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利川动车:战机和梯队: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为什么会失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25:06
战机和梯队: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为什么会失利 (2010-12-10 09:23:58) 标签:

军事

        1951年4月间,随着志愿军第3、19兵团、第47军以及新组建的大批特种兵(4个地面炮兵师、4个高炮师等)相继入朝,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在朝兵力达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有95万人(作战部队15个军77万人、后勤支援部队18万人)。

        我方第一线作战部队集结了志愿军第3兵团(第12、15、60军)、第19兵团(第63、64、65军)、第9兵团(第20、26、27军)以及第39、40军,共11个军33个师,54.8万人,连同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共计近70万人。 

         此时,首批从苏联订购的陆军37个师的装备开始到达,并换装部队。志愿军的各种火炮已增至6000余门,其中野、山、榴、反坦克炮1000余门。    

         而此时,联合国军在朝鲜地面作战部队总数为34万人,从人数上中朝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原计划歼灭美军三个师,尽早结束朝鲜战争。但是,这场我方人员占绝对优势、装备也大为改善情况下发起的战役,却以众所周知的中朝方失利而结束。

          为什么说我方失利?两点:               1.整个战役我方人员损失巨大,却没有取得象样的战果。 

          2.战役第二阶段后期,志愿军开始后撤时,敌军突然发起大规模反扑,打得志愿军措手不及、一片混乱,共1.7万人被俘,第180师解体,损失7000余人,其中被俘5000余人。

          一. 第五次战役我方失利的主要原因

        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次战役到第四次战役,我方总兵力甚至地面部队兵力都居于劣势(详见《实力还是赌博:李奇微为什么敢反攻》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7624.shtml),武器装备完全是万国牌,却取得了重大胜利。而第五次战役,我方人员居于绝对优势,武器装备也大为改善,为什么却失利了呢?

        有人说中国军队是人海对火海,所以被打败了。

        我国官方的通常说法是第五次战役打得大了点,打得急了点,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失利原因。

        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同样有过所谓人海对火海的情况,如长津湖之战,但中国军队胜利了。

        同样,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在远少于第五次战役部队数量的情况下也试图包围、歼灭两三个美军师,尽管没有实现目标,但并没有失利。第三次战役打得也很急,但志愿军向前推进了100多公里,占领了汉城。

        那么,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真正的失利原因是什么呢?只有两条:

        1. 在没有“战机”(这里所说的“战机”不是作战飞机,而是指能克敌制胜的作战机会)、也没有刻意创造“战机”的情况下,仗着人多势众,强行从正面向敌军发起进攻,志愿军众多兵力无法展开,优势全无,劣势尽显,而敌军却能充分发挥火力和机动性方面的优势,以超强火力(范佛里特弹药量)给志愿军造成重大伤亡。

        2. 没有根据中朝军队人数众多、而朝鲜三八线一带地域狭窄,摆不开太多部队的情况,将己方众多部队分成两个梯队,交替作战,即可保持攻势的连续性,又可交替掩护,使敌军不敢大举反扑。         二. 第一次战役到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取胜的原因

       要想谈清楚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失利的原因,首先必须讲清楚第一次到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取胜的原因。

       第一次战役到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取胜,首先要归功于中方高层指挥员充分利用了麦克阿瑟骄横狂妄给志愿军提供的一系列“战机”,在局部战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击孤立分散之敌。

       中共军队在推翻国民党政权的长期国内战争中,大部分时间兵力、装备都居于劣势,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长期战争中形成了一整套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法。正是由于有这些现成的战法,志愿军高层指挥员才能够充分利用麦克阿瑟给志愿军提供的一系列“战机”。所以,这些胜利也是志愿军百战之师长期积累的结果。 

        麦克阿瑟等美军高级将领给志愿军提供了什么样的战机呢?

        简单地说就是不知彼不知己,根本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对于中国军队的情况和军事部署一无所知,却在己方的军事部署上反复出现同样的失误:分兵冒进!

