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体检能查出梅毒吗:职场晋级需搞点个人崇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1:39:31

进入痴迷境界

痴迷是对某事持有的一种去践行、去争取、充满活力和感同身受的兴趣。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助长了他做下一笔的愿望。

 

成功人群中的很多人曾和你我一样,干劲满满、有几个好点子。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并且这些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建立一个目标,并时刻铭记在心。不论是在上班的路上,看电影,洗澡、躺在床上或者吃饭时。

对成功人士来说,每个陌生人都是潜在的朋友、生意伙伴,或至少是有趣谈资的来源。他谈到感激,以及在他成功中所发挥的作用。他将自己的好运看做是各种人脉关系的副产品。不管是生意上的伙伴还是私底下的好友,他说在经营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好的东西就会随之而来。

一旦确定了好点子就要跟进到底。

跟进到底要求努力工作、全心投入和排除所有存在于我们和成功彼岸之间的已知障碍。一旦我们发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工作的东西,工作的“痛苦”部分也就消散殆尽了。

很多人告诉或许会说,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必须热爱你所做的事,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回报。

我们认为热情或许还不够,它仅仅是指你对工作的喜爱,是工作能带给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痴迷是对一个目标一门心思,甚至有些疯狂地追求。当热情爆发时,就有了痴迷,它植根于勤劳工作、聪明、坚韧,以及其他一切一个人在追求梦想时所需要的品质。痴迷是个有趣的东西。

痴迷在这里是褒义的,是对某事持有的一种去践行、去争取、充满活力和感同身受的兴趣。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助长了他做下一笔的愿望。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格外的勤奋和努力,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你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所以就只是满怀激情地向前冲,充分利用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也许无知也是一种好运,因为如果知道太多,你就会害怕,就会畏缩不前。因此我们很多人当时就只知道努力干活儿,不想别的。因为不知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所以你会不断努力,一直加油。

不要忘了,伟人是那些认识到精神力量大于任何物质力量、用思想统治世界的人。

 

个人崇拜

挑选出一位你钦佩的人,尽量模仿他。虽然这属于英雄崇拜,但却能改善你的性格。搞点个人崇拜,是设定目标,进行目标管理的有效方式。

 

模仿是最快的学习方法。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模仿周围的一切,这样,我们学得很快,而且为自己奠定了生存的基础。同样地,我们应当吸取成功人士的经验,为个人建立丰功伟绩打下基础。在别人的成功之上构筑新的成就,这是智慧的标志之一。

伟大的演讲家和作家不仅能够从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得到激励,而且还能够从中洞悉他们的性格。“所思即所得”,如果我们总是想着好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是在潜意识里编制最终会带来益处的程序。“输入的是无用数据,输出的就会是无用数据”的准则,并非仅适用于计算机。那些消极负面的想法和想象就可以被当做“无用数据”,如果我们将其连续不断地输入我们潜意识的话,那这种“程序编制”将会在现实世界里给我们制造出相应的结果。

对那些寻求成功的人来说,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去仿效那些我们渴望创建的成就。在言行上,要当作自己已经具备曾渴望的那些品质,这样我们就会更快获得那些品质!这也是搞点个人崇拜,自以为是的有效阐述。

比如,巴菲特认定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其学习的榜样之后,就选定他作为研究生的导师,研究生毕业之后,又愿意零薪水为其工作,现如今,功成名就的巴菲特总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功劳的80%要归功于格雷厄姆。

埃德温·巴恩斯追随爱迪生的故事,是励志领域的经典案例之一。

埃德温·巴恩斯的成功,不是一觉醒来就得到的,而是一步一步,从想成为爱迪生的生意伙伴的强烈信念开始的。知名励志书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记述了巴恩斯的成功源于追随爱迪生的坚定信念促使的。
  巴恩斯的目标明确而坚定。他想“与”爱迪生一起工作,而不是“为”爱迪生工作。我们来关注一下巴恩斯实现目标的过程。
  当巴恩斯的信念,或者说是思想第一次闪现在他的脑海中时,他并不知道怎样去做。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根本不认识爱迪生;另一个是爱迪生的实验室在新泽西州的西奥兰治,而他连一张去那儿的火车票都买不起。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问题会让他们放弃追求理想信念的努力,而巴恩斯的理想信念却非同一般。巴恩斯第一次与爱迪生见面时并没有得到合作的机会,他得到的只是一个能在爱迪生办公室工作的机会,而且薪水不多。

  几个月过去了,巴恩斯所设想的目标并没有多大进展,但巴恩斯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进一步坚定了做爱迪生工作助手的信念。
  心理学家曾说:“当一个人真正准备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巴恩斯一心想与爱迪生共事,而且他坚定自己的信念,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并没有对自己说:“唉,有什么用呢?也许我可以改变主意,找份推销员的工作。”而是说:“我来这儿的目的是与爱迪生一起共事,只要我付出自己的一生,就一定能实现我的目标。”
  一个人要想做一件事,只要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全身心投入,就一定会创造出更美好的人生。或许年轻的巴恩斯那时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对自己信念的那种执著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注定了他能够跨越一切阻碍,获得自己想得到的机会。
  当机会来临时,这种机会可能与巴恩斯所期待的形式或方向大相径庭,但这恰恰就是机会的迷人之处。机会惯于从后门溜进来,有时则会伪装成一种不幸或是暂时的失败,或许正因为如此,才导致许多人无法发现它的存在。
  爱迪生先生刚刚完成了一项发明,在那个时候被称做爱迪生授话器,而他的推销员对于推销这种机器并不热衷,他们认为这种玩意儿即便绞尽脑汁也难卖得出去。巴恩斯发现了这个悄然而至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隐藏在一架不起眼儿的机器上,除了巴恩斯和发明者之外,没人对它感兴趣。
  巴恩斯认为他可以卖爱迪生授话器,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爱迪生。爱迪生决定给他这个机会,结果巴恩斯真的把机器卖了出去。事实上他做得很成功,因此爱迪生与他签订了一份包销合同,让他负责全美的市场销售。巴恩斯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拥有了财富,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思考致富。
  巴恩斯最初的信念给他带来多少财富,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钱与他所获得的巨大资产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这个巨大的资产就是无形的思想信念。

在巴恩斯沿着铁轨向爱迪生的办公室走去的时候,他的大脑在思考,成为这位著名发明家的合伙人。巴恩斯的欲望不是一种希望,也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个令人激动心颤的欲望,其他一切都相形失色。巴恩斯成功了,因为他选择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他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全部的心愿和全部的努力,甚至可以说倾尽一切去实现那个目标