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影视基地:【引用】中医 吴南京 关于中医学习的思考 +一个网络虚劳症 +和 “国医斋” 前辈谈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52:38

【引用】中医 吴南京 关于中医学习的思考 +一个网络虚劳症 +和 “国医斋” 前辈谈医

2011-02-26 11:49:15|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7 评论0   字号: 订阅

本文引用自舍得《中医 吴南京 关于中医学习的思考 +一个网络虚劳症 +和 “国医斋” 前辈谈医》关于中医学习的思考

中医 吴南京

日期:2010-11-27  

独步虚还 22:15:54

如病在三阴当为虚寒,内有寒湿,如食疗吃乌鸡放黄芪当归枸杞有用吗?会不会形成湿热 ?

中医  吴南京 22:17:16

没有用。内有寒湿的,必要去湿,湿不去,只去温,弄不好会成湿热,湿重时,去湿就是等于温阳

独步虚还 22:19:21

如再加生姜也没用吗 

中医  吴南京 22:20:02

没有用,必要去湿

独步虚还 22:20:31

我明白,湿阻阳 

中医  吴南京 22:20:56

因为湿阻于体内,会影响血流的运行,形成水瘀互结的,结久了会化热而伤阴。也会形成湿热

独步虚还 22:23:14

但阴症必正虚,没有补,通除会更虚吗 

中医  吴南京 22:24:27

真武汤的思路不是最好的启示吗,温阳利湿,同时加白芍

独步虚还 22:27:20

怕是不但湿而且寒 

中医  吴南京 22:27:46

湿为阴邪,阳会虚去的啊

独步虚还 22:31:39

我看我舌体红,胎白,舌前有红点,下午日落手脚冷,脾胃不好。 

认不清是谁影响了谁 

中医  吴南京 22:35:09

这是脾肾阳虚,同时又有血中伏热。我是不写得清楚的,要温阳透热的来治吗

独步虚还 22:35:59

皮肉偶有跳动,该是有水气寒湿 

独步虚还 22:39:12

我不懂脉,常把自己的,从来都是沉弱跳的没力 

中医  吴南京 22:39:34

不见得,皮肉偶有跳动更有的是瘀阻,这种瘀是水瘀互结的瘀阻

独步虚还 22:43:25

那不是得除湿通阳利水 

中医  吴南京 22:43:44

是的,真武汤,再加50克的鸡血藤试试下吧。茯苓的量要大。得用到50克以上

独步虚还 22:45:42

加鸡血藤的用意? 

中医  吴南京 22:47:09

血不利则为水

独步虚还 22:49:00

哦,知这理儿 

中医  吴南京 22:50:18

但同时反过来说,水不利则血瘀啊  

中医  吴南京 22:53:31

思考中医,有时得反过来想想,不能单一的从某一个角度去考虑。比如张子和对《黄帝内经》里的“惊则平之”,很多人理解是从心去理解,认为惊为心之志,所以受惊的人要镇心来治。但张子和则认为这“平”字是平常的意思,用敲打木板的方式来治病人,让病人觉得对这种惊吓平常化了,病也就好了。他这个病例的治疗成功,说明了一种中医的治学方式。我觉得是教我们怎样去思考中医的路子。

独步虚还 22:53:35

茯苓30芍药20生姜30白术20炮附子15鸡血藤30桂枝10怎样 

中医  吴南京 22:55:10

茯苓50芍药20生姜50白术20炮附子20鸡血藤50桂枝10生黄芪50

要用这样的方

独步虚还 22:56:00

水不利血於理不通吧,水不利气不行 

中医  吴南京 22:59:16

津汗同源,自然水血也一理了。水湿重了,一是伤阳无力运血;二是水阻经络影响血的运行。比如肝硬化腹水,肾炎等病,难道没有瘀血的成分在吗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温阳的同时酌加活血药,其理也是在于此了

关幼波前辈,他治疗肝炎也说到“治黄不化瘀则黄不退”,茵陈蒿汤中的大黄,不仅仅是通腑,再有是同时也有很好的去瘀作用啊

独步虚还 23:02:02

桂枝的量比起来妤像少了 

中医  吴南京 23:02:35

这病人,舌尖有红点的,桂枝别用大

 

本人觉得学中医得多悟为什么,有时一个思路可以变通出很多很多的新思路出来。张子和对“惊则平之”的理解,就和别人的不一样,但用于临床效果显著,这就是学习。

对于中医的思考,有时不单单的从正面去理解,更要从反而去想想,对于水和血的关系,《金匮要略》中是有“血不利则为水”的讲法,因为国人把张仲景当成一个神一样的来供,所以很多中医学子,对张仲景说的不敢去怀疑,也不敢去突破,只会跟着他的路去走。张仲景也只是一个凡人啊,他也不是神,《伤寒杂病论》不是中医的全部。血不利了会成水,难道水不利就不会影响到血的畅行吗???

