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点ktv:本体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5 23:04:46
 本体论
 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而从感觉得来者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 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被“是者”所分有的“是”,仅只能由思维向超验之域探寻,而不能由感觉从经验之中获取;此在超验之域中寻得之“是”,因其绝对的普遍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不过,这一点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能真有领会,与他同时的希腊哲人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论者虽然也区分了真理认识和暗昧认识,认识到思维与感觉的不同;但其探寻的“本原”可否由经验获致却极模糊,因而实际上并未能区分超验和经验。而在苏格拉底那些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中,已破除了经验归纳方法获取真理的可能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鲜明地以超验世界的“理念”为真理之根本。

本体论的研究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巴门尼德提出了唯一不变的本原“存在”,使关于存在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实体,而实体或本体的问题是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他认为研究实体或本体的哲学是高于其他一切科学的第一哲学。从此,本体论的研究转入探讨本质与现象、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笛卡尔首先把研究实体或本体的第一哲学叫做“形而上学的本体论”。17~18世纪,莱布尼茨及其继承者沃尔夫试图通过纯粹抽象的途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一般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即独立的本体论体系。沃尔夫把一般、晋遍看作是脱离个别、单一而独立存在的本质和原因。康德一方面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不可能,本体论要强研究的只能是事物的普遍性质及物质的存在与精神存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用与认识论相割裂的、先验的哲学体系来代替本体论。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原则,并从纯存在的概念出发构造了存在自身辩证发展的逻辑体系。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些流派(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等)反对任何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但也有些人试图重新建立关于存在学说的本体论,如胡塞尔的“先验的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哈特曼的“批判本体论”等,他们往往借助于超感觉和超理性的直觉去建立概念体系,其观点带有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且往往同错误的社会观点相联系,为宗教哲学所支持。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有些学者用“本体论”一词专指那种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据的唯心主义学说,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贵无论。

本体论其他表述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但近几十年里,这个词被应用到计算机界,并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以及数据库理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本体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固定的应用领域。斯坦福大学的Gruber给出的定义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可,即本体论是对概念化的精确描述(Gruber,1995),本体论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

  在实现上,本体论是概念化的详细说明,一个ontology往往就是一个正式的词汇表,其核心作用就在于定义某一领域或领域内专业词汇的还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如同工程一座大厦的基石,为交流各方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这一系列概念的支持下,知识的搜索、积累和共享的效率将大大提高,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重用和共享也成为可能。

  本体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领域、通用、应用和表示。领域本体包含着特定类型领域(如电子、机械、医药、教学)等的相关知识,或者是某个学科、某门课程中的相关知识;通用本体则覆盖了若干个领域,通常也称为核心本体;应用本体包含特定领域建模所需的全部知识;表示本体不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还提供了用于描述事物的实体,如“框架本体”,其中定义了框架、槽的概念。

  可见,本体论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教学领域而言,如果说某门课程中的概念、术语及其关系看成是特定的应用本体,那么所有课程中的共同的概念和特征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Ontology 这个哲学范畴,被人工智能界赋予了新的定义,从而被引入信息科学中。然而信息科学界对 Ontology 的理解也是逐步发展才走向成熟的。1991 年 Neches 等人最早给出 Ontology 在信息科学中的定义:“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规则的定义。”后来在信息系统、知识系统等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研究 Ontology,产生了不同的定义。1993 年 Gruber 定义 Ontology 为“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1997 年 Borst 进一步完善为“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规范说明”。Studer 等人对上述两个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 Ontology 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这也是目前对 Ontology 概念的统一看法。

  Studer 等人的 Ontology 定义包含四层含义:概念模型(Conceptualization)、明确(Explicit)、形式化(Formal)和共享(Share)。“概念模型”是指通过抽象出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Phenomenon)的相关概念而得到的模型,其表示的含义独立于具体的环境状态;“明确”是指所使用的概念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有明确的定义;“形式化”是指 Ontology 是计算机可读的,也就是计算机可处理的;“共享”是指 Ontology 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它所针对的是团体而非个体。Ontology 的目标是捕获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词汇(术语)和词汇之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

  尽管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从内涵上来看,不同研究者对于 Ontology 的认识是统一的,都把它当作是领域(领域的范围可以是特定应用中,也可以是更广的范围)内部不同主体(人、机器、软件系统等)之间进行交流(对话、互操作、共享等)的一种语义基础,即由 Ontology 提供一种共识。而且 Ontology 提供的这种共识更主要的是为机器服务,机器并不能像人类一样理解自然语言中表达的语义,目前的计算机也只能把文本看成字符串进行处理。因此,在计算机领域讨论 Ontology,就要讨论如何表达共识,也就是概念的形式化问题。

  Semantic Web 中的 Ontology

  Ontology 研究热点的出现还与 Semantic Web 的提出和发展直接相关。

  Semantic Web 是 Tim Berners-Lee 提出的又一个概念。Tim Berners-Lee 认为,当前的 Web 是供人阅读和理解的,它作为一个越来越大的文件媒体,并不利于实现数据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新一代的 Semantic Web 将不仅仅为人类而且能为计算机(信息代理)带来语义内容,使计算机(或信息代理)能够“理解”Web 内容,进而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他认为 Semantic Web 不是与当前 Web 隔离的另一个 Web,而是对当前 Web 的扩充,在 Semantic Web 中,信息的语义经过完好的定义,能够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和人之间的相互合作。

  为了实现 Semantic Web 的功能,需要提供一种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结构化的语义描述机制,以及一系列的推理规则以实现自动化推理。Semantic Web 的挑战在于提供一种语言,

  它能够表述数据和在数据中进行推理的规则,而且需要这种语言能够将目前存在于知识表述系统之中的规则能够被应用到 Web 上。

  在 Tim Berners-Lee 的 Semantic Web 框架中,有几个关键的组成元素。它们分别是 XML,RDF(S) 和 Ontology。

  XML 允许用户定义自己的文件类型,允许用户定义任意复杂的信息结构,但是 XML 只具有语法性,它不能说明所定义的结构的语义。XML 之所以在 Semantic Web 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与 XML 是一种载体语言、XML 命名机制等有很大的关系。

  在 Tim Berners-Lee 看来,语义的描述是通过 RDF 进行的。RDF 的两个特性对此有着特殊的贡献:

  (1)RDF 是一种由资源、属性、属性值组成的三元结构。这种三元结构形似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之间的关系。一个描述资源的 RDF 语句,就如同“某件事具有什么样的属性”这样的句子一样有效。它能够表明一种对事物存在状态的断言,可以表述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机需要处理的知识。

  (2)RDF 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组成 RDF 的资源、属性、属性值这三个元素都必须是被 URI(统一资源标识)所标识的。由于 RDF 利用 URI 来对信息进行编码,它意味着被 RDF 所引用的任何资源、属性和属性值都是经过预先定义的、不具二意性的概念。

  由于 RDF 能够表示陈述句,并且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三个组成元素都是通过 URI 所标识的,所以它具有语义表述的特性。但 Semantic Web 的要求还远不止于此,Semantic Web 还需要加入逻辑功能:Semantic Web 需要能够利用规则进行推理、选择行动路线和回答相关问题。Ontology 是 Semantic Web 实现逻辑推理的基础。

  Semantic Web 研究者也认为,Ontology 是一个形式化定义语词关系的规范化文件。对于 Semantic Web 而言,最典型的 Ontology 具有一个分类体系和一系列的推理原则。其中,分类体系定义对象的类别和类目之间的关系。实体之间的类/子类关系对于 Web 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在 Ontology 中,还可以为某个类添加属性来定义更多的类目关系。这些类目关系提供了的推理的基础。

  借助 Ontology 中的推理规则,Semantic Web 应用系统可以提供更强的推理能力,例如可以在一个地理 Ontology 中加入这样一条规则,“如果一个城市代码与一个省代码相关,并且一个地址利用了城市代码,那么这个地址与就与相应的省代码相关”。通过这一规则,程序可以推理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中关村,应当在北京市。

  为了 Semantic Web 研究者为了实现对 Ontology 的描述,在 RDF 的基础之上,发展了 RDFS。RDFS 借助几个预先义的语词(如 rdfs:Resource, rdfs:Class, rdf:Property, rdfs:subClassOf, rdfs:subPropertyOf, rdfs:domain, rdfs:range)能够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有限的描述。为了更方便全面地实现 Ontology 的描述,W3C 在 RDFS 的基础之上,借助了 DAML 和 OIL 的相关研究,正在积极推进 OWL(Web Ontology Language)的应用。自 2004 年 2 月 10 日,OWL 已经成为了一个 W3C 推荐的标准。

  Gene Ontology

  为了查找某个研究领域的相关信息,生物学家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更糟糕的是,不同的生物学数据库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术语,好比是一些方言一样,这让信息查找更加麻烦,尤其是使得机器查找无章可循。Gene Ontology (GO) 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发起的一个项目。

  Gene Ontology 中最基本的概念是 term 。GO 里面的每一个 entry 都有一个唯一的数字标记,形如 GO:nnnnnnn,还有一个 term 名,比如 "cell",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inding",或者 "signal transduction"。每个 term 都属于一个 ontology,总共有三个ontology,它们分别是 molecular function, cellular component 和 biological process。

  一个基因 product 可能会出现在不止一个 cellular component 里面,也可能会在很多 biological process 里面起作用,并且在其中发挥不同的 molecular function。比如,基因 product "cytochrome c" 用 molecular function term 描述是 "oxidoreductase activity",而用 biological process term 描述就是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和 "induction of cell death",最后,它的 celluar component term 是 "mitochondrial matrix" 和 "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Gene Ontology 中的 term 有两种相互关系,它们分别是 is_a 关系和 part_of 关系。is_a 关系是一种简单的包含关系,比如 A is_a B 表示 A 是 B 的一个子集。比如 nuclear chromosome is_a chromosome。part_of 关系要稍微复杂一点,C part_of_D 意味着如果 C 出现,那么它就肯定是 D 的一部分,但 C 不一定总会出现。比如 nucleus part_of cell,核肯定是细胞的一部分,但有的细胞没有核。

  Gene Ontology 的结构是一个有向无环图,有点类似于分类树,不同点在于 Gene Ontology 的结构中一个 term 可以有不止一个 parent。比如 biological process term "hexose biosynthesis" 有两个 parents,它们分别是 "hexose metabolism" 和 "monosaccharide biosynthesis",这是因为生物合成是代谢的一种,而己糖又是单糖的一种。

  Gene Ontology 使用 Oxford Dictionary of Molecular Biology (1997) 中的定义,在分选时还要参考 SWISS-PROT, PIR, NCBI CGAP, EC…中的注释。建立起来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这是 GOC 所一直强调的),自然也不规定每个研究者必须遵循这套控制字集系统。所采用的动态结构 (dynamic structure) 使用 DAGs(Directed Acyclic Graphs) 方式的 network,将每一个 ontology 串连起来,形成树状结构(hierarchical tree),也就是由前面所说的“is a”和“part of”两种关系。