        第一次战役:          敌人提供的战机一:

       志愿军入朝时,原本想在龟城、泰川、球场、德川、五老里一线建立一道防线,即在中朝边界朝鲜一侧建立起一个缓冲地带,先稳定局势,使战火不烧到鸭绿江边,以后再根据情况发起攻击。而麦克阿瑟根本不相信中国会出兵,急于占领朝鲜全境,所以,命令韩国军队以营团为单位,沿公路向中朝边境分兵急进。

        毛泽东、彭德怀遂改变原定防御计划,指示部队在运动中歼灭分兵冒进之敌。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打了温井之战等几场规模不大的歼灭战,消灭了一些韩国军队。 

        敌军提供的战机二:

        志愿军歼灭了向中朝边境分兵冒进的几股韩军后,麦克阿瑟、沃克等人仍不相信中国军队已出兵朝鲜,进入清川江以北地区的联合国军虽然有5万余人,但仍处于分散状态。驻守云山的韩军第一师师长白善烨向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报告,说云山外围有大批中国军队,沃克不信,派美军第1骑兵师第8团战斗队前往云山接替韩军防务,并继续北进,打开北上通道(还是冒进)。

         志愿军统帅部没有平摊兵力,只派第42军在东线黄草岭等地节节阻击敌人,西线志愿军则集中十几万人的优势兵力,根据统一部署,于11月1日黄昏向分散在清川江以北各地的5万敌军发起攻击。

         在云山,志愿军第39军原计划以8个步兵团和2个炮兵团的优势兵力,歼灭驻守云山的韩军第一师。美军第8骑兵团战斗队当天正好胡里胡涂地前来换防,三面包围云山的39军于16时发起进攻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垮了美军第8骑兵团战斗队和韩1师留守部队,美军第一营、第二营及坦克、炮兵分队丢下重装备仓皇逃跑,美军第三营被志愿军包围消灭,至11月3日夜,共歼灭联合国军2000余人。 

        第二次战役

         1.麦克阿瑟继续分兵冒进

         第一次战役后,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已经完全不是秘密。但是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却认定中国军队入朝部队最多只有七万人(数学天才!)。所以,依然命令联合国军继续向中朝边境推进。在军事部署上仍然是“分兵冒进”。

         首先,联合国军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界进攻,西线是美第8集团军,共24万人。东线是美第10军,约 11万人。东西两线之间由于隔着狼林山脉,相互根本无法支援。

         在西线战场,美第八集团军(含美1军、美9军、韩第2军团共7个师、两个旅)作战部队共13万人,越过清川江、大同江,分布在东起宁远、德川,西至云山、泰川、纳清亭之间的宽大地域间,态势分散,极易被分割歼灭。 

         在东线战场,美第10军(含美陆战第一师、美第7师、美第3师、韩军首都师、韩军第3师)共11万人,兵分四路:

         第1路是南朝鲜的首都师、第3师,沿东海岸向苏朝边界、中朝边界进发。

         第2路美7师第17团部队,经大丰向中朝边界的惠山镇前进,并于1950年11月17日占领惠山。美7师第32团部队在第17团部队之后。

         第3路,美第10军主力――美陆战第1师向长津湖地区推进,配合西线美军的攻势。美7师第31团战斗队由另一条路也抵达长津湖东的新兴里地区。

         第4路,美第3师,部署在兴南-咸兴一带保护后方补给线。 

         美第10军军部设在元山。

         由上所述可知,推进到长津湖的美陆战第1师和美7师31团战斗队只是美10军兵分四路中的一路,虽然是主力,但并不是东线美军的全部。美陆战1师下辖陆战第1、5、7团、第11炮兵团以及坦克营和工兵营等支援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美7师31团战斗队由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少量坦克及团直属队组成,共3200余人。

         东西两线的敌军在奉命向前推进的时候,一直都不知道中国军队有多少,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是懵懵懂懂地向前走,直到被志愿军铺天盖地一顿臭揍才知道大难临头了。这就是典型的冒进!