《医林改错》中王清任也就是看到了阳虚之人,血大多不运,所以他的温阳方里会放点活血药来治,目的也就是为了运血,以让阳气能更好的恢复。姜春华治疗肾炎必加用活血药,也是考虑到水不利则血也不和原理;关幼波更是明确的提出了治黄工活血。这些大家都是善于学习的人。

张仲景说的是对,但后世的医家所提出来的也不见得都是错。所以在思考中医时,有时有必要反向思维来考虑下,会得出别的东西。

 

中医  吴南京


一个网络虚劳症

中医 吴南京

香果儿  18:23:10

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中医  吴南京  18:23:30

什么事,说吧

香果儿  18:24:09

我这有个病人,没人给治了

香果儿  18:25:02

你全当做善事,帮忙给开个药方吧好吗?

中医  吴南京  18:26:29

什么病,说来听听

香果儿  18:26:46

某女50岁,40岁时因子宫腺肌症大出血切子宫,身体一直很虚,经常大便稀,前年又出现尿量大,下肢萎缩无力。

现在主要症状是,头发花白,头面上有热,失眠,口干,纳食可,舌红无苔,唇紫,上气不接下气,心里无力,喝水或吃饭时总感觉食物直接流到肚齐处一样,好像没胃气了一样,大便稀,小便量大,小腹空坠大,下肢委缩无力,浑身的气好像散了一样,脉沉细无力。特别明显的症状是她总是说自己是直肠子  吃过饭后会更没力气。还有一个症状很明显 平时不敢活动 一动就要大小便。眼睛视物不清,虚胖,无力,不能上下楼,血压是高压正常,低压偏高。

中医  吴南京  18:28:01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脾肾阳虚的病人,我开个方试下吧

中医  吴南京  18:34:22

生黄芪50党参30炒白术15炒苍术20炙甘草10茯苓20陈皮15姜半夏15柴胡3升麻3五味子20麦冬20鸡血藤50当归10菟丝子30山萸肉30枸杞子30覆盘子30桑螵蛸30炮附子20桑叶30

中医  吴南京  18:34:40

吃个五天看,应该会有效果的。

香果儿  18:35:16

要不要姜枣啊?

中医  吴南京  18:35:41

不要

中医  吴南京  18:36:25

生黄芪先吃50,五天后可以加到80,再过五天,可以加到100-150

香果儿  18:36:52

120 克常用的,从120 用起吧?

中医  吴南京  18:38:28

先从50克起好了,现在要考虑到天气问题,前些时间干旱这么久的,得有一个适应过程

中医  吴南京  18:38:52

生黄芪50党参30炮附子20,这样的配合,药力也不弱了。

中医  吴南京  18:39:29

虽说病人有肾气不固,但是菟丝子30山萸肉30枸杞子30覆盘子30桑螵蛸30炮附子20这样的配合,完全可以把肾气固住的,放心吧。

香果儿  18:39:39

他吃的方子和您的相似,我常想不起作用是 没用干姜的事

中医  吴南京  18:40:59

差不多,哈哈,中药是一味药之差就差很多的,不是说差不多的问题。知柏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看起来不也差不多,但就是一温阳,一清养。效果相反,这就是中医

香果儿  18:41:21

额,关键是固肾吧,老师?

中医  吴南京  18:41:49

影响效果有药量的大小变化,有一味药的增减问题,看起来很简单,用起来很复杂,这就是中医。

香果儿  18:42:50

病人很虚,他总说快不行了,快断气了

中医  吴南京  18:43:05

这方吃五天再说吧

 

分析:

50岁的女人,因40岁时因子宫腺肌症大出血切子宫。病人从年龄上来说是更年期的时期了,也就是人体生理走向下跛路的一个转折点。10年前有过大出血史,如果说没有得到很好的调理治疗,必会留下痼疾,所以身体一直很虚。

头发花白,眼睛视物不清,经常大便稀,尿量大,一动就要大小便,下肢萎缩无力,脉沉细无力。这一切症状综合起来可以说明是肾气虚,肾气不固。头面上有热,失眠,口干,舌红无苔,这是下虚,虚火上浮灼伤了津液。失眠是虚火上扰心神;口干,要和舌红无苔来综合分析,可以断定病人是阴阳具虚了;唇紫,是气血运行不畅,从中医上来说是血瘀,这种瘀主要也是因虚至瘀,还有就是病久了也会至瘀;上气不接下气,心里无力,浑身的气好像散了一样,吃过饭后会更没力气,低压偏高。这一个症状群可以说明是脾胃虚弱。从这病人的整个症状群来综合分析,是脾肾两虚为主,治疗也必要健脾胃补肾固精为根本。

