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百米中国选手:齐奥塞斯库强拆毁掉罗马尼亚4:破坏堪比广岛核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7:10:34
齐奥塞斯库强拆毁掉罗马尼亚:破坏堪比广岛核爆 2011-06-24 09:22  来源: 时代周报

 

 

到1982年,罗马尼亚的外债已经高达132亿美元。为了保持对罗马尼亚的信心,齐奥塞斯库在1982年12月宣布将所有外债在1990年之前全部偿还。他信守了他的承诺,可是还债和继续大兴土木的代价就是罗马尼亚人民被迫接受越来越多的痛苦与贫穷。

由于大量的粮食、工业品和燃料需要出口偿还外债,1982年罗马尼亚开始实行食物的定量配给,工业及家用暖气和热水受到限制,供电也时常中断。到80年代后期,这些措施实施得相当严格,以至于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食物,人们常常因为缺乏供暖而冻死,医院在进行手术时也常常遭遇突然的停电以致手术中断、病人死亡。

为了给许多重要的工程的建设供电,罗马尼亚只能从民用电力中补缺。往往工地那里挑灯夜战,而一般居民室内漆黑,室温只有10摄氏度左右。布加勒斯特大学的学生们,穿着大衣、戴着帽子在学校里上课,这是因为教室里太冷。当他们下课后,必须匆忙回家,因为煤气供应限时,晚回去就没有热饭吃了。而他们的母亲,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面包店前漫长的排队中,没有肉,更没有对罗马尼亚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咖啡。想要吃肉或者喝咖啡,只能去黑市或者托关系弄。即使民警也得不到足够的面包配给。

因为缺电,罗马尼亚电视台每天只播放3个小时节目。甚至当时中国援助罗马尼亚的专家也在住宅中因为煤气供应不足无法做饭,只能去餐馆就餐,但是餐馆里往往也没有什么食物。1985年,罗马尼亚对电力系统进行了军管,采取这种措施以保证发电系统正常运作,这在东欧国家中尚无前例。

民怨沸腾如斯,但是碍于11000名间谍,25000名安全部队军人和50万告密者的存在,人们只能通过政治笑话发泄不满。其中两则是这样的,第一个笑话是一个罗马尼亚人问第二个人如何还清外债。回答是“拍卖掉‘黄金时代’(官方宣传机构反复鼓吹齐奥赛斯库执政期间是罗马尼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第二个笑话就是罗马尼亚的猪也是爱国的,因为猪肉都为清还外债出口了。

在这个年代里,布加勒斯特街头曾经的生机消失殆尽。面黄肌瘦的人们,在巴尔干冬日的寒风中,为领取一点面包和可怜的副食品,在商店前排起长龙。他们一面抱怨没有合脚的靴子,一面暗暗诅咒着他们的统治者。远处修建中的人民大厦,犹如一座水泥巨兽,投下巨大的阴影,笼罩着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曾经的“小巴黎”与“小纽约”

19世纪的时候,布加勒斯特以“小巴黎”而著称,其深受古典风格和法国折衷主义风格的影响。比如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建筑于1888年,由法国设计师AlbertGalleron建造的精美绝伦的国家图书馆(Romanian Athenaeum),这里曾经见证了诸多决定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命运的条约的签订。又如云集布加勒斯特商业精华的胜利大街(Calea Victoriei),这条街道可以追溯到17世纪布加勒斯特城的第一条街道。而后经过一批又一批深受罗马尼亚王公贵族宠爱的法国设计师的雕琢,以求尽可能模仿巴黎的风情。另外,和巴黎一样,布加勒斯特也有自己的,建造于1887年以纪念罗马尼亚独立的凯旋门(Arculde Triumf)。

而在卡罗尔二世国王(CarolII,1893-1953)时期,布加勒斯特建立起大量以巴尔干标准来说时髦的、十几层高的摩天大楼,一度以“小纽约”而自负,比如咖啡馆、高级餐厅和酒店云集的塔克·扬内斯库林荫大道,还有在胜利大街附近的布加勒斯特电话宫(电话交换中心,Bucharest Telephone Palace)。

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罗马尼亚以后,首都的建筑就开始经历一次斯大林主义的洗礼,比如气势恢宏的《火星报》(罗共机关报)大楼(Casa Scnteii,现在更名为自由新闻大厦,Casa Presei Libere),其和波兰的华沙科学文化宫一样,都是克隆自著名的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这种建筑理念,正如托洛茨基这样表述的:新的社会阶层已经对当时的文化感到厌倦,强烈地认为要从哥特式文化的束缚下挣脱出来,这才导致了新的社会阶层将哥特式文化及其以前所有文化看作是自己创作的素材,并使用过去的技术为自己的艺术目的服务。

和所有欧洲城市一样,广场是布加勒斯特市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旧王宫面前的,可以容纳50万人的共和国宫广场(,现已改名为革命广场)。1968年8月21日,尼古拉·齐奥赛斯库在这里面对群众山呼海啸的欢呼,发表谴责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演说,标志着罗共独立自主外交路线的开始。1989年12月21日,他再次于这里站到旧王宫的阳台上,试图发表演说挽救自己的统治危机,却被群众的怒吼打断,最后乘直升机仓皇出逃。

那些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享受着国家经济成长和工业化成就的布加勒斯特市民和其他罗马尼亚人并不能预见,他们即将迎来转折性的改变,对于罗共和齐奥赛斯库本人来说,这是其衰退的开始,对于普通罗马尼亚人来说,这意味着漫长的饥饿、寒冷和强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