  由于 GO 是一种整合性的分类系统,其下的 3 类主 ontology 我们前面说是独立的,但是无论是 GOC 原初的设计还是我们的使用中其实都还是存在一定的流程关系。一个基因/蛋白质或者一个 ontology 在注解的过程中,首先是考虑涉及在构成细胞内的组分和元件 (cellular component),其次就是此组分/元件在分子水平上所行使的功能 (molecular function),最后能够呈现出该分子功能所直接参与的生物过程 (biological process)。由于这是一种存在反馈机制的注释过程,并且整个系统是动态开放实时更新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具有纠错的能力。

  TAMBIS 计划是目前唯一实现了在概念和联系层次上集成信息源的系统。但是还有其他一些相关计划正在研究之中。

  比如 BioKleisli (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采用 Mediator(调节器)技术实现了若干数据源的集成,其后的 K2/Kleisli 系统还利用数据仓库实现了 OLAP(联机分析处理)。

  DiscoveryLink (IBM 研究院),基于 Wrapper/ Mediator(包装器/调节器)实现了信息源集成,提出了查询的分解和基于代价的优化策略。

  TAMBIS (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系)基于 Wrapper/ Mediator 实现了信息源集成,借助 BioKleisli 中的 CPL 语言作为查询语言并给出了查询优化的方法。通过 TaO(TAMBIS Ontology)本体定义为用户浏览和查询处理提供领域知识。

  TINet (GSK 公司和 IBM 研究院),基于多数据库中间件 OPM(Object-Protocol Model,对象协议模型)定义数据源的对象视图,其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服务器使各数据源 Wrapper(包装器) 更易于扩充。

  但是他们都存在一定的缺陷。BioKleisli 系统查询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并未给出查询优化策略;TAMBIS 系统和 DiscoveryLink 系统集成的数据源数量相对还很少,后者在查询处理中并未运用领域知识,因而查询分解也未从语义角度考虑;TINet 系统中的查询处理能力不强。

  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在数据库查询中尤其是当多个数据库存在信息重叠时,缺乏从中选择最佳检索成员,动态生成优化检索方案的能力。而且现有的工作主要面向数据集成,而对服务集成考虑不多。支持数据与服务综合性集成的体系仍欠完备。因此这也将是 GO 未来发展和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本体

  在实际的应用中,本体论学者、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情报学(图书馆学)甚至任何一个具有大量需要归类和划分信息的部门及领域都可以成为本体论的应用对象。本体论的基本元素是词汇(term)/概念(concept),转而构成同质化的类(class)和子类(sub-class),然后各个类和概念之间加入了适合的关系(relation)后,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本体。概念和类皆用来表达词汇本身,而关系则为词汇提供连接(mapping),并加入限制条件(constraint),使之与现实情况相符合。

  构建本体最为常用的软件是由斯坦福大学开发的Protege,最初是应用在医学领域,后来被逐渐的扩展至其它领域。该软件本身也是一个开源软件,用户可以在http://protege.stanford.edu/上免费下载安装。

  构建本体的简单步骤是:

  1. 列出研究课题所涉及到的词条(terms)

  2. 按照词条的固有属性和专属特征进行归纳和修改,对词条建立类(class)以及层级化的分类模型(taxonomy)

  3. 加入关系(relation)连系terms和taxonomies

  4. 按照需要,添加实例(instance)作为概念的具象

  最后在Protege中,还可以利用其附带的功能和插件对本体进行文字和图形化的导出,格式也可以自由选择。

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ontology的根本问题是:“存在的最初分类是什么?”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

  这个问题使得在神学、图书馆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都需要运用本体论的知识,而且反映到宇宙学、道德和审美观念上。另外存在论提出的问题还包括:

  什么是存在?

  什么是物质物体?

  什么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用什么区别确定一个物体?  

  “物质物体存在”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物体的特性是什么?  

  存在的特性是什么?  

  什么时候物体不再存在?并不仅仅是变化。  

  为什么物体可以相对于虚无存在?  

  存在论历史 

  存在论最早可推朔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经定义存在论为“研究物体的存在的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物体的分类,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被定义为“存在”。比论包括“普遍”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 

  观念,物体,联系 

  关于存在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什么是存在?”“什么在存在?”“我是什么?”等,对于本体论来说,最基本的是找出什么是物体、什么是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启蒙时代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本体论基本问题的先例,但笛卡儿并没有深入研究,也认为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他认为“我思故我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后来的神学家们也认为:“究竟是谁可以将这句话普遍应用到一切事物中?”当然只有上帝。但到了20世纪,当数理哲学,科学哲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新发现,将以前许多物质的所谓界限都打破了,人们不再满足于神学的说法。 

  实体和环境 

  在20世纪各个不同时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学派,客观主义学派,相对论学派等不同流派,后现代主义的实体哲学家们力图通过在不同环境下的哲学行动来重新定义上述的各个问题,主要依赖于生物学、生态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动物在自然和人工提供的环境中的认知情况。 

  命题相对于不同环境的变化,使得存在更难定义。如果人们说:“A是B”,“A必定是B”或“A曾经是B”究竟有什么含义?有的哲学家主张去掉英语中的“是”一词,改用以免造成容易混淆的抽象含义;另一些哲学家力图了解词汇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方式;马丁·海德格尔想区分开“存在”和“物体”的意义。 

  存在 

  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是最基本的概念,好多事物都可以说“是”,动词“是”有许多种用法,因此是易于混淆的,所以有许多种存在。 

  简单的说,本体论就是探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是不是在背后都有一个抽象的、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基础。精神的或是物质的,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抽象的根据。简单的说,形而下就是指的现实的我们可感的世界,而形而上指的是可感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是抽象的,是不可感的,并且是作为可感世界的根据存在的。本体论就是探讨形而下的世界的形而上根据的。
 本体 一 本体概念新说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世界是具有可感形态、具有元本体、元实体和元分体的具体事物组成的统一体。以上的哲学世界观理论所说的元本体,就是指以往哲学本体论中的本体。
    因为具体事物是世界的元初存在和表现形态,本体同具体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把具体事物称为元体,把本体称为元本体。 
    元本体的哲学定义:元本体是世界万物具有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一般性能、一般本质,是普遍存在于每个具体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抽象事物。
    元实体的哲学定义:元实体是世界各种各类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一般本质、一般性能和一般规律,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各类具体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相对抽象事物。
    元本体是绝对抽象事物元实体是相对抽象事物。抽象事物是元本体和元实体共同具有的规定和本质,元本体和元实体是抽象事物的两种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因此认识元本体和元实体必须认识抽象事物,掌握抽象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什么是抽象事物?
    抽象事物的哲学定义:抽象事物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被人认识分解后,从其中抽出普遍性规定的部分所形成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不可被人见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
    具体事物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人为了获得具体事物的全面知识,迅速准确地对具体事物作出价值判断,就会在对具体事物观察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大脑对具体事物进行认识分解,把具体事物分解为特殊性规定和普遍规定两个部分,舍去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规定的部分,抽出具体事物的普遍性规定的部分,并用一个词语对抽出的部分进行冠名,从而产生了抽象事物。
    抽象事物本质上是具体事物的分解体,所以我把抽象事物称为元分体。抽象事物是具体事物被人的认识分解后形成的认识对象,
    元分体的哲学定义:元分体是具体事物被人的认识分解后形成的分解体,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抽象事物。
    具体事物好比是一截大树干,抽象事物或元分体就是这截大树干的树皮遮盖下的木本质。大树干是外面的树皮部分和里面的木本质部分组成的统一体。具体事物是内在的抽象事物部分和外在的表露部分组成的统一体。
    普通名词表述的认识对象都是抽象事物,都是具有自身规定的元分体。
    例如:普通名词"人"表述的认识对象就是抽象事物。人作为普通名词表述的对象,是个别具体的人被我们的认识分解并抽去特殊规定后形成的认识对象,是个别具体的人普遍具有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一般性能和一般本质,或者说是个别具体的人所具有的属的普遍性规定。
    只有专用名词和经过语言修饰限制的普通名词名词表述的认识对象才是具体事物。例如:专用名词"中国共产党"所表述的认识对象就是具体事物。
    柏拉图学派认为:任何名词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存在。柏拉图学派的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学派没有明确指出普通名词对应着的实际存在是抽象事物,专用名词对应着的实际存在是具体事物。没有指出不同种类的名词对应着的实际存在各自具有的认识特征。
    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是抽象事物的基本特征,也是普通名词表述的认识对象具有的认识特征。
    虽然我们说抽象事物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但是我们却不能用感觉器官感到具体事物中存在的抽象事物。人只能见到具体事物具有的外露形态,不能见到具体事物具有的各种内在规定。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见个别具体的人,不能看见抽象一般的人,只能看见个别具体人的特殊性规定,不能看见个别具体人的普遍性规定。我们只有用大脑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分解,舍去具体事物具有的各种特殊性规定,才可以发现具体事物具有的各类普遍性规定之抽象事物,获得各种各类抽象事物的知识。
    根据每个抽象事物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我把抽象事物分为两大类型: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
    什么是相对抽象事物?
    相对抽象事物的定义:相对抽象事物是存在各种各类具体事物之中的抽象事物,是各种各类个别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规定、规律、性能和本质,是各种各类个别具体事物具有的普遍性规定。
    我称相对抽象事物为元实体。元实体是存在于各种各类具体事物之中的相对抽象事物。
    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是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定的认识对象。
    普通名词"生命"所表述的认识对象就是相对抽象事物,就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定的元实体。
世界万物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生命是仅存在于生物类具体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见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相对抽象事物,是生物类个别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规定、规律、性能和本质,是生物类具体事物具有的类的普遍性规定,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变异、进化、行为表现出来的主体生存意识。
    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是处在一定种属关系中的认识对象。根据每个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在种属关系中的地位,可以把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分为不同的种类和等级。例如,普通名词生物、动物、人、黑人表述的认识对象,就是不同种类和等级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最高等级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是世界万物被人分成两部分后,每一部分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
    例如,把世界万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后,生物类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定是生命,非生物类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定是客观精神,生命和客观精神就是一组最高等级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例如,笛卡尔把世界万物分为物和我(心)两大类,他认为物类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定是存在,我(心)类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定是思维。存在和思维是笛卡尔所认为的一组最高级别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亚里斯多德很早就提出了实体论。亚里斯多德指出:实体有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分;个别物体是第一实体,个别物体具有的属或种的规定是第二实体。他说:第一实体"是其它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他一切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它,或者是存在于它里面"。在第二实体中,越接近第一实体它的实体性就越多。例如在描述一个人时,说他是"人"比说他是"动物"更接近于个别人,因为"人"这个种比"动物"这个属,在更大程度上指出了个别人的特征。
    具体事物好比是一截生长多年有很多年轮的大树干,大树干的树皮遮盖者的木本质是元分体,每个年轮内的木本质部分就是一个具有自身规定的元实体,离元心最远的年轮内的木本质部分是最低级别的元实体,离元心最近的年轮所包含的木本质部分就是最高级别的元实体,同心园年轮的中心部分是各种级别的元实体共同具有的组成部分,是每个元实体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
    什么是绝对抽象事物?
    绝对抽象事物的定义:绝对抽象事物是普遍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的抽象事物,是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一般性能、一般本质,是世界万物作为认识对象具有的普遍性规定。
    绝对抽象事物也被称为一般抽象事物。
    我称绝对抽象事物或一般抽象事物为元本体。元本体是元实体和元分体共同具有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有很多年轮的大树干元心部分的木本质。或者说元本体是存在于世界每个具体事物和各种各类抽象事物之中的绝对抽象事物。
    准确地说,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首先是人类已经接触过、观注过、经验过、认识过的个别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规律、性能、本质和组成部分,其次它也必定是人类未知的一切个别具体事物具有的共性和普遍性。
    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来源于具体事物。那么,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如何被人从具体事物中寻找出来的呢?
    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人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和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大脑的认识思维能力,对具体事物进行层层分解和逐级抽象从具体事物中寻找出来的。
    人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具体事物,可以发现他们各自具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现他们各自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后根据它们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它们分别归于不同的种。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种的具体事物,又可以发现各种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后根据每种具体事物具有的普遍性规定,把每种具体事物归于不同的类,直至把世界万物分成两大类,再通过对这两大类具体事物的观察和对比,发现每大类具体事物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后舍去这两大类具体事物具有的特殊性规定,抽出这两大类具体事物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并对抽出的普遍性规定加以冠名。于是具有个性化冠名的元本体和绝对抽象事物被人从具体事物、从世界中寻找出来了。 
    哲学名词表述的认识对象大多是绝对抽象事物或一般抽象事物。
    哲学名词:"道"所表述的认识对象就是绝对抽象事物,就是元本体。道是哲学名词表述的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一般规定和组成部分,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见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抽象事物。道学认为无形之道普遍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东郭子向庄子问道:所谓道,何在?庄子答曰: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秭稗、在瓦甓、在屎溺"。形而上者之谓道。无所不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者,道也。
    哲学名词"逻格斯"表述的认识对象就是绝对抽象事物,就是元本体。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最早使用了逻格斯这个概念,认为逻格斯是一种隐秘的智慧,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斯多亚学派是逻格斯的提倡者和发扬者。他们认为,逻格斯是宇宙事物的理性和规则,它充塞于天地之间,弥漫无形。
    哲学名词"实相"表述的认识对象也是绝对抽象事物,也是元本体。佛教的主旨在于究竟诸法之实相,这个实相就是诸法具有的一般本质、规定、规律和性能,就是存在于诸法之中的不可被人见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遍性理则。
    认识元本体对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哲学研究如果对元本体无确切的认识,那么任何理论都是无根据的空中楼阁,因此中外学者都把本体论(实体论、存在伦)作为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基础理论。
    发现世界中存在的绝对抽象事物,并进行命名是哲学研究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哲学史上产生的关于绝对抽象事物、关于元本体的名称繁多。例如:道、真如、实相、逻格斯、数、单子、自在之物、绝对精神、世界灵魂、形式、矛盾、辩证法、物质、意识、运动、价值、时间、空间等。实际上大家用不同的哲学名词所表述的是同一个认识对象,是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条件、不同情况出发对同一个认识对象进行认识后作出的个性化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家在探索本体的征途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不能清楚地说明什么是本体,人脑中的本体概念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来的问题,没有重视抽象事物具有的不可被人见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无法严格地区分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提出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的科学概念。所以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哲学本体论,近代西方哲学把本体问题取消了,认为知性达不到本体界,于是近代哲学研究出现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以往的哲学理论关于本体、实体、存在的概念,是内涵和外延不清的模糊概念,是关于抽象事物的概念。用内涵和外延宽泛的抽象事物概念表述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表述本体、实体、存在,是造成本体、实体、存在不可捉摸的直接原因。 
    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有以下八种不同表述形式:物质、意识、价值、运动、时间、空间、数量、质量。 
    世界万物具有的八种元本体,可以作为建立不同哲学分支理论的基础。
    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作为两个科学概念,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相对相对抽象事物概念的内涵多于绝对抽象事物概念的内涵;相对抽象事物概念的外延小于绝对抽象事物概念的外延。相对抽象事物比绝对抽象事物拥有更多的规定性,比绝对抽象事物更具体、更接近具体事物,因此也可以称相对抽象事物为相对具体事物。 
    元实体概念的内涵多于元本体概念的内涵,元实体概念的外延小于元本体概念的外延。元本体概念的外延包含元实体、包含世界万物、包括整个世界。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元本体是世界统一的基础。 
    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人为了自身的需要,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层层分解和逐级抽象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相对抽象事物,也创造了形式多样的绝对抽象事物。同时还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名词和哲学名词,用以满足人们对不断被创造出来的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加以冠名的需要。相对抽象事物和绝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同人的认识行为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类认识行为的结果和产物。