人的身体是应抱阴而负阳,阴阳两气要平衡,人的身体才会健康。如果有一方面太强或者太弱,都会生病。阴主守,阳主走。阴虚了不能守阳,因阳性上升,所以会见虚火上浮;阳虚了,无力附阴,也一样会让虚阳上浮。

这病人虽说口干、舌红无苔,但从脉沉细无力,和下肢无力,大小便不禁,人感觉无力到不能上下楼的地步,可以知道病人这种口干舌红无苔,有气阳虚津液不能上承的一方面,也有虚火上灼心肺之阴的一方面,更有脾虚不能散精的一方面。所以治疗虽说以中下二焦为根本,但同时也要照顾到上焦的阴虚。肺为肾的上源,肺阴足,通过肺的肃降,能把阴气下降于肾。为什么《理虚元鉴》中说到“阴虚统于肺”,就是这原理。脾主运化,能把一身之阳气散布于四肢,《黄帝内经》“清阳走四肢”,这得有脾的运化才行,所以《黄帝内经》又讲到“脾主四肢”。脾虚则无力布阳于四肢,所以人就会感觉到没有力气,人吃饱饭后,脾要为胃运化水谷精微,所以病人吃饭后会感觉到更没力气。所以《理虚元鉴》说到“阳虚统于脾”,也就是悟透了《黄帝内经》得出来。

《理虚元鉴》对虚损的治法是“治肺要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治脾要培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治肾要金行清化,不觉水自长流,金水才能归于一致。”所以黄芪、桑叶加生脉饮清养肺阴;补中益气汤以调中升清,但补中升清不能过,一过了会损到肺之上源,所以对于升麻和柴胡的用量不能大,只是少少酌用以使气阳得复而已;因病人下元疲极,所以用菟丝子、山萸肉、枸杞子、覆盘子、桑螵蛸、炮附子以固下元;病久多必瘀,再有用大量的补药,加用鸡血藤以周流气血,使补而不滞。

香果儿说到黄芪120克起用,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身体虚极之人,一下子重用黄芪,中气不转的,反而补不进去。先从量少开始进药,让人的身体调理过来点了,再加量。这种逐步的加量用药,是有必要的。很多人身体虚弱,想一下子就吃个大胖子的,大剂进补,身体没补上来,反而弄成别的毛病出来,这是常见之事。日本人研究中医,说“汉方之秘在于量”,治病过程中,中药的用量是治疗效果的关键。记得有一个头晕、呕吐的病人,原来医生用六君子汤没效,我原方不动,把茯苓量用到100克,半夏量用到30克,一剂就控制病情。病人把我这药方当秘方一样的收藏着,他有一朋友也得头晕呕吐,按我的量吃一剂下去,不到一小时就心烦口干渴难忍,后来急打电话给我,叫病人吃了三个大梨子才见好转。

所以中医治病过程中,药量不到治不了病,药量过了,也会吃坏人的身体。

很多病人看到中药方都会说,“看起来差不多”,其实这差不多,对于治病来说就是差得很多很多了。上面我举例的“知柏地黄丸”和“附桂地黄丸”,只两味药之差,治疗的方向就相反。上周有老人拉肚子了,有一医生用补中益气汤来治,病人吃了面部红热、头晕,因老人下元亏虚,一用药来升提,使下元之残阳动摇,于是我在原方上加了30克桑叶,病人吃了不到一小时就好转。所以下元亏虚之人,用补中益气汤要小心,要必要用时,可以酌加点桑叶麦冬等以制约下,以免升提太过而动摇下元之根本。

切记,别见病治病,治病的同时要治人的,先要考虑下病人的身体情况。

 

中医  吴南京


和 “国医斋” 前辈谈医

中医 吴南京

日期:2010-12-1

国医斋  20:48:50

你看到我和蚌病成珠的对白吗

中医  吴南京  20:49:04

看到了,社会就是这样子的,

国医斋  20:49:31

有何高见?

