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本昌:上市公司如何在二级市场圈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5:56:23
上市公司如何在二级市场圈钱
市场结构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群体中处于强势群体的角色,这就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融资者解决资金需求的渠道很多,如银行借款或债权融资等,但股票融资的非偿还性及低成本性使其具有了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融资者首选的方案自然是股票融资;当然融资者通过股票融资时必须要将自己企业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就是融资将要投入的所谓项目)描绘得很好,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口袋的钞票拿出来,相反投资者在利益预期的促动下,虽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融资者的真实面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精力、识知等条件限制永远不可能对融资者情况全部摸清。从这个角度看,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就决定了融资者群体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换言之融资者群体在股票市场中是处于优越地位的强势群体地位,而投资者群体无疑是弱势群体。用当代美国社会学科尔曼的话来说就是融资者结构群体与投资者结构群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分布”。上市公司作假造假是证券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根治的顽症,被发现的表现为再融资失败,而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市场公愤的可能就太多了。由此可见,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者群体和投资者群体“结构分布”本身就不平等关系,赋予给上市公司的优越地位,为其能够在市场上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特殊背景为过度“圈钱”提供了土壤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后管理层采取渐进式市场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产生的基础存在着制度性的先天缺陷。对于这一点理论界、学术界早已经进行了阐述,笔者这里主要从社会背景去揭示这个问题。过度“圈钱”行为实际上是旧体制下国有企业“投资饥渴症”行为的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软预算约束形成的企业“投资饥渴症”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软预算约束在没有得到彻底改进的情况下,过度“圈钱”行为也就难免,而且关键是在我国传统的官本位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企业原有的“投资饥渴症”意识并没有因为增加几个社会股东而削弱。今年股票发行方式由计划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最近又公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规定等措施,这些都是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行为的。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为一些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借口。我国目前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企业要做大、做强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因此上市公司对资金需求也特别大。应当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以海尔为首的一些杰出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圈钱”已经取得了做大、做强的目的,虽然这种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只知道“圈钱”,但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是“圈钱”后不干正事,或者说“圈钱”后将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或用来搞所谓的“资本运作”(至于以此搞腐败也并不少见),即上市公司没有把圈得资金投入到实质经济中,这种行为无论是首发上市公司还是再次融资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称为过度“圈钱”行为。