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精品推荐关闭:《大学生》文章精选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20:01
员工们,20%的时间要玩   翻译整理/亦歌
那个创办了Facebook的IT宅男,那个布斯榜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那个中途辍学的哈佛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如果来到你的身边,你最想和他唠点啥?是问问如何才能再续他的神话,还是让他分享下如何习得创业技能?日前,扎克伯格第一次走进大学,与美国杨百翰大学的大学生就创业、梦想、优秀员工、团队合作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个身价不菲的年轻老板在演讲时一度表示,第一次进校园,自己很紧张。
夏天结束就回到哈佛
今天非常荣幸地能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有点紧张,因为我还从来没有在这么大规模的场合演讲过。建立Facebook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哈佛的大二学生,开始我只是编了网站,写了它的第一个版本,其实也从来没有过第二版本。当时我只是想在哈佛创造这么一个能与周围世界交流的东西,并没有想到日后要开一家公司,但几周之后,我发现三分之二的哈佛学生都开始注册并使用它,然后收到了越来越多来自邻近高校的学生邮件,他们纷纷要求我把这个网站扩展开来,使得它在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以及其附近的学校可以被注册和使用。看到了需求,我们才开始扩大规模,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访问量。后来继续扩大覆盖范围,构建网络基础设施等事情,花费了我们很长的时间。
从那之后,事情以我没有想象到的方式变得有点失控了。大二结束的时候,我去了硅谷,那时的我仍然没有想过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只是因为所有类似的公司都开在硅谷,所以我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了那儿,那时候我还计划着夏天结束时再回哈佛继续上学。在硅谷,出乎我意料的是,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于是我决定先休学一个学期再说,当然这也要感谢哈佛非常人性化的休学计划,你想休多久就可以休多久。然后众所周知的事情发生了,我的休学计划扩展到两个学期、然后是一年、两年……恐怕我不会再回哈佛完成剩下的学业了。
在硅谷的时候,我们抓住时机雇佣了一些很有天分的人。公司刚成立时没有多少员工,大家都聚在我的餐桌旁一起工作,那场景很有趣。后来我们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所有人都转移到正规的办公室里工作,平生第一次当我抬起头,看到一帮高智商的工程师聚在一起,在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创造着新的产品,我觉得很自豪。现在看来,去硅谷是一个很幸运的决定,因为那里有高端技术并且人才济济,不过当时我对开公司一无所知,对如何雇佣到高端人才也一无所知,对如何赚钱更是一窍不通,只是冥冥中觉得硅谷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它们会对我有利。
有时候,一些决定要靠下意识的直觉来判断。我们一直试图在以最学术的态度谨慎思考不同的工作方式所能产生出的不同结果,但多数时候,你得先确定你的目标,你要的是什么,目标是长期,而不是短期的,然后就为达到这一目标更好地努力。对Facebook来说,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寻求整个社区及用户群体利益最大化。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直觉做出的判断同样存在。在Facebook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你会发现自己不能浏览其他学校同学的信息,因为这是我们取舍后的结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人们更乐于关注身边人的信息,如果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浏览到你的信息,当然这情况可能也不赖,但是如果任何人都能被你轻而易举地找到,那还会有谁愿意把手机号码放到网上去呢?
