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熊猫谷怎么走:青春 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8:01:34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6月20日   第 07 版)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影视工作者集中拍摄了数十部影视作品。这是向党献礼的诚意之作,同时也为国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带来了发展和进步的契机。综观这些作品,可以发现它们的新追求,而且有的做得比较成功。那就是:在客观地讲述建党历史,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营造大气凝重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展现出年轻革命者在追求理想时的青春气息;除了唱响主旋律,还融入战争、惊险、悬疑、爱情、偶像等类型影视的元素,力争好看,尤其是吸引年轻人观看。在此我们重点介绍这些影视作品中的代表作——电影《建党伟业》和电视剧《开天辟地》,以飨读者。
★《建党伟业》
中影集团领衔出品
总导演:韩三平、黄建新
编剧:董哲、郭俊立、黄欣
主要演员:刘烨、李沁、周润发、刘德华、周迅、张嘉译、冯远征、陈坤等
《建党伟业》描写的历史时间段从1911年起,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止。影片分为乱象纷纭、上下求索、热血青年3个段落。第一段描述辛亥革命后民国肇造,国家、社会以及思想界的混乱状态;第二段写当时的仁人志士政治原则和理念的激烈碰撞和交锋。中国向何处去?大家都在求解,出现了百家争鸣;第三段主要表现“五四”运动后,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中国共产党先驱们所做的努力。
单纯是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
《建党伟业》导演  黄建新
这部电影难拍就在于,不能有大的历史硬伤,还要艺术创作,编细节;要有当时的时代氛围,还要符合今天观众的趣味,确实是挺难的。有一个好的方面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变得更加客观、公正,这些也都尽量在影片中体现出来。
影片中有名有姓的演员有170多个,比《建国大业》还要多,一个题材能够让很多好演员有兴趣,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确定演员基本是按照形象、演技和表演风格来综合考虑,谁的气质更符合历史人物,他(她)与历史人物的相像程度等。跟普通影片中选演员一模一样,谁合适就用谁。在后期制作阶段,因为影片的需要,又有一些人的戏份被剪掉,并不是他们演得不好,确实是最后考虑到影片整体的因素,只能舍弃主线之外的部分。
影片中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带着理想主义的热情参与到爱国运动中,动机是纯粹的、单纯的,这也是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他们没有政治家的深思熟虑,但是热情却已经被点燃。和他们一样,参演的年轻演员们也都充满激情,他们演出完游行、演讲等戏份之后,经常是声音喊到嘶哑。包括我们的主创团队,好多也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能够保证电影和当代人审美习惯的结合,他们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加入到影片的创作中。电影也是个体力活,年轻人的团队能够保证在激情下运转。廖凡在影片里饰演朱德,拍戏的时候从马上摔了下来,肩部的韧带拉裂了,打了12个钢钉,但是还是坚持拍了7天。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这部电影应该是近年来表现群众场面最大的,其中“五四”运动中的一场戏就有好几万群众演员参与。影片采用的三段式结构,体现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心灵的发展,让观众明白在300多个政党林立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新的政党为什么能够成长起来,并且变成未来的执政党。
有人说,无论看《建国大业》还是《建党伟业》,最大兴趣就是去看明星。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观众愿意冲着谁去都行。我们尽量做得让观众爱看,也希望能从各个方面将这段红色历史进行商业化的表达,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青春偶像撑起大局
