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玲珑结局好不好:触摸老子故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2:00:00

触摸老子故里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李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曲仁里(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故里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是传统公认的老子故里,因为鹿邑老子故里几千年来一直是官方与民间祭拜老子的圣地,并且获得了当代绝大多数中外权威机构对鹿邑老子故里的支持与认可,在历史上曾有八位皇帝亲临鹿邑祭拜老子;另外一个是涡阳;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涡阳籍台湾道士马炳文以修护鹿邑老子故里的名义在海外募捐,但筹到募捐款时却捐给自己的家乡涡阳,从此点燃了鹿邑、涡阳两县争老子故里的烽火。此后涡阳就以老子故里进行包装宣传,虽系新提之说,亦有少数人支持。

故里之峥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几千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子)的故里,但是从1990年代初开始流传一股“老子故里在安徽亳州涡阳”的说法,两地开始了近20年的老子之争。现将两地“老子”相争之始介绍如下:

1990年6月,鹿邑县太清宫镇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台湾客人———台北中华道教学院的马炳文(祖籍涡阳),当时陪同他的是鹿邑老子学会会长张景志。马炳文在回台后给张景志写了一封信:“能来老子诞生地朝拜始祖,一生光荣。”同年7月28日,马炳文又致信张景志:“老君台、太清宫之现有建筑,年久荒芜,意欲发起募捐修护,未悉修护费需款若干……”。不长时间就收到捐款100多万美元。

  1990年11月17日,马炳文又给张景志写了一封信,称经他考察,老子出生在涡阳的根据比鹿邑还多。

  马炳文突然提出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自己的老家涡阳,让鹿邑人一时难以接受。

  有关此事,主要的当事人马炳文和张景志都已辞世,其中纠葛难以揣测,但涡阳方面在媒体上刊登过一篇《老子故里到底在哪里?》的文章,文章描述的是另外一个版本。

  文章说,“1988年3月,如获至宝的马炳文再次回到涡阳,现场勘察后十分满意,也是从当年开始,其外孙马杰开始自费在郑店村的武家河畔进行挖掘,先后找到九口水井,挖出十余块碑记及大量汉砖、瓷器等文物,此后几年,马炳文先后辗转于涡阳和鹿邑之间,通过对比基本认定涡阳较符合老子出生地”。

最终,望眼欲穿的鹿邑只能眼睁睁看着这100多万美元投给涡阳,由此拉开两县近20年纷争的序幕。

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属河南周口市。鹿邑县东邻安徽亳州市,北与商丘市柘城县相连,得名于一个关于老子青牛私下凡间的传说。

鹿邑县太清宫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汉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到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又有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 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驻五百军士镇守太清宫。

唐末黄巢起义太清宫毁于兵事。宋真宗年间重建,又拨国库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宫,规模比唐时有加。重修时并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后,真宗皇帝亲率满朝文武来太清宫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赞”碑,通高八米,宽二米,二龙幡伏于碑首,神龟支撑碑下,为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三御碑”,且书法秀美,石质坚细,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宫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后屡修屡废,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记。元代中统年间,皇帝又颁发了圣旨和执照,对太清宫予以保护,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时,规模尚十分可观,然与唐宋盛时相比,仅存“十一于千百也”。而现在与清时相比,又是仅存“十一于千百也”。太清宫现存主体建筑太极殿五间,铁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宫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间,娃娃殿三间,宋碑一通。

  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特别是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以老子庙为家庙。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为始祖,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称紫极宫。武后武则天于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其规模相当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两度亲渴老子庙,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御笔全文镑立《道德经注》碑一通。天宝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

  宋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在这期间,太清宫盛极,来往不绝的不仅有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也常来此流连驻足。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此时的太清宫名声远扬。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胡耀邦、张爱萍、杨得志、朱镕基、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先后游览了这块圣地。

  到了宋末,靖康之乱给太清宫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气大伤。元朝统一后,重视道教,朝廷颁布保护太清宫的令旨,明确规定太清宫、洞霄宫属国家保护,规定在太清宫方圆四十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宫一带屡患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直至清康熙年间,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但规模已远不如昔日,较之于唐宋,仅存什一也。

鹿邑县老君台老君台,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为我国现存比较著名的老君台之一(另一处位于老子最后修行地即河北沙河渡口村),为纪念老子而修建,历史悠久,意义非凡。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记。”

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 东西偏殿各一间。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真宗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老君台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原为明道宫的一部分,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东北隅,老君台后街路南。相传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生,因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台。

  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全台以古式大砖堆砌,由24个平面围成圆柱形,台上环筑七十厘米高的围墙,形与城墙相似。台上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一间。正殿内原有老子铜像一尊,高两米许,铸工精巧。殿门檐下东西各嵌一碑,上书“道德真源”、“犹龙遗迹”。山门内东侧原有铁柱一根,高七尺,径七寸,突兀而立,古色默然。

  据大清光绪版《鹿邑县志.古迹.明道宫》记载“明道宫在东门内升仙台前,唐名紫极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由此可知,该台始建于唐代,至迟也应在天宝年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修增建。 老君台为圆柱形且有棱角,高8米,台底面积706平方米。周围用大砖堆砌,内实以土,上立垛口女墙,类似古城墙。台上有大殿、东西偏殿和山门一座。殿前壁上嵌有“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子问礼处”等明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赞助碑二通。殿内原有老子紫铜坐像一尊,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大殿后原有老君炼丹房。台上还有古柏十三株,山门下有石阶三十三级,应老子飞升三十三层青天之说。 老君台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1978年,鹿邑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在此建博物馆。1986年,老君台被定位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随太清宫遗址一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随老子故里旅游区一起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

老君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真宗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老子故里在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既有古代文献为证,又有出土文物为据,验之地理位置也完全密合无间。同时也证明了,今人所谓老子故里在涡阳的说法不足为凭。

  关于老子故里所在地,古今学者提出了诸多说法。其中,证据确凿、流传最广的是鹿邑说(刘庞生1998),而最能迷惑世人、最为谬误的是涡阳说(孙以楷2002,李玉成2003)。本文从四方面对鹿邑说进行重新论证,涡阳说则不攻自破。

文献信而有征关于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其中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今鹿邑县,厉乡(或作“濑乡、赖乡”)就是鹿邑县城东的太清宫镇,而曲仁里就是今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集。这本是一桩铁案,历代均史不绝书。如古苦县即今鹿邑,公私著述记载者就有如下数家。

  《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今检《地理志》,苦实属淮阳郡。”

  《史记正义》引《年表》:“淮阳国,景帝三年废。至天汉修史之时,楚节王纯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时属楚国,故太史公书之。”

  《通典州郡》:“真源,古之苦县,老子生于此。”

  《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

  《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七:“真源县,本楚苦县,春秋时属陈,后为楚所并。汉属淮阳国。后汉苦县属陈国。晋属梁郡,成帝更名谷阳,高齐省入武平县。隋开皇六年,后置谷阳县,理苦城,属亳州。”

  《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

  上引典籍均以老子为苦县人,且记载了苦县更名及隶属沿革的轨迹:东周及以前属陈国鸣鹿(即今鹿邑辛集乡)-→春秋楚国苦县-→西汉淮阳国苦县-→东汉陈国苦县-→三国苦县-→晋更名谷阳县-→北齐撤谷阳入武平县-→隋谷阳县-→唐叠更名真源县、仙源县、真源县-→宋更名卫真县-→元撤卫真县入鹿邑县(移今治),明、清沿袭,也曾多次属亳州(或谯郡)。

  记载古厉乡(或濑乡、赖乡)的典籍也有如下数家。

  《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有赖乡。”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

  《晋太康地记》:“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

  《朱韬玉札》与《神仙传》:“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

  《元和郡县图志》卷七:“(唐)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

  《舆地志》记载:“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

  《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

  《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

  以上均详尽记载了老子为苦县厉乡或濑乡、赖乡人。且考之音韵,“濑、赖、厉”为一韵之转,“厉乡、濑乡、赖乡”实为一地之异名。该地名的历史可远溯商代。那时在今鹿邑县东,有一小小方国--赖(濑、历)。周灭商后,赖归陈。但有人认为,赖国在西周时即不存在。《春秋僖公15年》云:“楚人伐徐”(“徐”在今安徽泗县西北约50里处);“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左传》说:“秋,伐厉,以救徐也。”惠栋《左传补注》以为即《左传桓13年》之赖,在今湖北省随县之厉山店,晋、宋以来沿袭惠说。王夫之《稗疏》以此为另一厉,即苦县厉乡。今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可证成王说。另外,出土铜器《鲁大司徒匜铭》云:“鲁大嗣(司)徒子仲白乍(作)其庶女厉孟姬賸也(匜)”。铭文之“厉”乃“厉”之繁文,郭沫若据此认为即鲁大司徒长女孟姬所适之国名。春秋惯例,女性婚前称谓结构为“排行+父姓”,婚后则改为“丈夫国名+父姓”。铭文“厉孟姬”就是“孟姬”婚后称谓:“历”即丈夫国名,“孟”意为“长、老大”,“姬”为鲁国公族之姓。另据《水经注》“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谷也”、“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和“涡水又东迳赖乡城南”的记载,历或赖的都城北魏时还有明显遗址,否则郦道元不会言之凿凿。据上,春秋“厉”(或“赖”“濑”)应有两处:其一即今鹿邑境内太清宫,为古厉国都城所在,亦即老子故里。请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舆地志》云“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云“苦,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史记集解》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元和郡县图志》云“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唐僧道宣《广弘明集序》说“李叟生于厉乡”;《太平寰宇记》引崔元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历代疆域表淮阳国》云“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上述文献完全可信且于今有征:“赖乡”就是今鹿邑县城东太清宫乡一带地方,旧时出土的《鲁大司徒匜铭》与最新考古发掘均为有力证据(详下)。

  至于“曲仁里”,有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云:“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即今太清宫镇(笔者幼时以至青年时代即在此镇读书、工作)。太清宫镇在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契),旧名又为“犹龙镇”,义取《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高地,父老相传谓之“隐阳山”;一条小河发源于此,当地至今名之为“赖(濑)乡沟”,该沟贯穿太清宫乡全境。此水名与历代文献恰好符合(其本字应作“濑”)。至于“曲仁里”的含义,或许即边韶《老子铭》所谓“曲涡间即曲仁里也”。

当地遗迹犹存《括地志》、《太康地记》、《太平寰宇记》、《濑乡记》、《舆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历代地理沿革表》等均记载苦县境内有供奉老子的庙宇及旧宅,至今鹿邑境内还有三处。

  一处即县城东门内北侧的升仙台,民间名之为老君台。唐玄宗天宝2年所建,台高13米,是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有今名。山门下青石台阶32级,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合老子升33层天之说。进入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硬山式建筑,殿内西偏殿各一间。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联为“地古永传曲仁里”,下联是“天高近接太清宫”,横幅为“万教之祖”。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不朽华章。现仅存一座高达数丈的台观,上有一座正殿两间配殿,正殿内供奉有老子铜像。鼎盛时期,台前有房宇百数,曾设有“鸣鹿书院”,现为老君台中学所在地。

  另两处,一是太清宫镇东门内北侧太清宫,民间俗称“前宫”;二是镇北与前宫呈南北方向的“洞霄宫”,民间俗称“后宫”。历代所建老子宫殿庙宇多集中于此。自西汉始,老子地位不断提高,帝王奉祀不绝,至唐达到顶峰。东汉时,老子被道教奉为教祖,汉桓帝延熹间遣中常侍左悺赴该地祀老子。隋开皇年间,文帝命亳州刺史杨元胄,营建宫宇。唐太宗贞观元年修老子宫;乾封中,高宗亲诣道宫,追加老子“玄元皇帝”尊号,并修建“紫微宫”。开元三年玄宗亲书《道德经》刻石立于宫内;天宝二年,改“紫微宫”曰“太清宫”,后有“洞霄宫”,两宫相距一里,中有河流,上有会仙桥;总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大殿内供老子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为老子任柱下史的象征。唐太和7年,文宗敕宣武军节度使李程兼太清宫使予以修葺。当时“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圣御容,列侍于老君左右。两宫二观,古桧千余树,屋宇七百余间,有兵士五百人镇卫宫所。”(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宋建隆元年,皇帝遣使致祭;祥符5年,上老子尊号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宫名改为“明道宫”。继唐玄宗以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重和元年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至今为道教重大节日。金大定24、26年,先后建三清、玉帝等大小殿宇数十,后因兵乱兼涡水改道,均荡然无存。元朝经10余年重修,曾颇具旧观。明、清虽一再重修,终难再现昔日辉煌(刘玉珍2003)。

地下证据确凿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太清宫镇出土了很多周、唐、宋、元时期的文物、碑刻,发现了宋代殿堂遗址,整个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一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两倍。20世纪80年代,河南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建成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围墙、山门等,并重雕玉石老君像,置于太极殿中。在隐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春秋至商代的夯土建筑、祭祀坑、马坑、大型墓葬等。马坑发现三处四坑,一般为四匹埋在一起(所谓一驷),马骨架排列有序,以四马架车的姿势摆放,马头上有铜饰件及革带痕迹,每匹马都随葬有罐、盆等陶器。

  大型墓葬为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南北47.5米,宽7.5米。墓室内共清出随葬人骨架13具,狗骨架1具。墓内有大批精美文物,其中青铜容器68件,兵器及工具类20余件、玉器80余件、陶瓷器100余件,大量的币贝、骨镞等达千余。

