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远翅塑料有限公司:驯马驯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57:32
套马杆(套杆)的作用,在它的祝词中概括得很全面:

    长在旷野的时候/召来雨水洒遍/做成套杆的时候/引来众人的艳羡/长在丛.林的时候/召来雨露满天/走向畜群,的时候/简直扣人心弦/挎着它走向旷野/坐骑也显得壮观/靠放在院里的时候/家宅也显得灿烂/追套牛犊的时候/非常顺手的套杆/追捕烈马的时候/得心应手的套杆/跟那彪悍的力士/十分般配的套杆……/牧马人的武器一桩/马群中的装点一件/守夜人的武器一桩/大灰狼的丧棒一件

    这可以说是套杆的“纲”,该讲的都讲透彻了。套杆主要是套马的,也可以套羊、套牛犊,也能用来套狼和追捕敌人。呼伦贝尔一带,多见骑马持套马杆的牧羊人。最简单的套杆只有三部分组成:主杆直接与梢杆相接,再加一个套索就可以了。最复杂的,主杆前面加上中杆,中杆前面加上肩杆,肩杆前面加上梢杆,梢杆前面再接杆梢,加上套索共六部分组成。主杆的屁股上,还要安一个牛角或硬木做的疙瘩,以防套马时杆子从手中滑脱。全长四五庹。主杆用长在丛林中的稠李、杠柳制作,这两种木料不粗,却结实轻巧。也可用桦木为之,但忌用枸子、竹子、山榆,说不利于牲畜繁殖。梢杆长一庹,宜用山藤、榛木制作,因此二木富有韧性,颤而不折,弯而不断。

    远在蒙古汗国之前,套杆已使用于民间。《秘史》载;“一人骑自马握套杆独自赶来”。套杆是贵重之物,尊之为“男子身边的吉祥物,畜群中间的召福杆。”牧人云:“打猎离不开狗,放马离不开杆。”平时不可随便乱扔,靠在毡包西边立起来,或夹在毡包的围绳上。特忌妇女跨越。清明之夜,横置浩特附近,次日一早如被嫩草覆盖,可兆当年年景不错。套杆携带,也有成法:骑者拄杆上马,将杆右手横握,置于马背。或把手套在套杆上专门配备的绳环里,拖杆于马右侧前行。

    套马是蒙古人一绝。其中又分步行套马和乘马套马两种。乘马套马多数甩杆套头,也有套耳、套脖的,看各人的技艺而定。草马眼尖耳灵,机敏过人,知道你要套它,死也不往群马中间去,怕被裹挟套住,多会儿也在外围逡巡。一旦发现不妙,逃跑十分方便。久经沙场的老手,把马缓缓赶拢,自已在旁边若无其事地转悠,眼却盯着要套的草马不放。看到有机可乘,突然横切而入,将套索甩在它的头上。如果一杆套空,马便受惊狂奔,只好追套。这样弄个人困马乏,草马掉膘,为好套手所不取。草马套住以后,要能稳住套杆,不可让它拖走或再度脱逃。在套住草马的一刻,杆马会主动配合,将后腿后坐,前腿腾空而起,使主人稳坐鞍上,把杆子掀紧,不至拖下鞍马。有的杆马并不后坐,顺着草马跑上一段,配合主人伺机将其搂回头来。鞍马之技,也不一而足。

2 驯马

    驯练一匹奔走如飞的骏马,主人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

    一个真正的牧人,对于那些“自生走”的马驹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将来是老婆娃娃骑的材料。而那些桀骜不驯像野骡似的马驹儿,恰恰被他们选作驯练的对象。于是艰苦的培训工作从两岁起就开始了,牧人把它从马群里分离出来,单独关在专门的马厩里。那马槽总是不断加高着,促使它时时刻刻扬起头来。这样培养出来的马,才能昂首挺胸、前躯高大,给人一种挺拔和雄伟的美感。马粪一般不去清除,这样四蹄才能长得丰圆饱满。如果把粪除掉,就会长成驼蹄似的扁片儿。不但样子难看,而且跑不出路去。可是到了体息的时候,却必须把它拉到槽外,不让一点粪尿沾在它的身上。受到这样精心调养的马,就像得到父母宠爱的姑娘一样,一二年内就出落得水葱也似的,又漂亮又英俊。可以说,骏马是牧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出来的艺术品。