二、 本体概念的历史演变

    本体(Ontology )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384-322 b.c.)。它在哲学中的定义为“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物的系统地描述,即存在论”,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的解释或说明,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
三 本体概念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运用
    在人工智能界,最早给出Ontology定义的是Neches等人,他们将Ontology定义为“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的规则的定义”。Neches认为:“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表的基本术语及其关系,以及结合这些术语和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An ontology defines the basic terms and relations comprising the vocabulary of a topic area, as well as the rules for combining terms and relations to define extensions to the vocabulary.”)。后来在信息系统、知识系统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人研究Ontology,并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最著名并被引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由Gruber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原文参见:

    "An ontology is an explicit specification of a conceptualization. The term is borrowed from philosophy, where an Ontology is a systematic account of Existence. For AI systems, what "exists" is that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When the knowledge of a domain is represented in a declarative formalism, the set of objects that can be represented is called the universe of discourse. This set of objects, and the describabl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are reflected in the representational vocabulary with which a knowledge-based program represents knowledge. Thus, in the context of AI, we can describe the ontology of a program by defining a set of representational terms. In such an ontology, definitions associate the names of entities in the universe of discourse (e.g., classes, relations, functions, or other objects) with human-readable text describing what the names mean, and formal axioms that constra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well-formed use of these terms. Formally, an ontology is the statement of a logical theory."。

    和这个定义类似的有N. Guarino and P. Giaretta (1995)“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部分的说明/一种逻辑语言的模型”(“an ontology is an explicit, partial account of a conceptualization/ the intended models of a logical language.”)。

    W. N. Borst对该定义也进行了引申“本体是共享的概念模型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An ontology is a formal specification of a shared conceptualization”)

    Fensel对这个定义进行分析后认为Ontology的概念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1.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客观世界的现象的抽象模型;

    2. 明确(explicit):概念及它们之间联系都被精确定义;

    3. 形式化(formal):精确的数学描述;

    4. 共享(share):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其使用者共同认可的。

    原文:“an abstract model of a phenomenon termed ‘conceptualization’,a precise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hints the word ‘formal’, the precision of concep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clearly defined are expressed by the term ’explicit’ and the existence of an agreement between ontology users is hinted by the term ‘shared’.”

    Swartout将本体定义为:“本体是一个为描述某个领域而按继承关系组织起来作为一个知识库的骨架的一系列术语”。(“An ontology is a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set of terms for describing a domain that can be used as a skeletal foundation for a knowledge base.”)。他的定义强调了本体中术语(terms)的重要性。

    Fensel定义“本体是对一个特定领域中重要概念的共享的形式化的描述”。(“An ontology is a common, shared and formal description of important concepts in an specific domain.”)。

    Noy F.N. 认为“本体是对某个领域中的概念的形式化的明确的表示,每个概念的特性描述了概念的各个方面及其约束的特征和属性。”(“An ontology is a formal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concepts in a domain, properties of each concept describes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s of the concept known as slots and constrains on these slots.”)。

    Fonseca定义“本体是以某一观点用详细明确的词汇表描述实体、概念、特性和相关功能的理论”。(“An ontology is a theory which uses a specific vocabulary to describe entities, classes, properties and related function with certain point of view.”)。

    Starla认为“本体必需包括所使用术语的规范说明、决定这些术语含义的协议、以及术语之间的联系,来表达概念”。(“An ontology necessarily includes a specification of the terms used (terminology) and agreements that allow to determine their meaning, along with the possibl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erms, standing for "concepts".”)。

    M. Uschold and M. Gruninger认为“”(“Ontology is an explicit account or representation of (some part of) a conceptualisation.”)。他还推荐了一个来自SRKB(Shared Re-usable Knowledge Bases)电子邮件列表的定义“本体是关于共享的概念模型的协议。共享的概念模型包括进行领域知识建模的概念框架、互操作的agent之间进行交流的内容明确协议、以及表达特定领域理论的协定。在知识共享的上下文环境中,本体特指表达性词汇表的定义的形式。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分类的层次结构,指明了类和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关系数据库模式的作用也和本体一样,它指定了某些共享数据库之间可以存在的关系以及必须保持的完整性约束”(“Ontologies are agreements about shared conceptualization. Shared conceptualizations include 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modeling domain knowledge; content-specific protocols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inter-operating agents; and agreements about the representation of particular domain theories. In the knowledge sharing context, ontologies are specified in the form of definitions of representational vocabulary. A very simple case would be a type hierarchy, specifying classes and their subsumption relationships. Relational database shemata also serve as ontologies by specifying the relations that can exist in some shared database and the integrity constraints that must hold for them.”)。 
本体(Ontology)简介

    最早接触Ontology是2003年4月份,当时正在做《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对策》本科毕业论文,看到了Ontology方面的相关资料,但由于与论文关系不大,所以就匆匆浏览了一下,并未细看。

    研究生上的是情报学专业,导师在企业竞争情报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因此我的研究方向也自然选择了竞争情报。毕业论文被指定为了《基于Ontology的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因为导师认为Ontology类似于词表,但是又比词表功能强大,因此将Ontology引入内容分析法,可以将内容分析提高到语义分析的层次上,并且又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点,是实现语义内容分析的一个新的思路。因此从论文题目定下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与Ontology卯上了。

Ontology的定义 
      Ontology也称为本体,它最初是一个哲学范畴,后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被人工智能界赋予了新的定义。而在Web飞速发展的今天,Ontology的发展已由哲学、人工智能领域延伸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其他各个领域,并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Ontology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关注的焦点也不同:
      哲学领域:本体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事物的系统的描述,即存在论,也就是最形而上的知识。形而上学不是指孤立、静止之类的意思,而是指超越具体形态的抽象意思,是关于物质世界最普遍的、最一般的、最不具体的规律的学问。比如什么是物质,物质世界的图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等。
      人工智能领域:认为本体是一种知识的人工引擎。但本体究竟是什么仍是争论中的一个话题。美国Stanford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Knowledge System Laboratory)的学者Tom Gruber在1993年提出了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本体是概念化的显式的表示。之后Studer在Gruber的基础上于1998年扩展了本体的概念,即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规范说明。显然后一个定义更能够说明什么是本体。
      这个定义的具体含义如下:
      概念化:将客观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抽象出来得到的模型。它是客观世界的抽象和简化。
      明确:即显式地定义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概念的约束。形式化:即精确的数学表述,能够为计算机读取。
      共享:本体描述的概念应该是某个领域公认的概念集。 