  出土铜器以酒器为最多,以方形器较多,有方尊、方觚等。形体较为特殊的有一条龙形觥,盖有三条龙盘卧其上,下为簋形。在该觥内还保存有淡黄色液体,酒香尚存。部分铜器带有铭示,有长子、长子口、戈丁等。其中以长子口为最多,可确定墓主人应为“长子口”。玉器有戈、刀等仪仗用具,也有壁、环、璜、柄形器、条形玉等礼玉和佩饰,以及牛、虎、鹿、鸟等形体的玉雕。出土有石磬、铜铙、骨排萧等乐器,骨排萧5件,其中两件较好,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排萧实物,并将排萧生产的历史提前了几百年。从出土器物特点及葬俗等方面分析,该墓时代应为商末周初之际(刘玉珍 2003)。从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早在商末周初这里就是中央王朝的一个军事据点或方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汉、唐、宋几代这里又成为祭祀老子的胜地,只是到了元、明、清才因屡遭兵燹水患而逐步衰 落。

相县故城有觅处司马迁之后,史学家出于疑经蔑古的心理,提出种种新说:陈国相人说,楚国相人说,宋国沛人说,本已众说纷纭;今人似乎也不甘落后,又提出相县、苦县一地说、安徽涡阳说等(孙以楷2002,李玉成2003),意在以此否定传统的鹿邑太清说。最后一说颇能迷惑世人,下文专驳此说,以正视听。

  涡阳说的主要根据是,老子是宋国相人,相在今涡阳,而今鹿邑春秋时属陈国;春秋时宋、陈以涡河为界,涡北属宋,涡南属陈,古“相”在涡北,今鹿邑在涡南;今涡阳境内故城父遗址是春秋“相”地;今涡阳有天静宫;相是殷城,宋是殷地,陈是舜的后裔;《庄子》载老子、杨子居南之沛见老子,沛是宋地;宋有老氏,老子姓老,云云(孙以楷2002,李玉成2003)。论据似乎很多,但关键在于古代相(县)究在何处?此事一明,涡阳说便不攻自破。有关老子为相(县)人的记载,典籍记载意见不一,乃至自相矛盾。最早见于边韶《老子铭》:“老子,楚相县人。”崔元山《濑乡记》:“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灵溪之元北。”官书则有《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春秋时曰相”,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并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时曰相。”《水经注阴沟》:“涡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王莽曰赖陵矣。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涡水屈东,迳相县故城南,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涡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魏立谯郡。涡水又东迳朱龟墓,涡水又东南,经城父县故城北。涡水又东南……”仅据上述引文,显然无法得出老子故里为涡阳的证据。但既然好事者以为言之凿凿,我们就来考证一番。

  首先对边韶引为证据的《水经注》这段话中古代地名的地理位置一一考明。

  1.有关地址的东西分布

  《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和崔元山《濑乡记》所记地址可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如下:

  西鸣鹿、0 今鹿邑县城、5km 赖乡、老子庙、7.5km 相县故城、25km 谯县故城、城父县故城、110km东今涡阳姑且不论涡南涡北,在这条东西仅百余里的纬线上,北魏“相县故城”肯定西不过老子庙、东不过谯县。也就是说,相县故城无论如何都不会“飞”到70公里外的安徽省涡阳县境内的天静宫或更远的相山脚下,亦即《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卷35所谓“相县故城在宿州西北相山下,春秋时宋邑”

  2. 有关地址的涡南涡北分布文献所记地址当时均紧邻涡河南北两岸。其中,苦县、赖乡、老子庙、李母庙、相县故城位于涡北;谯县故城、城父县故城均在涡南。元代涡水河床苦县至相县故城段改道北移后,造成今鹿邑、太清宫镇均处于涡南,今亳州、古城父遗址,仍在涡南。但决不能据此得出结论说,春秋时苦县、相县故城在涡北,今鹿邑、太清宫镇在涡南,所以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涡阳。因为涡水改道并未改变各自东西位置,只是改变了相对于涡水的位置而已。所以不论东西分布,还是南北分布,春秋时相之西的厉乡、苦县、鸣鹿,相之东的谯、城父,都不可能改变东西方位。换言之,相县故城就在濑、谯之间。现在寻找二者之间的相县故城的具体方位倒成了至关重要的任务了。

  3. 相县故城在今太清宫镇附近的涡北与《水经注》记载相县故城地理位置相符的文献,还有《太平寰宇记》所引崔元山《濑乡记》。既然是“记”,应当是亲历后亲手所“记”,可信度甚至准确度都毋庸置疑。崔氏说:“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这明确告诉我们,当时“苦县界”确有“濑乡”和“相县故城”,其确切方位是:濑乡在“县(城)东南12里”,在“相县故城西5里”;而相县故城在濑乡东5里,距当时苦县治所也仅仅17里之遥。姑且不论“濑乡东”指东北或东南抑或正东,只从距离即可断定,这个“相县故城”绝非100公里外的相山脚下的相县,更不是《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所说“今宿州西南90里,盖相土旧都”,而只能在苦县--鹿邑县城附近。更具体地说,就在濑乡--太清宫镇附近。至于当地有无相姓之人,则无关宏旨。

  相县故城的确切位置在哪儿呢?考虑到元代涡水改道造成苦县治所由涡北变为涡南的事实,仔细考察太清宫镇附近地形,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涡河北岸上的一处高地。可能由于涡水改道时激流冲刷而过,且历代受河流雨水冲刷严重,这块高地现在只剩下半公里大小。它位于太清宫镇东北方向,与《濑乡记》所说相县故城在“濑乡东”吻合。与此高地隔河相望的是南岸的抄纸店村,该村距太清宫镇大约3华里,加上涡水宽约一公里,高地距太清宫镇的远近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相合无间。其次,当地父老至今仍称该高地为“谷阳城”。这个自古相传的地名,不仅令人想到上引晋成帝成康三年更名谷阳县,直至唐乾封元年才更名真源的事实,以及边韶、郦道元“相县荒虚,今属苦”的记载。这均可证明当地所传“谷阳城”之名完全有根有据,决非空穴来风。至此,这个扑朔迷离的“相县故城”的地理位置终于有了完全合乎情理的解释。或许可能正是因涡水改道造成地理变迁,才使相县故城迷失了两千年,以至今日学人因不知有此高地及故老相传的地名,而误将相县故城连同老子故里一同搬到了涡阳。

  其次,这个相县故城与《历代疆域表》所说“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和《后汉书》所记“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以及《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所记“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均相合。换言之,这个相县故城就是涡水改道之前的苦县旧治所在,直到元代后才迁今址-鹿邑县城关镇。至于典籍记载“苦,春秋时曰相”,只能证明该遗址春秋时名相,后改名为苦,楚北伐陈后设立苦县。至此,我们对高亨先生的慧眼独具不禁由衷钦佩:“然则谓老子为相县人,探古以为言也。谓老子为苦县人,据今以为言也。二说虽异,两地则一”(廖群2001)。看似折衷其间,实则片言道破玄关。

  文献还说明,历史上,只有李耳才被称为“老君”、“太上老君”、“太清”、“太上玄元皇帝”等称号,其家祠、寺庙、观庵的名字也都冠以这些字眼儿。有人以安徽涡阳“天静宫”为老子庙宇,并以此推断涡阳是老子故里的说法,至少有三处谬误:首先庙名与老子历代称号不符;二是建立时间不早于明代,与老子的历史地位不符;三是全国道教寺观甚多,若以此为例,岂不都可认作老子故里了?

前述从古代典籍、地下证据和相县故城三方面坐实了以下事实:古相就是春秋以后的苦县--今鹿邑县,古濑(濑、厉)乡就是今太清宫乡,古曲仁里就是今太清宫镇。两千多年前,老子就生于斯长于斯,而今天他仍然活在当地人民的口碑中。

故里风土名胜

    太极殿是老子故里太清宫古建筑群留下的最为重要的建筑。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司马迁的《史记》对老子的姓名字号及出生地有详细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曰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老子出生地就在太清宫太极殿这个地方。

  现在太极殿内供奉的是汉白玉老子雕像,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则是老子巨大铜像。据太清宫附近老人们讲,铜像很高大,铜像后面还有一眼水井。后来,铜像被当作“四旧”拉去熔化了,水井也被填平了。非常可惜。

道德经注碑“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该碑位于鹿邑太清宫太极殿前神道东侧,立于唐天宝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宽1.2米,厚O.36米,碑首为半圆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每面22行,满行51字,隶书字体,左右两侧为文人题咏。碑文内容为唐玄宗李隆基对《道德经》的释文。

金“续修太清宫碑记”碑该碑立于金朝明昌二年,即公元1191年。中,是由前州学正胡筠撰文,陈知常书丹夏斌、王熙刻石。此碑位于太清宫太极殿前神道西侧,高2.2米,宽1米,厚0.27米,圆首,金续修太清宫记碑首身一石,下为龟蚨,首刻“续修太清宫记”六篆体字,碑文楷书28行,满行70字。全碑约1600余字,详细记载了太清宫的历史兴衰,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碑文的开头“亳之太清宫,即老子旧居也。今之太极殿,即老子降圣之地。殿之南有虚无堂,相传为老子讲经宴息之所。”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老子故居的规模、太清官名称的变迁,宫内的建筑、树木等,是研究太清宫沿革的最好教材之一。只可惜因露天存放了八百余年,风吹雨淋,一些字迹已需仔细辨认才能看清,碑身也已裂缝。所幸古鹿邑县志对碑文记载清楚。

清“重修太清宫碑记"碑该碑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即公元1685年,距今已320多年的历史。碑高2米,宽0.78米,厚0.22米,梯形碑首,同西侧碑一样,也是首身一石,下有碑座,为青石刻成。楷书碑文,满行55字。说的是周道圣等人捐款集资重修清重修太清宫碑记太极殿的事情。碑文内容开头是:“鹿邑东赖乡仙境,名曰太清宫,有太极殿,老子居焉。”说太极殿就是老子故居。这块碑的末尾说,虽经我等尽力修缮,同唐宋之盛隆相比仅存什一于千百也。可见到康熙年间,太清宫的建筑同唐宋时期相比,已大不如以前了。

丹桂古柏太清宫太极殿前两株古柏,就是有名的丹桂古柏。古县志记载:旧传有八桧,八株相对,每二株共一名,日丹桧,日纽桧……老子亲手所植。现在二株最靠近太极殿,应为丹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铁柱群众俗称为赶山鞭。鹿邑县有两根这样的铁柱,一根在太清宫, 还有一根在另一座纪念老子的遗迹老君台上。实际上,太清官的铁柱与老君台上的铁柱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也并非群众传说的赶山之鞭,而是柱下史之柱,是纪念老子之物。据《光绪鹿邑县志》记载:“这根铁柱高八尺,围尺有八寸,旧志谓为唐时旧物。”经测量,铁柱地上高度为4.3尺,周围0.8尺,与古县志记载完全一致。 老子当时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而守藏史的任务是替周朝管理图书,并负责记述周天子上朝时颁发的旨令和处理国家公务的情况。按照规矩,群臣上朝拜贺,以及君臣一起在朝堂上议事时,大臣们是不能坐着的。作为记述天子言行的史官老子也不例外,可长时间的站着书写文字的确太累人了,所以周天子就特旨恩准,在朝堂内树个铁柱子,让老子倚在上面写字。这样既减轻了老子记述的劳累,又表示了对史官的尊重。天子上朝议事,老子倚柱记录,铁柱成了老子专用之物。当然,这里面大约也含有苍天厚土,定于一柱之意。所以后人就称担任守藏室史官的老子为柱下史官。

  鹿邑太清宫有铁柱,老君台有铁柱,国内外凡是供奉老子的宫观都有铁柱。铁柱已成为纪念老子的标志。

元“太清宫执照碑"镶嵌在太极殿正墙西侧的这块石碑是元朝中央政府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五月一日颁布的太清宫执照碑。该碑高O.6米,宽0.9米,碑文为楷书,满行13字。

  碑文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颁给的;二是规定了太清宫所属界地的大小,即“每一面宽壹拾里,肆面计肆拾里”,按现今计算,每面宽10里,就是5公里,也就是说太极殿周围25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属太清宫宫观所有;三是规定了这25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田地、园果树木尽归太清宫宫观所有,诸人不得争执;四是说明南北宫(太清宫和洞霄宫)以会仙桥为界。

  在老子生地的历史上,有许多碑刻,这块碑虽然不大,但价值很高,它以元朝中央政府令的形式规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园木果树的不可侵犯性。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非常重要的地方,如皇帝老家、皇帝祖陵等,皇上才颁布这样的诏令,更何况是少数民族蒙古族皇帝忽必烈颁布的,足见太清宫在即便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高的。

