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学人才招聘网:武安药商(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0:50:41

武安药商(二)

(2007-05-26 13:48:32)转载

“遍地麻雀”

一个个商家在关东的成功,在武安商界搅起了一股又一股旋风。

在武安人的心目中,东北那块神秘的土地上,不仅到处有森林草甸和沃土良田,而且到处都是金元宝!

    于是,想发财的人到东北去卖药!想活命的人到东北去卖药!想长出息的人也到东北去卖药!资本,人才,百川归海一般流向东北。伯延一带的女人们,甚至这样教育他们未成年的男孩:“孩儿,孩儿,快长吧!长大了去关外做生意。关外的元宝在地上膝盖那么深!”

    关于武安药商在东北顺风顺水的黄金时代,民国版《武安县志》写道:

迨光绪季年,火车告成,交通便利,关外贸易近若门庭:继入民国,益形发达。若徐之“元泰”(伯延),王之“庆昌”(南文章),常之“万兴”(大贺庄),宋之“志和”(同会),孔之“增发玉”(孔璧),孙之“四盛”(南安庄),尹之“积盛和”(大名远),以及房、武、徐、白各姓产生之联号(如“德庆元”、“和发祥”等),并其他各家所经理之业务风起云涌,盛极一时。大小营业,约千数百家,贸易人数,约二万有余。其独立经营,蔚成巨业者,所在多有。而小本营生,籍资糊口者,更指不胜屈。于是关东一隅,遂形成武安商业之中心势力……

    在辽宁省的开原市,竟然有一个被称为“河南大院”的地方,住的全部是武安的药商及其家属。《辽宁日报》曾以“开原有个武安村”加以报道。

出自东北人之口的说法是: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河南人(河南帮皆为河南武安县人)开的药铺。

    武安药商就是麻雀!他们凭着自己的顽强,自己的坚韧,自己的生命力,飞遍了东北三省的每一个角落,飞遍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

“文韬武略”说管理

    武安药商们,是有头脑有眼光的一个群体。他们实行了科学的管理体制,许多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制度颇有近似之处:    

㈠他们搞的是股份制。 “德泰兴”等大药庄,甚至小的药店,都有两个以上的股东,亲戚、朋友、同乡,筹集资金共图大业。一本本“万金帐”,将股东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下来。同时对“在号之人”的行为作出规范,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制度。

㈡他们搞的是集团化。“德泰兴”等著名药庄,都是连锁经营。总柜与分号之间,类似于现代管理制度中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他们在安国、营口等药材批发市场设有办事机构或常驻采购人员,批量购进大宗中药材,在总柜进行加工炮制,制作中成药,从事一级批发业务;分号批另兼营,既面向遍地的小药铺供应产品,又直接面向消费者。总柜的经营和生产人员,有的达到百人之多,俨然是规模经营的药材加工厂和批发站。除加工生药外,他们还制作中成药,各种丸散膏丹药应有尽有,而且一般都有看家的名牌产品,有的还有所谓“祖传秘方”。有的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制药厂,仅在营口药材市场,就有有武安人的制药厂多家。从二十年代以后,他们也都开始涉足西药的销售,日本株式会社的产品等也开始摆上他们的柜台。

㈢他们搞的是“掌柜负责制”。这与现在所说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如出一辙,不管是独资还是合股,大都把药店委托给大掌柜来经营,“三 年一算帐”。大掌柜对东家负责,东家可以到柜上巡视,可以住柜监督,但是不可以对日常经营指手画脚。

在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上,武安药商自有一套激励办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责任和贡献,“顶身股”参与分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对药店的贡献。经营者的报酬与经营业绩紧密挂钩,以利益为纽带,把大家紧紧捆在了一起,店兴我兴,店衰我衰!

㈣他们在员工管理上搞的是半军事化。药店职工无一不是武安老家的人,以便垄断行业机密。员工的招募、调配和工资发放,由设在老家的柜房负责。学徒“三年无座位”,边学生意边学文化、礼仪等;员工“三年一住家”,过着与外界基本隔绝的生活。

    除了这些共同的东西,武安药商们还各有各的看家高招,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当年的药商中,就流行着“东北三大硬”的说法:“和发”货硬,“德泰”嘴硬,“兴顺诚”钱硬。

药商们苦心孤诣,赚取了巨大利润,这些利润除继续在东北发展事业外,车水马龙运回了家乡。他们购买土地,营造豪华住宅。也投资子女读书和捐助文化教育,助社会公益事业。药商们成为主导武安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

武安药商 “日进斗金”的黄金时代持续了三十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们的事业才从颠峰走入低谷。

到1956年,武安人在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大小药店殊途同归,统统获得了共同的归宿:公私合营。武安药商的时代尘埃落定。武安药商的背影已经渐行渐远。但是,这种商业精神的日积月累,形成了一种文化,甚至形成了一种民风,其巨大的传承力量,影响一代有一代的武安人。武安现在的繁荣与它悠久的商业传统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者的专著《药鬼子记事》已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