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版纸包装盒:论文开题报告—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对策开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2:12:46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对策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来武汉就业和创业,而农民工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武汉农民工已达115万人。农民工子女在汉上学的11.33万人。我校位于城市中心,于2002年起免收农民工子女借读费。如今,我校258名学生中有84%都是农民工子女,而且每学期的流动量非常的大,这些农民工子女已感觉到了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和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的难以逾越,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导致他们不自信、不敢与人交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而基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很少有人去尝试,相关的研究较少,问题的解决途径就更少了。因此我们学校于2005年11月初开展了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中存在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思考等工作,提出了“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这一课题。选择了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此项课题研究帮助这些农民工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也为城市的稳定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述评。

  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这个数字每年还要新增3000万左右,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约有近2000万流动儿童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农民工子女介入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孩子因为父母的流动性大频繁转学,使一些农民工子女错过了最佳受教育的时期。所以,他们最后形成的价值观念即人格核心,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孩子可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特殊群体.现在国家在这一相关课题的研究上,有重庆新华中学的《山区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的对策》,该报告分析了成因及对策,指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突出原因是由于家庭的放任,或者为了生计,顾不上更好地管教孩子。杨琳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初论》中关注了是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阐述了农民工子女的一般心理问题、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途径. 在陈怀川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表现的归因分析》中提出探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消除造成农民工子女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为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既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也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总的看来随着社会的进程,对这一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些研究只涉及了初中,对小学生的研究较少,但现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课题将研究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我校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索健全农民工子女心理的有效途径,构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而增强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2)、通过养成教育研究,矫正外来农民工子女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公民道德》的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3)、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通过健康心理教育研究,消除农民工子女在思想、情感上的隔阂及自卑的心理,发展他们的个性,使他们能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塑造思想纯正、道德高尚、个性鲜明、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学生形象。

  (4)、探讨如何指导农民工家庭的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家庭教育中去,家庭教育的质量。

  (5)、通过研究,使全校教师深刻认识到,农民工子女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从而树立教育平等、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崇高思想。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任何研究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并循着前人研究方向向前深入,本课题的研究也不例外。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以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经验总结法为主,行动研究法与文献法为辅:

  1、个案分析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农民工子女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情况进行一至二年的追踪研究,以总结出对流动子女学生教育的策略。

  2、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适合全日制公办小学接通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

  教师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课堂渗透,对农民工教育的实践开展有目的的研究,并在实践中摸索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4、文献法

  通过对国内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资料收集,进行文献的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本课题的研究在已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突破和提高。

  5、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教师及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态度及方式,并得出相关的数据与资料。

  六、研究步骤

  本项研究历时三年,经历四个阶段。

  1、启动阶段:2006年9月——2007年5月

  本阶段包括“十一五”前瞻性研究、课题论证,拟定研究方案、课题申报、开题报告、学习讨论课题的实施方案。

  2、实质研究阶段:2007年6月——2009年6月

  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后进入实质研究阶段,将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和论证,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研讨,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3、深入研究与结题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2月

  在阶段性小结的基础上,在全校开展推广性研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的后期检测分析,准备结题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评审,圆满完成十一五课题研究。

  七、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学生个案资源包

  3、教育论文集

  4、《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资料。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一)条件保障

  (1)领导小组:我校成立由曾玲校长挂帅,石慧书记及蔡国珍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2)指导小组:学校将聘请市级专家及具有丰富教育科研经验的区教科室项主任担任本课题组的顾问,对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和帮助。

  (3)研究小组:

  课题组长:曾玲(学校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

  课题副组长:石慧、蔡国珍

  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负责课题中期实施过程;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工作。

  课题组成员:(主要成员)

  王奕峰(学校教科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整理相关的课题成果,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的课题研究性总结报告。

  张兰(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组织开展农民工家长学校及家校联系工作。

  张靖(副教导主任、小学高级)

  负责农民工子女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及校本课程的开发。

  江丽(大队辅导员、小学一级教师)

  负责对农民工子女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喻纯、周瑾、刘青平(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资料的收集及学生个案的整理工作.

  (二)经费保障

  在市、区教科室及本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保证教科研经费的落实,并保证专款专用。

  (三)时间及其他

  (1)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与教导处统一管理下,实施本课题方案人员和时间的落实有足够的保障。

  (2)学校初步形成了校长领导下的以教科室为主体的教科研管理机制,建立了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考核体系,强化了教师教科研意识。建立承担课题研究责任制,促使全体教师加强了责任心。

  (3)本课题切合学校发展实际,同时也符合教师的实际需要,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干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