这也许是衡量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是否为过度的一个标准。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首发圈钱后没有投入实质经济项目中,使募集资金闲置多年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底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更是宝贵资源的白白浪费。国内市场良好的二级市场背景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奠定了较好的市场氛围。上市公司“圈钱”如果没有良好的二级市场市场背景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也不象西方成熟市场那么 “理性”,投资者介入市场基本以短差运作为主,他们并不十分关心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分红,这也给上市公司只讲索取、不讲回报的过度融资“圈钱”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这里我们还是以较为关心股东利益、市场口碑较好的飞乐音响作为例子来分析。如果我们剔除市场主力运作等其它非公司因素,该公司上市10多年来非常慷慨地大比例转送股本,也正是符合了二级市场运作的口味,因为市场需要这样的分配方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飞乐音响这10多年来均以现金分红,目前其股价复权还能是1150元以上吗?!而且如果上市公司采取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往往被市场人士戴上“资本运作意识”不强的帽子(这些股票在市场上一般被喻为“ 瘟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海外上市的国内上市公司也纷纷到国内市场“圈钱”也不无国内二级市场高亢的情形有关(可以想象中国石化、华能电力在香港二级市场分别仅仅值1个、4个多港币,而国内首次发行价则分别为4.22元和7.95元,傻瓜都会愿意到国内融资)。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上市公司,还要考虑投资者结构。换句话说,求富心切的二级市场氛围助长了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产生。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相关制度或规则不健全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钻到了空子。以上我们已经提到过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这个背景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及规则本身只能通过逐步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目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制度不全或者监管不严,譬如《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部分内容虽然早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但修改速度太缓慢。应当说这些说法不无道理,然而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法律法规这种现状也不应大惊小怪。要知道西方发达股票市场制度和规则目前来看是比较健全的,然而是经过多少年才努力才完善起来的。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国有企业改制(变形后有的就成了解困项目),所以制度与规则偏向融资者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里产权经济学分析得是非常透的)。我国上市公司“一年盈、二年贫、三年亏”短期运作行为是司空见惯的,原因自然很多,但也确与一些企业借国有企业改制为借口而从市场上大捞一把的情形有关。一些企业集团通过下属公司上市后圈钱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最令市场深恶痛绝。一些上市公司“圈钱”后大变脸,更能揭示这里的奥秘。1993年上市的一家江苏上市公司后上市后在97年前虽然给投资者也洒过一些香水,但在1998年借国企解困三年攻坚战以纺织业为突破口前提下不知如何搞到了增发的额度,增发后便出现亏损,原因很简单,因为增发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被其大股东挪走不知干什么去了。
相关名词解释:
1、首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是给上市公司的。2、股票升值的部分和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系。3、上市公司的第二次及以后的增发,要以当期市场价的某个折扣计算,所以只有这个时候股票价格才与上市公司有关系
 