          2.志愿军统帅部在预设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孤立分散之敌

         志愿军统帅部是如何利用麦克阿瑟用兵失误给我们提供的战机呢?

         首先,急调第9兵团入朝,接替第42军部署在东线,第42军调到西线战场。这样,使志愿军总兵力达到45万,其中一线作战部队38万人,即西线6个军23万人、东线3个军15万人。

         其次,故意向敌示弱,逐步把敌军引诱到志愿军隐蔽部署好的预设战场。

         那么,志愿军统帅部选择了什么样的预设战场呢?我们看看《美国兵眼中的战争》一书是怎么说的:“我们现到了价川,这地方是一个很狭窄的山谷,有一条河,就是清川江。这里有一条铁路,一条很窄的公路,很多地方狭窄极了。有些田里有水稻,但大部分的道路都很狭窄。” 

          这就是西线志愿军选定的预设战场。这样的战场对志愿军的好处是什么?《美国兵眼中的战争》是这样说的:“科尔曼写的《原州》一书是我看到的写得最好的关于朝鲜战争的书。他谈到中国人的战术:只要可能,包抄或者穿插到敌人的后方,占领有利的高地,控制制高点,这里设好之后,然后前后夹击、前后挤压,迫使敌人逃跑,把敌人压到布置好的陷阱里。…”

         东线呢?从战前美军一直没有发现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设伏,开战后志愿军能迅速将美陆战第1师及美31团战斗队分割包围在几处地方,而美10军的其他部队又不能向长津湖之敌提供任何有力的支援,就可以看出志愿军选择长津湖地区作为预设战场是十分高明的。

          志愿军当时与美军作战可以有几种打法?

         这个问题实际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想过。当时面对气势汹汹的联合国军,志愿军只有诱敌深入一种打法吗?

         答案很简单:决不止这一种打法。

          结合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我们至少可以再给志愿军找出3种打法:

         1.僧格林沁蒙古骑兵对阵英法联军的打法,英勇冲锋,壮烈覆没;

         2.甲午战争叶志超守平壤的打法,在一地坐等敌军,稍触即溃,完全是应付差使; 

         3.国民党蒋介石8.13淞沪会战的打法,固守防线,死拼消耗,全线崩溃。

         如果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采用上述3种打法,那结果可就大相径庭了。而彭德怀指挥志愿军采用隐蔽示弱,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仗的打法,取得了辉煌胜利。

         以东线战场为例,志愿军9兵团共15万人,美10军共11万人。15:11,志愿军并无绝对兵力优势。 

          但是志愿军9兵团面对兵分四路的美10军,没有被动固守,也没有四面出击。而是暂时放弃其它两路(美3师在后方,想打也打不到),集中优势兵力(第20军和27军主力7个师,第27军94师未参战,第26军因后勤补给不上,没有部署在长津湖,而是在后方作预备队。)在长津湖地区设伏,打算一举歼灭孤军深入的美陆战第1师和美7师一部。这样,在长津湖战场,志愿军具有了9:3的绝对优势兵力。

          开战后,由于地理上的阻隔,美10军除了派出一支1000余人的送死支援队外,没有给长津湖地区的美军任何象样的援助。

          第三次战役

          1.联合国军兵分三八线、釜山南北两处

         谈到第三次战役,即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占领汉城之役,许多人都说这一仗打得太勉强、毛泽东不该打这一仗云云。

         其实,这些人不知道,第三次战役发起之际恰恰是志愿军突破三八线的最佳时机,是麦克阿瑟白送给我们的最后一次战机,而且稍纵即逝。那么,麦克阿瑟送给志愿军一个什么样的战机呢?就是联合国军在南朝鲜兵分三八线、釜山南北两处,防守三八线的敌军兵力严重不足。