清理太清宫庙产碑     该碑高1.55米,宽0.50米,圆首,首身一石,首镌鹿鹤图案,碑座已佚,字迹已全部磨平。碑文楷书16行,满行47字,内容为鹿邑县知事王光第清理庙产、整顿财务、兴学立祀之事。王光第立石并撰文,贺进德书丹。立于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九月。(附碑文)
    清理太清宫庙产碑记民国元年夏光第奉令来抚斯邑,下车伊始,即闻士民啧啧称老子之德,心响往之,拟公余访犹龙实迹而未果,是年秋旱,十月祷雨于九龙井,始得过老氏故里,抚汉唐遗碑,不胜今昔盛衰之感,考老子生于厉乡曲仁里,今在邑东十里太清宫,汉延熹八年始立祀,唐乾封中册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开元中,以玄元皇帝庙为太清宫,先天太后庙为洞霄宫,历唐与宋日增式廊、化典优崇,两宫香火地计八顷七十亩有奇,载在碑志。元末妖人刘福通倡乱,其党韩林儿据亳为伪都,毁宫取材运建伪殿,夷为丘墟,后虽递有修建,规模远逊于前,延至今日,即祀田亦为□□殆尽矣。夫神仙感应之说,久为搢绅先生所不道,然老氏之学,西汉与儒学并重,习其言者多为循吏,其实为哲学家,为政治家,决非诞妄不经之神仙所得同语也。他省尚多立庙虔祀,况属诞降之所,岂可听其日就荒废也。光第乃邀同该伍绅董韩君、程万等,设法整顿,将所当庙产切实调查,以售为赎,折得实地四顷有余,半归祀田,保存古迹,半归兴学,建就时髦,他日庙貌重新,人文蔚起,不惟地方之幸,亦民国之光也,是为纪。
       知鹿邑县事北陈王光第撰文    
       邑绅贺进德书丹     
       共卖地二百六十五亩九分五厘        归庙地二百四十亩正        寨基庙基占压地八十亩二分一厘   
       中华民国二年九月                        毂旦     
      注:式廊,疑为式闾,古代一种敬礼,即车到某地,要起立扶轼,表示尊敬。      化典,化即变化、化生,典即法典、典章、化典,即破格之意。
武平城故址位于鹿邑县城西20公里邱集乡武平城村内。该村原名庙王庄,城南0.5公里为草王庄,东1公里为刘福元, 西0.5公里为丁庄,北1.5公里为白庄。白沟河东南向从城中穿过。1978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代光绪版《鹿邑县志》记载:“武平城,汉县。《水经 注》:涡水又东,迳武平城故城北。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以此城为封邑。考《魏书·地形志》,武平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年号,240一249 年)中,置有武平城。据此,知武平尝废。至魏宣武时,始复置县。县既复矣,而境内又有故城,新旧建置不于一地,了无可疑。今之遗址,为汉为魏,则莫能定矣。”今武平城地上仅存东北角一段遗迹,高2.5米,长62米,宽8米,东西走向。寻迹实测,城墙东部南北长330米,西部 350米,南城墙与北城墙均长700米。整体为一长方形。东北部残存的城墙内,堆有绳纹板瓦和筒瓦、铜镟等物。板瓦为泥质灰陶。另外还有青砖碎块和泥质红陶片,器形已无法辨识。实地调查。城墙为土质夯筑而成,夯层10-15厘米,夯窝径约15厘米。由于绝大部分城墙无存,加之没进行发掘调查,故而对于城门建置、城内布局皆不得而知。城内靠北有一片庙宇,建国前比较兴盛,有房100余间, 碑刻30多通,大部为明清之物。1958年建玄武大闸时,碑刻基本毁完。由于碑刻被毁,庙宇始建年代亦无从考证。武平城虽仅存很少遗迹,但对于研究三国魏晋时的历史地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鱼鳞堌堆寺古墓群位于鹿邑县城南8公里,观堂乡小吴庄村东400米的任小沟东侧。墓群在地表无迹,全部埋于一片椭圆形高地之下,高地四周呈流水波状,东西宽120米,南北长150米,高2米,上为农耕地。1978年列为县保单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该地尚有一寺院,名叫红福寺,建有山门、钟鼓楼、前后殿以及僧房等,抗战初期已废。古墓就埋在寺基下,但面积比寺基大出许多。建国前,该村村民耕作时,发现过古墓,并出土过陶器、铜器等。1975年因修公路,该村曾派人在此处扒过砖渣,大部分古墓被破坏,出土了大量空心砖、小墓砖、陶器等,但多已流失。据目击者介绍,该处墓葬形状各异,大小不同,重重叠叠,并有互相打破现象。后在该村征集的有商代铜戈、铜矛、战国至汉代空心砖,陶鼎、壶、罐、瓮、鸡、狗、灶、铜镜、铜剑、大泉五十铜币等。另外,还出土有大量的鹿角和象骨化石。据此可知,该地为埋在一处古文化遗址上的古墓群。据知情人介绍,此地2米以下仍存在不少古墓,对文物考古仍有重要的价值。

太清宫其他碑刻 
     1.汉边韶撰的陈国苦县《老子祠碑记》,立于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碑文略,下同。 
     2.隋薛道衡所撰的《老子碑记》,立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 
     3.女炼师玄真通明真人奥敦君道行记碑,立于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 
     4.《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之赞碑》,大元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宫揭傒斯撰文,立于后至元三年(公元1337)六月。 
     5.《魏明帝御制碑》,魏明帝曹睿撰文。 
     6.《唐高宗御制碑》,唐高宗李治撰文。 
     7.《唐玄宗御制碑》,唐玄宗李隆基撰文。 
     8.《唐肃宗御制碑》,唐肃宗李亨撰文。  
     9.《宋真宗御制碑》,宋真宗赵恒撰文。 
     10.宋真宗御制《老君□玉石像赞碑》,宋真宗赵恒撰文。 
     11.汉光禄大夫刘向诗碑,刘向诗文。 
     12.晋右军长史牵秀诗碑,牵秀诗文。 
     13.晋湛方生诗碑。 
     14.晋王 诗碑。 
     15.唐杜光庭碑。 
     16.宋温国公司马光诗碑。 
     17.应缘扶教肇玄崇道真君道行记碑,元揭傒斯撰文,周柏琦书丹并篆额,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立。 
     18.大清《道德经》碑,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立。 
     19.李母冢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谯令长沙王所立。 
     20.魏老子庙石阙题名碑,三国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立。 
     21.唐立老子册文碑,乾封元年(公元666年)立。 
     22.唐老子庙碑,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房自谦撰文。 
     23.唐老子圣母碑,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立,李升卿撰文,吕献诚书丹。 
     24.宋崇真桥记碑,立于大中祥符九年七月。 
     25.汉孔子庙碑,陈相孔畴立于建和三年(公元149年)。 
     此第次记其略,念佚者之可惜,则益觉存者之可贵。 
      文庙大成殿即黉学堂,位于鹿邑县城内紫气大道北县委院内。大殿座北朝南。据清代光绪版《鹿邑县志》记载,鹿邑文庙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9),为归德守观志能创建,后毁于兵。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知县韩 重建。崇祯末又为流寇所焚。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知县闵三元复建。康、乾、嘉、咸各朝均有修葺。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县人集资又予翻新。文庙原有两庑、戟门泮池、太和之气、万古日月牌坊、棂灵门、大门、屏墙等建筑,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县府学宫。大成殿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皇帝所颁御书匾额。今仅存大成殿,为清代建筑。大殿面阔五间23.50米,进深三间14米,单檐歇山顶,顶覆绿色琉璃瓦,琉璃大脊饰滚龙,中置兽驼葫芦宝瓶。两端饰鸱尾形龙头大吻。垂脊饰荷花荷叶图案,戗脊饰滚龙。檐下一周遍置五踩重昂斗拱。昂嘴雕为卷云状。四翼挑角高大,整体雄浑凝重,古朴庄严。殿内立柱圆形,古朴庄严。殿内立柱圆形,围粗1.50米。覆盆式柱础。梁枋有彩绘。格扇门窗。槛墙高1.35米,宽2.15米,高3米。槛墙东侧嵌植树碑一方,边长为0.35×0.35米。门前有台阶七级可通于殿内。该殿现为县委会议室,1978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殿结构合理,古朴凝重,金碧辉煌,是我县仅存的几处古建筑之一,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为研究清代的建筑史、教育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本县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孙新楼古墓群位于鹿邑县城西北10公里的贾滩乡吴门行政村孙新楼村下,呈东南西北走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据该村村民座谈,他们在该范围内打井、取土等农田生产活动中,均发现过空心砖汉墓,深度在2米以下,出土过空心砖、泥质绳纹灰陶罐、圜底罐、陶方壶、耳杯、钵、盂、铜镜等,均为典型的汉代器物。1984年文物普查时,该村村民为交纳修公路的砖渣,曾在村南和西南两个坑内挖掘、挖出了很多小型汉墓,出土了大量上述器物,但大部分被毁坏,保存下来的少量完整器,被普查队收集起来了。该村村下的古墓群,是我国宝贵的文物资源,1989年,县博物馆与该村签订了文保公约,建立了保护组织。 
    陇西夫人墓位于鹿邑县城东南4公里的堌堆洼村南300米处。封土堆今呈长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13米,高5米,顶部平坦。北部紧靠一长30米,宽10米,深2.50米的小水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代光绪版《鹿邑县志》记载墓主陇西夫人为陇西人氏,唐代宗室李氏之女,其高祖封燕王,曾祖做过银青勋禄大夫,祖父举进士,初授真源(今鹿邑)令,父迁真源丞,皆缺名。其夫为河东裴。陇西夫人随父任于此。后其夫归省久不回,夫人以疾卒,年22岁,殡于城内东南隅之原,时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也。至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为修城者所发,杨六德、张皋谟等人见志石,恻然伤之,收残骸敛以瓦棺改葬城东堤内黑龙潭之东南。

栾台遗址位于鹿邑县城南10公里的王皮溜乡普大庄村西400米处,北1公里为东西流向的白沟河,西300米为肖梁庄,南4.5公里处有清水河自西向东流过。该遗址现为一台地,四周皆为平坦的农耕地。台高5米,基本上成方形,每面宽80米。遗址东、北两面为陡峭的断崖,暴露出许多陶片和蚌壳;西、南两面为斜坡状。整个台地全为黑土构成。该遗址1978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升格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栾台遗址现在保护良好。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遗址东端开方试掘,基本上弄清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其堆积情况为:上部1.50米为近代文化层,含有明清及现代陶瓷碎片。第二层厚1.50米,为西周中晚期文化层,出土有陶豆、陶簋、陶罐、陶瓮、陶甑、陶盆、骨簪等。陶器多为绳纹灰陶器。第三层为商代文化层,时代若相当于二里岗期至殷墟二期,深1.50米,出土有绳纹灰陶鬲、豆、罐、大口尊等器物。第四层为二里头时期文化层,深0.8米,出土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陶器,其中鼎、罐、豆、盆等为泥质灰陶器,还有素面红褐色陶质尊形器。本期内涵中还含有岳石文化因素,代表器物为夹砂红陶献。第五层为龙山文化层,厚2.20米,出土有灰绳纹、蓝纹、方格纹陶鼎、罐、钵、杯、献等,另外还有磨光灰陶片、黑陶片、黑皮红褐色陶片。该遗址历史悠久,其绝对年代达5000年以上,文化内涵丰富,厚度将近8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田堌堆古墓位于鹿邑县城西北30公里高集乡大冯行政村田楼村东南1200米处,墓北为一东西向的小河,四周为农耕地。1978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代光绪版《鹿邑县志》记载,汉尚书令虞诩墓与宋谏议大夫田京墓之地望均与此堌堆地望相近,不知其究为谁墓。既然当地呼其为田堌堆,当与田京墓相近。此墓现高5米,东西长94米,南北宽48米,中陷一坑。大墓东西两侧相连,各有一小冢。1966年春,大冯大队所属小队为扒砖把两旁小冢扒开,大冢中间也扒开一洞。据了解,墓呈“中”字形,两旁墓道已经扒完,中间大券掀开了顶子,但没有继续往下扒,原因一是害怕塌方;二是墓中阴气太重,淤泥太深,难以行动;三是农活太忙。后因下雨把洞口淤此墓规模巨大,保存基本完好,是研究汉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陈堌堆古墓位于鹿邑县城西南30公里任集乡孙庄村东北百米处,1978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有保护标志。据清代光绪版《鹿邑县志》记载,该地为东汉陈思王刘钧墓地,俗称为思陵冢。按旧时显人惯有立疑冢之习,此陵是否确为刘钧墓地,亦不得而知,因为传为思陵冢刘钧墓的他处尚有(淮阳即有)。据出土文物判断,其为一座汉墓已确凿无疑。经实地调查,此地于1966年以前共有13个冢子,按不规则形排列。由于当地群众在一小冢内发现有砖券墓室,并被扒掉,该大队所属12个小队就每队分扒一个,当年即被扒完。据参加扒墓的群众讲,墓砖的形状不一,有大而厚,边缘带纹饰的;有薄而宽,平面饰绳纹的;有侧面模制“万世安吉第”铭文的。但墓室的建筑格局、形式基本一样,属四角攒尖顶,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已扒12个墓葬都有被盗痕迹。出土的部分陶器也因当时无人管理而损坏流失。所幸中间最大的一个冢子还被保存下来,但也被群众从中间向下掏了一个大洞,有一丈多深,因没有发现墓砖而作罢。所存冢子今为:高2.50米,宽30米的方形土台,上而植有各种杂树。顶部长宽各24米,现在保存良好。 
    陈传庵又名白云庵,位于鹿邑城区东南隅,与老君台南北相望。建于明嘉靖年间。始建为道院,有大殿和翼室三楹;大殿有希夷睡像,翼室有希夷门徒塑像,神色各异,栩栩如生。道院四面环水,一径幽通,芦堤柳岸,装点四时景象。鱼游水底,白鹭翔空,渔歌唱晚,游者飘然物外,如在青坪莲峰间。建国前庵院被毁,胜迹尚存,今建有陈抟碑亭一座,巨檐斗拱,古色古香,蔚为可观。 
    大郭庄古柏位于鹿邑县城西23公里的试量镇大郭庄村东南300米处的大路东侧。古柏共两株,东西相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郭庄古柏时代不详,群众传说为唐代之物。1978年文物普查时定为唐柏。两株古柏间距1.70米,胸围皆为3.45米,高10余米。其中东株覆盖面直径为7米,西株覆盖面直径为15米。据当地群众座谈,旧时古柏北面有三间庙宇,庙前有一东西小河,有桥,故传为“二百(柏)单三间”庙宇,“二百(柏)单三拱”大桥,盖“柏”与“百”谐音之故。传说庙宇建于唐代,柏亦为唐柏。古柏于1958年被当地人锯去大部枝杈,仅余主干。后又在主干上生出了嫩叶嫩枝。今古柏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枝叶与主干形成了强烈反差,颇为美观,是参观旅游者的一个极好去处。

