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超品神医 顶点:人体的“120”——人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48:27

人体的“120”——人中

[ 2008-8-19 23:50:00 | By: xubg ]     水沟,又名人中,位于面部,口鼻之间,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点处。该穴之所以命名水沟,据说也是与养生有关,养生家包括现代的气功修炼,基本上都要求闭口藏舌,舌抵上腭,这样可以产生较多的唾液,慢慢下咽,可滋养脏腑精气,本穴正当唾液吞咽向上翻转之路,加上穴位所在之处是一纵沟,故称水沟。我们前面谈到气血的构成时曾经说过气血实质上包括天气、人气、地气三部分。而鼻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以通天气,口摄入五谷水液,以通地气,本穴在口鼻之间,上天,下地,中人也,又位居身体正中线,故称本穴又称“人中”。人中之名较水沟即文雅而且涵义深远,因此,现在多以人中称呼,而少用水沟。
  天气属阳,地气属阴,天地气交,阴阳交感,故生万物,如果阴阳离绝,则生气不在,在人发生昏厥,故中医常用掐揉人中穴,来使人苏醒,刺激人中就有交通天地之气的作用。故人中穴常用来急救,为中医“醒脑”的重要穴位。针刺或用指甲刺激该穴位,可治疗中暑、中风、晕厥、溺水以及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急性腰扭伤疼痛等急性病症。特别在紧急情况下,身边缺医少药,掐人中往往为首选的方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影视中还是很常见的。掐人中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操作者用拇指指甲,采取与人中沟垂直的方下,用力作持续按压或一紧一松的顿挫性按压。顿挫醒按压要求节律要均匀,频率快则每秒两三次,慢则每秒一两次。另外,如对象不是用于晕厥、昏迷或心跳骤停的病人,在用力时要轻柔缓慢,不能过猛,应由轻渐重,由浅入深。切勿使用暴力,导致人中产生青紫现象,甚至出现皮肤破损。掐后应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或掐揉配合运用。
  研究表明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能使动脉血压升高,而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刺激人中穴位,还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适当地节律性刺激,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进行。当然,人中穴对呼吸的影响并非都是有利的。如连续刺激引起吸气兴奋或抑制,均可以导致呼吸活动暂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有资料表明适当地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在实际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每分钟揿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连续0.5~1秒为佳。
  还有一点,危重病人应及时送往医院,一面耽误治疗时间,由于人中穴操作简单,用于急救效果明显,因此有的学者称其为人体的“120”,笔者深感赞同。
  由于人中处于天、地之间,位居“人”位,因此往往反应先天肾气的充盛与否。在相术中,人中沟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命力、子嗣、生殖器官,原因也是在于此,当然这只能供参考,不能较真,记得有个关于“人中”的笑话,很有意思:

  一日,汉武帝退朝后与群臣议论寿相,说:“人是否长寿,只要看看他鼻和嘴之间的‘人中’长短就行。‘人中’长若一寸,寿必百岁。”
群臣中一人“嗤”地笑出了声。汉武帝要加罪于他。这人说:“请皇上鉴谅,我不是笑您,而是笑彭祖。传说他活了八百岁,若按人中长一寸寿必百岁去推算,彭祖的‘人中’该有八寸长,他那张脸……不是怪可笑的吗?”
汉武帝想了想,不禁也笑了。

  注:相传彭祖寿命八百余岁。                                       转自目前就职于南京市第一医院中医针灸科的徐炳国博客

督脉的第26个穴位

水沟 DU26   Shuǐ gōu

别名:人中

[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衄,风水面肿,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配伍]配百会、十宣、涌泉治昏迷急救。中暑加委中、尺泽,溺水窒息加会阴,癫狂加内关,癔病发作加合谷透劳宫;配上星、风府治鼻流清涕;配委中(泻法) 治急性腰扭伤;配三阴交、血海治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