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高手txt:西昌“航天城”的红色传奇(红色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7:09
西昌“航天城”的红色传奇(红色之旅)
王 娟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6月30日   第 08 版)

“后羿射日”雕塑

卫星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塔
大凉山绵延于四川省西南部,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有着四季如春的气候和秀丽的景致;但大部分时间,它是静悄悄的,人们听不到它的声音。
不过,有的时候,它也会向世界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响,仿佛是用尽了所有力气的呐喊。山里人都知道,那是在大凉山怀抱中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枚火箭冲上了太空。
如今,为了亲身感受这种巨响,成千上万的游客从天南海北赶来。
当我6月中旬乘坐了近5个小时的飞机,为了即将发射的中星10号卫星几经周转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时,它以清新的空气和蓬勃的绿色迎接了我。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是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是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我国第一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第一次发射国际商务卫星,第一次整星、整箭出口发射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由于它的存在,西昌市还获得了“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的美名。
在这个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半封闭小盆地里,清风徐吹,漫山遍野都穿着生机勃勃的绿装,卫星、火箭的试验厂房和高高的发射塔架就分布在这青山绿水中。
走在林间大路上,周围安静地只剩下蝉鸣鸟叫和汩汩的流水声。一阵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低处的田地里稻苗轻涌,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在这里,喧嚣与拥挤遁形,欲望被清新的空气埋葬。闭上双眼,与大自然来个紧紧的拥抱,心也会变得清澈纯净。
在绿色大山的掩映中,一条条红色横幅显得格外夺目。“以信念牢筑军魂 用使命担当责任”、“牢记使命 乘胜而上 再攀空间事业新高峰”……这是新时代战士和航天人报效祖国的声声誓言。红绿交错中,很容易把人们引入那遥远的红色记忆。
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讲的就是红军在凉山境内的英勇事迹。而脍炙人口的“彝海结盟”故事,也发生在离发射场不远的彝海地区。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的长期压迫,居住在这里的彝民与汉族隔阂很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敌对情绪。
5月22日,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先遣部队进入彝区。这时,有成群结队的彝人出现,并发出呼啸,企图阻止红军前进。同时,部队传来消息:“跟在后面的工兵所带的工具、器材都被彝人抢光,被迫原路退回出发地。”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决不打枪。他们在说明此行目的后,又表示刘伯承司令愿与彝族头人结为兄弟。起初,彝人有些半信半疑,可是,当看到红军军纪严明,并不像地方军阀军队那样恶狠狠地烧杀抢掠时,便消除了怀疑,接受了结盟。
于是,在山清水秀的彝海,刘伯承和彝族头人果基小叶丹结为兄弟。结盟后,刘伯承将一面写着“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授予果基小叶丹。从此,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红军后续部队顺利通过彝区。
据统计,中央红军途经凉山八县一市,历时26天,行程1600余华里,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总行程的6.8%。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聂荣臻等都曾走过这里。
红军走后,许多彝民为了纪念红军,把当年出生的孩子取名为“红军子”或“红军姆”。还有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把红军留下来的东西保存起来,爱如珍宝。特别是红军果基支队,他们举着刘伯承赠予的旗帜,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斗争,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段历史给凉山留下了深长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红色印记。至今,“彝海结盟”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倘若在火把节期间,还能听见这样的歌:
清清海水流不尽啊,红军啊,三斗三斤,红军一去已数春啊,也不呀,捎个信。彝家盼红军啊,三天三夜呀,说不尽……
时光荏苒。后来,在这片红军战士曾经踏足的土地上,航天人接过了他们的精神衣钵,继续踏上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据说,当初建设这个发射场的时候,由于火箭发射合同需要,发射场必须在16个月内建成。而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场,美国要用19个月,法国要用29个月。美国“大力神”火箭总设计师斯坦豪尔在现场讽刺说:“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吃了鸦片,产生幻觉”。
但是,靠着超人的毅力和勇气,用推土机、拖拉机甚至毛驴车拉,用竹筐装、背篓背、人力扛等施工方式,中国人愣是用14个月将诺言变成了现实。当斯坦豪尔再次来到发射场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呼道:“奇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
如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奇迹已经不胜枚举。在老发射塔架的不远处,一座新的发射塔架已经拔地而起。在这里,上演着最惊心动魄的震撼——
“发射前半小时准备……10分钟准备……2分钟准备……3、2、1,点火!”随即,在地震山摇和巨大的声响中,火箭喷着烈焰,拨开云雾冲上天空……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指挥控制中心响起热烈的掌声。在附近山头上看发射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欢呼声连成了一片。
那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既紧张、激动、震撼,也杂糅着人类对太空的征服感和对国家富强、民族腾飞的自豪感。
导游小姐说,曾经有几位来自深圳的游客,为了亲眼目睹一次发射,在西昌等了一个多月之久。当终于看到火箭冲上天空时,他们欢呼雀跃,连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了……
离开发射场的时候,月亮正从山的那一端升起。弯弯的月牙,把清莹的光辉洒在土地上。发射场的科技公园里,二级火箭的先祖“火龙出水”、第一个尝试用火箭的推力升空的“航天之父”万户的雕像、整齐排列的太空人模型,都沐浴在这片清辉中。回头遥望发射场大门正对的“后羿射日”雕塑,后羿正紧拉弓箭,眼睛望向遥远的天空。那里,寄托着人类最深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