中医  吴南京  20:51:06

别去看别人的高,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不断进取和努力,任何事也别去怕,练好自己的内功,这才是关键,我明白前辈的意思。年青人吗,总是想走近路,基础的东西不去好好学,真是没法子。

国医斋  20:59:52

中医必须保持自己独立思维(这是中医的特色)

中医  吴南京  21:01:25

现在的中医学子,大多不去深究医理了,看书,也是为了看书而看书。不会去深入的思索,也不会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医。我收的这五个学生,一样的通病,一心只想去找些什么近路来达速成。基础的东西反而不重视

国医斋  21:02:43

这样中医水平不会提高

中医  吴南京  21:04:30

我是觉得对中医的治学,应多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索,弄通为什么。学习前的东西,不是去套用前人的某个药方,而去学前人的那种治学精神和对中医的思索心得。

国医斋  21:05:48

很对!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嘛!(前辈一语道破中医的治学法门)

中医  吴南京  21:06:54

但可悲的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很多人一心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总是去找什么门路来走近路。现在我看到很多医生的中医还是以机械的某药某方治某病的方式来对待。看了真是心痛。

国医斋  21:09:58

现在提倡用经方,药一味不少,剂量要一样,谓之有疗效!(我不知道这种机械的对待,是不是叫中医。)

中医  吴南京  21:10:39

不从临床的角度去思考。

国医斋  21:10:55

是啊

中医  吴南京  21:12:21

我这次又收了一个学生,我也就从“桂枝汤”的方义去考虑病机,再去思考“参苏饮”和“玉屏风”。这都是我们的中医先贤们对经方的补充和完善啊。为什么现在的人一提到经方就会这样的机械对待呢。

国医斋  21:12:33

还有人认识齐量不同就不叫经方了(病情千变万化,用药理得以达到治病为目的,这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不病重药轻治不了病,要不病轻药重反而治坏了身体。)

中医  吴南京  21:13:58
这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遗毒啊。总是要找出一个提高自己的理由来。很多人看《伤寒论》不是为了提高临床的治疗为目的,而是为了吹牛皮用的。

国医斋  21:14:04

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吧(治学得有广阔的胸襟,才能达到海纳百川,学术才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中医  吴南京  21:15:04

张仲景是为中医奠定了基础,但《伤寒杂病论》不是中医的全部,我们不能否定张仲景以后的名医对中医的完善和补充啊。

国医斋  21:15:33

他说他的我做我的,各人风格(一个真正的临床中医,必要以疗效来说话,只会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走,不敢去突破别人的成见,必不会成。)

中医  吴南京  21:16:01

中医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补充的过程,《伤寒杂病论》仅是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而已。

中医  吴南京  21:16:28

我觉得一个医生,自己觉得做到问心无愧也就是了,社会的浮躁,我们也无能为力。

国医斋  21:16:36

对呀

中医  吴南京  21:17:02

和你谈医真是开心,你这前辈的,以后得多指点我,我在你面前还嫩着。

国医斋  21:17:36

真滴假滴?

中医  吴南京  21:17:59

真的,我这人脾气不太好,也很骄傲,但我绝对不会自满的

国医斋  21:18:01

哈哈

中医  吴南京  21:20:22

对有真才实学的人,我还是很敬重的。我也一直对我的学生说,每一个人都有短处,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观,价值观,以及学识等等都会有所局限性。所以叫我的学生应融会自己的学识,走自己的中医路。所以我教我的学生,只去和他们聊聊我的个人治学体会而已。其它的就让他们自由发展。

中医  吴南京  21:21:20

我敢说天下没有我不敢治的病,但我绝对不会对一个小感冒就草率的下药。

国医斋  21:21:47

她有一点理论,但临床不多对中医还没有深入

中医  吴南京  21:22:11

中医是必要以实践来验证理论的。要不,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深入,本人是这样的认为

中医  吴南京  21:24:07
我不要说对你这样一个学识深厚的前辈敬重,我常常深入民间,对有一药之长的农民,我也一样的虚心请教。但一些对中医半懂不懂的人,又要装高的,我就不太来说话了。

国医斋  21:24:09

她甪西医检测中医,咀里喊热爱中医,又说中医不是科学,(这种人很多,主要是一些对中医一知半解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势,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本人认为做事心口如一,客观对待的为好。)

中医  吴南京  21:24:27

哈哈哈哈

中医  吴南京  21:25:16

什么是科学,科学还不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已。所以我对科学的定义,就是一个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国医斋  21:25:45

也是

中医  吴南京  21:26:31

会说中医不科学的人,这人对科学的基本认识还不够才会这样讲。因为他不能有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科学这一个名词,所以才只会去道听途说,来装高明。

国医斋  21:27:23

恨批得还不夠

中医  吴南京  21:27:59

只能说全民素质还不行,得不断去提升。

真的好像再好好的聊聊,可惜我明天一早要起来去横店集团医院坐诊,只好再等下次。前辈说的很精典,我做了些个人的批语,以别的色彩标明,以请教于大家。

 

中医  吴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