         1950年12月下旬,西线的美第八集团军部队撤到了三八线,东线的美十军部队在兴南乘船经海路撤到韩国最南端的釜山。这样,联合国军在韩国境内形成兵分南北两处的局面。守在三八线上的联合国军只有十几万人,根本构不成一个完整的防线。而且这些部队刚刚被志愿军打败,惊魂未定,兵无战心、将无斗志。李奇微在其回忆录《朝鲜战争》一书中对此有很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多说。 

         在当时,联合国军守三八线的部队至少应该在25万左右才有可能守住。

         1950年12月31日,中朝联军发起第三次战役,三八线上的联合国军防线很快就崩溃了,韩国军队丢弃武器装备四散逃命,但这一次美军是基本上有组织地撤下来的。撤到汉江以南后,第八集团军有了实施机动的余地,有组织地撤到了后面坚固的防御阵地。中朝军队在未遇重大抵抗的情况下,前进100公里,进至三七线。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战役结束。

          2.毛泽东下决心越过三八线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但是从军事上讲,第三次战役的确是利用了麦克阿瑟白送给志愿军的最后一次战机,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第四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不久,美军第八集团军新任司令官李奇微便依仗联合国军陆海空三军50万大军的实力,迅速向志愿军发起反击。第四次战役开始。

         由于当时志愿军的兵力、军事部署及作战实力已经不是秘密,所以,李奇微汲取以前的教训,没有再搞分兵冒进,不再白给志愿军打击孤立分散之敌的战机。志愿军只能在作战过程中自己“创造”战机。

         志愿军当时分为东西两个集团,西集团第38军、50军在汉江南岸拼死抵抗敌军进攻,迟滞敌军推进速度。而东线部队则有计划地渐次后撤,引导敌军向前突进,形成对志愿军有利的作战态势。不久,战机出现了,前进至横城的韩军第8师态势突出、且三个团之间间隙过大,而占领砥平里的美2师第23团和法国营则非常孤立。根据这一有利形势,邓华指挥东集团中朝联军发起“横城-砥平里”反击作战。

        横城-砥平里之战的结果众所周知,不再多说。由于砥平里之战志愿军失利,没能击退联合国军攻势。遂开始节节抵抗、渐次后撤,为后续部队入朝集结争取时间。

         三.前四次战役志愿军暴露的问题

         1.完全没有制空权         此问题是明摆着的,不必多说。

         2.后勤补给极差,弹药、补给只能靠随身携带,进攻只能持续最多六七天,俗称礼拜攻势。

         3.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志愿军只能在夜间行军、作战,大大限制了作战能力。由于重型武器少、特别是弹药不足,造成志愿军攻坚能力极差。

          第二次战役中在印地安人笞刑谷(残杀谷)志愿军重创美军第二师,在横城反击战中歼灭美二师一个炮兵分队,击毙美军500余人,都是在敌军行进途中设伏打的。而一旦美军构筑防御工事,转入防御坚守,志愿军就没办法了。云山之战,美第8骑兵团第3营被一连志愿军静悄悄地列队走进营地打了个中心开花后,残余的几百人临时构成一个环形防御工事,坚守待援,志愿军竟然无法攻克,只能在两天后敌军突围时在半路上将其歼灭。           4.在什么情况下,被包围的美军能被志愿军歼灭?   两个条件:

          1)被围美军必须绝对孤立,周围没有强有力的支援力量。

          2)被围美军挺不过志愿军的礼拜攻势。

          云山之战中被包围的美军第3营,只坚持了两天便弹尽粮绝,被迫突围,而周围又没有强有力的接应部队,志愿军部队还有弹药去打击突围之敌。最后,美军在逃跑途中被歼灭。

          新兴里之战,美军第31团战斗队被围四五天后,坚持不住,突围逃跑,这时志愿军还有力量对逃跑之敌进行有效的围追堵截,敌军得不到支援接应,在逃跑途中被志愿军两次截击歼灭。

         而砥平里之战,美军第23团战斗队及法国营挺过了志愿军的礼拜攻势,中国军队弹尽粮绝被迫撤围。

         长津湖之战,美军陆战第一师挺过了中国军队的礼拜攻势,其后突围,志愿军围敌部队弹尽粮绝对突围之敌无可奈何。

         5.为什么志愿军当时歼灭不了美军团级以上作战部队?