股价无论怎样暴跌,都无法伤害到公司的经营主体,但是,股价暴涨却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那就是增发与配股。股票首次发行时,发行价通常都是很低的,而股票的面值是1元,所以只要发行价高于1元,公司就能立即获利大量的现金。增发或配股的价格是根据市价确定的,之所以人们喜欢称上市公司的融资是圈钱行为,就是因为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拼命的高价发行、高价增发或配股。高价发行,投资者可以不买,但高价增发或配股,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却根本无法阻止这种强行的再圈钱。
 
上市其实就是第一次对股东的圈钱,然后可以以配股等形式进行再融资,即再圈钱,这些算是见怪不怪的了,但更客气的是制造价业绩而骗股东,让他们相信他们并再次拿出钱来 
 
主要是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权益,主要是广大散户的利益。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1.大股东占用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大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融资后不把钱投到上市公司的项目上。这个问题正逐渐暴露,监管层也开始慢慢重视。2.利用信息不对称侵害小股东权益。上市公司的实际的经营情况都掌握在公司管理层手上,虽然有信息披露政策,但是往往不能充分反映实际情况。3.同股不同权,股权分置。4.最严重的就是伙同会计师出据虚假财务报告。例如美国的安然、世通事件,中国A股的银光夏虚假财务报告丑闻。粉饰包装上市公司,误导投资者。 
 
1、你说的股民和股民的事儿,是在二级市场上,而上市公司第一次发行股票时是在一级市场上,就是申购,申购的资金扣除手续费等,都是上市公司募集的钱;2、在二一级市场向战略投资者增发,就是股票已经上市了,再增发股票,得到的钱扣除手续费等也归上市公司所有;3、向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配股,也就是每10股配X股,配股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这样得来的资金也是上市公司募集的钱。象你说的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的钱,上市公司就得不到了,只是股民之间的交易,钱在股民手上转来转去,上市公司拿不到的,他们只有在发行股票时卖的钱才归上市公司(也就是申购的资金)。
 
所谓圈钱就是上市公司把募集到的资金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去,造成投资者利益损失,然而上市公司仍会继续增发继续募集资金为他所用....以下这篇文章很精典。触目惊心+震撼:郎咸平关于上市公司如何圈钱的讲话我在今天的讲课中,要分析一些国企和民企的案例,让各位明白,现-在你们所 用的一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根本没有用。 我举一个例子,金光纸业。金光纸业最近在国内闹得风风雨雨,工行-给他几十亿元贷款,金光纸业倒闭了,他跟工行说,帮我一下吧,我们重组后-你的贷款就能收回了。工行为了能把贷款收回来,到各地去做当地政府的工作,-协助他重组。如在云南帮他搞速成林,速成林对地表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那儿-块地方以后别的树都不会长。各位你们知道金光纸业究竟在中国想干什么?如果你们仅从财务报表-分析,根本看不出他的问题。金光纸业这个案例是我在2001年做的,我当-时给《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看过这个案例,他说,不会吧?怎么可能呢?到了200-2年的2月份,《华尔街日报》在2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在头版刊登文章,标题是《金-光纸业的骗局》,全世界共有183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银行深陷其中。可-是这种事情国内很少或者是不报道的,各家银行依然前赴后继地给金光纸业贷款。为-什么?因为你看到的财务数据都是最好的,你到现场看他的工厂,没有任何问题-,非常好。金光纸业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我们要深入分析这家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什么?在2002年之前,金光纸业不叫这个名字,而叫亚洲纸浆造纸公司-(APP),他是印尼的一个家族——瓦加佳家族控制的。瓦加佳家族控制了三家企业-,一家是亚洲纸浆造纸公司(APP),一家是金融公司,另一家是亚洲食品房-地产公司。200 2年之前你如果从上海虹桥机场出来,就能看到亚洲纸浆造纸公司(-APP)的广告,现在没有了。我在研究中发现,1998年亚洲纸浆造纸公司有一-笔 1.8亿美元的一年期无利率贷款,到2002年一直没有还,现在倒闭了更不用还了-。从这件事情,让我产生了非常高的警觉,瓦加佳家族究竟想干什么?