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妹控养成:林巧稚——万婴之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52:44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6月20日11:14
我来说两句 (15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共和国100人物志》解说词:林巧稚——万婴之母
2009年09月19日 11:04: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9日电 【解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欢呼声排山倒海。离天安门广场不远的协和医院里,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静静地工作了一天。
其实,她收到了到天安门观礼的邀请。在林巧稚的心中,病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在她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这一点从未变过。那天林巧稚听到了两种声音:新中国诞生时人们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和婴儿诞生时的稚嫩哭声。
【解说】1901年10月,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林巧稚从在协和做见习医生起,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有时候宫缩来了,产妇屏住气,会把林巧稚的手捏得青紫肿胀,而她一声不吭。
【同期声】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当时的主任叫韦尼克,林大夫当时还是年轻大夫的时候,美国教授居然这样说:“林大夫,你难道为病人拉拉手,擦擦汗,就会成为妇产科的专家吗?”但是林大夫坚信这是一个医生,一个妇产科大夫最起码的,最重要的本质。
【解说】外国医生不能理解和体察的是林巧稚的一颗仁爱之心。
【同期声】林巧稚博物馆工作人员蔡文田:那个林大夫呢,特别她也很爱孩子,有一次呢,她在这里看到一个孩子,一家人在送一个孩子呀,到厦门过渡,一个小棺材,她默默地跟着这个送葬的人呢,直接到码头,在那边呢流眼泪,挥手,也就是说,你看连那个小生命,她都有这么一个爱心。所以,这可能也是促进她将来要当大夫的意念。
【解说】 1921年夏天,林巧稚刚二十岁,她离开了家乡乘船来到了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即使到了二十世纪初,职业女性仍然凤毛麟角。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林巧稚很早就确立了一个理想: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解说】 七月的上海酷热难耐,考场上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此时监考的男老师不方便施救,林巧稚二话没说,放下没有答完的考卷,离开考场去照顾病人。十多分钟后,当她回到考场,考试已经结束了,林巧稚最有把握的英语试题没能答完。这次考试全国只招收25名学生,录取率很低,女生要被录取就更难,没有答完题的林巧稚认为自己一定落榜了。
【同期声】 厦门日报社副总编辑郭建尧:这次回来,她难过地说,我可能考不进了。爸爸告诉她:你在人生考场上,你很优秀,不是及格,算是优秀,应该得到优秀,优等的分数了,你懂得关心人,懂得爱人,这样,你不论当医生、当别的,你具备了条件。这给林巧稚很大的安慰。
【解说】 一个月后,林巧稚收到了协和医院的录取通知书。她没有答完试卷,但仍然得了高分。毕业以后,林巧稚留在了协和,成为协和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医生。
【解说】 在一个圣诞前夜,医院的外国大夫都去狂欢了。一位年轻的中国妇女突然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刚刚留院的林巧稚还是一名住院助理医生,无权做手术,也从未做过手术。她不断地打电话求助,得到的却是一声声抱歉。情急之下的林巧稚,顾不得协和的清规戒律。又一次,她像在多年前上海的考场上一样,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抛在一边,毅然走向了手术台。
【解说】 林巧稚终于把同胞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果这次手术失败,林巧稚很可能就此终止她的医生生涯。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把自己的荣辱放在最后,林巧稚一生都没有改变这种赤子之心。即使后来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仍旧一如既往。
【解说】 这是一份50年前的病案,上面记载着一个特殊的病例。那一年,一位连续四胎都夭折的草原妇女,向林巧稚发来了求救信。她怀上了第五胎,林巧稚在信中判断,这可能是可怕的新生儿溶血症,在当时是不治之症,而此时,病人已经怀孕7个月了。
【同期声音】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新生儿溶血症,当然就很重,因为病人可以死亡,可以遗留下和黄疸,会发生一些病变了,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办法。
【解说】 当时,林巧稚已经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妇产科专家,做这样没有把握的手术,要冒很大的风险。而林巧稚所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这个妇女已经4次经历丧子之痛,不能让她再一次失去孩子了。做手术是她唯一的选择,不做,婴儿一定会死亡,做,还有生存的希望。作为一名医生,只能追求最好的结果,尽最大的努力。
【同期声】 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我认为这是林大夫的一贯的精神,就是抢救每一个孕产妇,抢救每一个孩子,可以不顾自己。这种精神不但对于新生儿溶血,对于任何一个病人都一样。
【解说】 林巧稚领导着一组医护人员,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术,终于从死神的边缘拉回了这个新生儿,圆了一个草原妇女做母亲的梦。向产妇伸伸手,给病人擦擦汗的林巧稚不仅成为新中国首屈一指的妇科专家,而且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并被评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医学顾问。她被公认为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之一。
【同期声】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林大夫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在协和医院妇产科,首先把妇产科里面的几个亚学科或者说几个专业,把它奠基成功,比如说产科,还有妇科,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等等,这些都是妇产科这个大的领域里面的亚专业或者我们叫做亚学科,在林大夫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基本形成。
【解说】 林巧稚在产房里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她亲手迎接了五万多条小生命来到人间,这个不曾做过母亲的伟大女性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有人说,林巧稚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管产妇新生儿怎样地焦躁痛苦,只要她走过去,拉着手说上几句话,她们就都会平静下来。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耗尽了她所有的精力,林巧稚终于病倒了。
【解说】 这位为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提高生产和生命质量而奋斗的科学家,这个时候却开始了一本大书的写作--《妇科肿瘤》。她在轮椅上、病床上,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50万字的专著。这是她一生为妇婴健康付出的最后努力。
【解说】 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 快拿产钳来!”她慢慢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三个,真好!”
这是林巧稚留下的最后的话。
【字幕】: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是最伟大的母亲。
(责任编辑:UN918)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