         美军一个团级战斗队(包括战时配属的坦克和炮兵分队)一般接近5000人,人数众多、重装备多、火力强大,弹药补给充足,还能得到强有力的空中支援。即使在极端孤立的情况下,凭借环形工事也能耗过志愿军的礼拜攻势,所以志愿军很难歼灭这样规模的美军。

         新兴里之战歼灭的美军31团战斗队,是一支由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少量坦克部队临时拼凑起来的小团,才3200余人。志愿军歼灭这样一个美军小团,已经十分费力,可以说,这已经是当时志愿军能歼灭的美军建制单位的极限了。

         四.第五次战役前志愿军没有歼敌战机也没有打算创造战机

          1.一个被俘美军连长谈中美两军作战差异

          《洪学智回忆录》抗美援朝部分讲了一件事:1951年1月上旬,第三次战役中,洪学智在朝鲜君子里志司与五名被俘的美军连长谈了一次话。其中有下面一段对话:

          有一个连长,把两个大拇指头伸出来说:“你们是打仗专家!”  我(洪学智)笑了,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他说:“打仗没你们这样打法的呀!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也参加了,我们的打法是把火炮排好,火炮先轰,飞机轰炸完了,步兵就上去。可是你们打仗怎么跑到我们屁股后面来了呢?怎么从后面打呢?我们从来也没有大国这样的章呀!”

           我说:“你们打仗是平推,我们打仗是穿插、迂回、包抄。”他说:“我很讨厌这种打法。”  我说:“那说明志愿军的战术有效。”

           看了这段对话,国内读者通常都会认为,美军作战呆板,只知道依赖飞机、大炮。中国军队作战灵活、战法多变。穿插、迂回、包抄,躲开美军火力强大的正面,从侧后打击消灭敌人。

           但是,很少有读者认真想过,志愿军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对敌实施穿插、迂回、包抄呢?首先是在敌人分兵冒进的情况下,第一次、第二次战役和横城-砥平里之战都是如此。或者敌军兵力不足,防御正面相对太宽,构不成一个完整的防线,由于防线漏洞百出,为志愿军穿插、渗透、包抄提供了有利条件,象第三次战役,三八线上的敌军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敌军不再搞分兵冒进,并且合理配置兵力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战线,利用正面强大火力,一线平推式向前推进,不给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孤立之敌提供战机,也不给志愿军穿插、渗透、包抄提供条件。这样的话,志愿军穿插、迂回、包抄的优势还能发挥吗?

            如果面对敌军上述战法调整,中国军队最终只能正面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那结果如何呢?

            其实,美军的打法是以美国的国情、军情为基础形成的,中国军队的打法是在国内战争中长期以弱敌强的环境下形成的。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谈不上绝对的孰优孰劣!

            2. 第五次战役前,志愿军没有克敌制胜的战机

           联合国军在砥平里之战后,汲取以往的教训,不再分兵冒进,而是利用朝鲜半岛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地域狭窄的特点,合理部署兵力、加强相互掩护,保持一条连续的、完整的战线,齐头并进、稳扎稳打、一线平推式缓缓向前推进,充分发挥火力强大的优势。步兵一改过去只靠公路前进的套路,开始注意抢占山头、争夺制高点,不给中国军队穿插、渗透、包抄提供条件,更不给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孤立之敌提供条件。

            联合国军34万人的地面作战部队足以沿三八线构成一个完整防线,而且还可以有八九万部队部署在二线,一旦一线某处被攻破,二线部队利用机动性强的特点,可迅速封堵缺口。所以,到第五次战役发起前,联合国军没有给中朝联军提供战机。

            3.志愿军没有打算创造战机打击敌人

           第五次战役打响前,联合国军始终保持一个完整的战线,不给中方可乘之机。那么志愿军是否打算象横城-砥平里之战那样创造战机呢?