影时尚
《建党伟业》与《建国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启用了一大批俊男靓女来扮演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后的10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一众伟人及其亲密战友还处在热血探索的青年时期,性格、形象乃至生活都更加丰富多彩,容纳合理艺术处理的空白之处也较多,这就为刘烨、陈坤、廖凡、邓超、黄觉、聂远、王学兵乃至李沁、周迅、秦岚、董洁、王珞丹等青春偶像的加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是影片题材的客观需要,但无疑也是更符合市场规律的聪明做法。
在片中,刘烨饰演的毛泽东无疑是最亮的一道风景线。他为了在外形上更贴近高大伟岸的毛泽东,不惜每天吃20个鸡蛋,增肥整整20斤,还要戴牙套调整脸型、贴双眼皮、戴假发以及苦练湖南话等。影片中毛泽东的初恋也是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与毛泽东的感情戏是全片的重要线索,“90后”新人李沁为观众带来一个清纯可爱的杨开慧,主要展现的是她与毛泽东纯洁甜蜜的恋爱经历,让观众耳目一新。
青春偶像在剧中随处可见。陈坤饰演的周恩来,尽力诠释出周总理儒雅的气魄与风度。周迅戴眼镜,一身浅色旗袍,一副进步青年的模样,较好地显现出王会悟的知性之美。秦岚片中的学生造型清纯淡雅,一袭白衣将她衬托得格外楚楚动人,气质、扮相贴近女作家苏雪林。还有董洁饰演的宋庆龄、范冰冰饰演的隆裕太后、王珞丹饰演的张若名、董璇饰演的向警予,都是影片美丽的靓点。
党史面前谦卑的年轻人
吴  杨
党史发烧友、1979年生人、网络写手、《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编剧……这些是董哲的标签。如此年轻,肩扛两部大戏,却没让董哲诚惶诚恐。“有的时候,你越想取巧,越走弯路。我只是在做一些最简单、最基础、最本质的工作。”
在董哲成名作《北唐》的序言中,他说:“文明,还是自家的好。”起家于网络文学和“穿越小说”,已经是电影圈“重量级”人物的董哲自得自在,别人眼中的华丽转身,到了他那儿举重若轻。这背后,有些因缘际会。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在搭飞机和等飞机的空档,读完了彼时笔名为“蚕室废人”的董哲的作品,不相信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娃娃”可以写出如此“大格局”的东西,于是把他拉来聊聊,结果一拍即合,董哲被紧急召到《建国大业》剧组,于是观众看到了董哲的贡献——葛优和王宝强攻到北平城下误将城墙当做地主大院,蒋经国赴上海“打老虎”——臻于细节张力的董哲为导演择选了这些入观众口味的“料”。
“他对那段历史的了解,让我叹为观止。”韩三平如此评价。“我不敢说是党史通,应该说是年轻人精力充沛。”言语间不改谦卑姿态的董哲更愿让自己隐身在中华文明本身质地的背后,“不管你发没发现,承不承认,中华文明已经渗透到骨子中,潜移默化,如果作一下梳理,个中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东西。”对自家文明的这份心,让他没有在快速成长中失了分寸。
对待历史,董哲既“叛”又“顺”。韩三平对他说,不要像大人告诉孩子那样给观众讲历史故事,一定要用年轻人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于是,关于《建党伟业》的新命题被推到了董哲面前,革命可不可以浪漫?“革命有两面,残酷性和浪漫化。它有多残酷,它就有多浪漫,永远如此。”毛泽东参加“一大”的时候,才28岁,这是“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最小的“一大”代表19岁。“那是个很不一样的时代,那时的年轻人是很不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年纪轻轻做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他们玩的才是心跳。”
把主旋律“年轻化”不等于不负责任地猎艳和颠覆,董哲说,“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不能去改变。”在他的理解中,建党历史和救亡历史,统一在历史必然性之中,社会实验和科学实验一样,是99次失败加上1次成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一次又一次失败,别人没有做到,中共做到了。
