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office下载:克里姆林宫的秘密——斯大林私人档案解密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5:19
克里姆林宫的秘密——斯大林私人档案解密历程(2009-12-24 15:07:40) 标签: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 财经  分类:慧及人生

【慧及人生】

 130年前的12月21日,一个奥塞梯鞋匠之子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的哥里城。这个男孩在45年后掌握了这个全球最大国家的权杖,世界从此进入到他的时代。这个男孩就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许多历史名词注定要和斯大林连在一起:集体农庄、大清洗、卫国战争、冷战……和这些标签捆在一道的是世界对他永不停止的争议。斯大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随着他私人档案的即将曝光,这个秘密也将飞出克里姆林宫的保险箱,落在世界上他的每个敬仰者和痛恨者的面前。

“俄罗斯人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本国历史”


  “俄罗斯人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本国历史”,约翰森·布兰特,留着一头性感银发的美国教授,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这样“狂妄”地表示。如果了解此人,你会发现他很像一部电影的主角。BBC曾经将罗伯特·帕里斯的作品《大间谍》搬上银幕,并找来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主演。克雷格饰演的美国历史学家来到俄罗斯探寻斯大林死后留下的最大秘密——他的私生子。历史学家通过斯大林生前保镖找到了斯大林的日记,并最终找到了那位斯大林的儿子。英国人对俄罗斯人历来敌视,这段虚构的情节充分反映了这一点。但罗伯特·帕里斯对历史情节巧妙的“嵌入”和丹尼尔·克雷格精彩的表演让人们很容易产生对历史一探究竟的冲动。而约翰森·布兰特就恰如其分地出现在最合适的位置:他是耶鲁大学教授,常年研究苏联历史,外形虽不及克雷格却也十分俊朗、潇洒,最重要的是,他领导的部门正在与俄罗斯联邦档案馆合作解密一批斯大林私人档案。
  1922年,距离列宁去世还有两年,斯大林与这位领袖之间的矛盾在激化,他对列宁的态度越来越粗暴。同样是在这一年,斯大林开始记录自己的活动与言行并保存寄给自己的信件以及安全机构送来的情报,也许他也把与列宁之间的恶劣关系记录了下来。这一习惯他一直保持到1953年去世前。他把越存越多的文件保存在分别位于孔策沃别墅和克里姆林宫办公室内的两个大保险箱内,自己亲自掌管着钥匙。
  由此,“斯大林私人档案”这一神秘的名词出现了。里面装的必然是有关苏联的最核心机密,所有与斯大林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出现在档案中,包括那些曾被这位领袖喜欢和讨厌的人。


克里姆林宫的保险箱空了


  1953年2月28日夜里,苏共中央的核心人物像往常一样在领袖别墅里聚会。其程序像往常一样,观看电影、聚餐、饮酒、跳舞、回家。从1947年开始,斯大林就延长了在黑海岸边的度假时间,到1953年时,他的动脉硬化已经相当严重。
  在3月1日凌晨送走其他人之后,斯大林进入卧室休息。警卫员在门外小心地守护着领袖。过了晚上6点钟,斯大林似乎还没有起来,这显得有些不太寻常。晚上10点,警卫员带着刚刚送来的邮件敲响了斯大林的房门。无人应答,警卫慢慢地打开房门,发现领袖已经倒在地上。
  此后的5天对每一名苏共政治局成员来说都是绷紧神经的5天,斯大林的健康状况牵动着每一个人,同时大家也在相互观察。在这期间,小范围的会议连续召开,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赫鲁晓夫等领导人将应对领袖去世的方案讨论了个遍,并初步形成了几位领导人在政治谱系上的座次。
  3月5日晚上,苏共中央委员会、部长会议和最高苏维埃联合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上,尚未去世的斯大林被解除了政府首脑职务,尽管他仍在党主席团内占有一席之地。
  会议结束后,几位主要领导人再次回到斯大林的别墅。不久,这位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苏联领袖魂飞天国。3月6日清晨6点,苏联播音员列维坦用低沉的声音将伟大领袖的死讯通告全国,许多人惊呆了,直到泪流满面才想起号哭。
  而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等几位领导人怀着各自复杂的心情开始了忙碌。在5日晚上的会议上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整理斯大林遗留下来的私人材料,也就是留在克里姆林宫和孔策沃别墅的两个大保险箱,成员正是马、贝、赫三人。贝利亚的心腹带着几个人在贝利亚的命令下首先“接管”了位于孔策沃别墅的保险箱。当然,一切都是按照法律程序走下来的,“接管人”签署了相应的文件。
  从斯大林去世的第一刻开始,安全部门就封闭了斯大林位于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3月11日,也就是斯大林葬礼后两天,由著名学者和工作人员组成的国家特别委员会工作组进入了克里姆林宫内的斯大林办公室。但是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所有人,保险箱和抽屉全都是空的,斯大林积攒的私人档案不翼而飞了!