Ontology的种类
      在介绍本体描述语言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本体的种类。
      Guarino提出了从详细程度与领域依赖度两个方面对Ontology进行划分。详细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指描述或刻画建模对象的程度。详细程度高的称作参考(reference)Ontologies,详细程度低的称为共享(share)Ontologies。
      依照领域依赖程度,可以细分为顶层Ontology、领域Ontology、任务Ontology和应用Ontology四类。
      顶层Ontologies描述的是最普遍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空间、时间、事件、行为等等,与具体的应用无关,其他种类的Ontologies都是该类Ontologies的特例;
      领域Ontologies描述的是某个特定领域(如医药、地理等)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任务Ontologies描述的是特定任务或行为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应用Ontologies描述的是依赖于特定领域和任务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Ontology的用途 
      Ontology是共享概念的显示表述。它关注概念之间的内在的语义联系,一般具有交流、互用性、软件工程等三类用途。
      交流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沟通。Ontology可以提供一组共同的词汇和概念,从而实现交流。在交流活动中,Ontology是一个标准化模型,任何大规模集成软件系统内,各种各样、背景不同的人必须对系统及其目标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因此必须建立起标准化模型,否则无法进行沟通;Ontology对软件系统中所用的术语所提供的明确定义,对于同一个事物在系统中有完全一致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也是确定的;通过Ontology可以集成不同用户的不同观点,以形成更加全面完整的看法。
      互用性是指系统间协同工作的能力。Ontology可以在完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例、语言及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转换,从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和集成。
      Ontology在软件工程方面的作用是从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面进行考虑的。Ontology可以在可重用性、可靠性、规格说明等方面在软件工程中发挥作用。
      从Ontology的这些用途来看,Ontology可用于许多领域,如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知识管理、语义检索、信息检索和提取、企业集成、自然语言翻译等各种信息系统。目前在上述领域中,对Ontology的应用探索开展得如火如荼。 


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
俞吾金
    提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哲学中出现的本体论研究复兴的现象,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种种原因,探索了本体论研究复兴的一系列表现形式,指出了本体论研究的新的聚焦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存在者  存在  本体论  形而上学
    作者俞吾金,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

