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电子地图:武安药商(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6:43:37

武安药商(一)

(2007-05-26 13:41:37)转载  

“武安最多商贾”

    武安市在1949年以前的名字是:河南省彰德府武安县。明嘉靖《彰德府志》的记载道:“武安最多商贾,厢坊村墟罔不居货。”

“武安商人”这个群体,同晋商、徽商、苏商一样,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广泛影响的商帮。他们纵横天下,至少在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中国商界一支让人刮目相视的存在。

关于“武安商人”的兴起,历史学家、郑州大学教授王兴亚在《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一书中作了这样的叙述:

武安商人兴起于明中叶,活跃于乾隆、嘉庆年间。武安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与山西商人的形成大致相同。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谋生,纷纷从事商业经营。《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载:“武、涉皆并山作邑……武安最多商贾,厢坊村墟,罔不居货。”开始是在本地区,每年春季推车而往,岁终推车而归,从事流动经营,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逐渐由经营药材扩大到药材、绸布、和山绸的经营,由在本地区的经营扩大到辽宁、吉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安徽等地,并且活跃于各地的城乡。随着他们外出经营在经济上实力的增长,以其经营的所在地逐渐形成了武安商业集团,以其经营所在地划分,可分为河南帮、山东帮、关东帮、河北帮、苏皖帮、山陕甘帮等。

    如今的武安广场上,颇有气势地矗立着一排“文化柱”。“文化柱”共有九根,用浮雕的形式,表现了武安人自己感到骄傲的历史断面。其中第七根,讲的是他们的商业史,取名为“南绸北药”,其内容是:历史上武安商人众多,到南方去主要是卖绸缎,到北方去主要是卖中药。

    清朝末年,在远近闻名的安国药市上,各路药商风云际会,素有“十三帮”之说,什么“京通帮”(北京、通州一带)、“关东帮”等等。武安商人竟然单独扯起大旗自成一帮,号称“武安帮”, 和“十三帮”并立。

    武安药商的身影,不仅很早便活跃在繁华的安国药市上,他们的脚步,早已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北方土地。而进入东北,是武安药商们拓展事业极具气魄的大手笔之一。《武安县志》记载:“晚清及民国时期,尤以县外商业称著全国。药商曾垄断东北三省。”

    在武安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在东北,凡是冒烟的地方,就有武安人在卖药。”

 “五架小车下关东”

武安药商中,谁是走进东北的第一人?他从何时踏上黑土地? 民国版《武安县志》这样记载:乾隆中,民殷国富,到处升平,内地商业已成供过于求之疲弱现象,遂有聪明人士,思向关外发展,以浚利源。时龙泉武公者,首创“临泰”于奉天,经营药材,是为武安商人在关东贸易之起点。

    为此我专程到龙泉村采访。村里的老人引经据典,为我勾勒出武姓先辈创业史的简明线索:武安人在东北三省开店卖药,确实发端于龙泉村武氏。有碑文记载证明,武氏药业始于龙泉武姓第二十四世祖,时间当在1750年左右。

    武序厚说:那时,武家有老弟兄五个,因为家贫无计,就推着独轮车贩卖药材,开头同其他行商一样,往返于家乡武安和药市祁州(今河北安国)之间,但辛劳终年,连养家糊口都难以做到。原因是这一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后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关外,尝试着专从祁州往沈阳贩运药材,经过获利比在关内多的多。他们便在沈阳设店经营,由行商成为坐商。由于五弟兄在家族中排序“泰”字,于是把他们的药号命名为“临泰”。

   “临泰”的事业至光绪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此时不仅在沈阳一带经营药店,还在河南开封等地开有绸缎庄等。以后他们更名为“德泰兴”,以沈阳为中心向东北三省辐射,在其他城镇大肆建立分支,十几年时间里,呈现出扶摇直上之势。在沈阳“德泰兴”总柜之下,设立了新民“德泰隆”、公主岭“德泰祥”、法库“德泰瑞”、哈尔滨“德泰恒”、齐齐哈尔“德泰盛”、郑家屯“德泰顺”、双城“恒泰德”、农安“德泰增”等八大支柜,八大支柜下边,又各设若干分店,成为远近闻名的号帮生意。

大雁北飞

    鼓山脚下有个伯延(原名“伯雁”)村,孕育了一代药商。

    伯延人远赴关东做药材生意的第一家,当是徐家,时间当为嘉庆初年。他们创立字号为“徐和发”,地点同为沈阳。

    徐兴仁父子同样是从推着小车贩运药材开始自己的事业,小有积累之后设店坐商。由于本钱很小,他们起初连木制的药架也置办不起,而是因陋就简,用砖头架上木板垒砌而成。及至兴盛之后,他们仍将初创时所用手推小车和砖木药架存于号中,以示不忘创业之艰难,也作为教育子孙后代及下一代店员的“教材”。