“万教之祖”牌坊位于老君台神道南端,原县城东大街东段路北。牌坊正面(南)额题为“万教之祖”,两边对联为“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背面(北)额题为“众妙之门”两边对联为“北望仙台访犹龙遗迹,南眺睡庵瞻白云道范”。过了东西大路南行,可直抵陈抟先生的庙宇白云庵。 “众妙之门”为道德经中语,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节选。然而用到牌坊上,则一语双关,妙趣横生。考“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对联,应是从太清宫石阙或山门移植而来。因其与牌坊的名称与位置毫无联系,反而与太清宫的联系十分紧密。具体该联为何人所撰,已无从考证。该牌坊的主体原为青砖砌成,下有四个青石雕成的骑马座。其始建年代无考,毁于五十年代初期。2005年鹿邑县又斥资于故址重建现在的“众妙之门”牌坊。 
    “孔子问礼处”碑刻 该碑高1米,宽O.45米,圆首,首身一石。首刻二龙戏珠,边饰忍冬图案,明代万历己酉(公元1609年)年赐进士第知鹿邑县事鸡丘王梦蛟撰文并立石。碑文楷书阴刻“孔子问礼处”五字。该碑原立于万教之祖牌坊西侧,后移于老君台上,现嵌于老君台上大殿前壁东侧,惜字迹已于文革时被凿坏。关于孔子问礼于老聃,历史上实有其事,不少古籍都有记载。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载,虽与本传记载稍异,但对问礼一事则确认无疑。孔老相会和孔子学于老子的记载,见于《礼记·曾子问》四次,《庄子》五次(见“天地”、”天道”、“天运”、“田子方”、“知北游”各篇),此外也见于《孔子家语》和《吕氏春秋·当染篇》。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出现于不同学派的典籍上,“在传说不同的系统中,而发现可以互证的材料,则不能不说是有力的材料”(见徐复观《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再检讨》),“孔子问礼的传说,春秋以及战国,必定是很流行,所以儒家都不能为他抑低孔子而埋没他”(语见陈荣捷《战国道家》),所以孔子问礼于老聃,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查阅古籍,孔子问礼前后有两次,一次是老子在鲁国巷党为人助葬时,在从墓地返回的路上遇见孔子,孔子向其问礼。《左传》记载当日有日食现象。另一次是孔子和南宫敬叔一道,受鲁王派遣,驾着驷马一车,到东周王城洛阳“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查考先王之遗制,探究西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其实,孔子问礼于老子前后共三次,这第三次问礼之处,就是鹿邑县紫气大道北的明道宫,时间是孔子陈蔡被围后,自陈返鲁时途中。然而不知何故,此次问礼史籍无载。其原因可能如下:一是同类事情,无须反复记录。二是因鹿邑地方偏僻,消息难以上达国家史官(此时尚无私家作史之例)。另外可能因为老子崇尚虚无,不务虚名,又将退隐西游,嘱咐门下隐密其事。虽然此事没有记录,但在豫东民间却盛传不衰,有口皆碑,下面,就把传说简录于下:话说孔子一生并不得志,仅做了鲁国三个月的司寇,就被新兴的封建势力轰下台来。为了恢复他认为最理想的西周社会形态,曾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经布道,到处宣扬“克己复礼”、“仁爱忠恕”等一套儒家思想。怎奈其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大变革时代,新兴的地主阶级向没落腐朽的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全面的夺权斗争,整个天下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所宣传的那一套并不合时宜,所到之处,处处碰壁。更有甚者,在陈蔡竟演出了一场“绝粮七日”的悲剧,险些连性命都搭了进去。陈蔡之围一解,孔子心力交瘁,遂仰天长叹曰:“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遂打消了西行传道的念头,率领众弟子掉转车头,返鲁而去。老子是鹿邑人,家住今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当年叫做濑乡曲仁里。他原在东周王朝做史宫,掌管朝廷的图书典籍。周景王死后,王朝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讧,王子朝与敬玉、悼王展开长期的争夺战。王子朝最后战败,席卷了所有的图书典籍,逃亡到楚国,把图书做为见面礼献给了楚王。图书既已不存,老子无事可做,并且对统治阶级的内讧十分反感,于是厌倦官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再次到明道宫修道讲学。再说孔子。在返鲁途中进行了苦苦的反思以后,对自己宣扬先王之道无人接受的事实,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苦苦思索时,不觉已来到了鹿邑县境。对于老子回乡修道,孔子当然也有所闻,所以来到鹿邑,便萌发了再次拜访老子,以请教释疑的念头。据说此次相会主要讨论社会问题,已经脱离了周礼的内容,但是,为什么后人仍称为问礼呢?编者认为,因孔子问礼已被传为佳话,故陈陈相因,人们仍旧称为问礼。但无论如何,这个传说和明代所立的“孔子问礼处”碑刻一样,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至于明代的“孔子问礼处”碑刻,是明代以前曾有之碑,抑或是明代新立之碑,今已无从考证。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是明道宫建筑群中唯一现存的古建筑,始建于汉,历经数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明朝所修。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老子就是在此台上羽化升仙的,实际上,这座台子是为纪丨念老子晚年在这里聚徒讲学而修的,因为古人有筑坛讲学的传统。所以,老君台是老子晚年传播天下大道,宣讲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上善若水”、“尊道贵德”、“以百姓心为心”深邃思想的地方。老君台共有33阶台阶。道教认为天有33层,有“33阶上青天”之说,老君台正殿建在33层之上,正中供奉着老子塑像,象征着老子修道悟德达到了最高层。老君台上有大殿正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一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有檐柱、元斗拱、内部梁柱为砌上明造。解放后进行维修时,发现上面檩子上写有“明万历七年”字样,即1579年,可见在明万历年间曾对老君台进行过一次大规模修缮。殿前壁东西两侧嵌两方石刻,分别为“道德真源”、“犹龙遗迹”,系明代碑刻,是明朝万历年间修缮时留下的。这两通石刻书法价值很高,可惜经年久磨损,碑刻字迹模糊不清。现上面的字系今人刻上的。大殿内老子像为汉白玉雕像。殿前站立者分别是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等四个不同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也是老子的得意弟子。台上有桧柏13株,相传是唐柏,是老子的13位弟子转化而成,在这里长年陪伴老子。松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恰似人间仙境。

续修太清宫记碑 此碑位于太清宫太极殿前30米,神道西侧,高2.20米,宽1.00米,厚0.27米。圆首,首身一石,下为龟趺,首刻“续修太清宫记”六篆字。碑文楷书28行,满行70字,前州学正胡筠撰文,甫城游人陈知常书丹并篆额,夏斌、王熙刻石,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该碑详细记载了太清宫的历史兴衰,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可惜因露天保存,风吹雨淋,碑身已裂缝数条,亟待妥善保护。碑文:续修太清宫记前州学正胡筠撰 甫城游人陈知常书丹并篆额亳之太清宫,即老子旧居也。今之太极殿,即老子降圣之地。殿之南有虚无堂,相传为老子讲经宴息之所。自□册之后,亦以殿名之。宫中旧有八桧,今惟手植存焉。太极殿东有九井,或谓老子初生,九龙吐水以浴圣体,又谓老子生而作禹步,步成一井,井各有龙,灵迹甚著。迄今岁旱,州郡官僚拜祝,勺其水设坛场而祷之,随即雨降。亳,古殷汤之故都也。按藏经,老子生于殷武丁二年。然其踪迹多见于周世。司马迁不得其实,但称与孔子同时,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孔子殁后百二十九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谈周秦离合之事,儋即老子也。老子感七国之乱,始出函谷,强为尹喜著五千文,为道家修身之祖。其后秦并六国而不知所终。未几而紫云现芒砀、赤帝之子龙飞于丰沛之上焉。老子之子名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丨宫,玄孙假出仕于汉文之世。其后李其姓者指李之仙裔也。老子之居,更历两汉,皆以庙名之。至唐有天下,知李氏其系出于老子,尊为祖庙,始增大其制度。高宗乾封中,亲谒道宫,册老子为玄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至明皇时,躬谒玄元庙,册玄元皇帝为大圣祖,改庙为太清宫,先天大圣后庙为洞霄宫。至开元十三年正月八日,老子示现于太清宫,紫气红雾中穆穆若有白鹤彩云来朝庙廷。二月癸酉,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明皇手书玄元所著五千文,仍自为注,释颁于祖庙,刻石迄今存焉。至宋真宗躬谒祠下,奉玉册封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增修其宫。至靖康之乱,大军已过,鼠盗窃发,其宫层楼杰阁,门阀廊庑,苍官翠琰,玉像神仪,灵踪圣迹,为狂贼纵火一爇而尽,惟败壁颓坦,空庭断砌,蓬蒿蔚长,狐兔潜游,其荒□如□。逮至抚定,先有道士邢□符、王继真、丁礼符、李□□相继以主宫事,仅二十余年而稍加兴葺焉。其次两宫都监田子虚与付运韩无英再创修太极殿并转轮、大藏,仍印经以实之。又其次四十年,□□景成、延守德、李□谷承袭管句,亦逐岁兴缘,改故添新,未始废堕,创为三清、玉帝二大殿,灵宝、五师、九曜、十二元辰、四圣、三官诸小殿子皆粗成次序。至大定甲辰岁,今知宫郭居明又率道众三十余人诣本邑西南宁平乡崇真里□安村敬请致仕李显武为劝缘功德主,重修宫焉。显武宏谋远略,大过于人,善化导兴缘者也。初闻道众踵门,则诧事以避。纵获见面,再三固辞不果其命。□会前防御克石烈辅国解职蔡郡,移镇亳社,闻太清道众请显武而未许,遂召而与之语曰:太上之宫者,李氏之祖庙也。自罹兵火,□□六十稔矣,其宫制尚未完成,分有待于足下,□胡不鼓余勇而乐为之?□辞让者再三,切为足下不取。显武曰:圭年逾八十,齿落发稿,日暮之光,为十年可成之役,如不克终,为之奈何!太守曰:□也。天将待足下起□废之祖庭, 以衰稿为辞,鸟知天帝不能延君之寿,以就胜事也!显武欣然信其说,乃自甲辰六月召众工揆度立约,翌日躬诣诸乡,□□沐而化之,人皆喜舍,无一逆其志者。至十月十五日,载以巨□,由县西乡东入太清,前车已抵宫而后车未出县。十二月八日作斫木大斋,至丙午岁春月,立前后三门,屹然高大,□□□四月望日,北宫火灾,其殿阁灵仪,倾刻而□,诸女道流号哭抚膺,不可扑灭。后数日,洞霄知事十五余人率众乡老诣显武,请兼修北宫。公默然一心计,谓太清虽未完而有故殿,今洞霄三殿俱亡,太清之役□□□,洞霄不可缓也。于是断以已意,誓修两宫。至丁未岁,复建洞霄先天太后大殿,于法座下辟地得玉石,纵横五尺,命石匠王熙复琢太后□容,未几而成。端丽殊妙。方之旧仪,尊严厚重,□□数倍。四方瞻礼之士私相□曰:将□终身不复睹此瑞相,岂意今日见之!往往厚出施利,喜跃而退。于是自本州以至邻郡,奉道者或舍金珠、粮□、钱帛、材木、笆箔、椽柱、薪草,莫可胜计。于是显武命前副官楚运享掌其文籍,司其出纳,虽一毫之私不有也。又命前上座孙居迁主其材木,公其用度,虽一寸之木不虚用也。其宫中已就者,前后三□□,虚无殿,西转□□廊一十间,太极殿之东创为七元殿,殿南北转角行廊二十间。东立五岳殿,诸位并已完成。显武所用众工,皆于本郡县精加遴选,伎艺工巧过人者然后用之。□其助修两宫费用之赀,最为大者,本州佑德州东永城州北修桥院。至于本宫诸处醮筵,□自亳之外助缘□归德、陈蔡、曹单、宿泗、颍寿、睢州、太康等处,□施主虽名衔至众,而籍之甚明。显武又虑毫楮易坏,不可传之永久,故刻诸坚石,揭于太极殿之西,使各人后世子孙以为美观。□显武昔尝与蔡州致仕刘忠显为友,二人各于仕路早谋休退,崇奉道德,不惟所好尚同,柳亦于祖庭递相兴缘有志。公自叹衰迈,来日无多,每谈话间则以未集之事托付于刘,刘亦无拒焉。 言或再三不已,刘君复曰:公何□区如此乎?宁不闻大丈夫之言坚若金石!金石可革而言不可渝也,岂徒面从而背违哉!显武欣然曰:吾得其人矣!余无忧患矣,死亦无憾矣!于是为宫门之纪纲者,属仆为文,仆故初纪混元之灵迹,历代尊奉之事,及自抚定至今,前后主持之人,次述显武戮力化缘,铢积寸累经营之功,终载远近施主喜舍之意,然□两宫之费,总而计之,不啻数千万,以一人所施之物纳诸其中,如毫末之小,涓滴之微。显武乃能裒聚,总集以就大缘,故而用度不匮,仆亦歆羡焉。遂为评说而备述之云。     明昌二年岁次辛亥十月丙子朔十五庾寅日前住持本宫道士李若谷     □岁进士曹崇和监斋宋□美、上座岳守一,见住持本宫道士     郭居明,都劝缘首前唐州司侯判官忠显校尉武骑尉致仕刘琦将仕郎亳州卫真县主薄娄襄     安远大将军行亳州卫真县令轻车都尉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完颜同罕                                                                                                石匠夏斌   王熙刊字   
     亳州请疏碑为矩形,高0.55米,宽0.89米,厚0.25米,今嵌于太极殿山门前院墙上,字迹已模糊不清。碑文行书21行,满行12字,段继章、 延素立碑,立于金大定七年八月。内容为亳州地方宫请延公法师为太清宫主持的上疏文本。碑文:亳州请疏 据太清宫谨请 延公法师主持 窃闻神化不可形谲无□以为 妙理运于自然不宰向宰盖太 原之出□赖至人□弘其道 兹者 太清仙境混元旧居久缘乏诚明之士未 启真筌是用求德行之师务阐 玄教伏惟 延公法师道德高厚大小归依 符命足以振风雷法力可以役 鬼神宜发扬于 古道用□赫于昌时今则 官僚鳞次众庶□期居此职 用正道流各怀□请□心无起 讦辞之意谨疏大定七年八月 日疏 昭信校尉充亳州 防御判官□骑尉 段继章 □将军同知亳州防御 史事上护军开□    延素