    众所周知,存在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根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的演化中,直到17世纪才出现了ontology这个术语。按照当时德国哲学家沃尔夫的观点,逻辑学是哲学的入门,而哲学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哲学,包括本体论、宇宙学、心理学和神学;二是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1)。由此可见,本体论作为理论哲学的基础部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指出:"一切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本体论(Ontologie),或者,它压根儿什么都不是。"(2)
    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的是:究竟什么是本体论?众所周知,ontology这个词中的"on"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v",在英文中则写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o be是系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哲学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个学生);二是"存在",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动名词being解释"存在者",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人和事物;而当being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以Being的方式出现时,则解释"存在"。按照传统的哲学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作为最高的种概念,它在逻辑上是无法定义的。
    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西方哲学。黑格尔在回顾哲学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从这时起,一切哲学都对这个统一发生兴趣。"(3)黑格尔在这里说的"这时"就是指近代。在另一处,他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存在与思维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4)黑格尔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存在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存在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所以它本身就是思维的形式,质言之,就是思维,因而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与黑格尔不同,恩格斯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了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重要性。他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在他看来,思维也就是精神,存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按照这种见解,存在就是存在者的总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
    在对存在、本体论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见解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当代话语框架中的存在问题了。
    一、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原因
    既然近代哲学已对存在问题获得一定的认识,那么,从20世纪初以来,存在问题为什么会再度成为困扰当代哲学家的核心问题呢?或者换一种说法,本体论的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复兴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其一,传统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之中。传统形而上学常常陷入这样的错觉之中,即认为自己在思索"存在",实际上思索的却是"存在者"。亚里士多德强调,哲学的任务就是"考察存在者之为存在者"(to examine being qua being)(6),但,"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并不就是存在,这种考察仍然在存在者中兜圈子。它拘执于现成在手的存在者,却遗忘了存在本身。正如海德格尔所批评的:"自其发端乃至其完成阶段,形而上学的陈述都以某种奇怪的方式活动于一种对存在者与存在的普遍混淆之中。"(7)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在他的著作中所表达的那种"无家可归的"状态正是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忘记存在的真理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则是传统形而上学终结的一个重要信号。然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等于一切形而上学的终结。在海德格尔看来,既然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所以人一定会继续形而上学的思考,但这种新的思考却必须以对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作为起点。事实上,他所倡导的"基础存在论"也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思考的。
    其二,与传统形而上学密切相关的、传统自然科学在描述存在者世界时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观念,如存在、实体、确定性、因果决定论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把一种演化的观念带入到一切其他的实证科学对存在者世界的重新审视中。19世纪下半叶的克劳修斯提出的熵增加原理揭示了存在者世界在演化中的不可逆性。创立于20世纪初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理论大大改变了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的传统观念。在经典力学的视野里,存在先于演化。但当物理学对存在者世界的考察深入到基本粒子的层面时,科学家们发现,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演化先于存在,因为时间是一个矢量。这一新的观念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大爆炸宇宙学和耗散结构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由于演化构成了存在的本质,在传统物理学中作为不变的对象加以考察的实体也被现代物理学中的关系和功能所取代了,犹如印象派把古代绘画中的实体解构为光点一样。如果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还传承了经典力学对确定性观念的信赖的话,那么在后来科学的发展中,连这种确定性的观念也完全被超越了。无论是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还是玻尔的"互补原理";无论是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还是扎德的模糊数学;无论是莫诺的生物学理论,还是曼德勃罗的"非线性科学",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确定性的观念。正如普利高津所说:"人类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正处于一种新理性的开端。在这种新理性中,科学不再等同于确定性,概率不再等同于无知。"(8)数学和自然科学观念上的变化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使当代哲学家们从新的眼光出发,重新审视存在者世界,特别是以本体论为切入点,对存在问题做出新的说明。从孔德、马赫的实证论到逻辑实证主义思潮,从狄尔泰、齐美尔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从摩尔、亚历山大到怀特海的实在主义思潮,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奎恩的分析哲学理论,从波普尔、库恩到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理论等等,无不贯穿着当代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新思索。
    其三,从近代社会向现、当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生活世界的巨大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存在问题的重新思索:
    首先,在欧洲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生活世界的巨大的裂口,使西方学者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疑虑。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名噪一时的著作《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中这样写道:"西方的没落,乍看起来,好象跟相应的古典文化的没落一样,是一种在时间方面和空间方面都有限度的现象;但是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从它的全部重大意义来理解,它本身就包含了有关存在(Being)的每一个重大问题。"(9)在斯宾格勒看来,西方世界所面临的深刻危机并不是外在的、偶然的,而是内在于精神世界的,是西方人的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所导致的必然的结果。只有以尼采式的眼光重新审察并理解这个世界,西方文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境。一战以后,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并未从精神和文化的危机中超拔出来。雅斯贝尔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1931)中写道:"…今天的人失去了家园,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他们生存在一个只不过是由历史决定的、变化着的状况之中。存在的基础仿佛已被打碎。"(10)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1936)中也显露出同样的忧虑。后来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兴衰进一步加剧了西方文化精神的危机和哲学家们对存在问题的反思。
    其次,在20世纪的发展中,现代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引起了物的主体化和人的物化与异化。卢卡奇在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探索了"物化"和"物化意识"的问题,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932年的首次面世给西方思想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异化劳动"成了最富前沿性的理论研究课题之一。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1950)中指出,现代技术已经不再是中性的东西,它作为"座架"(Gestell)控制和支配着现代人的整个生活。马尔库塞则在《单向度的人》(1964)中强调,技术的合理性已经转化为政治的合理性,"技术拜物教"已经到处蔓延,"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即使人也工具化了。"(11)面对日益更新着的现代技术,人如何找回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如何阐述存在的意义,成了哲学家们最关心的课题。
    再次,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被普遍接受后,也对当代人的生活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宾克莱所说:"他(指弗洛伊德--引者)提出的关于精神生活的无意识各方面左右人的力量的学说,对改变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这个旧观念起了重大作用。"(12)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哲学、艺术、宗教、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现实生活中的"性政治"、"性革命"和"性解放"运动,以致于有人惊呼:人类文明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弗洛伊德式的;另一种是弗洛伊德式的。
    综上所述,在当代人的生活世界,包括精神世界中发生的重大的事件促使哲学家们重新去反思传统哲学,特别是作为传统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本体论,于是,以"追问存在"为标志的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就成了当代哲学中的一种时尚。
    二、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各种表现形式
    当代哲学中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在当代哲学的发展中,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面对着不同的问题群落,所以他们(它们)对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也是见仁见智,迥然各异的。
    第一种趋向表现为以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为代表的现象学本体论。胡塞尔在1913年出版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第11节的一个注释中回忆以前撰写的《逻辑研究》(1900-1901)时写道:"当时我尚未敢采用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令人厌恶的表述:本体论,我将这项研究称为一门'对象本身的先天理论'的一部分,A.V.迈农后来把它压缩为一个词'对象论'。对此,我认为,与已经改变了的时代状况相适应,重新使用本体论这个旧概念更为正确些。"(13)塞尔接受了传统哲学对本体论的使命的规定,即把它理解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但他又从先验现象学的视角出发,把存在理解为经现象学还原后留下的先验意识,并进而把对蕴含在先验现象中的意识活动和通过这种活动被构造出来的意识对象的考察命名为"形式本体论"(die formale Ontologie)和"质料本体论"(die materiale Ontologie)。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晚年胡塞尔有时候也把先验现象学直接称之为本体论。
    作为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把对"存在的意义"(dre Sinn von Sein)的追问理解为哲学,尤其是本体论的根本任务。他认为,传统本体论的一个重大的失误是忽略了"存在"(Sein)与"存在者"(Seiendes)之间的差异,而唯有从特殊的"存在者",即作为"人之存在"的"此在"(Dasein)的"生存"(Existenz)结构出发,才能真正地走上追问存在的意义的道路。基于这样的思考,他把自己的本体论称作为"基础本体论"(Fundamentaleontologie)。他还进一步强调:"无论什么东西成为本体论的课题,现象学总是通达这种东西的方式,总是以指示方式来规定这种东西的方式。本体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14)这充分表明海德格尔十分重视现象学"面向事物本身"和"显现"的观点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哲学理解为"普遍的现象学本体论"(universale phaenomenologische Ontologie) (15))。在萨特看来,现象是自身显露的东西,而存在则以某种方式通过所有的事物而表现出来,因此必定有一种存在的现象,"存在将以某种直接爆发的方式,即无聊、恶心等方式向我们显示出来,而且本体论将把这种存在的现象描述成无中介的、自身的显露。"(16)萨特的许多文学作品及在这些作品中对存在心理的描述都贯穿着现象学本体论的思想。
    第二种趋向表现为以哈特曼为代表的自然本体论。正如施太格缪勒所说的:"对哈特曼的本体论,只能从它是古代、中世纪形而上学的现代批判哲学的中介者这个作用方面去理解。"(17)也就是说,哈特曼的本体论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康德以来的批判哲学的眼光,这使他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一方面,他超出了新康德主义和新实证主义的单纯认识论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超出了现象学的主观主义的视野,他力图使哲学和存在问题返回到日常生活赖以为基础的自然存在上去,从而实现了本体论研究中的重要的转折。在这个意义上,他的本体论本质上是"一种自然本体论"(eine Naturontologie),他在自然界中划分出各种不同的存在级次,并深入地探索了这些级次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正如卢卡奇所评价的:"比较有趣的和重要的是,他在建立一种自然本体论上所作的严肃的尝试。"(18)哈特曼的自然本体论曾对卢卡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种趋向表现为以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和奎恩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家对本体论问题的新的思索。维特根斯坦并没有使用过"本体论"这样的术语,但许多研究者认为,他早期的《逻辑哲学论》(1921)就蕴含着一种本体论的基础。众所周知,这部著作是由七个命题构成的,按照施太格缪勒的说法,"开始的两个命题是讲他的哲学的本体论基础的(世界、事态、事实);第三个命题是从本体论向认识论过渡(世界与关于世界的思想之间的关系)……"(19)这种本体论实际上是以原子事实为基础的本体论。与维特根斯坦不同,卡尔纳普在1950年发表的《经验主义、语义学和存在论》一文,直接发表了自己对存在问题和本体论的看法。他认为应当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问题:一是对象在语言构架内部的存在问题,可简称为内部问题;二是对象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问题,可称为外部问题。卡尔纳普指出:"我们必须把外部问题、即关于新对象整个系统的存在或实在性的哲学问题与内部问题清楚地区别开来。许多哲学家把这类问题看作必须在引入新的语言形式以前提出和解答的一个本体论问题。他们相信,仅当本体论的洞察力给实在性问题提供肯定的回答、并能够为新语言形式的引入作辩护时,它才是合理的。与这种观点相反,我们的主张是:新的说话方式的引入不需要任何理论上的辩护,因为它并不蕴含任何实在论的断定。"(20)众所周知,卡尔纳普对整个形而上学的传统都采取拒斥的态度,因而他不承认本体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既然主张在语言形式的使用上要有宽容的态度,这就为一种语言约定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在奎恩看来,任何一个陈述都蕴含着"本体论的承诺"(the ontological commitments)。如"有些狗是白的"这一陈述,可以改写为:至少存在着一些对象X,X是狗,并且是白的。在这里,"是狗"和"是白的"均为谓词,它们和存在量词"有些"一起指示出一个明确的值域,约束变项X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取值,而所取之值也就是这个陈述所约定的存在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奎恩强调:"存在就是作为一个变项的值。"(21)奎恩进一步指出:"在本体论方面,我们注意约束变项不是为了知道什么东西存在,而是为了知道我们的或别人的某个陈述或学说说什么东西存在;这几乎完全是同语言有关的问题。而关于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则是另一个问题。"(22)也就是说,奎恩把本体论仅仅理解为语言使用中的一种约定论。这一见解深刻地反映出20世纪哲学演化中的语言学转折。
    第四种趋向表现为以卢卡奇、古尔德为代表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在晚年出版的《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中,把存在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无机自然,二是有机自然,三是社会。无机自然和有机自然合称为自然存在,以自然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则是"自然存在本体论";而以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则是"社会存在本体论"(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社会存在本体论以自然存在本体论为基础。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哲学也就是社会存在本体论,其根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和批判性:"马克思所作的批判乃是一种本体论的批判。这种批判的出发点是:社会存在作为人类对其周围环境的积极适应,主要地和无法扬弃地以实践为基础。"(23)由于卢卡奇把本体论研究的视野贯穿到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从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古尔德于1978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一书中,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社会本体论"(the social ontology),并从这一理解出发,对"社会"、"劳动"、"时间"、"因果关系"、"自由"、"正义"等概念的含义作出了新的阐述。
    第五种趋向表现为中国哲学家金岳霖、熊十力对本体论问题的新思索。西方通过追问存在而探索的东西,在中国称之为"道"或"本体"。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论"、"元学"或"本体论",也就是本体论。金岳霖先生在《论道》(1940)中区分了知识论和元学,强调:"知识论的裁判者是理智,而元学的裁判者是整个的人。"(24)在他看来,在近代科学高度发展、科学主义严重泛滥的情况下,研究元学,探索人类生存的底蕴,弘扬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熊十力先生在《新唯识论》(1932年出版文言本,1944年出版语体文本)中批判了那种只肯定知识论、否定本体论的观点,提出:"这种主张,可谓脱离了哲学的立场。因为哲学所以站脚得住者,只以本体论是科学所夺不去的。"(25)在他看来,"本体"不可用理智(即概念、判断和推理)去求,只能证会或体认(即当下直悟),这里体现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影响。
    从上可知,20世纪初以来本体论的复兴虽然呈现出迥然各异的态势,但其共同点则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三、本体论问题探索的焦点和前景
    存在和本体论问题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一种时尚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
    首先,在Ontologie这个词的中文译法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存在论"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译法。它的优点是直接言明了Ontologie所要研究的对象,但在使用中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当"存在"的概念与"存在论"的概念混合在一起时是如此。如黑格尔《小逻辑》的第一篇篇名是Die Lehre vom Sein,中译为"存在论",但这里的"存在论"的含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与Ontologie意义上的"存在论"并不相同;又如,卢卡奇晚年的的著作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人们通常译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但如果把德文书名中的Ontologie译为"存在论",这本书的书名岂不成了《社会存在存在论》了?
    有的学者主张把Ontologie译为"是论"。一般认为,"是论"的优点是能够说明本体论在逻辑上的起源,也就是说,研究"是"的问题乃是研究本体论的、绕不过去的进路,但深入到问题中去的好的进路并不等于问题本身,何况"是"这个字在通常的使用中总是与表语联系在一起,所以用来指谓与表语相分离的存在问题是不可能的,用"是论"来取代本体论也难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比如,人们可以把I am a student这个句子中的am译为"是",但却不能把笛卡尔的名言--I think, therefore I am中的 am 译为"是",否则,这句名言就成了"我思故我是",所以这里的 am 必须译为"存在"或"在",从而把这个句子译为"我思故我在"。也就是说,当 I am 这个句子中没有相应的表语出现的时候,只能译为"我存在"或"我在"。
    众所周知,港台的学者倾向于把 Ontologie 译为"存有论",但这种译法也会引起误解,因为在"存有论"的译法中,既有"存在"(Sein)的含义在内,又有"占有"(Haben)的含义在内,而 Haben 和 Sein 这两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是有重大区别的。比如德国学者弗洛姆的一部著作的名称是Haben oder Sein,人们把它译为《占有还是存在》。事实上,这本书是专门探讨"占有"与"存在"之间的差异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存有论"这种译法反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也有的学者主张把 Ontologie 译为"万有论",这种译法所造成的困难是:一方面,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过的那样,"有"的含义是比较复杂的,在德语 es gibt 的句型中,"有"与"存在"的含义相近,但在使用 haben 这个词的句型中,"有"与"存在"之间的含义出现了实质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在通常的情况下,"万有"指的是一切存在者,而 Ontologie 则是研究"存在"问题的,所以,"万有论"的译法容易把"存在"与"一切存在者"混淆起来。
    至于"本体论"的译法,其优点是肯定存在问题在哲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但其缺点是容易给人留下"还原论"或"本根论"的印象。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目前我们仍然倾向于以"本体论"来译 Ontologie。
    其次,有些学者对整个本体论的研究取置疑的态度。比如,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的角度,特别是概念和对象的非同一性出发,对现象学本体论,尤其是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指出:"本体论的批判既不打算建立另一种本体论,也不打算建立一种虚无的本体论(Nichtontologischen)。"(26)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也一直用"世界观"的概念取代本体论,甚至认为本体论只是传统哲学使用的概念,应予否认。但事实上,按照奎恩的"本体论承诺"的思想,本体论是无法抹去的,只要我们一用语言进行陈述,就会有本体论意义上的承诺。
    再次,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受到了新的质询。新实在主义者认为,我们所谈论的一切都无法离开语言、思维和意识,因此,一切关系都可以还原为认识关系,认识论是本体论的基础。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注重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海德格尔主义者则认为,任何认识都是在存在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不过是此在在世的样式。换言之,本体论是基础性的,而认识论只能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加以探讨。这一见解事实上延续了叔本华以来的思维传统。双方的共识只是下面这一点,即认识论和本体论实际上是不能割裂开来进行讨论的。
    近年来,在存在和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中出现的新趋向是:一方面,对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评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的兴趣。甚至晚年海德格尔自己也对早年提出的基础本体论取否定的态度。他在《〈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1949)中写道:"这个名称马上就表明自己是糟糕的,就像任何此种情形中的名称一样。从形而上学角度来看,这个名称固然道出了某些正确的东西;但它恰恰因此而令人误入歧途;因为,重要的事情是要赢获从形而上学过渡到对存在之真理的思想的通道。"(27)所以晚年海德格尔热衷于谈论哲学的终结和真正的思的开始。为什么海德格尔的思想会发生这一重要的转变呢?如何评价他的基础本体论和传统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思考。另一方面,在卢卡奇的激发下,从本体论的角度重新探讨马克思哲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人们普遍地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社会学理论,而是本体论:马克思在哲学领域里完成的划时代的革命不是单纯认识论意义上的革命,而首先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革命。
    责任编辑:任宜敏
    (1)参阅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46页。
    (2)《海德格尔选集》(下),三联书店,1996年,第764页。书中把Ontologie译为"存在论",我们则仍然把它译为"本体论"。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页。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9页。
    (6)R.Mckeon (ed.),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 , Random House 1941,1005a. 
    (7)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36页。在《面对存在问题》一文(1955)中,海德格尔以风趣的笔触写道:"人们对'存在的被遗忘性'也有多种想象,形象地说,存在被想象为一把由于哲学教授的健忘性而丢在某处的伞。"参见《海德格尔选集》(上),三联书店,1996年,第635-636页。
    (8)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页。
    (9)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4页。
    (10)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页。
    (1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43页。
    (12)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1页。
    (13)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上),三联书店,1997年,第467页。
    (1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英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45页。
    (15)(16)J.P.Sarter,Being and Nothingness, A 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56,pp.7、47.
    (17)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82页。
    (18)G.Lukacs,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en Seins, 1. Halbband,Darmstaadt:Hermann Luchterhand Verlag 1984,s.,439.
    (19)施太格勒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第520页。
    (20)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2页。
    (21)(22)奎恩:《从逻辑的观点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23)G.Lukacs, 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I. Halbband,s.,37.
    (24)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6页。
    (25)熊十力:《知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第250页。
    (26)T.W.Adorno, Negative Dialectik, Suhrkamp Verlag,1987,s.,140.
    (27)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49页。