    徐家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俗言:“和发家货硬”), 不断孳生出新的分号,以至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谁也无法说清,在东北全境,究竟有多少家字号为“和发”的药店。

    伯延房氏是清朝时期武安最大的商人。乾隆年间,房孝忠率两个儿子,辗转来到河南安阳,租赁了两间门脸儿,专售绸布,自创字号 “祥顺公”,由此开始了长达二百余年的房家商史。他们先后在河南道口、怀庆、木栾店开设了分号。到19世纪末期,开封的四大“德”——德庆恒、德庆成、德庆兴、德茂恒均为“祥顺公”总柜派生,分号散布于宝丰、郑州、周口及东垣等地。咸丰初年,实力雄厚的房家在东北收购了一家药店,改名“德庆增”,并以此作为大举进入东北的契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广建商号。房家很快成为关东帮诸药商之首。

    盛极一时的“德庆增”,与武安其他几家巨商一起,长期垄断着东三省大部分地区的药材销售。据记载,1927年,房家设在沈阳闹市区的“德庆元”药店为三层楼房。这座建筑物在当时的沈阳,差不多算得上是鹤立鸡群。在这座楼房里,不仅装有暖气,而且自备盆塘,这些设备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其奢侈 豪华自不待言。《武安县志》记载道,此时的“德庆元”年营业额三十余万银元,纯利润三万余元,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也丝毫不算夸张。

   “锦和庆”,是伯延人开设在东北的又一著名药庄。“锦和庆”与“徐和发”、“德庆增”不同的是,它从开业那天起,便是股份生意,它的股东是朱、刘、关、程等四家。四家原本具有亲戚关系,凑起股本来开药店,其中朱锦的股份最多,同时在股东中阅历、才能、威望拔头筹,被拥戴为“经理东家”。 “锦和庆”总柜设在长春城最为繁华的大马路,仅在市区就有好几个分店。生意做得红火,朱,刘、关、程几家都发了财。东清铁路开通后,他们迅速向东发展生意,以致长春以北各市、县几乎都有“锦和盛”,由于其竞争力强盛,当地药行里称“锦和盛”为“北霸天”。

名商巨富尹懿堂

    1945年以前,尹懿堂在武安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为什么呢?因为他号称“武安首富”。1990年版《武安县志》的“社会志”,赫然有着如下记载:

尹懿堂,大名远村地主兼资本家。尹有地450  亩,雇长、短工30多人。有房750多间,占全村房屋的75%。收入主要靠商业,在东北三省、天津,西安等地有商号45处,主要经营药材,具体收入无法估算,人称日进斗金。尹家有保姆、丫鬟36人,护院10多名。国民军旅长高桂滋来武,与尹结金兰之好,送10支大枪、4  只手枪作见面礼        

    但从笔者采访得到的情况看,这里的记述并不全面——

    譬如财产,尹懿堂不仅有著名商号“积盛和”,产业遍布上述地区,还在北京西单胡同建有公馆,作为关内关外来往的中转站,尹氏家族的许多子女也在北京读书。

 “积盛和”的兴起时间,比起“德泰兴”,比起“徐和发”、“德庆增”,甚至比起“锦和庆”,他都属于年轻的小弟弟,但是他的发展势头之猛,令人瞠目结舌,是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它主动出击,四面开花,时间不长,分号便达到二十多家。

    尹懿堂自己是个很洋派的人物,西装革履,谈吐不凡。他对他的店员的要求也和其他药店不同。他要求店员注意穿戴打扮,鼓励他们穿长袍,穿西装,凡店员们买长袍,买西装,店里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他还要求店员学习日语和朝鲜语,以便和日本、朝鲜客户打交道。因此在当地,“积盛和”的伙计一出门,从穿衣打扮上很容易被人认出来。一看浑身上下洋洋气气,不用问,准是“积盛和”的人!大家都羡慕“积盛和”的店员,“积盛和”的店员也以此为荣。 

    暴富了的尹懿堂名满东北商界和家乡武安,在药都安国同样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并且享有盛誉。他的二房太太就是安国人氏。他成为了一方名绅,自然会有人巴结。前面讲到的国民军旅长高桂滋来武,与尹懿堂拜把子一事,实在是高桂滋费尽心机与尹懿堂结交,尹懿堂曾几次躲避、推托,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