           洪学智曾三次向彭德怀建议,在局部地区把敌人再向北放一下,让联合国军推进到铁原一带,形成态势突出之势。彭德怀考虑再三,没有采纳洪学智的建议。

           这样一来,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是在没有“战机”(这里所说的“战机”不是作战飞机,而是指能克敌制胜的作战机会)、也没有刻意创造“战机”的情况下,仗着人多势众,强行从正面向敌军发起了进攻。

            五.从第64军临津江之战看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作战的变化及志愿军进攻失利的原因

            第五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第64军渡过临津江,向正面之敌发起进攻。对面防御之敌是韩军第1师和部分英军第29旅部队,按说战斗力并不太强。但第64军过江后被敌军强大的炮火和空中火力阻止于临津江南岸,19兵团领导以为64军力量不足,命令第65军两个师随即加入战斗,但增援部队根本无法展开,只能跟在64军后面,致使五个师的兵力大部分拥挤在江南岸二十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连续三天遭敌炮兵、航空兵火力轰击,伤亡较大,未能完成战役迂回和歼灭英军第29旅的任务。三天后,防御之敌撤退,64军才得以向前推进。

           第64军临津江之战可以说是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伤亡较大战果不佳的典型。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1.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

            联合国军:韩军第1师,英军第29旅部分部队;

             志愿军:第64军三个师;

           从兵力上,志愿军占据3:1的优势,但为什么兵力上的优势没能体现出来呢?答案很简单:作战地域狭窄,敌军一个多师的防御兵力足够,防线完整,而志愿军众多兵力在此狭小地域根本无法展开,体现不出兵力优势。

           2.敌我双方的火力对比               从火力上,敌军地空火力强大,阻击中方攻势主要靠其在火力方面的巨大优势,而志愿军炮兵火力薄弱,没能给进攻部队以有力支援。 

           这里我们必须介绍一下范佛里特弹药量。

            1951年4月11日(第四次战役期间),麦克阿瑟被美国总统杜鲁门羞辱性地撤销一切职务,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范佛里特接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是典型的唯火力制胜论者,极力主张以猛烈火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减少己方的损失,他在第五次战役中消耗的弹药是美军规定允许限额的五倍以上,记者们称之为"范弗里特弹药量"。 

            临津江之战,联合国军地空火力能够持续轰击第64军进攻部队两三天,可见其后勤保障充足,弹药量巨大。而志愿军炮兵除了战役开始时提供了炮火支援外,其后因炮弹不足,就没有什么象样的表现了。

            3.志愿军为什么不穿插、迂回?

            战后,第64军领导检讨中提到了穿插问题,大意如下:

            战前,他们认为穿插、迂回应该是从敌军不设防地域进行,没有想过从有敌军布防的地方强攻突破后进行穿插。结果战役打响后,发现敌军正面防线完整,没有什么不设防地域供其穿插,一下子就傻眼了。根本没想到有敌军防守的地方也可以突破后进行穿插迂回。

            可见,联合国军保持一个完整战线的做法,极大地限制了志愿军穿插、迂回、包抄的传统战术。

            在整个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再也没有云山之战、新兴里之战那样的战机,没有实质性地包围过团级以上建制的美军。虽然据说也有十几次包围敌军从连级到团级部队的事情,但是由于敌军不是分兵冒进,而是战线完整,周围都有其它部队能够救援,所以,整个第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只全歼了一个英军格罗斯特营。

            4.磁性战术

        前面说到第64军当面之敌三天后主动后撤,64军才摆脱困境。敌军为什么主动后撤呢?这是美军在第五次战役中采用的一种新战法。即防御时能守则守,形势不利即退。但每次撤退也就退二十来公里,正好是志愿军一夜行军所能达到里程。既不与志愿军硬拼人力,也不仓皇后撤,而是保持与志愿军的接触,以强大的火力大量杀伤中朝军队。