知性本体论的终结、转向与解构
——从康德、海德格尔到德里达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余 治 平 
    [内容摘要] 传统的西方哲学对本体所作理解的总的倾向是:以为本体是一种“知性的绝对体”,是表象世界的基础与本质。康德哲学中,物自体在经历了经验认识领域里的失败之后,却在实践的世界中发现了成功的希望和出路。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便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向道德实体、向信仰主义的过渡。康德的本体思想潜伏着传统西方知性本体论的危机和解构,从而或者本体论的问题应该予以取消,或者必须逃离知性领域而到实践世界中去、到人的生存中去发现真实的本体。海德格尔依据存在论,关注人的生存性,把本体从传统哲学抽空或蒸发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危险边缘中挽救了回来。德里达试图用“延异”解构知性本体,彻底否弃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能够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本体,在本体虚无化的同时还进一步将本体追寻的活动本身问题化、游戏化,但却有效地拓宽了人类本体追寻的视野。

[关 键 词] 本体  知性本体  康德  海德格尔  德里达

[作者简介] 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博士后。

    本体的追寻,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似乎是一个问题。后现代时代的到来,很容易使人们形成一种已经告别本体的幻觉。“本体论过时了”、“哲学已将本体论彻底抛弃”之类的观点开始蔓延。实际上,追寻本体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总在本体视野的不断拓展中成就出自身是其所是的价值与自由。我们无法告别本体,就如同我们无法走出自己的皮肤。只要人类还生存,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人活着,本体的问题总会不断地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被追寻下去。

    然而,本体的概念又非常复杂,在一个理性化、形式化的语词系统里实现对本体的明确阐述显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传统西方哲学不同学派对本体所作的理解尽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一个共同的倾向则是:以为本体是一种“知性(Verstand)绝对体”,是存在着的表象世界的统一的基础、本质,[1]并且,也只有知性才能思考本体、获得本体。“本体”一词,希腊语为noein,本意是“思想”。康德批判哲学里的Noumena也是表示“知性存在体”。英文的noumenon,一般指能够独立自存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的本源并与现象相对立的、只有智慧才能领会的、最本质、最真实的存在。柏拉图应该是最早使用“本体”概念的哲学家,在《蒂迈欧篇》中,他把本体理解为“实在”(substance),理解为实存的自在和知识的对象。这种理解几乎左右了整个古代和近代的西方哲学,为西方知性本体论提供了一种非常坚固的模式,一直到康德那里,局面才有所改变。柏拉图的模式要求把可见世界中的一切都看作是虚幻的、可变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而哲学形而上学的任务就是要依据理性在可见世界的背后去寻找真实的、不变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本质。理性在这一模式中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后的哲学发展使得它成为现实世界的最高的根据和衡量一切价值的不变尺度,从而形成西方哲学独特的精神传统。 

一 

    近代哲学中最能体现西方知性本体观念的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笛卡尔哲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现确实而自明的真理。确实的真理总是会被清晰明确地认识到的。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假的,带有欺骗性的记忆所提供给我们的那些东西,没有一件是真的;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物体、形状、广延、运动和位置不过是我们心灵的虚构。也许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是最确实的,即我怀疑或我思维本身,所以唯一可以断定的是:我思,故我在。我思是绝对确实的,是最真切的,是唯一能够清晰明确地被人们认知的,因而这不但是一个合理的、自明的命题,而且还是存在世界的最高实体。事物不在“我”之外,而在“我”之内,事物是主体之“我”的必然组成部分或不可缺少的逻辑环节。

    在笛卡尔,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实体——上帝;两个相对的实体——精神与物体。物是不同于物体的,物是我们在物体中清晰明确地认识到的物体的属性,它往往会欺骗我们。我们无法根据我们关于物的经验(声音、颜色、气味、冷热等)来证明物体的存在,因为这些经验原本并不归物体自身所拥有。感觉不能表明事物本身的状态,只表明事物如何影响我们。我们所感觉到的不是物体真正的存在,我们也不能产生物体所以然(存在着)的状态,这种状态必然是由上帝或外界事物造成的。物体脱离我们的思维而独立存在,不需依赖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实体不过是不需要别的东西而存在的东西,这个实体只能是单数,是唯一而绝无对待的,实际上它就是上帝。笛卡尔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理念主义者,因为他还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体,有一个事物本身存在,有一个独立的外在世界存在,但是只有理性才能够认识它的真实本性。笛卡尔的实体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本体,而他的物体则大致相当于本真,在心构造物这一点上,他常以本心替代、包容、吞并了原始独立的本真和思维绝对的本无。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是笛卡尔开启了从认识论研究本体论的先河。

    真正能够对西方知性本体论做出深刻反省和全面总结的当数康德,并且到了康德的批判哲学这里,知性本体论走进了它的终结。康德的“物自体”(Das Ding an sich selbst)学说集中反映了他对本体问题所作的严肃思考。物自体在康德哲学中有四层基本意义:一是 “感性的源泉”,即一切经验认识的刺激源;二是“认识的界限”,即永远处于一切知识理解之外的、独立于人心的本无,绝对的物自身;三是“先验客体”,或作为纯粹概念的理性理念,即上帝、灵魂、自由等不朽概念;四是“道德实体”,即道德领域中能够被人们普遍遵循的纯粹准则与最高律令。[2]物自体的前三层意义属于认识论领域,是康德对前此哲学本体问题所作的科学总结,而第四层意义则归于伦理实践领域,是康德超越前人、启发来者的贡献所在,属康德的独到发明。康德为道德哲学奠定了坚实根基。物自体作为“感性的源泉”是康德本体理解的首要和基本含义,相当于本真,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宇宙物体本身,是现象世界的真实基础。没有这个本真的物自体,感性就无从发生,经验材料就无从提供,我们的认识也就无从开始。不过,受旧形而上学影响,康德又时常将物自体与本体替换使用,进而放弃或忽略了本体的本无性质。[3]

    康德说:“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能知道它们的现象……无论如何,我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体存在”。[4]人心不可能面对一个绝对的无而产生任何形式的认知,而恰恰是物自身的无决定着我们的认识对象的内容。于此可见康德从来没有否认过“外物的实际存在性”,甚至还故意用“先验”一词来防止和反对把实在的外物化为表象的唯心主义做法。康德强调:“有一点不能被忽略,即被直观的杂多必须先于并独立于知性的综合而被给予。”[5]实在的对象是存在的,作为表象背后的本真本体一定存在,这是不允置疑的事实。本真的物自体虽然存在,但只属于超绝于经验的彼岸世界,为我们认识所不能企及,是知性不可逾越的界限。这就是康德意义上的、与现象相对立的本体。

    “为了不使感性直观扩展到物自体身上去,进而限定感性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本体概念是必须的,这种感性知识所不能达到的其余东西,叫做本体(Noumena)。”于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本体被分成了两种:“消极意义的本体”和“积极意义的本体”。[6]即是说,本真的本体作为物体本身不是感性直观的对象,在我们的经验之外,是我们的认识的界限。但是它又可以作为一种思考的对象而存在:一方面,“我们不能有关于‘作为物自身的任何对象’的知识”,即物自体不可知,独立于思维之外;另一方面,我们却又能“思维这种‘作为物自身的对象’”,[7]亦即可以允许有一种知性直观的认识对象作为一种虚设的“物自体”存在。“消极意义的本体”是作为“先验对象”的X,指那个静寂恒常、不会自行发生意义的、纯粹的物体自身;而“积极意义的本体”则是作为“先验自我”的X,是由本心所造出的、作为思维的、绝对性的本无,我们对它不能知之、只能思之,我们绝不能把只适用于感性经验领域中的范畴、原理运用在这个原本是无的物自体的身上,但是我们又必然用这些范畴、原理去思考它、追寻它,因为我们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工具可以选择,从来没有一种知性直观被给予过我们,我们只有唯一的本心坐标。 

二 

    在康德,物自体成为一种引导知性永远追求却又无法达到的积极的、假定的对象,这便是理性理念的“范导”原理。康德哲学的主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最终都归结到者两个神秘的X上。先验对象的X向我们提供感性材料和认识对象,而先验自我的X则向我们提供知性范畴和统一综合的意识,两路并进,同入人心。我心规定并创造生出一切经验对象,作为另一种“心外无物”,最终形成所谓认识与科学知识。

    但是,第一个X为什么能够提供感性材料和先验对象,第二个X又为什么能够提供整套的知性范畴和原理,两个X的来源、实质和存在以及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一切经验知识的范围,我们不能作出任何解答,是根本“不可知的”。“即使自然全部能被我们所认知,我们还是永远不能回答超自然的那些先验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除内感觉之外,没有其它直观能够观察我们自己的心灵,正是在那里潜伏着我们感性功能的根据和秘密。感性与对象的关系,和这个[客观]统一的先验依据,对毕竟只能通过内感觉来认识自己从而只能当作现象的我们,隐藏得如此之深,以致于不能以感性作为发现任何现象之外事物的探究工具,尽管我们非常热衷于去探究它们的非感性的原因。”[8]这两个被我们的知性解析、刨分开来的X本体,变为一种平行、对峙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人总要把它们合而为一,其中的一个总要吞并、包容或派生出另一个。康德似乎已经模糊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人类知识有两个主干即感性和知性,它们大概来自一个共同的但不为我们所知的根源”[9]。所谓“共同的”“根源”就是本真与本心关系所指向的绝对实在自身,是只有具备“知性直观”的上帝才能知道的最高机密。

    然而,理性理念的“范导”作用并不能充分实现康德心目中的本体的积极意义。因为理性理念作为“范导原理”,其最大的价值和作用仅仅在于:引导知性追求经验知识最大限度的统一性,理性理念本身是无法作用于感性世界的,无法与经验直接接触,从而它就不可避免地保留了有限、制约、消极的性质和含义。康德以为,真正积极的本体不可能是理性理念,而只能是人的实践理性。原来,我们所“不能知之,只能思之”的作为本真的物自体,无法用我们的感性直观、也不能用我们的理性认识来予以证实和确认,于是,它的存在就只能由实践与信仰来保证了。物自体转眼之间就从思维的对象过渡到感应、信仰的对象,认识论中的先验理念的理想一下子便跨越到伦理学中的实践理性。而这才真正是康德物自体的本体自身。自由、灵魂、上帝等理性理念,只有在实践理性领域里才是其本来面目的实体。原先在认识领域无法作用于感性经验和现象世界的实体,到了这里却一跃成为世界的立法者和命令者,“理念,尽管同时也是一个实践的理念,能够具有且应当具有对感性世界的影响,尽可能地使感性世界与它自身相一致。所以道德世界的理念就具有了客观的实在性”。[10]本体之物在经历了经验认识领域里的失败之后,却在实践的世界中发现了成功的希望和出路。