董哲的历史神经为什么这么好?是否真如网上绘声绘色的描述——董哲其实是在历史书上打滚长大的?董哲的父亲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家中满架的历史书,自是让他耳濡目染,但并非才华的全部来路。“家庭影响肯定有,但更多的是个人积淀,就是一种习惯,多读、多写、多想。广泛阅读是输入,多写多想帮助我整理和内化。在历史面前,我必须谦卑。”
董哲并不认为已经被标签化的“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董哲喜欢唐代皇帝李世民在《赠萧瑀》中的两句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良臣。”历史对人的考验,像风沙刮过地上草,平时不知道哪棵坚韧,但表层被吹过,其他就露出来了,或者,少年意气,只是暂时被一些日常遮蔽。“我眼里现在的中国青年,很多人像我们的祖辈、父辈一样有非常真诚的理想,可以肩负使命。”
★《开天辟地》
上影集团领衔出品并主导创作
总导演:胡玫
编剧:邵钧林
主要演员:黄海冰、靳东、赵立新、张萌、蒋勤勤、陈建斌等
《开天辟地》从1920年南陈(独秀)北李(大钊)相约建党开始,到打出苏维埃旗帜上井冈山剧终。故事的主人公选定了上个世纪对中国命运影响最大的3个人: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这是一次大胆而又必然的选择。说必然,是因为1920年至1927年正是这3人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中国进程的开始;说大胆,是因为还没有一部作品这样集中而尖锐地描写这3个人物的成长与斗争。
黄海冰饰演毛泽东
胡玫评点:这部剧里最神似伟人的。无论是相貌、举止动作、语气,黄海冰都拿捏得非常到位,确实下了非常多的苦功。
演员演绎:2008年,黄海冰已经在电影《同心》中扮演过毛泽东,经过八一厂老师们的轮番指导,对毛主席的神态已稔熟于胸,在拍戏间隙的自然状态中,黄海冰拿烟的姿势,左手叉腰右手舞动的站姿,也颇有主席的神韵。然而这部戏中的毛泽东才二十多岁,反而不需要“叉腰”的领袖范儿,而应该体现年轻人的活泼朝气。黄海冰必须寻找一种更为松弛的状态,甚至改掉好些已经成习惯的舞台亮相感。
演员感言:剧中这个时期的毛泽东还不是叱咤风云的领袖,而是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他是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抱负、有远见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就像一片树叶、一粒种子。这除了需要我有扎实的演出功底之外,还要有对那个年代的历史、环境以及政治形势等的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查阅了伟人们早年从事革命工作的记载,让自己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成员,让人物刻画更接近于平凡,让言行表述更具时代特色。
张萌饰演杨开慧
胡玫评点:演员仔细地阅读导演阐述,分析杨开慧这个人物,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演员演绎:有别于其他献礼影视作品,《开天辟地》细腻地重现了毛泽东、杨开慧组成家庭后共享天伦之乐的短暂时光。剧中的杨开慧是一个朴实贤惠的女性,始终在毛泽东身后为他照顾生活、照料家庭,面对柴米油盐的日子。张萌不仅要体现贤惠温存的杨开慧对孩子的关爱,对丈夫的情感,同时还要展示一份从骨子里散发出的独立女性气质。这是一个符合中国传统美德的新女性形象。
演员感言:不知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我在29岁时遇到了杨开慧这个角色。而杨开慧那美丽的生命也只绽放了29年。我仿佛活完了她的一生,然后一点一点把她演完。开机伊始,导演与我均希望赋予杨开慧鲜活的形象,但对于这个史册上并没有过多注解的人物,一开始的一切都好像高空走钢丝。那段时间我很煎熬,但不在过程中淬炼,你终将无法触碰遥远时空外的灵魂。在导演的引导下,我一点一点地修正自己。终于,导演说能从我眼睛里看到杨开慧了,我的心却一直揪着,不再为了如何诠释,而是为了再真实一点。这个角色勾画出了我人生中最美的一段。
靳东饰演周恩来
胡玫点评:长得像不像并不重要,“神似”才是关键。这是一版有传奇性的周恩来。
演员演绎:年轻的周恩来作为心怀天下的大学生,参加过进步游行,在话剧社反串过女角,又去欧洲留过学,这种朝气是与今天的青年一代最为相近的。我们对周总理的印象都是儒雅、风度翩翩,却忘记了他年轻时不仅办事沉稳老练,亦有果敢、意气风发的一面。剧中,周恩来亲率战士抗敌和起义,多次在战场负伤,甚至只身赴会、舌战劝降。靳东眼中有一种别人不具备的忧患意识,这个是他能演好周恩来的最关键因素,而且靳东跟周恩来一样年轻帅气,形象上是非常有神韵的。