没有这,Facebook就“非死不可”
在哈佛,我主修的是心理学,而不是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兴趣却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从十岁就开始编程,编程时我不再会有意识地想下一步该怎么做,因为当我做到那一步,感觉自然而然就来了,编程简直就是我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学心理学,是因为我喜欢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对此很有兴趣,在大学里读书可以结识很多人,观察很多人,这很棒。
我喜欢思考,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我觉得上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而不是具体细致到能学到什么技能。在哈佛读书那会,我花了很多时间编各种奇怪的程序,大多数程序都没人见过,纯属恶搞闷骚的自娱自乐,比如美女评分系统。那就是我为自己编的,当时就是觉得好玩有意思,于是就做了。我还为自己的MP3做了一个自然语言界面,之前还用哈佛每个人的ID做过一个类似Hot or Not的网站,因为这件事还差点被哈佛开除。这些经验对我日后的创业很有帮助,所以当Facebook这个奇怪的点子冒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得比较充分,只花了几周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建成了,但如果非要问我是怎么规划整个过程的,老实说,我没想过,我真的就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但若没有之前上大学时那些看似无聊的编程积累,Facebook恐怕会“非死不可”。
创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热爱和信仰你所做的事业,这是我最深的体会,这一点比如何建立一家公司那些具体的、技术化的建议更为关键。刚创业时会非常艰难,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挑战,所以如果此时你不是非常热爱和信仰自己所做的事业,很可能会坚持不下去。大部分人都会有自己极度热衷的事儿,我非常鼓励你们去找寻自己的激情所在,如果眼下你所做的正是你热爱和信仰的事儿,那么就勇敢迎接挑战。
这种认识也被我贯彻到公司的员工招聘中,团队需要的是对某件事情充满激情的人,某种程度上,热爱什么并不重要。我们面试应聘者的时候,真正看重的是他表现出来的实现自己意愿的主动性,你可以聘用一个有10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这种人可能对公司很有用,会做事、又能干,但另外一些人,他们很聪明却没什
么经验,他们愿意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有激情在短时间内做很多事,这些都是那个经验丰富的老程序员不可能达到的。其二是认同感,一个人如果很聪明也很有技能,可他不相信自己所做的,他就不会真的付出努力,他不会懂得为了成功要去积累经验。基于这两点,我认为到目前为止Facebook雇佣的最好的员工,都是那些没什么项目经验的人,他们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我的团队中有一名开发者开发了Peace.Facebook.com网站,这个网站可以追踪并计算在全球范围内有多少人建立了友谊。其中的信息显示,在一些历史上冲突不断的国家间,仍有许多人相互之间成为好友。我觉得这就很棒,因为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假如我们有8个天才
美国文化中被过分夸大的一点,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我,却不了解我们的团队,实际上Facebook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我相信在任何公司都是这样。在公司,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在一起工作,我们的员工必须拿出20%的时间一起玩,这是规定,这么做并不是强迫他们彼此之间一定要成为朋友,但这至少让“和其他人一起工作”这件事变得更舒服一点。这种文化铸就了一个可以高效沟通的团队,这是我们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团队合作和公司管理方面的努力也很重要。公司成立的最初是我和室友Dustin以及其他一些人,坐下来一步步进行一个项目,完成它,然后再设计下一个项目。我们各干各的,很少向他人寻求帮助,但我们都在试图找到另一种方法去改变这种状况,尤其当你是那些正在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编程人中的一员时。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有八个天才,怎样能使他们工作得最高效呢?不是摈弃连续作业的模式,让一个人开发一个高中产品,另一个人建相册,还有一个人在进行下周要推广的项目。而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我还不能传授给你们什么诀窍,因为我也还要再摸索几年才行。
但我觉得Jim(Jim Breyer, Facebook的投资人)在如何调动人与人之间的力量方面很有见解。人员管理和做公司的CEO及与做室友很不一样,真正做一件事和设想一件事也非常不同。也许有一天当公司规模发展到上千人,员工们都是退学跑到加州来为我工作的。
创业我想你得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设想未来的前景,你得有一个研发团队,他们可以和你一起开发你正在研发的产品,然后你还需要一个财务部,或是其他什么你以前觉得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有了人手之后,你还得去监督他们的工作,但不能过分控制他们。我的员工都是很聪明的人,我雇佣他们是因为他们有着绝佳的点子以及独立研发的能力,但他们得要保证这些点子和产品与标准相符才行。
今天回头看,Facebook能取得成功,除了在团队文化和公司管理方面的努力,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把握住了这个产品的本质,它究竟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求?我们想清楚了一点,即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关于“人”的问题。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关心的人怎么样、在做什么。我们所做的不外乎是提供工具和途径,供大家便捷地分享他们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与其说是和技术打交道,不如说是和心理学、社会学打交道。
演讲原文节选:
“You have to really love and believe in what you’re doing. I think t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f you start to build something … it’s hard and you encounter a lot of challenges. If you don’t completely love and believe in what you’re doing, it actually ends up being the rational thing for you to stop doing it or succumb to some of the challenges, because there will be huge challenges that you face.... Most people have something that they’re super passionate about, and I would just encourage you guys to find that 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