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和信息,我发现亚洲纸浆造纸公司在亚洲各地的公司,把他们的现金都转-存到印尼国际银行——一个印尼家族控制的银行,你们从他们的财务报表上看到-的现金实际上已经转存到了印尼国际银行,印尼国际银行通过银行间的转贷,把-资金转贷给富士国际银行(另一家印尼家族控制的银行,取富士的名字只是为了-迷惑客户,以为是一家日本银行)以及其它一些他们控股的银行,把资金分散。-这些银行拿到亚洲纸浆造纸公司在亚洲各地的公司转来的资金后再放贷,贷款给-瓦加佳家族控制的亚洲食品房地产公司。亚洲食品房地产公司主要生产食用油,-要银行贷款是无可厚非的,他拿着贷款购买原材料,他向哪些企业购买呢?向瓦-加佳家族控制的一些农业公司购买。他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呢?很难调查,从已-知的两笔交易中我们发现,他的购买价格是国际市场的10倍。我们现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瓦加佳家族把亚洲纸浆造纸公司在-亚洲各地的公司的现金,通过转存、转贷、放贷、购买原材料等方法,转移到-自己手中。你们看到的亚洲纸浆造纸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真的,很漂亮,但是现-金全部都不在,已经转到了瓦加佳家族手中。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每隔-五年就做一次,1998-2002年已经做了一次了,离现在是第三年了。瓦加佳家族控制的金融公司还发行一年期的债券,债券到期后,金融-公司没有钱兑现,再由亚洲纸浆造纸公司发行等额的债券来取代金融公司的债-权,由于业务往来的关系,他们把债券卖给全球183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银行,并且亚洲纸浆造纸公司为他在亚洲各地的公司的贷款提供担保。亚洲纸浆造-纸公司在亚洲各地的公司向银行借到款后,就通过前面说的方法把现金转到瓦加-佳家族手中 。大家可能已经猜出了瓦加佳家族要怎么做了,在2002 年的一天-,亚洲纸浆造纸公司在亚洲各地的公司一起全部倒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中国-7家银行,全球183家银行的贷款、债权全部不还了。这些公司对债权银行说,-只要再给我们一些支持,等我们债务重组后,我们一定还款,还想继续骗。印尼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曾刊登过这样一-张照片:一个印尼人面带微笑,手中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这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瓦加佳家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席卷各国的财富。你们知道为什么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女人要到别的国家当保姆?一个没有法制的国家,民营经济越发达-,官商勾结越严重,民营企业和政府合谋席卷人民的财富。什么是股份制?其债-权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倒闭以后债权人不能向上追索,向股东追索,只能向下追-索,这样就保护了上帝的罪人。瓦加佳家族把世界各国的钱中饱私囊,但按照国-际通行的法律,这些钱是不可追索的。2002以后,瓦加佳家族把亚洲纸浆造-纸公司更名为金光纸业,企图再来一把,对于这样的公司,你拿美国风险管理等财务-报表分析软件去分析根本无效,这些软件在美国是有效的,因为美国公司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经过软件计算出的数据是可以类比的。但如果你把它用在亚洲的-某些企业,如金光纸业,计算出的结果很漂亮,但它是虚假的,是骗你的。在亚洲搞银行风险管理,有一点非常重要,你一定要知道这家公司在-想什么。从2001年以来,我通过研究案例积累了一些经验,能够知道这些-公司在想什么,今天我想把这些经验贡献给大家,提高各位的风险管理能力。为什么-大家说我讲得这么准,讲谁谁倒闭,他们都骂我是乌鸦嘴。我说,德隆倒闭跟我-无关,我也骂过美国政府,美国政府为什么没倒闭?我骂哪家公司,银行就不给-他贷款,就能防范银行风险,这个方法挺聪明的。你们从财务报表上看到的短期资产,在金光纸业这样的企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你把短期资产、巨大的现金流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指标,-你就太愚蠢了。我在2001年批评德隆系后,深圳交易所请我去讲演,我就把德隆-系的事情讲出来,我说必须严加管教。当时深圳交易所有六个老总跳起来和我吵架-,说我们要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既定国策等等。德隆事件出来以后,20-04年4月,我到深圳,当时跳起来和我吵架的一位老总,到机场非常恭敬地接我,在 -到贵宾室的路上,他拉着我的小手说,郎教授,惭愧,惭愧,当初很不好意思,-跳起来和你吵架,如果当时听你一句话,今天我们就不会损失38个亿了。国债 -回购无法补仓 ,深圳交易所结算中心赔了38个亿。下面进入今天的正题,分析案例,首先分析长虹。我们现在来研究长虹这个案例。我想通过长虹这个案例告诉各位,现-在我们的某些企业家,是如何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来达到坑害国家、坑害中小-股民、坑害银行的目的。大家通过学习,至少可以少吃点亏,或者明白是怎么吃-亏的。