演员感言:周总理在我心里是一个伟人,一个近乎完美的人。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有机会去演他的年轻时代。当导演找到我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吃惊和疑虑,有些缺乏自信,还是导演帮助我树立了信心。演完回头来看,年轻时的总理对理想的执著,对爱情的至真至纯,对国家民众事事入心的胸怀——他永远是我仰望的天空:浩渺博大,纯洁高远。
赵立新饰演蒋介石
胡玫点评:史上最帅的也是“最文明”的一版蒋介石。
演员演绎:饰演蒋介石的赵立新,除了演员身份,还是国内知名编剧、导演。毕业于中戏和全苏国立电影大学,博士学位,精通英语、瑞典语、俄语三种外语。他曾特意去浙江蒋公故里采集资料,走访蒋介石亲友。有位老人告诉他,“蒋介石是从来不骂娘西皮的”,赵立新采纳了。
演员感言:剧中的蒋介石,并不只限于为共产党人设置一个对立面。他与几位建立新中国的伟人曾经是同路人、合作者。蒋介石无论什么时候腰板都挺得笔直,头发剃得精光,时刻标榜自己是个标准的军人。从各个方面来说,蒋介石都是一位讲风纪、有条理的人,他周围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包括衣着、办公室和家庭的陈设。在政治上他善于以退为进,通过三次下野,扭转不利的局势。后来终因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以及个人权欲的膨胀而与起初的合作者、后来的共产党人分道扬镳,走向反共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揣摩的角色。
“引导观众”还是“迎合市场”
《开天辟地》编剧  邵钧林
长篇电视连续剧《开天辟地》已经在央视播出,作为编剧,我心中有一种在收获的田野上拣麦穗的感觉。但我不讳言,在创作过程中,我也走过一段弯路。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自己虽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仅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就得了14个,但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收视率却有走下坡的趋势。如近年来创作的《井冈山》和《红色摇篮》与前些年的《DA师》、《沙场点兵》相比有明显落差,更没有达到《虎踞钟山》那样的轰动效应。这里面既有一个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形态多元开放而带来大众文化审美越来越娱乐化转变的问题,也有一个电视艺术生产者适应形势、适应市场而转变创作理念的问题。为此,我在《开天辟地》的创作之初,就把突破方向定位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商业剧的对接上,还特意请来两位曾写过情节剧、警匪片的年轻朋友帮忙。却没想到,有关专家对前10集剧本给予严厉的批评,认为离史实过远、江湖气太重,有损一代伟人的形象,失去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应有的品质。这一当头棒喝迫使我在震惊中进入新的思考,逐步从“引导观众”和“迎合市场”的夹持之间找到了一条出路。当另起炉灶重写的前20集剧本再度送审时,不仅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而且获得了著名导演胡玫的青睐而欣然接拍该剧。
分析起来,在创作中之所以遭遇这个周折,主要是对作品观赏性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时下越来越娱乐化的欣赏环境,又常常让创作受到各种制约和困扰,这就更需要强化创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能由此而弱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是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应当承认,我们在此类题材创作中还存在着模式化、概念化、高台教化的弊端,甚至把电视剧写成情景再现的教科书或者堆积罗列历史事件的专题片。我认为,这类电视剧的创作还是应该在熟读史书的基础上去实现“有思想的艺术和有艺术的思想的和谐统一”,下大力把这类电视剧写成充分电视化的、既符合历史逻辑又符合生活逻辑的、充满通俗情趣的革命斗争历史故事。《开天辟地》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甚至对每场戏都作出了拷问,在对照史实的基础上着重衡量有没有看点。比如观众不太欢喜看开会的戏,而这部剧所涉及的历史阶段重大的会议又特别多,在剧中绝大多数会议精神都采用戏剧化的手法在会前会后予以体现,就是写开会也力求写得有戏份而富有艺术的张力和情趣。当然,这样的探索和努力是否正确有效,还有待于广大观众去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