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股票估值:大地震将使日本GDP反超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1:27:32

叶楚华:大地震将使日本GDP反超中国

分类: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连载 2011-03-12 21:56

叶楚华:大地震将使日本GDP反超中国
日本大地震将使其GDP大增并非戏言


  叶楚华/文

 

我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这次大地震可能的后果很严重,中国刚刚超过日本的GDP,一震又被反超过来了。各位知道,大地震是会导致一国GDP大增的,因为重建、各种医疗劳务都要计入GDP。”

结果惹来几百条谩骂,预料之中。

实际上我说这番话并分戏言,而是有靠得住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我在最近的两本书《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和《郎咸平说对了吗》中提出的印钱购物理论(在此之前,蔡定创先生在《货币迷局》中提出了类似的“印钱消费”概念)。

这个理论解答了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代经济难题,其中就包括,为什么大灾难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什么情况下灾难不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先来看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有机构进行过这样的测算: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7000亿元;影响当年四川省GDP增长率下降5个百分点,影响全国GDP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由于灾后重建扩大投资拉动全国GDP增长约0.5个百分点,抵消后汶川大地震影响全国GDP增长率约下降0.5个百分点。

各位从中看出,汶川大地震的竟然导致了整个中国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地震的破坏,也使得中国经济下降1个百分点,抵消后,地震导致负增长0.5个百分点。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假定地震使得中国gdp下降的是0.4个百分点呢?那么,地震的最终结果是使得中国经济多增长百分之0.1个百分点!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看似奇怪的局面?我们先来看地震是怎么对经济增长产生副作用的,很简单,地震破坏了所涉及区域(尤其是震中周边区域)产能和生产秩序、产业链。如果地震周边恰巧非常多的大工厂、大生产基地,那么,地震就会导致这些地区的产能遭到严重破坏,这些工厂停工的结果就是gdp的大幅下降。各位知道gdp是一个增量概念,就是一年内的新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地震导致的破坏主要是当地的物质产品的产量骤减,从而减少gdp

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推断,什么情况下大地震可以促进总的经济增长了。显然,如果大地震的地带很少大的生产基地、都是一些企业的总部, 都是大城市的高楼大厦,都是一些娱乐、生活设施,震坏的都是这些的话,那么大地震很可能就带来GDP的剧增,因为修复这些建筑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就是要新生产大量的产品和劳务。今天日本大地震就属于这么一种情况!日本大地震对日本企业的产能破坏极小,因为他们的生产基地都在国外,主要在中国,日本本国保留的是企业总部。

实际上,这仅仅是大地震促进gdp增长的第二条件:大地震带来的gdp正增长大于其带来的副作用。大地震带来gdp增长的第一条件更为重要,那就是地震所在国必须是一个拥有巨大产能过剩的国家。

我打个比方,A国具有100个面包的产能,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只有50个,那么这个国家只生产出80个面包,剩下20个面包的产能没利用。现在,由于地震导致A国某省已有的20个面包被毁掉,那么要抗震救灾国家就必须再给这个省买20个面包,该国刚好有20个面包的未开发产能,机器一开动,马上生产出了面包。各位请看,这个国家本来的gdp80个面包,现在由于大地震,该国的gdp增加了20个面包,达到100个面包。

所以产能过剩是大地震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前提。加上前述第二条件,大地震促进经济增长就是必然事件。

这和印钱购物理论有什么关系呢?这正是印钱购物理论的核心思想的体现!印钱购物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政府只需简单地多印刷货币并且保证这些货币形成真实的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就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财富大增长,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要保证多印刷的货币是用于购买商品,就不会用通胀,因为产能是过剩的,新增加一个购买力,就会等量增加一份商品,货币与商品同步增加,不会有通胀。

而大地震促进gdp增长,正是在灾难的逼迫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运用了印钱购物理论,事实上,政府根本不必等到大灾难的时候才运用这条原理,平时就可以用,一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前提是,必须保证多发行的货币必须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真实而直接的需求。大地震中表面上政府灾后重建表面上使用财政资金,实际上发行国债,规模之大永远也还不上,不断地用新债还旧债,实际上就是永远不用还。其实根本就是印出来的。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都是百年如一日的财政刺字,其实压根没必要搞什么刺字幌子,直接印货币就行。

限于篇幅,最后两段写得很晦涩,可能各位看不懂,请读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