下面是长虹集团的组织架构图。长虹是“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净资产从3950万-元迅猛扩张到1 33亿元,是“中国彩电大王”,他的股价曾达到66元,是上海A-股市场的“龙头” ,长虹老总是倪润峰,这说明国企一样可以做得很好。但是长虹在2004年度却预计亏损37个亿。这时很多学者出来讲话了,因为冰棍理论嘛,是传统经济体制不好,-机制不健全等。我找了其他三家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康佳、夏华、海信,看看他们的-利润情况。在1997年倪润峰一心为公的时候,长虹的经营净利润很好。今年-5月20日,我请深圳赛格老总孙玉林到上海参加我的财经节目,孙玉林到赛格后,赛-格起死回升,欠的几百亿都还清了。他当时讲了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国企老总只 要有良心,没有做不好的。下面是资产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率的比较。长虹失去领导地位,全面下滑,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家电行业效益整-体下滑 吗? 不是。是长虹的产品质量不好吗?长虹产品质量多次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表彰;长虹多次获得“中-国名牌” 产品称号;长虹环保电池—“全国环保电池产品质量公证十佳品牌”-称号;长虹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生产规模大,单位成本低;2004年,长虹空-调勇夺中国空调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2004年,长虹成为“消费者首-选知名放心品牌 ”。 不是。 是长虹的售后服务不好吗? 1999年,长虹率先将彩电保修期延至5年,并推出空调“四免服-务”;2001年,长虹为全国十大家电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品牌前三甲之列;长虹保持- “全国先进 服务单位”称号逾10年。 不是。是长虹的产品价格高吗?长虹多次领导行业价格调整,致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最优惠合理的价格-;消费者普遍反映长虹产品性能价格比高于其他产品;2003年,消费者调-查表明“买长虹 彩电值1。 不是。 是长虹的品牌不行吗? 2004年中国市场中外家电品牌影响力50强排行榜,长虹排名第-二;2004年,长虹品牌价值以高达330.73亿元;长虹连续多年保持国家“驰名-商标”。 也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呢?我研究发现是长虹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和高层管理者-的私心作祟。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各位,中国商业银行坏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贷款-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私心作祟。你搞银行风险管理,就一定要知道贷款企业高层-管理者在想什么。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私心做祟为什么在美国、欧洲可以得到控制-呢?因为美国有着你根本不可以想象的严刑峻法,而我们没有,就是有也是有法-不依,执法 不严。 长虹决策失误一——多元化战略之败全国彩电行业的平均ROA(总资产回报率)是2.46%,空调行-业的平均ROA是3.3 0%,而长虹多元化经营整合后的ROA是0.68%,根本没有协-同效应。长虹多年的多元化经营对业务收入没有什么贡献。长虹还是以电视、空调为主,多元化经营没有取得成功。根据我的研究,国企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只有5%,截至到2004-年底,国企多元化经营浪费的钱远远超过银行的坏账!如果国务院领导当年听我一句-话,不准国企经营非主营业务,搞多元化经营,今天我们银行就没有这么严重的-坏账问题了 。长虹总费用占总收入比例不断上升。我研究发现,当国企扩张的时候,都有成本失控、资产素质下降、银-行风险增加的情况。用一个指标表示,就是企业总费用/ 总收入不断上升。你-们做银行风险管理的人,一定要密切监视企业总费用/总收入这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如果你发现一家企业这个指标不断上升,说明这家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倒闭的几-率上升。在 我研究的案例中,只有中兴通信、诺基亚两家企业这项指标维持稳定-。长虹决策失误二——资源管理之误倪润峰曾经说:“三到五年之后,中国市场上真正存活的彩电企业顶-多还有三到五家。”这句话是正确的。大家知道彩管是彩电的核心,占彩电成-本的70%。 1998年倪润峰挑起彩管大战,长虹与国内八大彩管厂签定了垄断-供货协议,将国产76%的21英寸、63%的25英寸和几乎所有29英寸及29-英寸以上大屏幕的彩管共计300万只收归长虹,他希望通过垄断彩管,让别的彩电生产企业-倒闭。倪润峰明明知道彩电行业是寡头垄断而不是独家垄断,他为什么要独家垄断?-他能够做到吗?