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英文怎么说:陈独秀在江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8:42

陈独秀在江津                                         

垂柳飞花村路看,酒旗风暖少年狂。

桥头日系青骢马,惆怅当年萧九娘。                             

—-陈独秀《偕曼殊自日本归国舟中》  

重庆市江津区大西门外艾坪山下,曾经有一座江津名绅邓燮康的的庄园康庄。而在这里,正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先生的安息之地。

陈独秀自1929年11月因成了党内的反对派而被中共开除出党,然后又因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而被捕入狱。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获释后,他脱离了托派,并宣布无条件地拥护抗战。1938年7月2日黄昏时分,陈独秀与妻子潘兰珍一起乘船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先暂住于当时的禁烟办事处李仲公寓所。 

  一日,陈独秀北大的老朋友沈尹默寻迹登门畅谈离别之情,相见之欢。别时赠诗时乖遂入市,曲尽宜归山句。陈独秀答:已是这样打算,几年的监狱生活落下一身病……随后,陈独秀在与老友邓仲纯的交谈中了解到,江津比重庆市内凉爽、日机空袭少、生活费用便宜,加上邓仲纯是医生,便与家人商量,都同意去江津居住。几经周折,陈独秀得到了江津名绅邓蟾秋的帮助,邓蟾秋把自己刚落成的康庄别墅借给陈独秀暂住。  

虽然陈独秀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但其实他的日子却过得十分落魄。当时他没有固定经济来源,除微不足道的一点稿费外,主要靠亲友接济度日。通过原无产者社成员薛农山任《时事新闻》名誉主笔,领一点津贴。偶尔,《东方杂志》和编译局付一点稿酬。北大同学会,好友蔡元培等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用的独秀用笺、仲甫手缄,全都是由四川绥靖公署少将参军杨鹏升私人名义印刷资助。甚至1939年冬,国民政府委员柏文蔚来重庆开会时拜访陈独秀,见他无御寒冬衣,还将身上的灰鼠皮袍相赠。  

可尽管如此贫病交加,对于别人馈赠的钱物,陈独秀却十分有分寸地接受。素无知交者,不愿受赐。国民党政要罗家伦、傅斯年,出于尊师、同情与怜悯,亲自送上钱物,他不收。朱家骅托张国焘转寄来的5000元汇票,陈独秀给张国焘返回短函:却之不能,受之有愧,以后万为我辞。随函将汇票退给了张国焘。而对于周恩来、董必武知他生活艰难,送上来的一点钱,陈独秀虽感动不已,也坚决不收:感谢恩来、董老的关心,把这点钱用来营救狱中同志,照顾烈士遗孤吧!

同时在这期间,蒋介石也想利用陈独秀与中共有隙的契机,派胡宗南、戴笠微服探询陈独秀,想将其对中共不满言论编成册广为散发,扩大对延安的反宣传。可面对胡,戴二人送上的礼品,陈独秀缓缓的地说:我系逃难入川,虽国事萦环,却不闻政治,更不曾有政治活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以为蒋先生当前的抗战决策是符合国人愿望的。敌强我弱,速胜困难。惟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渡过难关……鄙人孤陋寡闻,惟不愿公开发表言论,致引起喋喋不休之争论。务请两君对今日之晤谈,勿见诸报端,此乃惟一要求……转告蒋先生,好自为之吧。  

在江津,陈独秀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4年。在这4年里,其可谓笔耕不辍,泼墨挥毫,留下许多诗词书联与墨迹。陈独秀曾花了一年多时间阅读、整理清朝进士杨鲁承的遗稿,考订、整理出《皇清经解》一部、《杨鲁承先生遗作六种》一套。并把在南京监狱中撰写的文稿校定编辑,定名《小学识字教本》。著述之余,他还常与欧阳竞天、苏鸿怡、高语罕等聚在一起,谈诗论词,朗诵吟咏,交流诗作,相互评头品足,竞显文化大师风范。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于江津鹤山坪石墙院家中,终年63岁。可怜这生前轰轰烈烈的战士,死后竟无钱安葬,幸亏其同乡、同学、朋友的捐助,才置了香楠木棺材,临时厝于西门外鼎山邓燮康园地。据有关人士回忆,当时江津县几乎所有党政要人,名流绅士都来参加了葬礼。从鹤山坪到康庄二十多里的两旁,都站满了前来送葬的人。下葬仪式,虽不十分排场,但也颇为庄重,墓碑上刻有独秀陈先生之墓,是台静农的手笔,表现了对这一代大师的缅怀之情。  

北大学生,当时在江津第九中学任教的何之瑜曾这样描述陈独秀的墓:先生入葬后,芟芜剔秽,竖碑砌道,莳花草,艺果树,敷布景物,差强人意,鼎山虎踞,几江龙蹯,岚光辉耀,帆影出没,先生之灵,可以安矣。可事实却是,1947年2月,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根据父亲落叶归根的遗言,雇了一只浙江帮船,载了祖母、父亲两具灵柩回到了家乡安徽安庆,将葬于安庆北门叶家冲,这之后,又发生五改墓碑等故事……  

现在看来,至此时,先生方安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