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业产品摄影:被毛泽东称为“救命菩萨”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49:14

风景秀丽的采桑村,约100年前,李中正是从这个小山村走出。胡如庄摄

李中墓还在修葺中,李秋成在擦拭尚未竖立的墓碑。胡如庄 摄

  寻访人物

  李中

  1897年出生,原名李声澥,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成员,最早的工人党员。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积极参与进步学生运动。后赴上海当工人,在陈独秀等人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1920年11月,李中参与组织筹建的上海机器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李中被捕,经营救被释放。后来李中返回双峰从事教育工作。全国解放后,李中几次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参加党的工作。毛泽东曾接连三次回信,邀他进京。1951年7月,李中于赴京途中病逝。

  91年前的9月,《一个工人的宣言》犹如闪电划破上海滩十里洋场。在这篇被称为“工人阶级觉醒先声”的宣言中,撰文者“海军钳工”不仅深入浅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观点,更激情预言“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

  这位“海军钳工”,正是李中。在建党史上,这个鲜为人知的名字背后闪烁着诸多第一:第一个产业工人出身的党员、中国第一个产业工人工会发起人……

  时光走过近一个世纪,本报“寻访湖湘红色足迹”报道组来到了李中的家乡——双峰石牛乡。在这里,其名字虽然鲜被提起,但只要说起“应霞先生”,却几乎无人不晓。

  1 第一位工人党员出身书香世家

  在距离双峰县城15公里处,有着诗意名字的采桑村正坐落于恬静风景之间。这里不仅四面环山,更有一弯碧水蜿蜒缠绕,将村庄与繁华相隔两境。

  “应霞先生的骨灰就安葬于村边山坳的半腰间,现在知道他墓地的人怕是不多了。”50余岁的李秋成是李中堂侄,也是其留在双峰为数甚少的亲人之一。在带领记者穿行一段狭长崎岖的山路后,一畦芳草掩映的石墓映入眼帘,由于正在修葺之中,新建的墓碑暂未竖立,但碑上已刻好的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党员李中之墓”几个大字,仍彰显出主人的不凡身份。

  “李中是第一位工人党员,但他却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己也是一位资深的进步教书先生。”虽然与堂叔所处的时代相隔已久,但李秋成仍记得老辈们的讲述,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一代风云人物的人生被徐徐翻开:出生于1897年的李中,原名李声澥,字应霞。由于祖辈连续四代都是当地著名的私塾先生,李中从呱呱坠地起就浸润在书影墨香之中,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而且以能诗会文闻名乡野。

  2 办夜校组织工人学习

  1911年,14岁的李中还在父亲所办的乡间私塾读书,一听说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就毅然将自己头上的小辫子剪掉。1913年秋,向往新学的他与同乡蔡和森一同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在这里与毛泽东、罗学瓒等结识。

  “刚入校时,李中只知埋头苦读,但受毛蔡等进步同学的影响,很快他便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活动中。”双峰县党史办原主任罗绍志,是全国最早研究李中的党史专家之一,据其介绍,当时李中不仅协助毛泽东领导了一师学友会,还随同毛开设了工人夜校。

  如果说入一师求学是李中追求民主进步的起点,那么办夜校无疑让其在“改造社会”的理想中迈出了一大步。“当时,由一师学友会开设的工人夜校分甲乙两班,李中是乙班的管理员,每周二四六晚上,他都坚持到夜校组织工人学习。”罗绍志说。而在与工人阶层的接触中,李中亲眼目睹了他们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辛酸苦楚,由此迸发出的深切情感也让他在今后岁月里,与这个阶层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