委员会再没有开一次会


  是谁偷走了档案?!发生在斯大林死后的这一谜案震动了苏共最高层。所有人都在密切注视着这一事件,并牢牢地保守着这个秘密,让它仅在小范围内流传。这使得直到1955年4月人们才觉察到一点异样。1953年7月贝利亚被逮捕。9月,仅剩下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两名成员的斯大林私人档案委员会被要求在12月进行的政治局会议上对档案失踪事件进行说明,但直到1955年这件事也没能查出个子丑寅卯。1955年4月,卡岗诺维奇、布尔加宁、莫洛托夫、苏斯洛夫等高层成员纷纷进入了这个负责具体事务的委员会。这么多高官“扎堆”于斯大林私人档案委员会,说明了许多问题。
  失踪的这批档案内又装着什么东西,竟然有人为之铤而走险?当然无法准确推测里面的内容,但至少有一部分文件是高层人士所知道的。斯大林有一个习惯,当各部门送来需要他签字的文件的时候,他会先简要看一下文件,然后将它存放在保险箱内。当部门负责人前来询问某份文件的时候,他才把文件重新找出来,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斯大林去世时,有许多各部门送来的文件,其中不乏安全部门送来的机密档案。至于里面记载着什么东西,恐怕只有苏共高层的几位领导人才略知一二。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被“吸引”到委员会中来呢?斯大林积攒了半辈子的档案几乎涵盖了所有对苏联来说最重要的事件,包括大清洗、二战在内。许多领导人亲自参与其中,那里记载着他们所做事情的真实记录,这让领导人们对这份档案牵肠挂肚。更重要的是,斯大林的死被各种传言描述得面目全非,比如贝利亚谋杀斯大林的传言。那么斯大林到底是怎么死的?对于自己的接班人他有怎样的安排?这成为高层关心的重中之重。
  但是,由赫鲁晓夫控制的中央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有半点进展。


档案开始面世


  就这样,斯大林的私人档案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已经失踪,间或会传来有关这部分档案一星半点儿的传言,但从未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而由贝利亚从孔策沃别墅取出的“斯大林私人档案”则被归入苏共中央秘书处“特别文档”档案库里。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个档案库变成了“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斯大林私人档案”就这样慢慢成为历史悬案,人们提起它时,能聊的就只有那个流传最广的传言,失踪的那部分是被贝利亚偷走的,而赫鲁晓夫则对剩下的档案进行了“清洗”,洗去了那些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材料。当然,这些至今仍是传言的原因就是没有东西能提出佐证。
  1964年,赫鲁晓夫被一群由自己提拔的亲信赶下台。这位通过权力斗争上台并在任内推行了一定改革的领导人像从马背上摔下来一样结束了苏共第一领导人的生涯。勃列日涅夫随之登上权力顶峰。
  政权的更替让“斯大林私人档案”不再被当权者当做“政权毒药”,毕竟斯大林去世时勃列日涅夫才刚刚当上中央委员,并且很快又被解职。
  就是在这个新时期刚开始的时候,两份档案神秘地出现在美国。1966年,一家美国杂志发表了沙皇俄国警察厅对斯大林的调查报告。那时,刚满30岁的斯大林在巴库带领着石油工人在里海岸边正闹得风生水起,让沙皇政府很是头疼。美国人是如何得到这份档案的?同样,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可以看出苏联针对斯大林档案的管理松懈了许多。
  而一年之后,美国人发表了更敏感的东西——三卷本的斯大林选集。经过专家验证,这本选集实际上是苏联马列主义学院(俄罗斯联邦档案馆的前身)汇编的《斯大林选集》的第14、15、16卷。马列主义学院在斯大林生前出版了这套书的前13卷,但在他死后,剩下的部分没能与读者见面,原因是赫鲁晓夫已经当政。
  斯大林生前未能出版的书,在赫鲁晓夫下台后在美国出版了。这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标志。当然人们无法确信面世的材料中有多少来自“斯大林私人档案”,但这至少预示着会有更多的材料与世人见面。1977、1978两年,苏共开始系统的整理包括“斯大林私人档案”在内的斯大林档案。一系列材料被转交给了马列主义学院,供研究之用,这等于是将文件解密。
  其中,还有一本由斯大林亲自批注的普希金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也被交给了马列主义学院。斯大林生前很喜欢读诗,更喜欢写诗,他年轻时写的诗被格鲁吉亚诗人恰夫恰瓦泽结集出版,并被部分收录进格鲁吉亚中学语文课本。正因为如此,斯大林格外重视对诗人的管理,他很清楚诗歌对俄罗斯人可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本1837年出版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本毫无疑问的珍品,据称正是来自于斯大林的个人收藏当中,也就是那批“斯大林私人档案”。
  就在苏共系统整理斯大林档案的时候,戈尔巴乔夫进入了苏共中央,对于俄罗斯历史来说,这个人标志着另一个时代即将到来,历史向“斯大林私人档案”投射出最绚丽的光芒。


