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鬼谷医仙无弹窗:从旱灾到洪灾:最缺的是管理水的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36:17

从旱灾到洪灾:最缺的是管理水的技术

本报记者 陈小茹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18日   04 版)

    从6月3日开始,我国长江中下游旱区结束了少雨局面,大部分地区迎来降雨天气。然而,强降雨在缓解旱情的同时,也让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旱涝急转现象。如何在遇到旱情时有效调配水,在强降雨时不至泛滥成灾成了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

    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以色列国家水务集团主席布克利·奥伦表示:“水技术才是世界水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案。”

    “缺的不是水,而是水技术”

    如果你问一个以色列人你们最缺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水”;如果你再问你们最不缺的什么,他一定会回答“水技术”。

    干旱缺水催使以色列多年一直致力于开发水技术。据以色列工业、劳工和贸易部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以色列,全国有超过200家公司都与水资源开发研究有关,每一周都有关于水技术新专利诞生。

    以色列新兴企业塔卡杜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米尔·皮莱格表示:“或许我们缺乏的不是水,而是管理水的创新技术。”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投资公司的资金保障双重支持下,以色列水技术发展迅速。在滴灌技术方面,拥有全球这一领域最先进技术的耐特菲姆公司,已将滴灌设备从第一代升级到了第六代,仅是小小的滴头就已分出抗压和非抗压的数个门类;在环保过滤技术方面,阿米亚德公司开发的生物环保过滤装置,正为市政、工业和农业用水提供最新解决方案;在水质监测技术方面,WhiteWater公司发明的人工智能软件,不仅监测精度高,还轻巧便携且一套便携监测设备约合5000美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以色列科技人员曾携带这套便携设备,奔赴灾区协助监测当地的水质状况。

    科技保障水资源合理使用

    记者在以色列采访期间,走访了几家水技术科技公司,深切体会到科技发展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在专门研发环保过滤技术的阿米亚德公司,科技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由于采用了生物环保过滤装置,污水处理所需的能源消耗被大幅降低,最多甚至减少了70%,人员管理及设备维护成本降低到原来的20%,而这些利润正是由芦苇和细沙这些天然的过渡介质创造的。

    当科技人员将记者带到阿米亚德公司内的一个人工湖时,丝毫想象不到这是个污水处理池,只看到了湖面上的芦苇、荷花和野鸭相映成趣,哪里想得到,它们正在悄悄净化着湖里的污水。

    在夏夫丹污水处理厂,记者也看到类似的场景。向导盖尔·肖哈姆将记者带到两块有两个足球场大的洼地,表面看来像是被翻过的田地,然而,肖哈姆却说这是“沙田净水池”。据他介绍,特拉维夫地区230万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被输到夏夫丹后,经过3道程序处理后就会被注入这些“沙田净水池”,通过数米细沙的过滤,就可达到农业灌溉用水的标准,而这也大大节省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在全球水转化技术方面,估计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以色列的竞争对手。沿特拉维夫一路向南,记者来到了位于阿什克龙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厂。负责经营的IDE执行副总裁弗瑞迪向记者介绍说:“这座大型海水淡化厂以每年生产1亿立方米淡化水,每立方米水成本0.52美元创造了世界上最经济实惠的淡水处理系统。”

    弗瑞迪向记者介绍说:“以色列以前每年的水用量为20亿立方米,大约5年前因农业用水滴灌等技术用水量减少到14亿立方米。海水淡化水现在已达到3亿立方米,已占全部用水量的20%。”

    随着水价的逐步上涨,海水淡化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弗瑞迪表示,从技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天津、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工业区将成为海水淡化的未来市场。在天津,IDE合作修建了最大的海水淡化厂,造价为1.19亿美元,饮用水日产量可以达到10万立方米。

    打造水技术的“硅谷”

    为了支持水科技公司发展,2006年,以色列政府发起了一项名为“NEWTech(新技术)”项目,并成立了全球首个专注于水技术的新兴公司孵化基地——金洛特风险投资公司,致力打造全球首个水技术“硅谷”

    在金洛特公司的地下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阿萨夫·巴尼尔。他介绍说:“通过NEWTech项目,我们既提高跨国企业和政府对它的水技术产业投资兴趣,更希望能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以色列在水技术领域的研发活动,将以色列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推广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