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航普度txt:山西人爱吃的三十样东西——珍藏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35:50

 

  01 焖面
豆角焖面最好吃,山西人夏天的最爱,也是我夏天最爱吃的!跌上一大碗
焖面(山西人说吃面不叫吃面,叫“跌”面,从这个字也能看出山西人对
面食的热爱)再啃上一瓣蒜,天上人间!
下次把我家的传上去!




02 不烂子
本名“拌子”,山西方言里,把“拌”这个字拆成bu和lan两个音来读,
谐音就成了“不烂子”。晋南叫做“古雷”,在我们这里就叫做“古雷”。做法:将土豆去皮洗净切丝,拌入面粉,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春末槐花开时也可以用槐花做。还可以用芹菜叶,萝卜丝等等代替,太好吃了。
炒着吃更爽!
03 饸硌面(河捞面)
这是荞麦面做的 山西的五谷杂粮太丰富了

04 莜面栲栳栳

05 莜面

06 猫耳朵
是山西住户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标准。一般而论,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猫耳朵是把面和得软软的,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在开水里煮熟它,捞起来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和,吃起来十分鲜美。配料各随其便,一般人家爱用韭菜肉丝和虾米,就很够味,讲究的用虾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随心所欲,没有止境的了。


07 拨鱼儿也叫面鱼儿


08 揪片儿
我家常吃,鸡蛋西红柿一炒,再添点韭菜或者小油菜等等青菜,色香味俱全哦!

09 擦尖儿
晋南叫擦圪斗,一般用红面(高粱面)擦成 ,在临汾主要用玉米面和白面相搭配擦成,超好吃,不过嫌麻烦,一年也就吃个两三次。

10 剔尖儿
右手一根竹签,左手拖一盘子软面,边转边剔,光看做得过程就可以让你晕倒

11 牛肉丸子面  
临汾特产 不是一般的好吃 ,本人太爱吃了,每经过牛肉丸子面馆门口,口水直往上冒!

12 晋南臊子面
晋南主要指山西西南部的临汾和运城 这里的人民很会吃 饮食风格与邻近的陕西河南较为接近 运城人爱吃辣
运城的羊肉泡馍 只是名头没有西安的响 。临汾地区大部分县市红白喜事,满月祝寿早上都要吃,不过是带汤的,好吃!


13 打卤面

14 手擀面
这种是带汤的,在晋南叫做“其子”。还可以用豆面、三合面
擀出来,特营养。 大部分临汾人每天中午的饭食,尤其在农村里,捞一碗再浇上菜,自已放好调料,跌一大碗,浑身有劲,见了面相互问候,“吃的什么饭?”“干的!”

15 刀泼面

炒刀削面

刀削面 ,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削



见识下他们的刀功~~大部分的山西面馆厨师可以吧一团面顶在脑袋上,一手一把刀将面削进远离自己4~5米的大锅里~削的薄如纸片~~

16 上党驴肉甩饼
上党指晋东南的长治地区,驴肉甩饼源于长治潞城,远近闻名。
晋东南(长治、晋城)的饮食自成一派 别具风味 特色小吃不胜枚举

17.灌肠
此灌肠非彼灌肠,乃荞麦面蒸制而成的面食。是山西中部地区最流行的小吃。
这里仅举一例 望广大晋东南同胞继续发扬

18 面皮
就是外省所说的凉皮,但山西人会放卤,吃起来更香

19 山西凉粉
凉粉、面皮、灌肠,是山西分布最广的消夏小吃
白凉粉

黑凉粉

20 羊杂割
又叫羊杂碎、羊杂拌儿

21 头脑
是太原一带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为汤状食品

22 老豆腐
老豆腐,就是外省说的豆腐脑,但山西的老豆腐添加了打卤这一元素,味道更胜一筹。麻叶【是太谷人民自己的说法~也就是麻花,油条】对老豆腐,哈哈,经典的早餐配置

23 丸子汤

24 山西大烩菜

25 俊儿肉
就是猪皮冻。“俊”,就是冷却上冻的意思。冬天过年时常做。 我们这里叫“炖儿肉”

26 过油肉

27 平遥牛肉
山西人吃熟肉 老陈醋必不可少啊

28 拌汤
西红柿拌汤最经典

29 糊糊
多用玉茭子面做成,玉茭子就是玉米,晋南叫棒子。

30 小米稀饭
放上南瓜更好喝

再瞅瞅别的~~快来山西吧~~别干瞪眼拉~~~

这个叫面人~~小时侯外婆总在我长岁的时候给我做这个~~ 小孩子属什么属相老一辈的就会给自己的小孙子【女】 小外甥【女】做什么样的小动物~~ 霍州的年馍,花样之繁多,口味之纯正,远近闻名。

看到的这么多面条~它们是一根~~

看看山西面食馆理的厨师们是怎么吧一大团面拉成细如针尖~~密如绵雨的丝丝缕缕的面条吧~~~什么都不用~仅用一双手~~所以人家常说厨师走到哪也饿不死~~








细的无可挑剔~不断的拉扯出来~这可不是买的米线额~!我看比米线还要细百倍~

给你一碗饭~~
吃不?~

葱花烙饼~很酥很地道~~~下次把我妈做的传上来~

这个是肉卷~好像还很常见吧~~

麻花~

油糕~~又一道美食~~酥酥软软~甜~~ 尤其是 乡宁油糕 绝了




     世界的面食之根就在山西。今天的晋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炎鞭百草,稷教稼穑,上古时期出现了华夏第一饼——尧主饼,自此顺流而下,有汉之"煮饼"、晋之"烫饼"、唐之"冷淘"……凡此种种,无不由三晋而生,由三晋而兴,由三晋而演绎流传,惠及四海,泽被五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面食文化。稷是周王朝的祖先后稷,他教给百姓种植粮食的方法,把人类带入了农耕文明。于是人们把当时的粮食作物黍就叫作"稷",他也被奉为谷神。传说今天的晋南稷山县就是后稷生长和教民稼穑之地。如今,山西人在节日或嫁娶时,仍用黍(糕米)来做油糕。很多人不知道,历朝历代的黄钟大吕,就是用黍来定音的。现在晋南流行的尧王饼(石头饼),也常把人们带回到远古的石烹时代。山西还以其地理气候孕育出了众多的杂粮,世人称之为"杂粮王国",其莜麦、荞麦及各种豆类,均可制成营养丰富的各种面食。星移斗转,朝代兴替,山西面食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播变化。东汉末年,山西运城胡相的羊肉泡馍开始传向陕西甘宁等西北地区。唐朝时,稷山人金氏兄弟赴京(长安),后在岐山开了"顺天立"面馆,后来成为闻名中外的岐山挂面。元朝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太原,将山西面食带回意大利,此后山西面食开始远播世界各地。
  远古的尧王饼到如今的鲍汁面,从封建宫廷中的豌豆黄、小窝头到民间的烤涝和灌肠,从山西刀削面到西方的通心粉,从太原的晋阳饭店到北京的晋阳饭庄,从太原街头的面食馆到日本的荞面馆……
  山西面食从远古走向今天,山西面食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山西面食,不仅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