档案解密 美国人捷足先登


  在《潜伏》中,谢若林向余则成大讲情报黑市的火爆,希望身在保密局的余能成为自己的“供货”渠道。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联和俄罗斯,同样有这样一个市场,同样有这样一群人在做着交易,只是他们交易的对象从情报换成了前苏联档案。从二战后在苏日本战俘档案到苏共政治局会议记录,苏联69年历史的各个角落被搜罗出来,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档案贩子”们四处搜罗可以拿到的各种材料,但是慢慢地,可以让他们的眼睛放光的东西越来越少。最让他们感兴趣的自然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留下的材料或重要历史人物留下的档案,所以,所有人都在盯着有关“斯大林私人档案”的任何消息。
  但此时,这批档案仍静静地躺在苏共中央秘书处“特别文档”档案库里。苏共摇摇欲坠的形势让许多人根本无暇去理睬这些“老皇历”。也许曾有人希望用这些材料揭开苏共的某些“老底”,但档案与野心家和投机者们始终没能交汇在一起。
  1996年,正在竞选第二任总统任期的叶利钦签署命令,将保存在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前身是苏共中央秘书处“特别文档”档案库)里的“斯大林私人档案”从当年起有计划地转交给俄罗斯联邦档案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斯大林私人档案”的大规模解密,数千份珍贵文件被送交档案馆。
  叶利钦的这一决定让“斯大林私人档案”再一次成为瞩目的焦点。人们十分希望能一睹这份珍贵文物的真容。“档案贩子”们更是蠢蠢欲动。但是一位神秘人物却捷足先登了,他便是约翰森·布兰特。


美国人将给斯大林“定价”


  2000年,在普京刚刚当上俄罗斯代总统之后,耶鲁大学教授约翰森·布兰特便找到了在俄罗斯历史研究领域颇有造诣与人脉的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曾担任苏共高官的雅科夫列夫与包括苏斯洛夫在内的许多苏共高层官员有着长期的交往。但苏联的体制让他厌恶,退休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挨个评点苏共历任领导人,然后给出“他们每一个都是刽子手”的评价。他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进行历史研究,并将基金会命名为“民主基金会”,其思想倾向可见一斑。
  约翰森·布兰特这位在苏联历史研究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的到来让雅科夫列夫感到振奋,他十分积极地帮助布兰特与俄罗斯联邦档案馆取得了联系。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开始了与档案馆的谈判。
  美国的这两所机构希望将“斯大林私人档案”结集成册,并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放到网上公开。谈判进行了将近7年,期间雅科夫列夫在2005年去世。布兰特在唁电中写道,与雅科夫列夫在莫斯科的每一次见面都是愉快并且有益的。
  2007年4月22日,《纽约时报》的一条消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在致力于出版一套名为《共产党密档》的丛书,里面将收录包括传说中的“斯大林私人档案”在内的大量未曾公开的苏联档案。
  而这批档案的电子版本将交给弗吉尼亚大学。在约翰森·布兰特看来,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在弗吉尼亚大学人们可以看到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杰佛逊这三位美国开国总统的手稿。斯大林的私人档案将与这几位美国独立之父并肩而立。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浏览弗吉尼亚大学的伟人手稿电子版,必须要付费。校方将“伟人们”分为6个档次,越是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其浏览费就越贵,比如华盛顿手稿一年的浏览费就高达7361美元。那么斯大林呢?他将被放在哪一个档次,校方将如何为他“定价”?这将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约翰森·布兰特接受采访时称,现在存世的“斯大林私人档案”有40多万份材料。而目前解密的仅是“冰山一角”。他称,俄罗斯政府还是在有选择性地对斯大林的档案进行解密,档案的完全解密目前还很遥远。
  没有人能够预测当事实完全被呈现出来以后斯大林在人们的心目中会是什么样子。这实际上不是问题的实质。真正的关键是,谁在控制解密的过程,谁在决定哪些公开哪些不公开。正如“斯大林私人档案”半个世纪以来的际遇一样,高层的态度是决定性因素。

(来自: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