老子造像碑,高1.33米,宽0.62米,厚0.17米,青石刻成,长方形,平首,无座,无边饰。民国四年(1915年)鹿邑县知事王光弟募工按拓片摹勒而成。画面为老子怀抱如意钩,骑青牛过函谷的故事。通版皆为线刻,形态逼真,祥云缭绕,雄关在望。关于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入秦西游的故事,《史记》有载,《神仙传》诸书记载更为详细。《神仙传·西度函关尹喜问道》记为:尹喜姓虑(音伏,与伏通用),名喜,字公文,伏羲之后。初,母氏昼寝,梦天下绛绡流绕其身,时见长人与语,飞入口中,咽之。既觉,口有盈味。(周)成王丁巳四月初八日,及生喜,有双光若日,飞游其旁,室内皆明,陆地自生莲花,光色鲜润。既长,眼有日精,姿彩长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表,好坟索(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简称,都是古代书名)。施德行仁,有大度,损身济物,不求闻达。东迁于解(地名),康王举为大夫,素善于天之秘纬,鬼神无以匿其状。昭王五十二年冬十月登高远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喜曰:“夫阳气尽九,星宿值合,岁月并五复九十日之处,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但畿内地广,往来极多,既过而不值,知函谷必由之隘道,乃求为函谷关令,每夜仰观乾象,见紫气渐逼,长有丈余,飞入关来。喜曰:朝夕必有异人至此。预令关吏孙景曰:“有形容殊俗,车服异常者,勿听过”。乃命洒扫四十里以待。二十日甲子,老子乘白舆,驾青牛,叩关欲度。孙景入白尹喜,喜曰:“我今得见圣人矣!”即具朝服出迎,跪伏叩头,邀请曰:“顾丈人暂留神驾”。老君曰:“吾贫贱老叟,居在关东,因在关西暂往取薪,何故见留?幸听我度”。喜复稽首曰:“久知大圣,当来西游,劳神暴露有日,必愿少憩”。老君曰:“闻道西竺有古老先生者,善入无为,永存绵久,是以勤身就道,经过子关,子何以过留邪”?喜曰:“观大圣神姿超绝,乃上天之至尊,边夷何足我就?万勿讬言,少垂哀愍”。老君曰:“子何所见而逆知我”?喜曰:“去冬十月,天理星西行过昴,自今朔融风三五,东方真气,状如龙蛇而西变。此大圣人之征,故知必有真人度关也”。老君怡然笑曰:“子知我,我亦知子矣!子有通神之见,当得度世”。喜再拜曰:“敢问神人姓氏,可得闻乎”?老君曰:“吾姓字渺渺,从劫至劫,不可尽说。今姓李,字伯阳,皆号吾为老子”。喜于是就官舍,设坐供养,行弟子礼。于是老子尽传以内修外炼度世之法。中有九丹八石,玉醴金液,治病养性,谷绝变化,役使鬼神之法术。喜退而书之,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喜又请教诫,老子授之五千余言,即今日所见《道德经》。老子遂自驭青牛西行而去。今日所言“紫气东来”,典即出此。当然这也是一段颇具神话色彩的传说,造像碑之画面,大概就是描述这个故事的。 
    重修太极殿记碑 该碑高2米,宽0.78米,厚0.22米,梯形碑首,首身一石,下有碑座,皆为青石刻成,位于太清宫太极殿山门前东侧,露天保存。碑文楷书6行,满行55字,内容为记述善士周道圣等不忍坐视太清宫颓废召集众人募化重修之事。杜宾颖撰文,王一国立碑,立于大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现字迹清晰,保存完好。 附碑文:重 修 太 极 殿 碑 记 鹿邑东赖乡仙境名曰太清宫,有太极殿。老子居焉,历汉唐宋末,海内名宫奇观蔑以加矣,汉代世远,不遑具论,至唐宋两朝,奉敕重修,宏规模竣,殿宇碧瓦雕墙,美轮奂饰、丹艧颂鸟、革歌翚飞,海内名宫奇观,询蔑加矣,余生也晚,未获亲睹其辉煌,闻父老相继传述,不禁慨慕其盛,迄今隳败者不知凡几,整饬者不知凡几,及大清康熙戌午岁,风雨摧残,几乎颓废,有迩居善士周道圣等,目睹心伤,念老子道全德备,垂径奕 ,大有福于人世,不忍坐视其蔽,遂纠会募化,通都士女乐蠲赀,愿轮财□神有攸感。未几数月,诸材咸集,重修斯殿不劳而告竣。其间□老子金躯,群仙形体,靡不绘塑,焕然一新,以唐宋之盛隆,仅存什一于千百也,故撰俚言勒石以垂不朽云。                                                       鸣鹿居士杜宾颖沐浴拜   撰                                                   
住持道士王一国                 大清康熙二十四年岁次乙丑仲冬   
注:轮财,当为输财之误。 
      李母墓又名先天太后墓,此墓建于乾封元年二月,唐高宗李治偕武则天朝谒老君庙,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追封老子母亲为先天太后,并诏令对李母墓进行整修,更名为先天太后墓,墓碑文字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题。 
       众所周知,老子西行后死于扶风,葬于槐里。但是,由此看来作为孝子的老子想始终陪伴于母亲身旁,恐怕只能是千古憾事,这似乎让人感到了天道有序而人伦无常

 

 

老子故里

无名的涡河,曲折蜿蜒,碧波荡漾,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在弯过了“七七四十九”道弯之后,又一“弯”,就“弯”出了一个著名的大县——鹿邑。

   鹿邑位于广袤的豫东平原的豫皖交界处。

   鹿邑东临安微省亳州市,西接太康、淮阳,南与郸城毗邻,北与商丘、柘城接壤。她建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古濑国的都城所在地。

   鹿邑素有“老子故里,道德真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之称谓。

   春秋时,一位亘古未见的伟大圣哲——老子,就诞生在这里。

   著名文学家鲁迅说:“不读《道德经》(老子著),就等于不懂中国文化。”

   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也是“世界百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老子出生于公元前五百七十一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氏)。曾任周王朝柱下史、守藏史之职,掌管记史、藏书。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他的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尤其是哲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他在晚年西出函关之后,便长期隐居于秦国(其区域为今陕西、甘肃一带),不为世人所知。传说,他的寿命很长,故司马迁在《史记》中记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后老子“死于扶风(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葬于槐里(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

   《辞海》曰:“《老子》,书名。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家的主要经典……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可谓是注者蜂起,数以万计。

   《道德经》全书大约五千字,共分为上、下两卷,八十一章;《道》篇在前,《德》篇在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当今世界上版本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书籍,就连在西方国家最为流行的《圣经》也无以伦比,遥不可及。《道德经》简短精悍,内容丰富,可谓涵天覆地。它不仅涉及政治、哲学,还包括军事、历史、美学、文学、宇宙学等多种学科,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百科全书”。哲学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大派别无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吸纳他的观点和主张。一部《道德经》,不但使老子成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而且还被评定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其学术的应用更为广泛:英、美、法、德等国家的不少政治家将其运用于行政管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企业家则把它应用于经营管理……

   老子故里文化旅游区分为两个景区,即太清宫景区、明道宫景区。

   “太清宫”。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为老子出生地。

   据《后汉书·桓帝纪》载:东汉时,楚王英始学“道教”,斋戒沐浴,祭祀黄帝、老子。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老子祠始建于此。将老子祠扩建为太清宫,则在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下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命亳州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先天太后庙及玄元庙各置令一人。真源县此时的“玄元庙”,亦即东汉时期的“老子祠”。天宝二年,诏改西京(长安)“玄庙”为“太清宫”,东京洛阳“元庙”为“太微宫”,诸州“玄元庙”为“紫极宫”;同年九月,又诏命:“谯郡‘紫微宫’宜准西京为‘太清宫’”(即亳州真源县“紫微宫”可以与长安玄庙一样称为“太清宫”。见《旧唐书·礼仪志四》)。因为天宝元年已改亳州为谯郡,所以谯郡真源县即原亳州真源县,亦即原楚国苦县、前唐谷阳县。同时,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自此,“老子祠”被定名为“太清宫”。

   唐皇将太清宫尊为祖庙,据《旧唐书·礼仪志四》载: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两京及天下诸郡于开元观、开元寺,以金铜铸玄元(老子)等身天尊及佛各一躯”。太清宫建成后,“命工人于太白山采白石,为玄元(老子)圣容,又采白石为玄宗(李隆基)圣容,侍立于玄元(老子)之右。皆依王者衮冕之服,缯彩珠玉为之。又于像设东刻白石为李林甫、陈希烈之形。及林甫犯事,又刻石为杨国忠之形,而瘗林甫之石。及希烈、国忠贬,尽毁瘗之”。当时,一些“宠相弄臣”也曾挤列至玄元皇帝(老子)像一侧。天宝八年,唐玄宗李隆基朝太清宫,加“圣祖玄元皇帝”尊号曰“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自今以后,每至禘祫(古代帝王祭祖仪式),并于太清宫圣祖前设位序诏穆。”据唐末杜光庭《道教灵验记》载,真源太清宫的建筑规模与礼仪制度和西京太清宫完全相同,有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圣御容,列侍于老君左右。唐玄宗李隆基曾两度亲谒太清宫。当时,前宫祭祀老子,后宫(又称洞霄宫)祭祀李母(先天太后)。两宫相距一里,中间隔有一河,名曰清静河;河上有桥,名曰会仙桥。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相商事宜,则以云牌传示,不允私自来往,其规矩之严,犹如皇宫。前宫午门耸立,御道宽阔直坦,院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建筑风格一如长安王宫。《道教灵验记》还说:“历殷周至唐,而九井三桧宛然常在。武德中,枯桧再生,天宝年再置宫宇,其古迹自汉宣、汉桓增修营葺,魏太武、隋文帝别授规模。”唐时规制,有“两宫二观,古桧千余株,屋宇七百余间,有兵士五百人镇卫宫所”。

   此后,太清宫屡遭兵燹。虽历朝历代屡废屡建、屡毁屡修,规模已远不如前。尽管如此,如今的太清宫仍是气势磅礴,殿堂林立,雕梁画栋,巍巍壮观。五百亩宫苑,遍植万株松柏黄杨,一派伟岸雄风。在这里,你可以细品老子传统文化,静思养身修德之道。

   “明道宫”。明道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关,为老子讲学地。与老子诞生地太清宫东西相望,历史上,曾先后有八位皇帝来此祭祀拜谒。

   明道宫景区以紫气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紫气大道南为弘道苑,北为明道宫。明道宫据大清光绪版《鹿邑县志·古迹·明道宫》记载:“明道宫在东门内升仙台前,唐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到了唐朝,随着皇室对老子尊崇有加,即以老君台为中心,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建。可惜这一古建筑群多毁于历代的兵火战乱中。为了弘扬光大老子文化,向世人展示老子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博大、厚重及其现实借鉴价值。鹿邑县委、县政府于2005年依唐、宋时的规模恢复重建。该景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l.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海内外最大的老子思想弘扬宣传基地。主要有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老君台、文昌阁、腾云阁等建筑构成。明道宫内,亭台楼阁,皆有曲径回廊相连,绿柳翠柏,奇花异草相互映衬,争奇斗艳。明道宫内,亭台楼阁,皆有曲径回廊相连;绿柳翠柏,奇花异草相互映衬。游览明道宫,将是一次探幽访道、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老子讲学地——明道宫

  “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   这句诗是陈抟老祖(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即今河南鹿邑人。年少时熟读经史及百家之言,好佛学,医理,天文地理,颇有诗名。后举进士不第,悟世事浮华实为虚妄,乃不求仕进,游历名山,求访仙道,长期隐居在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清静修道二十余年。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室,与隐士吕洞宾,李琪等交往甚密。后周世宗思陈抟有奇才远略,乃召陈抟入宫,命他为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曾两次召陈抟入宫,待之甚厚,他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甚得太宗敬重宏信,赐号“希夷先生”。端拱二年亦即989年卒於莲华峰下张超谷中)对明道宫景色的描写。   明道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与老子诞生地太清宫东西相望,这是老子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地方。明道宫是目前海内外最大的弘扬老子思想的宣传基地。明道宫景区内的“升仙台”(即“老君台”),既彰显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笼罩着一层浓郁的神秘色彩。初秋的一天,笔者走近鹿邑明道宫,探访老子故里,感悟老子文化。

