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想君思我:收月亮入心,收空间入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08:01

收月亮入心,收空间入耳

2011-05-15 16:47:28|  分类: 名篇欣赏 |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收月亮入心,收空间入耳

芦邀风

人生的况味多种多样,大抵以一个闲字最难得,闲而不颓,闲而无墉,便更可贵。至于闲而成思,闲而生情,则是一种境界了。人的一生,除去童稚无忧与耄耋无虑之年,很少有不被种种焦躁、烦恼纠缠的时候。渴求、欲望、爱恋、虚荣,等等等等,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人辗转于生计线上、名利场中,何其忙碌,又何其辛苦。可叹的是,即或偶有闲暇,又要交相应酬,酒肉穿肠,哪得一刻清静。许许多多的人,甚至绝大多数的人,便在这种莫名的忙乱与无穷的烦扰中终其一生。这实在是一种对于生命的荒废。

生命,人的生命也在其中,原本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所谓“闲花野草”、“闲云野鹤”,都是讲这层意思。这里的“闲”就是“安闲自在”,远离凡俗,远离功利,无牵无挂的境界。当然,人生难比草木,不能不有所追求,不能不有所作为,入世立业是人生应有之意,终生安闲对于人来说不大可能。所谓“忙里偷闲”正是一种为人的大机锋。若说忙,自然是名人最忙,而偏偏名人最愿作闲情文章,这也是斯人心境高于常人的自然流露吧。

记得我小的时候在乡下最喜欢赤足踏水,夏午长昼,常常一个人溯溪而上,到深山幽谷中玩耍。有一次趟到激流处,双足立在明澈见底的溪流里享受清凉,忽然发现一条小鱼,从下游奋力上溯,顶水游到我脚边,竟不再前行,只微微摆动如云如霓的红色尾鳍,稳稳地停留在激流中。那时阳光璀灿,激流吐珠,小鱼犹如一飞鸟,悬浮在河底卵石与水面波纹之间。那份安闲自如,独享天地的情味,令我当时不大懂世故的少年之心都为之一动。时过几十载,一想到这幅鱼儿休憩于激流的情景,总不免有几分感悟和叹谓。人生的闲,其实只能是这种动而不动,不动而动的闲。这种活跃充实的闲,才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心闲”。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心静自然凉”,仿此也可以说,气心闲自然安”。闲的境界,包含着空阔、宽大、安静、祥和、高雅、幽然、宜人、恬适种种况味。在古代,闲与閒是通用的,而在闲情逸致这个意思上,閒更贴近本意。所谓“閒”,《说文解字》释为“隙也,从門月”,而《(说文解字)注》更进一步释为“门开而月入”。试想,山居茅舍,夜静更深,一人起床,推门而立,门开而月入,这是何等清雅、何等爽心、何等悦目的景色。难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样脍炙人口,而林清玄的《家家有明月清风》、三毛的《云在青山月在天》那样深入人心。

人难有闲时,有闲时难有闲境,即或有闲时闲境亦未必有闲情。闲情是于闲心闲境之上更创出一种情味情调来,其实这已是不闲之闲了。闲情多有寄托,举凡风花雪月,花鸟鱼虫,书棋琴画,金石篆刻都无不可。然而,其中最能引人同感的还要数幽谷深山。不知多少名人巨孽,为向往幽谷闲居而挥笔泼墨。本书所收的文章可以为证。

说到底,闲情乃是一种与大自然同呼吸的博大之情,开放之情,这种情用印度婆罗门教古老的经典《摩奴法典》中的一句经文来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收月亮入心,收空间入耳。

芦邀风于清月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