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积金查询电话:“清除不合理收费”真的合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22:03

   中国人对高速公路高收费的抱怨由来已久。人们普遍觉得中国各级公路收费高服务差,收费时间长且标准不清。还有人举出其他国家很多免费高速公路的例子,呼吁中国也全面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即便是主张可以收费的人,也认为现有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不合理,他们要求把目前的制度合理化,清理掉那些不该收的费用,将所有其他收费都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之下。

    也许是为了顺应民意呼声,以交通部为首的五部委启动了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为期一年。为了能够确保该项行动取得好的效果,还专门制定了坚持政府牵头、坚持部门联动、坚持依法清理的“三个坚持”和严格公开、严格监管、严格督查原则的“三个严格”。可谓是决心很大,动静不小。当然很多人都拭目以待,要看看这个轰轰烈烈的专项治理是否能清除这些年深日久的顽疾。

    我们的收费公路的确存在着很多严重问题,不管人们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现状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我们只盯住那些看得见的“改善”,而不去过问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无法摆脱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制造了一些更大问题的命运。可能到头来民众面临的情况愈加恶化。

    我们姑且假定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的意愿是真诚的、态度是认真的、工作也是真抓实干的。按照他们制定的方针,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收效呢?

    首先是能否实现一个合理的收费标准的问题。可能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关于何种收费标准算是合理的这个问题本身,是找不到标准的。每个人的需求和承受能力都不一样,一般地来说,使用公路的人总是希望尽可能地少交费,而提供这种服务的人,当然希望尽可能地多收钱。这样,最后形成的收费水平,就取决于供给者和需求者各自的地位。在政府垄断了土地,垄断了公路建设和供给的条件下,他们就成为唯一有定价权的一方。收费权就是这种垄断的占有权所赋予的。而我们熟知的一点是,政府在收费方面总是更有效率的,凭靠手中的权力,他们可以能收尽收。这种情况下,民众是不可能提出任何具体的合理性标准。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全都在于供给者单方面制定的规则和标准。对清理整顿来说,至多是以维持公路建设和运行的可持续性为标准。但什么算是可持续的呢?在缺乏竞争的市场中,当然是收入越多越能保障这个可持续性。说到底,靠清理整顿所能解决的,也就是类似佛山三水大桥、济南黄河大桥收费站等收费畸高令人震惊而引起关注的问题。

    其次,清理整顿无法确立合理收费的标准,或者说只能确立一个政府单方面认可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本身既无法说明自身的合理,也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也无法消除收费者尽可能多收的动机。即便清理是认认真真进行,不走过场,也注定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清理整顿只能在变成经常化行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为了那个未必合理的“合理收费”,也得每年每月都进行清理。我们还得指望执行清理任务的人员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和不懈的干劲。

    再次,与之相关的是监督问题。那些进行清理整顿的部门,本身也是授予收费权的部门,换句话说,他们本身就是利益相关者。自己监督自己,那监督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有人可能意识到依靠清理整顿解决收费问题的困境,主张干脆取消公路收费。但是这个免费目标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天下没有真能免费使用的道路,营建公路要花钱,日常维护和修理都有成本,到了使用年限还得重建。所有这些都花费着高昂的费用,消耗大量资源。一切要求免费的努力,都是企图把自己享受服务的代价转移到别人头上。所谓的免费,无非是让纳税人来买单。而依靠税收进行的公营事业,总是价高质次的,人们在计划经济年代已经领教了太多。免费的主意,降低了经济效率,增加了人们的负担,绝非国家人民之福。

    多年来,政府一直在制造和灌输这样一个神话,那就是,公路(莫不如说是土地)是特殊的商品和资源,其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由政府来控制和决定其使用。这个神话的传播极为成功,很少有人提出怀疑。但是,没有哪个前后一致的经济理论分析能推出这种垄断控制可以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相反,经济理论一再证明那些特殊性论证的论据都是脆弱不堪的。而只有市场和竞争才能最有效率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今天公路收费普遍不合理的状况,实为资源的垄断所致。靠清理整顿的运动式办法于事无补。产权明晰的私有道路系统,在充分竞争之下,才能廉价而高效的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