  “悠悠千载明道宫,景区新姿览胜景”。  据大清光绪版《鹿邑县志·古迹·明道宫》记载:“明道宫在东门内升仙台前,唐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到了唐朝,随着皇室对老子尊崇有加,即以老君台为中心,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后来,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建,可惜这一古建筑群多毁于历代的兵火战乱中。  为了弘扬老子文化,向世人展示老子以“道法自然”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博大、厚重及其现实借鉴价值,鹿邑县委、县政府于2005年依唐、宋时的规模恢复重建明道宫。如今的明道宫景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海内外最大的弘扬老子思想的宣传基地。  明道宫景区以鹿邑县城紫气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紫气大道南为弘道苑,北为明道宫。景区内主要有弘道苑、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文昌阁、藏经阁、享殿、升仙台等建筑构成。明道宫内,亭台楼阁,皆有曲径回廊相连,绿柳翠柏与奇花异草相互映衬。游览明道宫,的确是一次探幽访道、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八朝皇帝谒圣地,四个帝王赐县名”。  唐朝皇帝把老子奉为先祖之后,或亲来鹿邑祭拜,或派大臣前往,并在老子讲学处修建宫殿,以供皇帝“驻跸”、官员下榻。唐时,明道宫内的建筑群叫紫极宫,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即1014年,宋真宗赵恒亲来鹿邑祭拜老子,就住在紫极宫中的迎禧殿里。当天晚上,他出来散步,思绪万千,感到宋代应该比唐代更为尊崇老子,为此,就改紫极宫为明道宫,并提笔挥毫,写下了“明道宫”三个大字。如今遗存的宋真宗的书法端庄严谨,一派雍容的皇家气派,和鹿邑太清宫宋真宗所立的“先天太后之赞”三御碑的书法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宋真宗把“紫极宫”改为“明道宫”含义深刻。“明”,即是显示、彰显;“道”,即老子所倡导的天下大道;“明道宫”,即是彰显道德、真理的地方。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是“道”,“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宋真宗为这座宫殿取“明道宫”之名,表明了真宗皇帝深得老子思想之真谛。  历史上,曾有8位皇帝来鹿邑祭拜老子,他们分别是汉桓帝刘志、魏文帝曹丕、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武曌、唐玄宗李隆基、梁太祖朱全忠、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据史料记载,在8位来鹿邑祭拜老子的皇帝中,只有宋真宗赵恒曾在鹿邑居住过。  在迎禧殿里,东山墙上有一幅《宋真宗朝老图》。图中除宋真宗赵恒本人之外,还有宰相王旦、相王元偓、荣王元俨等文武百官。正墙的东侧是有关“宋真宗与老子故里”的介绍,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宋真宗赵恒“赴鹿朝老”的历史记载。正墙的西侧,是对历代赴鹿朝老的8个帝王之简介。西山墙挂的则是宋代时期鹿邑及明道宫的地形图。该图系从光绪《鹿邑县志》上摘录的。  另外,迎禧殿内既有《史记》对老子生平的记载,也有《资治通鉴》对宋真宗朝老的记载;既有真宗皇帝关于老子故里的圣旨诏令,也有真宗皇帝所作有关老子的诗文;既有宋代高道陈抟老祖的简介,也有今人朝拜老子的祭文。据记载,历史上曾有四个帝王为鹿邑赐名。

  “风雨沧桑老君台,古柏森森怡身心”。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位于景区最北侧,是明道宫建筑群中唯一现存的古建筑,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温家宝、杨尚昆、杨得志、张爱萍等都曾到老君台参观考察过。传说老子就是在此台上羽化升仙的,实际上,这座台子是为纪念老子晚年在这里聚徒讲学而修的。因为古人有筑坛讲学的传统,所以,老君台是老子晚年传播天下大道,宣讲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上善若水”、“尊道贵德”、“以百姓心为心”的深邃思想的地方。  《鹿邑县古县志》上这样记载:“台前有明道宫、太清坛,建于唐天宝二年,后毁于兵,元重建,清重修。澄清亭、文昌阁、迎禧殿等鳞次栉比,先后毁于兵火。”从史料记载看,至少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在老君台周围,就为纪念老子当年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盛举而大兴土木了。据专家考证,按中国秦汉时期建台的旧制,它最初应是同陕西黄陵的武仙台、河北临漳曹操修的铜雀台是一个时期,也就是说应建于两汉时期。老君台自下而上共有33级台阶,因为道教认为天有33层,道教上有“33阶上青天”之说,老君台正殿建在33层之上,正中供奉着老子塑像,象征着老子修道悟德达到了最高层。老君台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全台以古式青砖堆砌,周围立垛口女儿墙,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高台建筑之一。居高临下,老君台雄伟壮观,整个台体呈25边形,其施工和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老君台上大殿有正殿3间,东西偏殿各1间,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新中国成立后,鹿邑人对老君台进行维修时,发现其上面檩子上写有“明万历七年”字样,即1579年,可见在明万历年间曾对老君台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殿前壁东西两侧嵌两方石刻,分别为“道德真源”、“犹龙遗迹”,系明代碑刻,是明朝万历年间修缮时留下的。这两通石刻书法价值很高,可惜年久已磨损,碑刻字迹模糊不清,现上面的字系今人刻上的。  大殿内老子像为汉白玉雕像,殿前分别站立着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等4个不同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们是老子的得意弟子。台上有桧柏13株,相传是唐柏,是老子的13位弟子转化而成,在这里长年陪伴老子。老君台上,松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恰似人间仙境。  在大殿的南侧有一根铁柱,俗称赶山鞭。这样的铁柱,鹿邑有两根,另一根在太清宫。实际上,太清宫的铁柱与老君台上的铁柱一样,并无上下之分,也并非鹿邑百姓传说的老子赶山之鞭,而是纪念老子之物。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载:“铁柱高八尺,围尺有八寸,旧志谓为唐时旧物。”

  “日军侵华有见证,老子显灵护县城”。  在老君台上,至今仍保存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弹痕。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一队日军从鹿邑城东营子寨向西开进。因为当时县城内并无高大建筑,加上老君台上古柏森森,非常引人注目。日军以为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在县城东城墙上架上迫击炮,对老君台集中炮击,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附近的柏树上共中炮弹13发,机枪弹无数,其中两发炮弹穿过大殿山墙,一发卡在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的神龛上,还有一发卡在了殿东柏树的树杈上。梁架和树杈上的炮弹都保存了很久,其中树杈上的一发炮弹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取下来。  值得庆幸的是,13发炮弹全未打响,若有一炮打响,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当时大殿后的炼丹房尚在,房中满满的全是黑色炸药,如果一发打响,可引起炸药爆炸,不但老君台会化为废墟,恐怕就连鹿邑县城也会遭到严重破坏。可在鹿邑县城其他地方,日军的大炮却厉害得很,东南城角城墙上的奎星楼、南城门上的城楼,日军都是一炮解决,打飞于护城河内。可日军打老君台的炮弹却一发未响,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定数,不得而知。但这一真实的历史故事却流传得很远,成为老君爷神灵不容冒犯和老君爷保佑鹿邑苍生的佐证。如今,梁架和神龛上的两发炮弹已被取了下来,而且神龛已被换成新的。只有大殿东山墙和那颗柏树杈上还留有清晰的弹孔痕迹。  上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老人来中国后提出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他来到老君台,首先立下一块“和平碑”,然后便虔诚地拜了又拜,并向随行人员讲了当年的一切。原来,他就是当年向老君台发射迫击炮弹的炮手,他说当时共发射了13发炮弹,而那时鹿邑人掌握的是12发炮弹,是不是所说有误??2002年,由于数日阴雨连绵,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省文物局古建筑施工队在此清理地基时,发现了一发日制迫击炮弹,由于没有引爆,不便保管,便交给县武装部引爆了,当时留有录像资料。这发炮弹的发现,正应了那位日本老人所说的13发之数。

  “投巨资恢复建设,明道宫展露新姿”。  为了弘扬老子文化,开发旅游资源,2005年,鹿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意,立足于弘扬老子文化,建设文化大县、旅游强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投资6000万元,按照唐宋规制,恢复重建明道宫。修复后的明道宫,从老君台台阶往南神道上,依次是享殿、玄元殿、八卦台、迎禧殿、明道宫正门。神道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是东配殿、尚德亭、崇道亭、观复亭、礼醇门,西侧由北向南依次是西配殿、守素亭、抱朴亭、澄清亭、文昌阁、教正门,东西对称,布局严谨。“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如今,明道宫景区内苍松翠柏,鲜花绽放,绿草如茵,古色古香。神道两侧湖水潆绕,景色优美,到处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优雅、和谐的景象。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老子故里人民欢迎各地游客来这片古老而又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圣地,细品老子传统文化,静思养身修德之道。

老子出生地——太清宫

两千多年前,在广袤的豫东平原——鹿邑这片沃土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圣哲,他,就是著有五千言《道德经》的老子;继而又有一个因老子而得名的宫观,它,就是唐宗宋祖等历代帝王朝拜祭祀老子的宫苑——“太清宫”。   太清宫地处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古苦县濑乡曲仁里)。她东与安徽省亳州市相邻,人文历史悠久,古老而富有魅力。

作为老子文化重要载体的太清宫,遗迹遗址数不胜数、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老子文化底蕴积淀深厚。近日,笔者顶着北风,冒着严寒,怀着无比仰慕崇敬的心情,探访了老子诞生地——太清宫。

   太清史韵唱千古   太清宫始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初名“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大兴土木,修建殿宇。唐乾封元年(666年),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唐光宅六年(公元684年),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并建洞霄宫以祀李母。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并御书全文镌立《道德经注碑》一通,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唐朝太清宫分前宫和后宫,两宫相距一华里,中有清净河,河上建有会仙桥。前宫住乾道,后宫住坤道。两宫共占地872亩,有殿阁600余间。前宫午门耸立,御道坦直,宫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等,太极殿内供奉老子塑像,殿前有铜铸八卦炼丹炉一尊,殿侧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实为老子任柱下史之标志。殿东有水井一眼,传为老子出生时九龙取水浴体处,故人称“九龙井”。宫内碑石林立、古树葱茏、清静幽雅、庄严肃穆,唐末毁于兵火。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赵恒亲临太清宫,大排祀典于宫,又于宫东侧镌立御书《先天太后之赞碑》一通,并下诏扩建庙宇。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时,该宫又遭劫烬。金元时增修,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再次修缮,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重修,2005年又开始恢复建设。太清宫几经兴废,也是中华历史的真实写照。  太清宫是老子文化发源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如今,鹿邑县委、县政府又将太清宫打造成老子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信众游客拜祖“游览胜地”,看、玩、吃、住、养生一体化“活动乐园”。

  广场览胜娱君心   在太清宫景区门前路南,有一个广阔的“老子文化广场”。   老子文化广场,坐南朝北。广场南面,是老子雕像和浮雕墙。   老子的雕像高27米,八角形基座高6米,由365块莱州花岗石构筑而成。据悉,这尊老子雕像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雕像。老子雕像远看形象、近观传神,慈祥大度、端庄自然。   老子雕像的南面,是一围高大的“浮雕墙”。浮雕墙由反映老子生平的18幅精雕故事、81章《道德经》和20篇历代皇帝和文人对老子的评赞组成。浮雕墙图文并貌,雕刻精美,寓教于乐,赏心悦目。   老子文化广场的中心,是一个硕大的“八卦图”,俗称“阴阳鱼平台”,直径39米。8个卦像分别按8个方位排列,四周设八卦云龙柱。每个八卦云龙柱高13.6米。与八卦图东西相连的,是“戒律大道”,每条戒律大道长50米、宽5.5米。   广场四角各有一处生态角廊、两座铜雕和一座高12米的景观发光石碑。“生态角廊”是游人止步小憩的地方。“游历布道”、“仕周史官”、“设坛讲学”、“至臻大道”、“函谷著述”、“孔子问礼”、“点化子居”、“西出函关”等8座铜雕,分别再现了老子生平的事迹。4座景观发光石碑,正面的老子画像分别由明朝的文征明、宋朝的无名氏、唐朝的吴道子、元朝的赵孟頫\4位书画家所绘,其他两面,则分别是古今中外文人骚客、历朝皇帝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诸多赞美与评价。