在长虹的压迫下,其他彩电生产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通过游说国务院信息产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使原先广东存在的大量-走私彩管合法化;第二,通过关系偷偷购买八大彩管厂仓库中存放的已经属于长-虹的彩管。结果是长虹囤积彩管,存货急剧上升,反受其害。长虹决策失误三——营销机制之错作为长虹这样的大企业,认识不到代理的重要性。如诺基亚,他不可-能把所有型号的手机都给一家代理商代理,如果代理商跑了怎么办?所以他一-般给一个代理商只代理一个型号手机。长虹不是这样的,他把30%的代理权给-了郑百文。郑百文是怎么办的呢?由建行开出承兑汇票给长虹,长虹收到汇票后出-货。因为过分依赖郑百文,长虹营销风险过于集中,1997年亚长虹管理层决-策失误使长虹走 下辉煌的神台。而倪润峰的私心作祟,却让长虹深陷泥潭,难以翻身-。(3)倪润峰想干什么?他想MBO,管理层收购。他的念头从何而来?是-从TCL的李东生那里。1997年李东生与惠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放权经营协议,M-BO成功后李东生的身价将达到12亿元。我在讲座的时候常常问大家,你们哪一个人能-比通用的韦尔奇伟大?没有一个人敢举手。韦尔奇做了20年的通用CEO,在他-的努力下,通用的销售额从他接手时的300亿美元提升到他退休时的5000亿美元-,是中国GPD的1/3。这么伟大的企业家,退休的时候带走了通用多少钱,比李东生少多了-。TCL不到通用的万分之一,李东生凭什么拿这么多的钱?这种不公正一定会导致-社会道德体系瓦解,到最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想走捷径。李东生拿了12个亿,倪润峰的长虹比李东生的TCL大多了,他心-里怎么可能平衡呢?这种攀比、唯我独大的心态是使很多企业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很多人以为我一直是在保护国有资产,你们只说对了部分,这群践踏国企资产的-职业经理人将来一定会践踏民营资产,可怕的是这些人还处于我国经济实力的主-体状态。现在我们来看看倪润峰的情况。洲金融危机,郑百文受冲击,1998年郑百文倒闭,长虹销售受到-极大影响。倪润峰只有20万年薪和26408股长虹股票,与李东生12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1 997年倪润峰已53岁,还有7年就要退休,那时花了自己一生心-血的长虹不再由自己控制,财富、地位全空,倪润峰不得不为自己打算。攀比使高尚的-情操腐朽, 利己之心因此而生。倪润峰开始考虑长虹民营化计划,要搞MBO了-。倪润峰说:“目前政策很明确,因为彩电是竞争性产品,未来国有股-会逐步释出,让长虹成为民营企业。”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以前我们常说,垄断性行业收回国有,竞争性行-业国有退出。我的观点是,国有企业不但应该经营垄断性行业,而且应该留在-竞争性行业和民营企业一起竞争。倪润峰说:“管理层持股长虹还谈不上,我们没有别人幸运。” 倪润峰的MBO是如何筹备的呢?我归纳了一下,第一步是储备能量,伺机计提;第二步是转移资产;-第三步是寻找资本运作伙伴。长虹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所有手法齐备,找起来很不容易,你们把长-虹这个案例琢磨透,对提高你们的风险防范能力会有很大帮助。第一步:储备能量,伺机计提。 第一,关于存货。长虹的存货在1997年彩管大战的时候增加是不足为奇的,199-7年之后存货没有下降还有上升趋势。大家都知道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但问题是长-虹的存货跌 价准备是不变的. 你看到一家企业的存货上升,但是存货跌价准备却不变,为什么企业-不按照程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你就要明白,这家企业管理层有私心作祟,导-致银行债权风险升高。 第二,关于应收帐款。 1998年彩管大战的时候,长虹的应收帐款增加是正常的,但是1-998以后应收帐款不跌反升。对于应收帐款,大家知道有一些根本就是收不回来的,-因为现在我们的社会信用下降,一些地方不用现金根本不能交易,你到山西煤矿-拉煤,不给现金他就不给你煤。而长虹没有按照程序计提坏账准备。第三,关于短期投资。从2000年开始,长虹搞了一个高达10亿的代客理财,代客理财-应该计提跌价准备,但是长虹没有按照程序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于不计提应收帐款跌价准备,长虹的解释是,这些应收帐款都在1-年之内,根据经验都可以在第二年收回。根据长虹的报表,我们发现他2000-年有 99.92%的一年期应收帐款,2001年有99.80%,2002年有99.7-6%都不计提,而这些应收帐款从 来没有收回来过。长虹为什么要储备这么多的可计提资产呢?我认为只有一个结论:倪-润峰是想等到MBO时机成熟,一起计提,使长虹成本上升,造成企业亏损假-象,股价下跌,企业净资产下降,他可以低价收购。 第二步,转移资产就算倪润峰可以低价收购长虹,但他没有那么多的钱。怎么办?只有-两个办法,从国家掏钱和从股民骗钱。对于倪润峰转移资产的手法,大家要掌握,因为转移资产会使银行风-险大幅上升。我曾经问四川省委领导,倪润峰这么干,你们怎么不枪毙他?他们说-,不能枪毙他,长虹的资产从他上台的3950万,到他退休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18 亿,倪润峰还是有贡献的。