    养到三岁以后,四蹄打了掌,开始驯练了。就像人生下来会走不会舞一样,骏马的“走”也是压出来的。每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许多牧民骑着马每天在草滩上来来去去地骑驯。没有鞴过鞍儿的生马骑上容易跑,这样就把嚼子勒住,让它学会“走”。可是这么一勒,就成了平常的慢走,于是不得不把嚼子再松一点……这样不知经过多少月夕昏晨,那马突然获得灵感似的来了“走”。牧人像捡了一件钦达木尼如意宝一样高兴,他便千方百计地保护和巩固着这种步态。过上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又在地上不远不近地摆许多椽子,让马从上面走过去。马怕磕了腿,走过的时候前蹄抬得很高,蹄掌向里弯得很深,到几乎挖着自己胸部时,才腾空向前而出。这样久而久之,养成一种高腿大步,再到什么地方也不变啦。这种良骏快走的时候,你从侧面观赏,就像一位演奏家在敲打扬琴,动作非常娴熟而敏捷,在视觉听觉上都有一种韵律和美感。

    这“走”是骑术上的一个专门术语,是指一种同侧两腿同时并举的快步溜蹄走法。既异于平常意义上的“走”,又异于双蹄大奔的“跑”。骏马在骑乘时最讨人喜欢的秘密,就是在于“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作诗要经过三个境界。走马的步态也要分成三个阶段。开始驯练出的四方步态,对于整个走马说来,还是一种低级阶段。有的骏马经过驯练,潆能突破这个阶段。使四只蹄子连起来成为平行四边形。这叫错落步态,属于中间阶段。最好的骏马是流水步态,它的蹄迹完全是两条直线。这种走马跑起来像飞一样,耳边呼呼地直听到风响。骑者回头望去,能同时望见十三朵溅起的蹄花,短时间内连火车都撵不上。

    牧人驯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走”,可是因为付出了代价,对体现着驯练成果的马(已不是原来的马)产生了“爱”。马在接受训练的时候不但获得了步态的进步,同时也培养了一种对主人的“情”。好的骏马就像烈女一样,具备了一种顽强的贞操。好马不鞴双鞍,这句话不是凭空杜撰的。驯过的骏马是主人不会说话的挚友。你骑着它去赶牛,它会连踢带咬把牛赶回来,甚至当你丧失骑乘能力的时候,它也不对你另眼看待,会想尽办法让你骑到它背上,决不像驴子一样,觉得你驾驭不了它时便尥蹶子。

    一个牧人跟我讲过,在他被挖成内人党蹲牛棚时,由于忍受不了肉体的折磨和心灵的侮辱,曾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逃到黄河边上,打算和这冷酷的世界永诀。就在他正要跳水的时候,“咴——咴咴”,传来了杆子马嘶裂人心的长嘶。他是个光棍马倌,听到这熟悉的嘶鸣,就像听到情人的呼唤,一下子把他稳住了。那马跑上来,嗅着他浑身的血腥,用嘴巴轻轻抚摸他受伤的面颊,好像就要开口说话似的。“马还没有嫌弃我,这个世界难道就能嫌弃我吗?”想到这里,他拍拍马的蹄子,那马真的半卧下来,他一咬牙爬上马背,就像溺水的人得到救生圈,一趟子跑出苦海,躲过了这场灾难……

    蒙古人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但在马身上表现得比较小气。他很难向别人出借自己的走马,别人也决不贸然开口。当一个人遛马的时候,就是王爷来了也不能停下。如果丢失了自己心爱的坐骑,那就成了天大的灾难,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它找回。一边走一边唱:“谁要是看见我的马,赏他一件狐皮马褂;谁要是捉住我的马,赏他一件虎皮马褂!”好像做广告一样,走一路唱一路,使草原上的人们都知道他丢了马,一齐帮助他寻找。

    蒙古人提到马的时候,就像提到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样,立刻就会引起滔滔不绝的谈兴,每个人都有一段人与马的故事。我们常常把“驴马”连在一起使用,这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对马的亵渎。他们在实际上,已经把马从五畜的地位提升起来,用尽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赞颂。现在这部分赞马的民歌和祝词,已经成了蒙古文学中最优秀的珍品。

    蒙古人把骏马和美女相提并论,互为比兴,抒发他们的情怀:“黄羊脊背的银合马哟,一听你的叫声就能认出来。自幼相爱的小情人哟,一听你的笑声就能认出来。”可见骏马和美女同是人们钦慕的对象。翻开那些古老的史诗,凡是有英雄出现的地方,一定有骏马相随。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神马,总是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出现在主人面前。主人有难也总是想到骏马来搭救;“王子看见自己的战马,脸上呈现出愉快的笑容,他把自己内心的隐情,向自己心爱的宝驹倾诉”,可见骏马就是英雄的心腹了。

    有人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骏马将为人类所抛弃。因为它无皮无肉,不能开辟新的用途。我的看法正好相反,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要求的扩张,骑马将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和体魄锻炼风靡一时,就像现在摩登的青年玩轻骑摩托一样,何况马有那么多机械工具无法代替的特质呢!