  仙迹遗存不胜数  太清宫现有老子“仙迹”遗存众多,数不胜数。主要有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阴阳柏、九龙井、望月井、灵溪池、柱下史之柱、唐《道德经》注碑、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等。还有恢复建设的先天太后墓、老子故居、三清殿、翰轩苑、道源碑林等。  走进太清宫景区大门,即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它就是太清宫的山门,即正门。山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进深5间,两侧配有歇山式阙楼和廊坊。门前有御道广场,青石铺路,两边两尊石狮,以显示帝王的威严。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匾额,上面题写着“太清宫”,两边楹联为“地古永存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它蕴涵着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老子故里太清宫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在太清宫东南角,有两块石碑。它们分别是大宋时期的《重修太清宫之碑》和唐朝时期的《道德经注碑》。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立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也就是公元1014年。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风雨剥蚀,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此碑用盘龙做碑首,说明此碑刻是皇家御制。碑文记载了宋真宗赵恒朝拜并重修太清宫的经过,重点记述了修复后太清宫宏大的规模和壮观的气势。宋真宗重修后的太清宫,规模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据史书记载曰:“庙貌比唐时有加”。唐《道德经注碑》是唐玄宗(又称唐明祖)亲自作注。这块石碑是太清宫景区现存最早的帝王御碑,碑文是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对老子《道德经》的释文,立于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碑体高3.7米,碑身四体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左右两侧为文人的题咏。该碑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严重,由于此碑是唐朝遗物,又是皇帝所立,为文物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沿山门向北100多米处,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太清“宫庭苑”,也叫“太极殿”。2580多年前,圣哲老子就诞生在这里,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太极殿内供奉有“太清道德天尊”老子像。老子神像涂刷的金粉、硕大楠木香案,都是海外道教信徒捐助的,价值十分昂贵。老子神像面前站立的4个人分别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  “太极殿”门前长着两棵古柏,名叫“丹桂”。据鹿邑旧时的县志记载,古柏为老子亲手所植。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们的纹理大相迥异:一左旋,一右转,“天左旋地右转”,象征着太极图的阴阳二气。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我们也不妨理解为老子故里的草木万物皆有灵性吧!  “太极殿”后100米处为“三清殿”,三清殿为重檐庑殿式仿宋风格的宫殿建筑。三清殿面宽9间,进深6间,殿高18米,面积1500平方米,青黑色琉璃瓦复顶。三清大殿殿内供奉“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3位尊神,两侧则为义薄云天的关帝圣君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人(江苏丰县人),是一个充满传奇经历和神奇色彩的道教领袖。他一生致力于创设中国道教,并“得道成仙”,123岁“仙化”而去。被后人尊之为“祖天师”和道教教主。有关张道陵的记载,散记于各种方史、家谱、道书中,有些记载难以考证)塑像。5位尊神的形象高大精致,各具特色。雕像连同古朴典雅的木质神龛、硕大的楠木香案等,为香港飞雁洞道教团体捐助。三清殿的殿壁装饰有精美的壁画,壁画内容亦反映道教文化之含义。  三清殿的北侧是老子故居,老子故居原是太清宫景区苑内最大的广场,在它地下3米处,就是唐、宋、元时期的太清宫基址。1997年,考古工作者对太清宫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在太极殿周围3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大面积的建筑遗址存在。老子故居,占地36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老子故居有灵溪桥、牧牛场、观水亭、篱门、东堂、正堂、西堂、望楼、隐山、犹龙洞、静思亭等遗址。老子故居为防汉风格,分主仆院落、山体和水系,宅院依山傍水,向人们再现了春秋末年老子在此生活的场景和社会风貌。  老子故居北侧是先天太后之赞碑,也叫三御碑,是太清宫景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通碑刻,它是“御书御制并篆额”的先天太后之赞碑,也是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拜谒太清宫时留下来的。这通石碑由宋真宗皇帝亲自撰文、题写碑名。该碑形体高大、气势恢宏。全碑高8米、宽2米、重50多吨。该碑石质极坚,虽历经千年,至今仍保存完好,仅蚀数字。2000年,中国考古学家原会长徐苹芳在实地考察过这块石碑后,对其综合价值留下8个字的评价:河南第一,全国罕见。  道源碑林位于太清宫景区西侧,占地30?亩。道源碑林的总体布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如意”,“如意”是中国的传统吉祥物,也是道教的重要法器。道源碑林分为暗、灰、水、明4个空间,分别代表了“体道”、“论德”、“守善”、“弘法”4个主题。碑林内主要有国内81位知名书法家书写的《道德经》章句,整理勒刻了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临4位皇帝所注的《道德经》序,刻绘了老子圣迹图。碑林的正门为雕花门楼状,门前的老子全身石碑雕像是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画。

  老子庙会人如织    老子庙会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据新旧《唐书》记载,李唐王朝把老子李耳当做自家祖宗,唐高宗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02年),以“老子庙”为太庙,“特起宫阙,如帝者居”,乾封元年(666)亲率百官到鹿邑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钦封“老子祠”为“太清宫”。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亲来朝拜。金、元、明、清均有帝王亲谒或派大臣拜谒。清以后虽未再有皇家祭祀,但民间祭拜、道教祭祀、李氏家族及地方官员主持的各祭祀活动从未间断,生日庙会延续至今。老子生日庙会从起源至今,保留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原生态,以其独有的内容和基本特征传承历史,在中国庙会文化中具有独特性。  自2007年以来,鹿邑县恢复了一年一度的老子庙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都举行老子圣诞祭祀活动。会期大戏数台、唢呐十余班,还有各处民间花会狮子、高跷、旱船、空竹等表演。  目前,鹿邑县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子庙会”已获省政府批准,今年,鹿邑又在此基础上继续申报国家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把老子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以此扩大老子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

  节会扬名道德尊  近年来,鹿邑县委、县政府依据老子文化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全方位综合开发,并利用老子文化,唱响“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相继举办了老子文化研讨会、老子文化道学论坛、老子文化节,成功地把老子文化推向中国和世界,同时,该县以节会为载体,积极开展经贸合作和旅游推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尤以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最为成功,节会精彩纷呈,效果显著。  2008年10月20日,由中国文联、河南省政协、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办,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协办,河南省文联、周口市人民政府、鹿邑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在鹿邑隆重举行。当晚,太清宫老子文化广场万人汇聚、灯火辉煌,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天地人和》大型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各界人士,在深切缅怀我国伟大先哲老子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  如今的太清宫,五百亩宫苑,遍植万株松柏黄杨,一派伟岸雄风。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老子故里人民欢迎各位嘉宾,来这片古老而又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圣地,细品老子传统文化,静思养身修德之道。

鹿邑的“四大称谓”

  悠悠的历史长河,有曲有弯,亦急亦缓。就是她,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的出生地河南鹿邑赢得了“四大称谓”,即“老子故里”、“道德真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

  老子故里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太清宫”。这里,就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历朝历代供奉祭祀老子的祠庙。“太清宫”和“升仙台”(俗称老君台)一起,于1978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审批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后汉书》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以老子庙为“家庙”。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为始祖,“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宇如帝者居”。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称“紫极宫”,玄宗李隆基改“紫极宫”为“太清宫”。武后武则天于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其规模相当宏大,建筑风格一如长安王宫。当时的太清宫占地八顷零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宋代好道,宋真宗赵恒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位崇道皇帝,曾任用大臣丁谓,在各地大建宫观寺庙。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宋真宗赵恒“帝发京师”,十九日至鹿邑(时称卫真县)城内奉元宫(即今明道宫),斋于迎禧殿。二十一日,“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奉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加号册宝。夜漏上五刻,天书扶持使奉天书赴太清宫。二鼓,“帝乘玉辂,驻大次”。三鼓,奉天书,至太清宫升殿,“改服衰冠”,行朝谒之礼。相王元偓为亚献,荣王元俨为终献。祀老子于太清宫,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真宗此次鹿邑之行,刻立了“大宋重修太清宫”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诏改“奉元宫”为“明道宫”,同时还留下了七篇关于太清宫、明道宫的诏文、册文和十一首关于老子的谒赞诗文。在此期间,太清宫盛极,来往不绝的不仅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也常常来此流连驻足。诸如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唐时的太清宫可谓名闻遐迩,天下皆知。

  道德真源所谓“道德真源”,顾名思义,也就是“道”与“德”的“根本”和“源头”。唐初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冬季,唐高宗李治带领左相窦德玄、右相陆敦信、封禅使英国公李绩、少师徐敬宗以及文武百官、外国使臣;武则天皇后则总领六宫及内外皇诰夫人,自东都洛阳启程,浩浩荡荡,顶风冒雪,直达泰山,并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初一,在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然后,他们便直奔亳州谷阳(即今河南鹿邑,古属亳州),于二月己末日来到谷阳县濑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镇)老子诞生处,朝谒老子庙(即今太清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亦即公元165年)。他们向李氏先祖老子拜祭之后,又宣“追尊玄元皇帝制”之诏令,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李母为“先天太后”。并以老子著述《道德经》为缘由,诏改“谷阳”县为“真源”县。故而,后人便称鹿邑为“道德真源”。

  道教祖庭位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的太清宫,是唐皇的家庙。“太清”,道家谓之为“天道”,亦或曰“天空”,传为神仙之住居处,道教常用其作宫观的名称。老子故里的纪念性建筑,初为“老子庙”,始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公元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兴建宫阙殿宇。唐天宝元年(公元743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至今。太清宫前后两宫相距一里,中间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取老子“清静无为”之意,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房屋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龙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实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自“靖康之乱”后,太清宫屡遭破坏,又数度廛修。因在老子之前,尚无“道教”,后道教人士又把《道德经》奉为经典,加之历史上皇家曾屡屡到太清宫朝谒拜祭,道教组织也无数次在此举行“道场”,不少道教名士也均已到过太清宫而为荣,新中国道协原会长闵智廷、现任会长任法融等,也多次莅临太清宫、明道宫做“法事”活动,故而,后人即把河南鹿邑太清宫称之为“道教祖庭”。

李姓之根“天下李姓,根在鹿邑。”世人的这一说法,是有籍可考、毫无置疑的。商朝末年,周武王姬发在西岐(位于今陕西省西部)起兵“反商”,且声势浩大,来势凶猛,以致不少王侯也纷纷叛商降周。但商纣王仍执迷不悟,我行我素。太师比干、大理司寇理徵苦口相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将比干剖腹挖心、理徵推出斩首。并听信奸臣——亚相费仲之谗言,欲对理徵一家人等赶尽杀绝、斩草除根。理徵夫人契和娟闻讯之后,便带着八岁的儿子理利贞离家出逃。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饿了,摘几个李子吃;渴了,捧点泉水喝。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难万苦,终于脱离魔掌,逃到陈国——苦县濑乡曲仁里(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为了感谢李子的救命之恩,并借以躲避官府的追杀,且因“理”、“李”同音,故改“理”为“李”,作为自家的姓氏。李利贞为天下李姓第一人,老子李耳则是李利贞的第十一世孙。老子的儿子名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被封于段干;宗的儿子名叫李注;注的儿子叫做李宫;宫的玄孙名叫李假,在汉文帝时候做过官;假的儿子名叫李解,做过胶西王刘卯的太傅……

令人神往

  2580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诞生在楚国苦(hù)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一部《道德经》寥寥五千言,包含了治国、理家、养生、社交诸方面的深邃哲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鹿邑,老子的故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悠涡河依城而过,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广袤无垠的豫东大平原上。据考证,远古时期这里是鹿的故乡,鹿邑因此而得名。老子故里景区由太清宫和明道宫两部分组成,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为老子的诞生地,也是李姓的发源地,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海内外游客游览观光、李姓寻根祭祖、道教信徒拜谒的祖庭胜地。

  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桓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崇信道教的皇帝。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常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

  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特别是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以老子庙为家庙。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大兴土木,修建殿宇,“其宫阙如帝王者居”,做为皇室家庙。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李治到鹿邑朝谒老子,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庙名为“玄元庙”并诏建“紫极宫”、“太清楼”,其庙置令、丞各一员,皇室常驻五百军士镇守太清宫。改谷阳县为阵源县,免除全县李姓一年的徭役。到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又册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为洞霄宫以祀李母,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唐开元十三年(725),玄宗皇帝李隆基又亲朝太清宫,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天宝二年(743),玄宗皇帝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太清宫之名沿用至今。此时,太清宫又有所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唐玄宗还两次为《道德经》作注,并镌立《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一通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1986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末黄巢起义,太清宫毁于兵事。宋真宗年间重建,又拨国库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宫,规模比唐时有加。重修时并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会真桥记”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后,真宗皇帝亲率满朝文武来太清宫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赞”碑,通高八米,宽二米,二龙幡伏于碑首,神龟支撑碑下,为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三御碑”,且书法秀美,石质坚细,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宫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后屡修屡废,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记。

  宋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在这期间,太清宫盛极,来往不绝的不仅有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也常来此流连驻足。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此时的太清宫名声远扬。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胡耀邦、张爱萍、杨得志、朱镕基,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先后游览了这块圣地。

  到了宋末,靖康之乱给太清宫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气大伤。元朝统一后,重视道教,朝廷颁布保护太清宫的令旨,明确规定太清宫、洞霄宫属国家保护,规定在太清宫方圆四十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元代中统年间,皇帝又颁发了圣旨和执照,对太清宫予以保护,碑刻今存。元代末年,太清宫一带屡患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直至清代康熙年间,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规模尚十分可观,但规模已远不如昔日,较之于唐宋,“仅存十一于千百也”。而现在与清时相比,又是仅存“十一于千百也”。太清宫现存主体建筑太极殿五间,铁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宫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间,娃娃殿三间,宋碑一通。

  太清宫分为前宫、后宫,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相传前宫祭祀老子,后宫祭祀李母。两宫相距一里,中间隔有一河,曰清静河;河上有桥,桥曰会仙桥。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相商事宜,则以云牌传示,不允私自来往,其规矩之严犹如皇宫。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西有牧牛场,东有隐阳山,中间是望月井,两边有日月池、九龙井等遗迹。史书记载,老子出生的那天为农历二月十五日,传说这一天紫气升腾、异香百里、日月共辉、祥云缭绕、百鸟和鸣、万木吐翠,九条雏龙,喷甘吐霖,为呱呱坠地的老子沐浴净身。

  太清宫的主体建筑是太极殿,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清朝重修,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式结构,黄色琉璃瓦顶。大殿中间为老子塑像,两旁的配像分别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几位帝王之所以位列两旁,就是因为老子为唐王圣祖,在唐王家庙里,他们四位的身份是李氏后裔。由此看来,太清宫作为唐王家庙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太极殿的斗拱是宋朝的,檩子是明朝的,现今部分檩条上仍写有“明万历七年”(1579)字样。太极殿门两旁的楹联是:“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出自宋英宗至平四年(1067)欧阳修所作的《太清宫烧香》中的诗句。

  《唐道德经注碑》,该碑位于太极殿前神道东侧,立于唐天宝元年(742),是太清宫中现存最早的帝王御碑。唐朝帝王取得天下政权以后,到处寻找《道德经》真迹,后来尹喜的后代把世代珍藏的竹简原版《道德经》献给了朝廷。唐玄宗李隆基根据这个版本写下了《唐道德经注》,并刻碑留在了老子故里。碑体高3.7米,宽1.2米,厚0.36米,碑首为半圆形,首身一石,碑身四体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每面22行,满行51字,左右两侧为文人的题咏。碑文内容为唐玄宗李隆基对《道德经》的释文。该碑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严重。此碑是唐朝遗物,又是皇帝所立,为文物中的珍品。特别是正文的隶书,大有唐全碑之风韵,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先天太后之赞碑》是太清宫景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碑刻,是宋真宗赵恒于大宋祥符七年(1014)来鹿邑朝拜太清宫时所立,由真宗皇帝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题写碑名,被誉为“三御碑”。该碑形体高大,气势恢弘,高8米以上,宽2米,厚0.67米,重50多吨,碑冠刻成盘龙状,碑文的内容是歌颂老子母亲的功德。该碑石质极坚,虽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仅蚀数字。

