主义的安部矶雄教授。这段交往对李大钊的救国理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由于参加革命活动,长期缺课的李大钊不得不中止学业返回祖国。

(来源:新华国际 1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