倪润峰是不是真的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了呢?我一-会儿再说, 我先说说他的吸金大法。倪氏吸金大法第一式——虚实难辨,敌友难分。长虹的这些应收帐款都是谁的呢?我们发现都是APEX的。倪润峰-曾经在2000年下台过一次,在2001年上台后,长虹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合作对-象是美国一家名 叫APEX的华人公司。 APEX的创办人叫季龙粉,为什么叫季龙粉呢?因为他父亲爱吃龙-口粉丝,所以给儿子起名为季龙粉。我这样讲是有根据的,这是季龙粉的律师告诉我-的。 APEX是这样发迹的:2000年3月,APEX把从中国弄来的-DVD放进了美国的电信城,美国电信城是卖廉价产品的地方;2001年APEX的DVD 进-了沃尔玛,2002年超过了索尼成为美国第一大DVD供应商;2002年底成为美国彩电的第-五大供应商。美国时代周刊在2002年载文称,季龙粉是下一代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十-五个商人之一。为什么APEX能成为超过索尼的美国第一大DVD供应商?因为A-PEX的DVD只卖60美元一台,这么便宜,这怎么可能呢?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2002年长虹出口额7.6亿美元,其中APEX就欠了7亿美元-;2003年长虹出口额8亿美元,APEX欠了6亿美元。我发现APEX主要通过小额交易建-立信誉,然后采用赊账的方式进行大额贸易,以后就不还钱。他拖欠新科集团DVD货款,-拖欠宏图高科D VD货款2.15亿人民币,拖欠cct2.com天大天财]天大天财DVD货款3562万元-,拖欠中国五矿货款2200万美元。倪润峰这样聪明的人为什么要和季龙粉这样劣迹斑斑的人合作呢? 2001年6月18日,长虹海外营销部部长施正平说:“这两年我-们没有与APEX把业务做起来,就是因为不愿垫资。这样做风险太大,后果不堪设想。… -…(APEX) 一旦停止运转,应收帐款能否收回就很难说了。”仅仅过了一个月,-长虹的态度 就做了180°的大转弯,2001年7月16日,长虹-高调和APEX合作。在长虹和AP EX合作期间,长虹的两位海外项目负责人多次叫停向APEX发货-,但每次季龙粉都能成功让长虹发货。为什么APEX有这么高的应收帐款,存在这么-高的风险,倪润峰还要和季龙粉合作?为什么长虹只跟APEX一家合作?就连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的一名官员都问,长虹这么大的交易量,他们怎么在美国连个常设的-办事机构都没有?季龙粉长期不还款,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季龙粉称长虹电视机有质量-问题,所以不还款。质量有问题,你可以退货吗,季龙粉没有退货,把长虹电-视机都卖了。是不是APEX没有钱还款呢?我发现APEX网站上称APEX在-2002年、2003年收入共达10亿美元,APEX以三亿港元现金受让香港上市公司中华数据-广播大股东54.06% 的股份。据有关知情人的消息,倪润峰在退隐期间曾到美国访问,复出后就与-APEX签下合作协议,安排自己的女儿或倪銊在APEX公司担任董事。倪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今年48岁,为中华数据广播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多年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之经验,曾在中美合资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任职,于 2001年加入天津天财网络软件有限公司任财务部经理,持有天津-财经学院会计学学士学位。据媒体人士称,当年倪润峰和季龙粉认识,就是倪銊搭的-桥。倪氏吸金大法第二式——袖里乾坤,暗渡陈仓。就是把大批资金投资于子公司,然后通过子公司把资金转走。子公司-因为对其资料公布的要求没有上市公司严格,隐蔽性高,就成了一些人转移资-金的好地方。倪润峰通过应收账款,巧妙地将货款转移至子公司,再利用子公司-隐蔽性好的特点进一步将资金转走,最后银行债权追索无门。长虹来自子公司的应收帐款不断上升。我们现在研究长虹的一家子公司——长虹新艺。因为长虹新艺被注销,就有清算报告,长虹的一切藏污纳垢就被我挖-掘出来了。长虹投资1个亿,清算报告显示实收资本8000万,还有2000-万去向不明!清算报告指出:长虹新艺的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全部转移给cct2.com四川长虹]四川长虹,听起来很感动啊!象这种感动的话一定有问题。清算报告指出:长虹新艺的所有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存货以及固定-资产共计 1600万。长虹向长虹新艺投资1个亿,长虹新艺实际收到800-0万,长虹新艺拿着这 8000万去购买固定资产,或者变成存货、货币资产,总共只有1-600万,6400万资本金去向不明!长虹向长虹新艺投资1个亿,损失了8400万。从清算报告中我们看到,长虹新艺有8000万的应收帐款,但长虹-2003年报中,在关联方应收应付款余额项中指明:长虹对长虹新艺无应付帐款。这-表明长虹新艺的8000万应收帐款不来自长虹而来自于第三者,那么这800-0万货款到底去哪里了呢?我们不知道。这只是长虹的一家子公司的情况,长虹有上百家-子公司,长虹资产流失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大量的银行贷款、货币现-金就是通过这些子公司以应收帐款的形式,转移到第三者手中,然后再把子公司-倒闭,对此 我们各位要高度警惕。 