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百二十一式天丛云:胥志義: GDP給了中國財富卻流向日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35:06
6824次點擊
29個回复
0次轉到微評
xuzhiyi2012於2011-6-22 19:29:01發佈在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
胥志義: GDP給了中國財富卻流向日本    中國GDP超過日本,國人雖不事張揚,並且時時用中國人均GDP隻及日本十分之一來警醒自已,但骨子裡還是自豪的,畢竟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而理論界正在研究日本近一二十年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原因,體制的,政府的,美國施壓造成的,等等。給人的印像是,拿GDP來比較,對比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經濟正在走下坡路。    日本經濟真的在走下玻路?這取決於怎麼看。我們知道,日本有幾萬億美無的海外資產,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就超過一萬家以上,所以有人說有兩個日本,包括本土的日本和海外的日本。這些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日本企業,正在給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創造GDP。對於日本來說,資本流向海外與在國內投資具有此長彼消的關係,日本資本家在中國投資,增加中國GDP,就意味著減少了本土投資,也就減少了日本的GDP,起碼沒有增加日本的GDP。設想有多少外資企業在中國,給中國創造了多少GDP,同時又潛在的減少他們本國的GDP,一增加一減少,中國的GDP不超過日本都很難。    這並非日本資本家不愛國,不把資本投向本國增加GDP為國增光,實在是日本的自然資源有限,已經無法支撐那巨額資本可能形成的巨大生產能力。對於日本資本家而不是日本政府來說,向海外投資,是謀求更大發展和追求低成本高利潤的最佳選擇。日本資本家在中國投資,增加中國的GDP,是有目的的,他要取得利潤。日本企業究竟在中國獲取了多少利潤,我無準確數據,不得而知。但想來不會很少。所以,GDP給了中國,財富卻流向日本。日本GDP不增長或負增長,財富卻不會不增長或負增長,日本的財富增長高於GDP增長。中國GDP高速增長,能夠歸自已的財富卻不一定高速增長,中國的財富增長低於GDP的增長。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日本經濟與中國相比,在走下坡路嗎?    其實它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用GDP來反映一國或一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差異,是否準確?GDP是一種生產總量,總量越大,意味著生產的財富越多。在非全球化或弱全球化的條件下,GDP確實能夠反映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在經濟要素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的情況下,一個地區或國家生產的財富,需要在來自不同地區或國家的生產要素之間進行分割。一國所生產的財富可以用GDP來反映,一國能夠擁有的財富卻非GDP能夠表徵。如果我們從生產要素對GDP增長的作用,和生產要素對增加財富的分割角度看,中國GDP一部分要給日本美國這些向中國經濟發展提 ??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同時又以這些要素分割財富的國家和地區。中國的GDP,除了完全由中國投資,中國技術,中國資源所推動的經濟增長完全屬於中國之外,那些與國外資本技術相關的經濟增長,中國祇能留下與土地勞力等資源貢獻相關的一部分,即土地勞力等資源能夠從生產的財富中分割到的一部分。這當然只是一種分析,並非是GDP的統計方法,卻說明一個道理,在全球化背景下,GDP已經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的比較和追求意義。    仔細分析,本文題目中“財富卻流向日本”並不准確,應該說流向日本人。日本人向日本政府交稅,這部分財富流向了日本,但屬於日本人個人的財富,它可能帶回日本,也可能不帶回日本,所謂財富流向日本云云,並不准確。這正如溫州的煤老闆,在山西開煤礦,給山西增加GDP和稅收,為自已掙利潤,卻不一定把財富帶回溫州一樣。所以,說存在一個海外 ??日本,也不准確。日本人在世界各地的發展,只是個人的發展,並不是日本這個國家的發展,也正如溫州的煤老闆發展,並不是溫州的發展一樣。全球化淡化了國家的觀念,也淡化了由行政區劃形成的政府包括國家這樣一級政府的經濟發展功能。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集權經濟,國家經濟的最大區別,是經濟發展主體上的區別。市場經濟是社會個體,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為經濟發展主體的經濟。國家政府有維護經濟秩序的義務,有幫助引導服務協調的職能要求,卻不是經濟發展的主體。我國過去的市場化改革,是把市場當作代替計劃的一種方法上或手段上的變革,而不是經濟發展主體上社會個體對政府的替換。所以還有幾年上一個台階之類的政府規劃和目標,有GDP的考核方法。顯然,中國現在的經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充其量只是一種集權經濟或國家經濟。這也是權力難以退出市場的深層原因。    如果我們真正實現市場經濟,把社會個體而非是政府當作經濟發展主體,GDP作為反映地區或國家經濟狀況的一個總量數據,當然還會存在,但作為國家或地區政府的經濟發展目標,意義不大,不要也罷。                                                                    胥志義2011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