           六.礼拜攻势、敌军反攻,志愿军没有第二梯队后援               第五次战役时,由于志愿军尚未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美军又完全掌握制空权,所以,中朝联军的后勤保障仍然很差,志愿军的进攻仍然是礼拜攻势。 

          第五次战役中,中朝联军共发起两个阶段的攻势,第一阶段从1951年4月22日至29日,第二阶段从5月16日至21日,都是典型的礼拜攻势。

           1951年5月22日,当志愿军开始北撤时,早已洞悉志愿军礼拜攻势特点的联合国军知道此时中朝联军已经处于粮弹不济的窘境,即以四个军共十三师的兵力,用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组成 “特遣队”沿公路向志愿军发起反击。由于中方对联合国军行动之快估计不足,转移时未组织有效的交替掩护,被敌军打得措手不及,全线陷于混乱。共1.7万人被俘,占志愿军全部被俘人员2.1万的八成。第60军第180师全师解体,损失7000余人,其中被俘5000人。

           如果志愿军高层能够根据己方部队人数众多、而朝鲜三八线一带地域狭窄,摆不开太多部队的情况,将中朝众多部队分成两个梯队,交替作战,第一梯队礼拜攻势结束,第二梯队再上,既可保持攻势的连续性,又可交替掩护,使敌军不敢大举反扑。至少不敢派纽曼尖刀那样的小部队冲入志愿军后方大闹天宫,否则必然是有来无回,还不够志愿军第二梯队塞牙缝的。

          按照当时中朝联军的兵力,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从前面临津江之战就可以看出,第64军部队都无法展开,第65军还上去干什么?

         七.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高层认识到没有战机、没有第二梯队问题              据洪学智回忆录说,第五次战役之后,彭德怀曾当众说过,战前洪学智诱敌深入至铁原的建议是正确的。可见,志愿军高层也认识到对美军作战,没有战机、不创造战机,上来就硬打,肯定不行。 

          志愿军后来曾经计划发动第六次战役,后因多种原因取消。但是做第六次战役计划时,就提到组织第二梯队的问题。

          1951年8月8日彭德怀将战役第六次战役的基本设想上报毛泽东。彭在报告中说:“无论进攻或反击,准备连续激战二十天至一个月,我第一梯队九个军疲劳伤亡不能再战时,将第二梯队……共九个军适时投入作战,再持续一个月的攻势。……打破以往六七天短时攻击。每月消耗敌四万左右,美帝似有可能屈服求和。”接着,于8月17日,以联司名义向部队下达作战预令,即“第六次战役预定方案”。预定先以第一梯队10个军(含人民军两个军团)发起战役。首先集中兵力歼灭美第三师和土耳其旅。第二步伺机歼灭第二十五师(两个团)和伪第二师。另预定以5个军组成战役第二梯队,视情况继续扩大战果。

          八.第五次战役对于志愿军标志着什么?

         第五次战役标志着中国军队在长期国内战争中形成的运动战模式,在地域狭小的朝鲜战场已经不能再作为主要作战方式了。因为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已经不再分兵冒进,不再为志愿军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孤立之敌提供战机。面对掌握绝对制空权、保持完整战线、利用超强火力打击中朝军队的联合国军,志愿军已经不可能再打出第二次战役第38军穿插三所里截断美军退路那样经典的穿插迂回包抄,一些偶然的、小规模的穿插成功(比如第64军临津江之战时有一支营级规模的部队也穿插到了敌后),对于战役进程起不到重大推动作用。前几次战役时,志愿军传统的穿插迂回包抄大获成功是必然的,并不象某些人说的是靠运气成分;但是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这套传统战法不成功也是必然的,因为敌人改变打法了,发挥出他们的优势了,志愿军的传统打法被遏制住了。

         从此,志愿军必须要从以枪战为主的国内战争模式,向以炮战为主的现代化战争模式转变,中国军队必须向以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后勤补给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