倪氏吸金大法第三式——天下为盟,互惠互利。我们发现2004年以前长虹委托理财高达36.5个亿。但他经营性的现金流从2002年6月后却是负的。在经营性现金流是负的的情况下,长虹还要拿出36.5个亿去做代-客理财,很不正常,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委托理财的回扣一般是1%左右,36.5个亿可以拿到约4000-万的回扣,还可以有 8-10%的投资收益,这对于倪润峰有什么不好,好极了!委托理财可以动用本金,但在多笔委托理财中,长虹均不急于收回本-金,而且这些委托理财都在季报公布的前一个星期一起到期,一到期长虹就续-约,让证券公司长期占用该笔资金。受托为长虹理财的证券公司中,南方证券和-汉唐证券均涉嫌挪用客户资金被相关部门调查。这些证券公司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到期前买入长虹股票,等到期了-,8-10%的收益就成为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合并会计报表计算,在长虹本期的-季报上,投资收益大幅上升,公布业绩后股价上升,证券公司套现离场,然后把-股票收益和 长虹分成。这真是一举多得,妙!妙!妙!(4)倪润峰现在已经从国有资产和股票市场圈了大量的钱,为MBO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原来计划于2002年6月成立由管理层拥有或者由员工持股的新-公司,政府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转让叫停,计划失败,倪润峰只好另寻出路,-找一个强有 力且可靠的资本运作平台帮他运作。 2004年以前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上市公司把一些烂资产剥离出来-,从外面找了一个有概念的资产,比如北大正方、cct2.com清华紫光]清华紫光等注入,把股价大幅拉-升,到了最高点所有内部人套现离常股民对此深恶痛绝,而且这种事情干多了,-股民都熟悉了,不上你的当了,这是中国股市衰退的真正原因。现在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勾结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中的不法分子,利用前面说的倪氏吸金大法,坑骗国家和股民的钱-。这种新型的资本运作方式对银行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传统的资本运作方式,你-们是我培训的第一批银行人员,要熟悉这种新型的资本运作方式,决不能上他们-的当啊!既然cct2.com伊利股份]伊利股份找的是金信系,倪润峰也找金信系。“系”这个字是我-发明的,就是大的利益集团,我在2002年批评德隆的时候,就把德隆称为-德隆系。我把金信系给你们详细介绍一下,因为你们迟早要碰到他。大家看到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个股东叫“朝华科技”,我-请在座的每位把“朝华科技”四个字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大家注意金信信托控制着博时基金。我们看一下长虹和金信系的昔日-情缘。我们发现从2002年以来,入场的基金全部都是金信系的基金,但-这时长虹的股价却是下降的,难道是金信系的财技大不如前了吗?不是,我告诉各-位,以前上市公司坑骗股民的钱靠的是拉升股价,现在则靠的是打压股价。金信-系下的博时基金成为市场最主要的做空力量,它旗下管理的基金总出现在众多暴-跌股票的十大股东当中,如: cct2.com铜都铜业]铜都铜业、cct2.com西山煤电]西山煤电、cct2.com华联超市]华联超市、cct2.com扬子石化]扬子石化、齐鲁-石化、上海能源、cct2.com中远航运]中远航运、cct2.com煤气化]煤气化、cct2.com山西焦化]山西焦化、cct2.com福星科技]福星科技等。你们不要给这些-上市公司贷 款,贷款肯定血本无归。两年内导演了三个MBO,手法都是相同的,即打压股价,企业管理-层低价收购。金信系倪润峰的如意算盘是,储备大量的可计提资产,通过倪氏三个-吸金大法储备大量资金,合作伙伴金信系购入长虹股份,只等MBO时机成熟-,一起计提,造成亏损假象,打压股价,然后倪润峰就低价收购长虹。但很不幸的是-,倪润峰于 2004年7月下台,赵勇接任。“龙口粉丝”也被逮捕,倪润峰功-亏一篑,应了一句话,长使英雄泪满襟。各位要明白,你们接触的放贷对象都比我们聪明,他们做这种事情的-原则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常常是拍脑袋办事,要一步到位,他们却是精心设计-,周密策划,经过5-10年的长期盘算,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决不会拍脑-袋办事。倪润峰准备了这么久,花了这么多的心计,岂可让它功亏一篑?你们认为倪-润峰倒台了,这一切都会结束了吗?金信系会善罢甘休吗?我干脆明说了吧,绵-阳市在挑选赵勇的时候,这些利益集团会不参与吗?他们会把长虹交给一个他们-不能控制的人的手中吗?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中国的有识之士呼盼了200年的国家强盛,但每个人都是默默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