    于是,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便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向道德实体、向信仰主义的过渡。如果事物仅仅是我们所感受到的那个样子,那么,人的一切行动便只能匍匐在必然性的逻辑框架里,毫无自由与道德意义可言。正因为事物原本并不是我们所感受到的那个样子,还存在着一个躲藏起来的、真实的物自体,所以寻找事物所应该的那个样子,即追寻人心之中的那个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应该,才成为人类永恒追寻的崇高理想。正是超越于纯粹物自体的本体概念,才捍卫并保证了人类自由行动的权利。康德的物自体蕴涵着对现状、表象及人类知识的否定,是通向实践的。一个永远不可能到来的物自体始终命令着并引领着人类的行动走向,推动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应该说,这才是康德批判哲学本体论学说的真正伟大之处。

    但是,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向道德实体、向信仰主义的过渡的实质性问题则在于:同时作为认知本体和实践本体的人如何确认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神圣、极为严肃的形而上学问题,几乎是一个完全先验的问题,任何时代的任何哲学家都不可能给出现成的、圆满的答案,康德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毕竟康德非常全面地提出了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在知识论、认识论盛行的时代里,康德把本体追寻之路引向了实践领域,其功绩无疑是斐然卓著的。不靠知识、不靠理性,而靠实践、信仰、信念才是人们达到本真、把握本体的唯一正确途径。康德向我们证明,理论、理性不能让我们接近本体,实践、生活却能够使我们感觉到世界的实在。

    康德以他关乎对象的先验逻辑实现了对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尤其是笛卡尔、休谟以来的知性本体论——的绝对超越。在现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从笛卡尔、洛克到贝克莱、休谟,哲学所赖以存在的基础逐渐缩小,乃至趋于消失。知识论逐步取代乃至吞没了本体论。康德本体论的出现彻底扬弃了宇宙本体论、实体本体论的病弊,为现代哲学又一次找回了可靠的基础。康德发现了良心的基地,于是,实践理性与道德哲学的建立方才成为可能。于此,知性本体论终于在它走向终结的时刻,彻底摆脱了自近代开始的、被认识论所蚕食、所吞灭的危险。尽管康德的结论是由他的逻辑体系推演出来的,但是它在客观上又为后世生活在科学昌明的技术时代里的人们开出了一剂医治心灵创伤、克服人性异化的良方。所以,在本质上,康德物自体对于人类思想的积极意义是后来的黑格尔用所谓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精神现象学”所无法予以消解的。物自体的悬置仍还是必须的。

    康德的本体思想潜伏着传统西方知性本体论的危机和解构,孕育着威力巨大的爆炸可能,因为理性能力已经被划上了界限,不可能超出经验世界的范围去使用,从而或者本体论的问题应该予以取消,否弃这个与感性经验完全隔绝的领域;或者我们必须逃离知性领域到生活世界中去、到人的生存中去发现本体。而这正是当代西方本体论哲学的使命。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从存在论的角度探究本体的意义杰出代表是M.海德格尔,而真正试图对西方传统本体哲学作出彻底解构的则是J.德里达。 

三 

    康德之后,知性本体论的一大重要转向就是存在论的本体论[11]的发生与突起。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本体论的方法论基础显然来自胡塞尔的现象学。[12]海德格尔曾径直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现象学的存在论”。海德格尔扬弃了康德的二元论思路,继承并发展了现象学方法,以存在论为依据竭力反对一切实体本体论(古希腊)与知性本体论(近现代)传统。在《存在与时间》中,本体论应该是关于“存在”的学问,传统的哲学本体论都以对“存在者”(Seiende)的关注代替对“存在”(Sein)[13]本身的研究,从而使本体论误入歧途。存在论的本体论就是要纠正这一错误,回到存在本身,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让存在“在自身中显示自身”。这就必须要找到一个特殊的存在者,它既能够领悟自己的“在”,又能够对自己的存在自行发问,并且,这种领悟和发问在本质上直接就是它自己的“在”的方式,通过这一过程使得自己的“在”自行显现出来。这个特殊的存在者的存在就是海德格尔的“Dasein”(“此在”)。这才是研究“存在”的起点。传统的哲学忘却了“存在”、忽略了“此在”,俨然一个绝对中立的、无关自身切己利害的旁观者在探讨本体的意义,从而使本体论失去了基础,成为“无根的本体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人的存在状态、存在方式、存在结构和存在意义的探讨,来揭示“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不同于“存在者”,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普遍性”,“存在绝对地是超越”,“存在与存在的结构超出一切存在者之外,超出存在者的一切可能的具有存在者方式的规定性之外。”[14]“存在”不是研究“存在是什么”,而是要探讨“如何是存在”。研究“是什么”的目的在于想弄清存在的来源、属性、本质等因素,要了解的是存在到底是什么东西。而“如何是”则追寻存在究竟如何呈现、显出、展示,直接领悟出存在的意义和被遮蔽的真理。“是什么”与知识和科学相关,是认识论所面对的问题;而“如何是”则与存在论相关,这才是哲学本体论所应该解决的问题。现象学的本体论,“它不描述哲学研究对象所包括事情的‘什么’(Was),而描述对象的‘如何’(Wie)”[15]。存在论的任务就是把存在从存在者中显露出来,解说存在者的存在本身。所以“存在”不是具体确定的存在物,不是实在的东西,也不是固定的实体,而是处于不断生存过程中的存在自身的一种呈现。

    但是,一般存在者所要表达的是该事物的本质(Essenz)即“是什么”,而“此在”所要表达的是它去存在(zu-sein)。所以海德格尔又把“此在”的存在称为“生存”(Existenz),“此在”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生存,具有生存方式的存在物就是人。“此在”的存在通过人的理解来显现存在者及其意义。“此在”一定与人相关,只有人这个“此在”的存在,对存在意义的追问才有可能。在海德格尔,“Dasein”就是指人这个存在者的存在,Da与Sein是不可分离的,人与存在最亲近、最贴切,只有人才能领悟存在及其意义,才能谈得上对存在问题的追寻,没有人或离开人,存在就无法理解。而人这种存在物的存在又是通过存在的无遮蔽状态的敞开的内在性,从存在出发,在存在之中标志出来的。传统哲学本体论沉溺于知性,远离人、远离世界去寻找纯粹真实意义上的本体,实际上是不仅忽略了人和人的存在,而且还忘记了人的生存状态,割裂了人与生存、与存在、与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的根本结构和真正源泉不在理性的王国里,而在活生生的世界中。人的生存的原始状态不可能是理论的、知性的,而是与世界连成一体的,是一种主客未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状态。人生存于世界中,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世界的存在,没有世界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由于人的生存,由于人存在,才存在出了周围的世界,存在出了人与世界的统一。世界存在的意义是由人(“此在”)的生存赋予的,是随“此在”的生存而展开的。世界已不再是物质实体,而毋宁是一种关系、可能性和不断向人敞开的意义境域。所以海德格尔强调“世界之为世界”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世界之为世界本身是一个生存论环节。”“‘世界’在存在论上不是那种在本质上非为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16]这就是生存的本体意义。

    包括康德在内的传统知性哲学本体思想总力图到事情的背后去发现所谓本质,因为忽略“生存性”,所以时间性和历史性就同时被抽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被脱水、甩干,只剩下抽象的、乏味的作为本体的一堆枯燥概念。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本体论就是要扬弃旧本体论的这一病弊。因为“此在”在“生存”中存在,所以“此在”就必然是时间性的。“此在是历史性的,这已被证明是生存论的本体论的基础命题。”[17]“此在”作为“在世界中存在”,其三种基本状态都统一、归结于时间性。“存在性”是“先行于自身的存在”,是“此在”寓于存在的可能性中的现实的存在;“事实性”是“已经在……之中存在”,是“此在”被抛入现实中,所面对的是必须接受、无法摆脱的存在状态;“沉沦状态”则指“寓于……之中存在”,是“此在”总不得不在那些不是自己的东西中获得对自身的领会,总被迫陷入于非此在的存在者中。这三种基本状态都可以用“操心”(Sorgen)来概括。“此在”与“操心”是同一而不可分离的。“操心”是“此在”的本质,始终贯穿于人的生活。无疑,“操心”已经蕴涵了时间性的概念和内容,“操心”与时间密不可分。存在的“存在性”代表着未来,存在的“事实性”意味着过去,而存在的“沉沦”则是时间的当前状态。于是,海德格尔说:“时间性使存在性、事实性和沉沦状态能够统一,并以这种原始的方式组建操心的结构的整体性。”时间性“是”——操心的意义;时间性“是”——如此之确凿。“操心的结构的原始统一在于时间性。”“‘先行于自身’建基于将来之中。‘已经在……之中’本来就表示曾经存在。‘寓于……之中而存在’在当前化之际成为可能。”[18]“此在”、“操心”与“时间性”彼此不分、亲近无间,“此在”在时间状态中获得生存的规定、在时间状态中获得本真的意义。可以说,正是“此在”与时间的这一层关系才构成了现代西方哲学背景下的海德格尔存在本体学说的核心和关键。

    如果说海德格尔的“此在”在过去、当前和将来的三维时间中获得存在意义,那么传统哲学本体论却只以“现在时间”为唯一的取向。从古希腊的无根本体论开始,“存在的意义被规定为在场或存在,……存在者是在它的存在中作为在场而获得把握的,亦即存在者是在一定的时间样式即‘现在’而被领悟的。”[19]“实体”就被作为是Vorhandensein即“现成的存在”或“在场的存在”来对待,“时间性”就是唯一的“现在性”。存在者仅存在于一个直线式的“现在”中,总是在“现在”——当下的、在手的、现成的时间样式下被把握、被理解。“现在时间”构成了哲学本体的全部境域。没有历史性、没有存在的“存在性”和“事实性”也就根本不足以为本体论提供真正的“超越之问”,这种本体论的前提与基础是值得怀疑的。“现在”不能取代全部的时间,“在场”也无法使人摆脱非本真沉沦状态。 