    蒙古人驯马的特点是注意养气。第一次骑驯的草马,不可让它跑得放了大劲。正当它意气风发的时候从背上跳下,使其恢复和增加体力,切忌跑得精疲力尽、一次征服。驯马和牛、驼的时候,要把“去惊”放在首位,使其胆大气粗,并不是硬耗它的体力。骑士估计它的对手,务必在力量用尽之前滚鞍下马,力量恢复以后再骑上去。蒙古马由于从小未放过大劲,锐气未消,主人稍一怂恿,便奋蹄扬鬃,力气倍增,冲锋陷阵,无所阻挡。随着年岁增长,骨骼变硬,意志更加坚强。故民间有“要骑好马,蒙人的老马”一说。明朝岷峨山人,曾忌胡马之勇,谓“汉马即有雄姿逸态,可期千里者,只能直驰,一睹剑光挥霍,辄遥去,是马不能相当也”;主张采取“射人先射马”的战术。仅此一例,亦可反证蒙古马之优良。

    驯练贴杆马的时候,起套时要选那些估计可能套住之马。这样套住以后,贴杆马眼睛也尖了,蹄子也快了,信心也足了。如果一开始就让草马逃脱,就会锉了锐气,预后不良,将来骑它套马时肯出毛病。驯练参赛马的时候,从小注意培养其竞争意识。不赛则已,一赛必然让它夺魁。夺不了魁的,就勒住不跑。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一种好胜心理。只要几匹马走在一起,它一定要跑在头前才罢休。笔者就曾骑过这样的骏马。

3 驯驼

    号称我国“驼乡”的阿拉善戈壁草原,牧民很古以前就驯化了骆驼,让它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驯驼技术和经验。

    (1) 鼻拘驯练

    骆驼尽管高大威武,堪称畜中之王,但它的弱点在鼻子上。在鼻子上穿个鼻拘很容易驯服。鼻拘用木质坚硬的红柳、鼠李削成,一头带权的最好。如果没杈,也要削成一个疙瘩,以便穿入骆驼鼻子以后,一面可以卡住。另一头必须是尖的,以便从鼻子上扎眼儿穿出来。尖的这头应在里首(左边),再削出一个壕壕,在上面拴上驼缰,以便牵引。鼻拘直径1.5cm,长度22cm。骆驼在二三岁时就要上鼻拘,太大了不好驯服。骆驼鼻子下面有个地方,长着针茅(草名)似的绒毛,这就是穿鼻子的地方。天生的空穴地方,不知道是哪个聪明人怎么找到的。只要离开这个地方,扎在哪儿也不适当,鼻子容易红肿,疼得直吼,甚至发脾气。穿鼻拘的时候,可以用鼻拘削尖的那头直接穿刺,也可以用一个略粗的竹扦把鼻子扎通,再把鼻拘穿入。

    (2) 牵卧驯练

    骆驼在一岁的时候,拴住其腿,戴上笼头很容易驯服。如果三岁上牵驯,就要穿上鼻拘,戴上笼头,练在驯练出来的成驼后面,一个人在前面牵着,另一个人从后面驱赶。要小心它突然站住、后退或发脾气,以至把鼻孔豁穿,把鼻拘掉出来。

    所有的骆驼都要驯练卧倒;先用绳子把它外首的前腿拴住,从脊梁上架过左首使劲一揪,里(左)前腿吃不上劲,用劲一掣或一推,就能跪倒,或用绳子把两条后腿的小腿缠住,一拉也能让它卧倒。不论采用哪种办法,都要手执驼缰,把骆驼从里首往下按头,同时口中喊着:“苏格苏格”,以配合动作让其跪倒。跪惯以后,只要把它的头向里按一按,轻轻掣动缰绳,说声“苏格苏格”,它就能自动卧倒。

    (3) 骑乘驯练

骆驼吊控五——七天以后开始骑乘:让骆驼卧倒以后,从里首轻轻压着驼缰绳,骑上去以后,再慢慢把驼缰松开,让骆驼站立起来。如不这样驯练,骆驼就会养成猛起的习惯。站起来以后,顺着它愿去的方向,控制鼻拘或左或右地行进,不要过分催迫,也不要打脑袋。最好跟在骑驼人后面,轻轻掣动缰绳,这样最易驯服。如果看见其他牲畜准备卧倒,要赶紧打着它朝一边快跑。如果让它卧下你再下来牵它,以后一看见畜群它就不想走了。一般骆驼你想下去比较容易:勒缰站住,从脖子上溜下来。或从背上下来。驯出来的骆驼,也可以从脖子上爬上去。骆驼腰硬,骑起来不如马舒服。但是十分暖和,冬天骑在骆驼身上,前后有驼峰挡风,浑身毛绒绒的,一点不冷。速度比马一点也不差,也不用好好饮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