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倾城:一个人留给我们的温暖:记复旦教师于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31:00

一个人留给我们的温暖:记复旦教师于娟

2011年06月22日 15:1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孔令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1年4月19日凌晨3点,以“癌症日记”感动千万人的复旦大学年轻教师于娟悄然离去。

22日,是于娟的追悼会。数百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手持鲜花,为她送行。“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于娟的丈夫“光头”在追悼会上几度哽咽,场下已是一片抽泣声。中学教师王汝芳在于娟遗体前深深鞠躬,泣不成声,“我并不认识于老师,但这几个月,我每天都上网看她的博客,是她让我思考活着的意义。”她对记者说。

本报也许是最后一个访问于娟的媒体。3月28日,记者与她的对话《“生命日记”访谈录》在“新闻视点”刊发。此后数日,读者接二连三打来电话,或表示关心,或介绍各种治疗方法。4月2日,于娟33岁的生日,记者发去祝福,她回复大大的笑脸。

那时的于娟,仍然对生命充满希望。可惜,命运终究没有给她太多的时间。

33年短暂的人生旅程中,于娟并无轰轰烈烈的传奇。但她在生命的最后关于生死、关于幸福的感悟,留给这个时代的人们,长久的思索与心头的温暖。

“生命如斯,应无所憾”

“她短暂的一生一路飞驰、精彩异常,她于1978年生于山东济宁,为人女;1984年到2008年24年间求学于山东、上海、挪威等地,为人弟子;1996年与我相识,2000年登记结婚,为人妻;2008年留校任教,为人师;同年生子,为人母。”短短几句,是丈夫在追悼会上对于娟一生的回顾。

2009年,是于娟人生的分水岭。那年年底,她被查出患乳腺癌骨转移。从那时起,于娟的生命进入最艰难也是最辉煌的旅程。她在论坛和博客上,记录下自己的治疗过程和经验,这些,都是她用生命换来的,是经历生命临界点后最朴实的人生感悟。“不要熬夜”、“珍惜家人与健康”,她的《为啥是我得癌症》被网友点击、转载数百万次。“哪怕让一个人今晚不熬夜,我都觉得有价值。”于娟这样对记者说。

3月中旬记者去探访于娟,她的状态很不错,面色红润。当时问及病情,于娟只是担心身体对抗癌药物出现抗药性,“只要每天早上起来,没有发现身体疼痛就好。”4月2日,于娟33岁生日,记者给于娟发短信:“于老师生日快乐,保存体力,快快乐乐的。”于娟回说:“谢谢啊,呵呵。”还用标点符号打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那一天,于娟的儿子“土豆”从小花园采来野花,祝“妈妈生日快乐”,然后七手八脚地拆蛋糕,围着蛋糕唱生日歌,口水横流地吹蜡烛吃蛋糕。于娟在博客中写道:“幸福,无非是可以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如此如斯。”

那一天,于娟的“癌症日记”和出版社签约,“文字出版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会有更多人看到我拿命写的东西,防微杜渐,不再像我这样,健康任意挥霍,幸福任意挥霍,到时候只能敲着键盘追悔莫及。”于娟在博客上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称于娟为“于百岁”,也许是祝愿她长命百岁吧。清明节,于娟又去鬼门关上兜了一圈,住了两天急诊,输了三天氧。朋友去看望她,发现她“插着输氧管还不闭嘴、瞎操心”,千叮咛万嘱咐让她静养。之后于娟给记者发过一条短信:“能否寄一张有关于我报道的解放日报,我的公公让我狂晕,正翻箱倒柜地找。”后面还是一个大大的笑脸。

4月17日,于娟突告病危,网友在于娟微博上留言祝福:“于百岁,加油。”“求上天怜悯,帮她跨过今天这道坎。”4月18日,于娟更新微博状态:“平安!今天转院。”谁知,第二天便得知于娟去世的消息……

于娟在挪威的朋友至今还不大相信她已去世:“你的音容笑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一直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感觉你只是回国休了个长假,哪一天我们还会偶遇在街头,你会调皮地问我‘姐姐,什么时候请我吃饭啊?’”于娟的姐夫罗先生也有些难以接受,他回忆,于娟临终前几天,她的儿子“土豆”一直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我知道你的灵魂已经自由,不用再承载病痛,不用再承载我要你积极求生的愿望,也不用再承受对亲友的挂念。”她的丈夫在追悼会上说,于娟在人世间的最后5个月里,满是自信和欢喜,因为有领导、同事、同学、老乡和网友们的爱,身边的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纷纷为于娟捐款、送药、提供医疗建议、组织义演和义卖筹款……

据于娟亲人说,于娟走的时候很“安详”,“脸上带着笑容”,那一刻,或如她自己所写:“生命如斯,应无所憾。”

有很多人因她改变

“于娟已经离我们而去。根据她的遗愿,我们将会把社会的各种捐赠,以合适的方式回报社会,给需要帮助的人增加温暖。我们相信,以这样的方式,于娟会永远生活在我们身边。”于娟的丈夫说。

其实,于娟在生命的最后,已经将温暖带给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