四 

    然而,在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本体论里,无论是早期的“此在”,还是晚期的“语言”,都还没有彻底地走出经典哲学“在场”形而上学的基本传统,因为在生存论的本体内部还设置着一个“中心”,仍然保留着一个恒常的绝对,还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瓦解、摧毁哲学的本体追寻。在海德格尔那里,“解构”(Destruktion)只是指把存在的结构拆开、分解以此来揭示、显现此在被遮蔽的意义,它还具有积极的目的,它并不要把传统埋葬到虚无主义中去,而是要为存在论传统标明一种限界。[20]但一到德里达这里,“解构”便具有了粉身碎骨的能量和性质。“解构”的内容增加了“消除”、“抹去”、“分裂”、“反积淀”、“问题化”等多重含义。德里达的“解构”不同于常识所认为的“毁灭”,因为要取消、瓦解所有本体形而上学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解构”所能够达到的目的只在于揭露本体形而上学问题的内在紧张,把它内在的不适切性撕裂开来,展示出来让人们看,使得所有本质性的观念“问题化”。传统哲学中存在着:以灵魂为中心的灵与肉的对立,以理性为中心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以存在为中心的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以声音为中心的声音与书写的对立,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在这些对立中隐藏着灵对肉、理性对非理性、存在对非存在、声音对书写、男性对女性的霸权和压制,隐藏着森严的等级结构。“解构”的目标就是要一方面,揭露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在追求统一性、本质性名义下的极权统治,另一方面将被这一传统所忽略、排斥、压迫和边缘化的东西,推上前台,“颠覆”等级结构,将对立的双方进行倒置,让世界呈现出异样来,而使长期以来居于中心地位的东西“非中心化”。德里达认为,传统的哲学本体论,从柏拉图到卢梭、从笛卡尔到胡塞尔都坚持“在场的形而上学”,都把世界的本体归结为一种知性的“绝对体”,是一种以理念、基础、目的、本质、真理为恒定在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实际上,在这些“在场存在”(present-being)的形式中,不应该有什么“中心”,在没有历史性的存在里,“中心”是不可想象的。“中心”没有一个自然的基地,也不是一个固定的点。如果非得要设立出一个“中心”的话,那么这个“中心”也不会是一个个定点(fixed locus),也只能是“一种功能,一种使无数符号替换物进入活动成为可能的非定点(nonlocus)。”[21]

    德里达在解构传统知性本体论的时候,提出了两个著名的、似哲学而非哲学的概念——“延异”和“游戏”。“延异”(dìfférance)有三层含义:差异——区分——推延(即difference--differing--deferring)。“差异”是“延异”的空间方面,指一个文本或符号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与“所指”的对应关系,而在于它在差异系统中的不确定的位置。“推延”则与“延异”的时间方面相关,在差异系统里,“在场”总离不开“不在场”,文本或符号的终极意义根本无法从“在场”中获得发现,从不显现出完整的观念,而总是一再地被推迟、被延宕,总是没有最后的确定和完成。“区分”等同于“散播”(dissemination),是“延异”对其空间和时间方面的综合,它既不追溯原始的在场,也不神往将来的在场,而只标志着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德里达“延异”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构传统哲学本体追寻的最高目标,“延异”就是与“本源”、“本体”相区别的概念。它无所指涉,也没有确定的意义;它在场而又不在场。它并不是传统西方的真理,也不相信存在着所谓永恒不变的知识基础和能够指导人生、超历史的、中立的基本原则,当然也不会相信有所谓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能够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本体。德里达说:“延异”,“是一种从在场和不在场的两相对立的基点上所无法想象的结构和运动。延异是差异的系统游戏,是差异的痕迹的系统游戏,是那种使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间隙的系统游戏。”[22]可以看出,德里达的“延异”全然不同于常识或传统形而上学所谓的差异概念。常识或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差异,始终是以超越的“本源”、“中心”为指归的,始终都离不开那个具有本体功能与作用的“逻各斯”,而“延异”却是无目的性、无确定性、无本源性、实现了差异化的“痕迹”(trace)。

    既然知性本体追寻的目标都被解构了,那么知性本体追寻的活动本身也就被“问题化”了。“游戏”(play)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又一基本内容。“游戏”也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游戏总是包括着游戏形式、价值、功能、意义与游戏活动自身的一个整体,它没有规则、根据和本质,它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哲学家们拼命寻找终极本体、事物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基础的冲动实际上是误入歧途。德里达要用“游戏”来消解一切超越的本源、本体。“游戏总是在场与不在场的游戏。但如果进行彻底的思考,游戏则必须被构想为处于在场与不在场的择决之前。存在必须在游戏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被构想为在场和不在场,此外别无出路。”[23]“游戏”先于“在场”与“不在场”,是存在物之所以可能的基础,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具有超越品质和优先地位的“绝对本体”,“游戏”毕竟只是游戏,它不会被理性及其思维的倾向所束缚、所限制,它不会再去“转向本源”(turn toward the origin)了。

    显然,德里达对传统哲学知性本体追寻的解构是甚为彻底的,但是,德里达式的“游戏”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消解本体论自身,而只是改变了本体论的追寻方式及其结果。极具反讽意味的是,就在德里达竭力倡导“游戏”而试图彻底解构传统与现代本体论的同时,他自己其实也陷入了一种将解构自身本体论化的危机。无论德里达的理论在以后的年代里是否能发生重要影响,或起到主导或决定作用,至少这种解构已经预示了传统本体论的危机,已经把哲学的本体追寻引向了一个多元、异质、相对、不确定和特殊化、现象化、感性化的领域,实际上,这已经在客观效果上为本体世界开启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人类本体追寻的历史长河中,德里达,一个致力于解构一切的解构主义哲学大师,不经意间却拓宽了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的视野。

    (本文系作者于2004年4月参加由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山西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之会议论文。经会议讨论与会后进一步修改,已发表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 本体概念之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其含义是有巨大区别的。西方哲学的本体概念常被作知性化、形式化与心灵化的理解,更多地被赋予认识论、知识学、心理学的意义,而并不经常是一个纯粹化的宇宙实体。但在中国哲学里,本体概念往往都被解释为一种实存化的本真之物。老子、庄子哲学里,道即本体,道即物自身。得道的唯一途径在于将意义世界不断消解的“损之又损”。每一个物都有自己的本体,都有自己的道,所以,才可能道在瓦砾、道在屎尿。佛教哲学中,尤其在禅宗,佛性就是本体,就是物自身。成佛的实质就是抛弃人心强加于佛性之上的一切知识、理解即所谓“分别心”,而返回到物自身。至于本体的体验,中西哲学之间亦颇有分殊。西方哲学尤其在康德那里,物自体却是人心经验认知的界限,不可跨越,于是乃滥觞出道德、信仰领域里的绝对法则和彼岸上帝。而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在孟子之后的儒学哲学,本体一定不与人相分离,甚至就在“日用纲常”之内,天人合一,体识不二,即道心即人心,即理即气,良知即天理,即存有即活动。于是乎,“涂之人可以为尧舜”(乃至毛泽东的“六亿神州尽舜尧”),人人都可以得道,人人都可以因有限而通达无限,进一步,则人人都能做皇帝,人人都想做皇帝,反映在社会的现实层面,革命、造反便成为悠悠中国历史长河里的家常便饭。

[2] 康德的“实体”无疑已经超越了宇宙本体论对实体的实在化理解。康德的实体是知性在考虑“范导原理”时产生出的范畴,只是一个纯粹的概念而一定不是物体。实体,在实质上应该是“先验客体”的变形,看不见摸不着,毫无感性材料的渗透和介入,当然就不可能是一种被直观的经验对象。所以,“道德实体”只是一个已经被纯粹化了的本体论范畴,对其意义与作用也应该相应地做出本体化的阐释。

[3] 如康德所说:一当理性把自己想象成为实践的、不得不在现象之外采取立场的时候,“这就使可知世界(Intelligible Welt)的概念,把全部有理性的东西看作自在之物的概念成为必要了。”参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114页,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康德的这种替换使用极容易封闭本体的知性意义,为后来黑格尔将物自体只理解成上帝、灵魂不朽和自由之类的绝对存在打开了方便之门。

[4]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十三节附释二,第50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北京。

[5]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Felix Meiner Verlag, Hamburg, 1993, Seite 158 (B145).

[6]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Seite 305 (A255, B310).

[7]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Vorrede zur zweiten Auflage xxvi. Seite 25.

[8]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Seite 322,323 (A278, B334).

[9]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Seite 58 (B29).

[10]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Seite 730(A808, B836).

[11] 显然,将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fundamentalontologie)称为“存在论的本体论”只是汉语世界里的一种特殊表述,实乃“存在被本体化”,完全是“方便说”,当以将ontology一词理解为“本体论”为前提。“存在论的本体论”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以追寻“存在”(Sein)为根本哲学目的的本体论,亦即在海德格尔,Sein即成为最高、最基础的本体。Sein支配Dasein,sein是Dasein的命运。

[12] 认识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我们理解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必经之路。胡塞尔以为,要彻底改造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就必须彻底废除、摈弃把世界分为现象和本质的二元论传统。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现象(Phänomen),本质(Wesen)与现象没有根本的区别。现象是由意识构成的,本质也是由纯粹意识构成的理念,本质不在现象的背后,而在现象之中,现象就是本质,现象就是本体。人们可以通过“现象学的还原”即将认识中的一切经验因素全部排除的方法,对本质进行理智的直观式的认识。此间作为本质的现象就会直接显现于意识之中,与先验的自我结合为一体。通过现象学还原所达到的理智的直观认识,是我们对本质、对绝对真理的直接把握,是消解主体与客体、融合现象与本质的活生生的体验式的认识,达到这一步,就是“回到事情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

[13] 关于德语Sein一词的诸多中文翻译,则又使得对本体论的讨论变得更加复杂起来。Sein既可以指“存在”、“在”、“有”或“存”、“存有”;又可以指作为系词的“是”;还可以指物自身的“本体”、“本真”,即每一个物之是其所是。目前中国哲学界所流行的种种本体论,无非都只偏执于Sein的某一层意义而排斥其余理解,所以才导致立场分散、莫衷一是进而难以进行有效沟通,本体论的言说一派混乱。实际上,本体论自身所具有的理论特点也决定了这种混乱局面的不可避免性与永恒性。

[14]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93. Seite 38. 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7页,中文本,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北京。

[15]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93. Seite 27.

[16]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93. Seite 64.

[17]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93. Seite 332.

[18]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93. Seite 328, 327.

[19]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93. Seite 25.

[20]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93. Seite 22, 23.

[21] 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age 280.

[22] Jacques Derrida, Pos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Page 27.

[23] 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age 292. 
本体论 本体论 本体论 (哲学) 哲学上的本体论 庄子哲学本体论 柏格森自我意识本体论初探 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镜像神经元与形式本体论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1 哲论五篇(二):1关于本体论的深层思考哲学本体论的深层思考。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分别在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各领域里展开 哲论五篇(二):2关于本体论的深层思考哲学本体论的深层思考。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分别在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各领域里展开 哲论五篇(二):3关于本体论的深层思考哲学本体论的深层思考。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分别在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各领域里展开 哲论五篇(二):4关于本体论的深层思考哲学本体论的深层思考。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分别在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各领域里展开 哲论五篇(二):6关于本体论的深层思考哲学本体论的深层思考。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分别在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各领域里展开 《宇宙万有本体论》之二十六-修净土行 哲论五篇(二):关于本体论的深层思考 fg 从助词出发看穆旦“诗八首”的本体论建构-中国学术论坛 贺来:“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 哲学在线:哲学专业网站 从康德、海德格尔到德里达-知性本体论的终结、转向与解构 什么是本体论? - 科技哲学与逻辑学 - 哲学在线:哲学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