  太清宫内有两株稀世古柏——丹桧古柏,鹿邑旧时的县志记载是老子亲手所植。但据专家考证,这两个古柏应为唐柏,但这与老子亲手植柏并不矛盾,应该是老子亲手植柏枯死后发出的新枝。扁柏树扁得出奇,丹桧树阴阳相照,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们的纹理其一左旋,其一右转,天左旋地右转,象征太极图的阴阳二气,吻合了老子“道分两极”的辩证思想。

  此外,太清宫内还有纪念老子为“柱下史”的铁柱子。在老子故里,流传着很多关于老子的神奇故事,在当地群众心目中,老子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这根铁柱是民间传说中老子的赶山鞭。远古时期,这里不象现在一马平川,而是有一座遮天避日的大山,百姓称为隐阳山。因为隐阳山的存在,老百姓生活很不方便,缺少耕地不说,山上的豺狼虎豹还经常下山祸害百姓,老百姓吃尽了苦头。为了救百姓于苦难,老子上山采来五色石,支起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铸成一根赶山的铁鞭。坐在老君台上的老子,手举铁鞭,运足神力,一鞭下去,把大山赶到东洋大海里去了。由于赶山时用力力过猛,铁鞭从中震断,上半截飞到了太清宫,下半截留在了老君台。所以大家在老君台上可以看到一样的另一个赶山鞭。从史实的角度来讲,这是纪念老子“柱下史”官职的纪念物,为唐朝帝王建太清宫时所立。老子曾经在周王朝做官。作为奴隶社会的周王朝,天子是天下至尊,群臣百官在上朝时,必须恭敬站立。而老子身为守藏室之史,需要写言记事,于是周朝天子就赐老子一根铁柱,老子可以倚在下面书写,所以后人尊称老子为“柱下史”。老子辞官回到故里后,为了表达对周天子的感恩,就仿着朝中的铁柱样子做了一个发簪戴在头上。后世创立的道教尊老子为圣祖,对老子顶礼膜拜,也学着老子的样子戴上同样的发簪,细心的人会发现,道士头上的发簪与这个铁柱十分相似。

  太清宫内的水井也是一大景观。在鼎盛时期,太清宫包括前宫和后宫共有72眼井,按72星宿位置分布,井井有典故,现仅存两井。望月井之奇在于每逢甲子年农历八月十五,风清月圆之时,天上的明月正好投影在水井中央,正应了“天上月是水中月”之古诗意境,故叫望月井;九龙井,相传老子生而踽步,天降九龙为其沐浴。尔后九龙入地处随成九眼水井,四周八眼,中间一眼。此为中间一眼,井水甘甜清爽,祛病强身。千百年来民间奉其为“圣水”,纷纷前来汲水盥洗或饮用,以求强身健体。现井口是由青石刻制的井口饰件,为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上有九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老子故居是太清宫中近年来修复的景点,占地36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仿汉风格,分主仆院落、山体和水系,宅院依山傍水,它向人们再现了春秋末年老子在此生活的场景和社会风貌。主要包括正堂、东堂、西堂、寝房、隐山、犹龙洞、静思亭、观星台等10余处参观点。

  洞霄宫,亦称后宫,是祭祀老子母亲的地方。其主体建筑三圣母殿,建于民国初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尊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从那时起,前宫祭祀老子,后宫祭祀李母,前宫住乾道后宫住坤道。现在圣母殿里供奉着三位圣母:中间的是老子的母亲、西边的是释迦牟尼的母亲、东边的是孔子的母亲。这三位伟大母亲的并列体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老子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传说她怀老子八十一年才生。所以老子一生来就是一个白胡子老人了。人们常说肋生老子顶生佛。用现在的话说是李母孕老子过月剖腹产下老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结果只能是李母为人类肋生一位绝世圣哲,而自己却飞天仙逝了。人们为了感念李母的伟大贡献,就把当时县名改成为苦县,以纪念这位圣哲之母。

  二

  明道宫景区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太清宫东西相望,是老子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地方。明道宫景区以紫气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紫气大道南为弘道苑,北为明道宫。据大清光绪版《鹿邑县志.古迹.明道宫》记载“明道宫在东门内升仙台前,唐名“奉元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明道宫始建于汉代,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到了唐朝,随着皇室对老子尊崇有加,即以老君台为中心,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唐天宝二年(743)为太清坛,又叫奉元宫。大宋真宗皇帝赵恒易名“明道宫“。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皇帝赵恒亲来鹿邑朝拜老子,就住在后面的迎禧殿中,当天晚上,他出来散步,看到这么一个大宫殿的正门没有牌匾,就提笔挥毫写下了“明道宫”三字。明,即是显示、彰显。明道宫即是彰显道理、真理的地方。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是道。宋真宗为这座宫殿起明道宫之名表明了宋真宗皇帝深得老子思想之真谛。明道宫在元、明、清三朝均有扩建,并屡废屡修。前来朝拜老子的皇帝,都下榻在这里,应该说这里相当于当年的国宾馆了。现在的明道宫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海内外最大的老子思想弘扬宣传基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文昌阁、腾云阁、享殿、升仙台、弘道苑等建筑构成。

  明道宫的主体建筑之一为玄元殿,因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自认老子为始祖,老子出生地鹿邑为其祖庭,并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后人就建玄元殿予以纪念。玄,是深奥之意。元,是始,初始之意。玄元即老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从这里产生孕育并发扬光大的。“玄元殿”三个字是从现代大书法家,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墨宝中辑录的。玄元殿面阔7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琉璃大脊,脊中置兽驮葫芦宝瓶,两端是龙头形大吻,上插剑把。垂脊饰仙人、小兽。檐角飞翘,象鼻形昂嘴,下坠风铃,斗拱层叠。殿内正中立高7米、重50余吨的老子铜像,手持如意,神情自若,体现了老子作为一个哲人、思想者和大智慧者的形象。殿外正墙上嵌着全国人大原委员长李鹏题写的“老子故里”、全国人大原委员长乔石题写的“道德真源”等匾额,姜春云题写“重道贵德”,欧阳中石题写的“大象无形”、李铎题写的“道德真源”等。大门两侧楹联“修德悟道生一生二生万物,明志清心法天法地法自然”是中国书协主席张海所书。外侧楹联“少私寡欲养浩然正气,见素抱朴修湛兮清风”是由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孙轶青所书。

  明道宫的另一主体建筑是老君台,又叫升仙台或拜仙台,因传说老子在此台上羽化成仙而得名。又因老子曾被宋真宗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百姓就习惯上称之为“老君台”。它是明道宫建筑群中现存的唯一古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还是老子当年授徒讲解《道德经》的地方,实为中国第一所正宗“道学院”。老君台始建于东汉末年,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修增建。台高有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全台以古式青砖堆砌,周围立垛口女儿墙,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高台建筑之一。居高临下,雄伟壮观。整个台体呈二十五边形,其施工和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拾级而上的33级台阶,寓意老子飞升33层青天之说,老君台正殿建在33层之上,正中供奉着老子塑像,象征着老子修道悟德达到了最高层。老君台大殿正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一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有檐柱、元斗拱、内部梁柱为砌上明造。大殿内老子像为汉白玉雕像。殿前站立者分别是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等四个不同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殿前壁上嵌有“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子问礼处”等明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赞助碑二通。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台上还有桧柏13株,相传是唐柏,是老子的13位弟子转化而成,在这里长年陪伴老子。松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啼鸣,恰似人间仙境。1938年6月,老君台曾遭到日寇的攻击,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印证着日本侵略者的极大罪行,奇怪的是日军发射的13发炮弹,全都成了哑弹。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十二发,有一发打在了老君台的西侧。其中两发穿过大殿山墙,一发卡在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前的神龛上。这些炮弹如果一颗爆炸,老君台就会变成废墟。当时侵略者见状,吓得呆若木鸡,列队放下屠刀,祈求保佑。这给老子升仙台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给后人留下不尽的猜测。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炮击老君台的日军炮兵小队长梅川太郎一行数人,特意从日本赶来,在老君台前右方立下了一通“忏悔碑”,并在老君像前长跪不起,虔诚谢罪,祈祷中日永无战争,全世界人民永久和平。老君台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宋真宗赵恒,以及文学大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拜庙祭祀,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杨得志、张爱萍、朱镕基、温家宝都曾到老君台参观考察。1978年,鹿邑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在此建博物馆。1986年,老君台被定位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随太清宫遗址一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迎禧殿是明道宫历史上一座古老的宫殿,北宋真宗皇帝赵恒,在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到太清宫朝拜老子时“驻跸奉元宫”,并诏改“奉元宫”为“明道宫”。宋真宗这次朝老,就在此殿内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朝政,决策大事,迎禧殿即含有“皇帝驾幸,喜气盈门”之意。因为皇帝曾在此居住,鹿邑的老百姓直到今天仍把明道宫这片地方称为“东皇城”。“迎禧殿”三字是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的墨宝。殿门楹联“经史子集根柢于道,释儒伊耶宗旨归德”是由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所题。

  老子离开老君台后,到洛阳周王室任“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档案馆馆长、天文馆馆长。老子离开家乡前,曾亲手栽植了一棵银杏树,这棵银杏树,已经有2500多年的树龄了,树冠呈伞状,覆盖1300多平方米,树径达8.33米,6位小伙子才能合抱起来,树的根系向四周延伸足足两公里之远,鹿邑人说:“银杏树,是老君爷的化身。”

  矗立在老子文化广场的老子塑像,落成于2008年4月。据记载,这是全国目前最高最大的老子雕像了,真可谓“老子天下第一”。由中国雕塑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曹春生指导,中国雕塑家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景育民主创,山东莱州汉威雕塑中心承制。老子的雕像高33米,八角形基座高6米,重4500,由365块莱州花岗石构筑而成。27米由数字3乘以9所得,连同6米高的基座,取数为3、6、9,为道家最吉祥数字。仰视老子雕像道骨仙风,飘然犹龙,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他慈祥、大度,端庄、自然,富有智慧,同时又很亲切,仿佛正在传播他那“无为而治”的《道德经》,指引人们领悟天地之精气。

  “天高近接太清宫,地古永传曲仁里。”权威人士说:“皇宫看故宫,道宫看太清”。时下,老子思想正在被世界各地的仁人志士所认同,其“尊道、贵德、倡和”的核心价值观,也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鹿邑,正在敞开其博大的胸怀,以其“鹿鸣呦呦”人间“仙境”,融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于一体,笑迎八方宾朋,来“老子故里,道德真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坐而论道,共建和谐,同谋发展。

  紫气东来

故宫皇帝寝宫的门楼上,挂着一块写着“紫气东来”的牌匾,这是什么意思呢?  
  有关“紫气东来”的来历。最早见于汉·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相传据今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王朝中,有一位姓尹名喜、字公度的贤大夫。他自幼好学,博古通今,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够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尹喜便辞去大夫之职,请求到西北部的函谷关做了一小官,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尹喜上任后,在关旁结草为楼,称之为楼观,每天在这里观察天象。 
  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聚集,长达三万里,形状犹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便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看着这奇异的景象,尹喜知道不久将会有大圣人从此经过,他立刻召见了守关兵卒孙景,吩咐道:“传令下去,九十天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要时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车服异常者从东而来,切勿放行,立即禀报,不得有误。”同时,又派人清扫道路四十余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斋戒,净身等待。 
  七月十二日午后,日已偏西,光华东射,关卒孙景不敢懈怠,仍在关上守望,忽见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车,其牛大而车小,车板薄而载人重。车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孙景飞奔下关禀报。尹喜闻报大喜,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有意试其神智,故意说道:“吾乃一介贫贱老翁,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请大圣人暂留神驾,到关中小住,指点修行之道。”老子说:“老夫家居关东,田在关西,今往田中取点柴禾,怎么会是圣人呢?”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扫路焚香、沐浴净身,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老子笑道:“你说的圣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绵绵永存之术,老夫正欲西去求教,还望大人放行。”尹喜再拜道:“今视圣人真姿超绝,望圣人略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尽。”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尹喜道:“尹喜好观天文,略知变化。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滚滚如龙,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而紫气之首有白云缭绕,圣人当为白发,是老翁之状;紫气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 
  老者数试尹喜之后,见其态度诚恳,所言真切,确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当得度汝也。”尹喜闻言大喜,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者道:“吾姓字渺渺,无世不出,本人现在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师大礼,从此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于是融静修、服药、画符之效为一体,取其精华而为尹喜著书,书名为《道德经》。《道德经》写成后,老子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言罢,老子飘然而去。 
  老子去后,尹喜辞去关令之职,终日在楼观之上修习,初时不甚明了,诵之口熟,渐渐品出其中妙蕴。后终于悟出真谛,修成大道,成为“文始先生”、“无上真人”。 
  尹喜在升天之前,来到老子故里,并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恩师的家门,以报答五千至言教诲之恩。唐代诗人杜甫的“东来紫气满函关”指的就是此事。 
  后人因之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在中国民间,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它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而历代皇帝都信仰“惟天降命”,所以,也把这句“名言”悬挂在寝宫的门头上,以示安慰自己。 

 

大道将至  紫气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